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现代诗摘抄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22965

【导言】此例“现代诗摘抄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现代诗摘抄1

1.抄写传播时代抄写作为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始发于秦汉,秦代时已具雏形,至西汉已逐渐成为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形式。如《尚书》中的“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就可以看出当时古代文学已经开始以抄写记载为主要传播方式了。自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及汉代颁布的“废挟书令”后,古代文学通过抄写整理加以广泛传播得到了巨大发展,抄写传播的载体也经历从简牍到绢帛再到纸质的发展历程,简牍作为载体其主要普及于秦代和西汉时期,绢帛和纸质作为载体则出现在东汉年间,且前者还曾经风靡一时,后者则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后汉书》就是采用纸质进行记载的,然而这一时期抄写载体依然以绢帛为主要形式。

2.雕版印刷传播时代雕版印刷时代出现于隋唐时期,这主要归功于印刷术的出现,其对古代文学传播形式的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时期主要是抄写载体的改良,使得古代文学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力度更大,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更加简便快捷。在经过了漫长的纸质作为载体的传播形式后,纸质载体的生产工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生产数量及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纸张质量的提高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其在民间的运用更为广泛,尤其是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政府大量整理古代经典文学,被通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有效地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加之民间藏书风气的盛行及书籍买卖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这些对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作品《上官昭容书楼歌》中写道“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延神记》”,可以看出当时书籍市场已经较为发达了。我国当前留存下来的经典名著,都是通过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并作为载体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雕版印刷时代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1.语言传播一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在没有文字等传播方式之前,口语传播成为最主要也是最快捷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口头语言来进行相互间的情感及信息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社会经验的积累,口耳相传愈发成为古代文学的重要传播途径。古代文学的创作及传播都是通过口头传播来实现的,如我国的一些神话传说等,以及一些“志怪小说”等也是通过古人的口耳相传得以流传下来,待到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后,才被文字记录下来并产生了新的文学传播方式。如《诗经》中的风雅颂等都是通过口头语言传播下来的。二是乐工说唱传播。乐工对诗词进行说唱演奏并成为风气始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已十分兴盛,这一时期文人创作诗词等文学作品,乐工采用说唱的形式将诗词传播开来,成为当时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乐工向文人索词并赠金,不仅可以让文人获得物质上的利益,通过乐工的说唱传播,还可以将其作品广泛传播,增加知名度,两者可谓相互促进及共赢的关系,因而当时有不少文人为迎合乐工的需求,而创作一些具有很轻押韵美感及艳情诗词。如柳永赴京时,出现“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的情况。三是唱和及说书的传播方式。古代文人名士经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我国很多名诗名词也是在文人名士聚会中现场创作的,并经过一些名流的推崇被广泛传播下来,如王勃在去豫章赴宴时,当场创作《滕王阁序》,经名流官宦推崇传播后,流传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在民间还有一种说书的形式对古代文学进行有效传播,如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原本并不是流传十分广泛,反而是通过民间说书人一代代、一遍遍的说评,才在民间广为流传,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三国演义》等故事至今之所以能在民间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其重要推手就是民间说书人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评说。

2.文字传播文字的出现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上引发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有效弥补了口头语言传播所具有的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还改善了口头传播容易误传及信息的不完整的缺陷。自文字传播载体的不断发展及印刷术的出现,文字传播成为古代文学传播的最重要方式。题壁传播题壁传播在古代十分流行,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更是盛行一时,当时很多文人出于各种考虑,常常将自己创作的诗词题于墙壁、树木及名胜古迹上,加之那时候的文化及交通十分发达,文人遍游大好河山的兴致十分浓厚,这也为他们将诗词题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由于题壁及石刻的形式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地保存诗词,因而通过题壁的形式,古代文学能够很好地完整保留并传播下来。当前,我国的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摘录题壁获得的。如诗人陆游的《钗头凤》及很多无名氏的作品都是通过题壁保留和传播下来的。文本传播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书籍作品的借阅及抄写更为简便,古代部分家境贫寒的学子为了读书,经常采取借阅和抄写的方式。此外,对于部分经典名著,部分文人出于雅兴而对其进行抄写收藏,这使得古代不少文学作品能够在民间传播开来,如《文选注》等作品;同时古代部分禁书,为了防止其失传,常常采用手抄的形式将其保留下来,如《金瓶梅》等作品。通过借阅及手抄的形式,大量古代文学作品都得以保存传播下来,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完整性作出重大贡献。

三、结语

现代诗摘抄2

事隔多年,这个创造了中国新诗发行史上至今无人打破的纪录、“俘虏”了众多“粉丝”的汪国真如今在忙什么?还写诗吗?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汪国真,在感受了他从诗人到书法家与音乐人的完美升华和结合后,也感受了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对广大消费者负责到底的决心。

北京的冬天出奇的怪,如果没有风,就会像阳春三月一样风和日丽,暖得让人心醉,可一旦刮起了风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与汪国真相约采访的那天晚上,却偏偏刮起了大风,气温骤然下降,路上行人把脖子缩在衣领里匆匆赶路。因为是下班高峰期,我在路边足足等了20分钟,还是没有拦下一辆出租车,无奈只好坐公共巴士一路赶往采访目的地北京民族饭店。连倒车再堵车,我到了饭店已经与预约的采访时间迟到了近2个小时。

在饭店大厅的一角,我远远地看到了汪国真,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脸的安详,仿佛不是在等人,而是在欣赏风景。流逝的岁月并没给他留下太多的沧桑,只是他微笑谦和的神态透着人到中年的沉稳与淡然。看到他宁静的样子,我想起他的诗: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好景色……他是在回忆那些曾经被无数人传诵的诗,还是在冥思中为一首心爱的古诗构思新曲,身未动,心已远呢?

文化产品以质取胜

1990年初的一个早晨,北京一所中学的课堂上,一位老师在讲台上认真地讲着课,下面一群同学却在交头接耳传抄着什么。这位老师很纳闷,这个班级课堂纪律一向很好,最近怎么了?

下课后,这位老师找到一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同学们都在传抄什么。同学回答说,在抄汪国真的诗。老师回家后,把学生传抄汪国真诗的事情与丈夫讲了。她的丈夫孟光是北京学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听了妻子的讲述后,对校园“汪国真诗歌热”很感兴趣,于是他经过了一番市场调查后,发现汪国真的诗歌热背后隐藏着巨大商机。随后他托熟人找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的汪国真,说要给汪国真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稿酬出本诗集。

当时在90年代,出一本诗集很难,之前汪国真连想都没想过,如今好事从天而降,他喜出望外,回到家里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以前在报刊发表过的600多首诗歌,于 1990年4月20日交稿,诗集就在他交稿的一个月后神奇般的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叫《年轻的潮》,经过两次再版,达到60万册,上市就卖光。而当时据业内专家估计,盗版就有180多万册。

上个世纪90年代略显沉寂的诗坛因为汪国真而活跃起来,他的诗集出版和畅销,不但给了出版界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也极大地满足了“粉丝”的需求。他的诗集创造了当时国内出版界发行史上的最高记录。在1990年1年里,汪国真就有两次大规模的签售。一次是在北京,一次是在上海。据当时《新民晚报》报道,汪国真在上海一个上午就卖掉了4000多本书,虽然把库存都卖光了,但是买书的人还排着很长的队。

汪国真走进诗坛并不偶然,之前他一直酷爱诗歌创作。1979年4月1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汪国真的处女作,当时在暨南大学读大一的汪国真看到自己的诗变成铅字,很受鼓舞;1984年第10期的湖南杂志《年轻人》发表了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等先后转载;1988年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一诗被刊登在《读者文摘》(现叫《读者》)的卷首语上,同年《青年文摘》也转发这首诗。这时,汪国真的诗还没有真正走进似乎神圣的中国诗坛,也没有被诗坛“大家”所承认。可是,这些诗却被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众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传抄和背诵汪国真的诗渐渐成为时尚。

就在汪国真的诗最火爆的时候,批评的浪潮也一浪接着一浪的向他打来,有人甚至尖锐地指出,汪国真的诗是把千百年来的各种至理名言,以押韵分行的形式比较浅白地表达出来,是比较肤浅的一种大众文化。当时甚至有人断言,3年之后绝对没有人读汪国真的诗。汪国真说,事实胜于雄辩,因为最权威的评论,不是某一个人、某几个人,而是时间和读者。如今数个3年过去了,他的诗集却还在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再版,而且还在被一本接一本地盗版。汪国真强调,自己的诗歌之所以有众多的读者,是因为“我的诗歌有质量”,否则哪有那么多的读者来购买自己的诗集呢?

决不给盗版诗集签名

2006年9月,“汪国真要到石家庄举办书画展”的消息让昔日的“粉丝”们欢呼不已,翘首以盼。当月29日,汪国真诗、书画及音乐展正式在河北文学馆举行。

为了一睹这位“一不小心把新体诗推到了顶峰”的大诗人风采,众“粉丝”们手捧汪国真诗集,排起长队,等待他的签名。忙于签名的汪国真一直不忘辨别盗版诗集,发现盗版的决不给签名。

一个小伙子是汪国真的“铁杆粉丝”,为了见汪国真一面,并得到他的签名,他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才赶到现场。当他很激动地拿出珍藏的诗集请汪国真签名时,汪国真发现诗集是盗版的,当场表示不支持盗版,拒绝签名。小伙子急了,解释说买诗集时并不知道是盗版的,而且这本诗集看上去印刷也算精美,自己也是受害者,很委屈。

汪国真看到小伙子诚恳的样子,送了他一本正版诗集,并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诫小伙子说,买书要到正规的书店,不要贪图便宜和方便,到小书摊去买。对于盗版书,人人都有责任拒绝购买。

说起盗版书,汪国真一脸的无奈。他介绍说,有的盗版书是书商自己设计封面,内容和正版一样,给人的感觉是作者的又一新作问世;有的盗版书从封面到内容完全和正版一模一样,不仔细鉴别,很难发现。有一次,汪国真到北京郊区踏青,负责接待的同志特意准备了很厚的一本汪国真的作品集等待签名,汪国真一眼就看出是盗版书。这本作品集并不是克隆原著,而是攒出来的一本书,内容不“伪”,印制也不“劣”,可见盗版者的用心良苦。

汪国真的诗集从1990年问世以来,被连续盗版16年,至于盗版带给他的直接损失,不好计算,也无法计算,他自己就在书市发现了30多种盗版书。盗版行为给作者和读者都造成一定损失,他呼吁广大读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拒绝文化垃圾,打击盗版,人人有责。

诗书画与音乐完美结合

汪国真的出现,引起诗坛一阵喧哗,疲惫的他渐渐淡出诗坛,“汪国真诗歌热”也逐渐降温。就在他逐渐走出读者视线的时候,1996年,人们惊奇地发现,汪国真又一次以书法家的身份高调亮相在各大报刊上。

自1993年开始,汪国真就开始迷上了书法。他先从欧阳询的楷书练起,然后是王羲之的行书,然后是怀素的草书。每天练一个小时,雷打不动。练了一年多以后,为了能巩固自己的书法,他开始用毛笔写信。有一次给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写信,也是用毛笔写的。那人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字挺漂亮,就找到汪国真说,你的字挺好的,给你出一本你的书法集吧。他们商量了一个结果,前面是汪国真的诗,后面是他的书法。

汪国真的书法作品问世后,虽然没有像他的诗集那样引起轰动,但却给了热爱他的“粉丝”们一个不小的惊喜。一些刊物上出现的评论文章,给了汪国真极大鼓励,他开始了有意识的书法作品创作。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汪国真到安徽巢湖开会,当时庐江县的一位县长力邀汪国真到庐江做客。周瑜墓是建在庐江,正好准备在周瑜墓前建一个纪念碑。经过芦江县领导研究决定,让汪国真来写碑文和书法。汪国真的字就这样被刻在石碑上,立在周瑜墓的正前方。

2002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推出18家连锁酒店特供的红酒,设计的酒标想要用一首诗,最好这个诗人能够用毛笔亲自写下自己的作品。经过一番筛选,他们的目标锁定了汪国真。因为没有任何熟人介绍,酒店只能去书店买汪国真的诗集,然后找出版社,通过出版社才找到汪国真。此后,汪国真的书法作品陆续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九华山、云台山等名胜风景区。日前,汪国真的书法作品已经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给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许汪国真自己都没想到,他的字又一次“不小心”成了“国礼”。

现代诗摘抄3

关键词:书法;语言;符号;形式

作品是由艺术的独特语言组成的艺术形式完成的,而艺术语言的符号联系着创作者与所表现之物的情感。那种就符号与感情的联系,剥离了表意的这一层。

符号还有指向性意味,我们只看重文字本身的那个外表所产生的独特的空间和文字本身这种存在,也就是书写者本身的那个形式的存在。存在本身就有它所有的含义。因为文字,我们必须书写文字,就带来了中国书法的学习创作必然以临摹开始。因为他的文字本身不可能不临摹,文字符号的形、线条不是指向汉字本身的线条,而是古代所有人纹饰这个文字而产生的那种线条,这个就变成很庞大的一个体系,完全是一个书法的世界。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楷书写“在”的时候,因为这个书写与我们的日常书写还没有脱离,能很快的知道。但当他经过草书的转换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难确认的一个线条,变成一个重新创作的艺术形式。这就是为什么书法这个传统必须以临摹开始,他形成了自我庞大的一个系统 ,而你必须在这样一个系统里,即一个程式化中练习,个人写千人千面。要看见过不同的“在”字,这个形式本身,每一个“在”字你就必须观看到。在篆刻里面是否一样呢?

篆刻里面的形式是随形造式,古文字的书写与刻锲有很大的任意性,甚至每一方印都需要重新编制。

而在实际应用时充分利用这种程式化,这种符号系统重新梳理出一种模式,一种书写状态。包括这个线条你发现你学习也不对,学不了背不了那么多,但你发现你必须要找到一个参照,要放弃所有的参照回归到自然之中,实际上现在还是要用当代艺术和当代哲学的高度,还在回到生命状态本身,所谓的“自然即立,阴阳生焉”,你必须回归到那种状态,但你又不能放弃这个文字创作系统,你离开了这个创作系统的时候,你又发现完全没有意义,书写又不在这个人文的系统中。实际上,书法是一个真正纯粹的人文系统,人纹饰的一个系统。

书法作为一个范本学习,他的参照物太多了,各种形体书体,表达样式都不同,而且还要从中找到一条自己的路径。书法最难就难在这儿,你如果学画,学一年可能成其形,但书法学十年,基本上还很难让人看出书法的意味。所以,其他的艺术门类也大抵如此,跟文章里面内涵的情感之间的调动,我们书法与文章的关系,文章之美在何处?书法之美在何处?书与文之美有没有契合之处?或者说文与书完全没有关系?我觉得可以谈一下。

比如《花气熏人帖》,自古评价这个作品时都说它形式里面有一种阻塞之美,或下笔有一种阻塞的感觉,这种形式上的突变性比较强。但是回过头来读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应酬之作,就是他的表意是非常粗浅的,这首诗本身名气也不是很大,如果从诗文上来讲,这就形成了。为什么这样一个书法作品在他脱离了诗文之后他的格调就变高了呢?讲草书时,《花气熏人帖》是非常重要的,黄庭坚创作中的形式,这个帖的形式变化,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这种空间意识的变化,每一个字必然是精心安排的“花气熏人大小参差错落,随手写出的两个字“破禅”,通篇只有这两个字最随意,那么今天的书法基本上是精心安排的形式,包括他摇摆的重心,对方块字的突破大胆,变化大。他完全脱离了诗文只是线条本身产生的美感,落差很大。我在读颜真卿《祭侄文稿》时发现其实他的书法之美还在他的形式之美,坡信札大多都是随手写的,文带动心情,带来书法的变化,他怎么写都是这个样子,不会变到哪去,变化最大的就是他那个《寒食帖》,心情等变化与诗文展开,起承转合的这种变化可能不大,可能跟他的手感有关系。所以他下笔有春寒料峭手一抖的笔感变化,进而产生字的参差错落,而不是诗文的关系造成字的变化。更多好的作品是他本身形式的独立性。当然《兰亭序》之美也有诗、文、书法完全契合这样的关系。还有魏晋人的抄经,它也有很多层面很高的东西,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形式,我们看到日常书写的随便性,他的心态的变化而带来一种形式的变化,日常书写当然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也非常大的。直到今天,我们都要追求这种日常书写。

当代的文人用书法来写作诗文有一个滞后的特点,是先通过腹稿或草稿的形式写出来的,再第二次抄写其实和写的时候心情已经不一样。这就带来了一个脱节的问题,但是在苏、黄那里可能有一个吻合的状态,他写诗的过程其实就是他写书法的过程。书法脱离日常书写后,也带来了一个表达滞后性的问题。

现代诗摘抄4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一、 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做“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做“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 用“大视野”,做“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的“时事讲坛”。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讲坛”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讲坛”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的“时事讲坛”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淡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连续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讲坛”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仍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素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的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视角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于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讲坛”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里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讲坛”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的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条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了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

三、 让阅读成为风气,让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梁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犹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四、 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发全班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五、 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就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市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诗摘抄5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毛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7-02

从小处说,阅读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息息相关,尤其是高考实行全国卷后;从大处说,阅读对一个人性格、素养的形成,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阅读应该如何开展呢?学生在阅读时又经常犯哪些毛病呢?你是否发现很多学生阅读完相关作品后,如簸箕挑水――只有痕迹,不见实际?

笔者根据观察和实践,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毛病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毛病

有些学生号称读书很多,涉猎广泛,从散文到小说,从外国文学到当代诗歌,俨然博学多才。但是细究起来,许多人却是断篇碎章,缺乏阅读规划,见到什么读什么,一时兴起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天南地北地乱看,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书是从头到尾读完的。

有一个学生读书蛮多蛮杂的,说看了许多散文和小说。但是当笔者问他:“你看了这么多小说,能说出其中几本整体的思路吗?”他回答不上来。后来笔者才知道,他是仅凭一时兴趣去阅读的,而且这种兴趣就“三分钟热度”,保持时间不长,现在看看散文,等下看看评论,再一会看看小说……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没有一点目的性和规划性可言。

笔者曾经教过一位高一的学生,她听说《围城》《边城》很好看,就到图书馆花了整节课排队,借来两本书狠命地读。谁知她基础本来就很一般,《围城》里面的讽刺艺术、社会环境等看不懂,不够那个高度;《边城》里面的凝练语言、淳朴风俗也看不懂,没有那个深度。后来她竟然因为看不懂,对阅读产生了抗拒情绪,甚至反感。另外有一名男生,听说阿Q搞笑,就想方设法借来《阿Q正传》,准备享受阅读大餐。谁知道他读第一章后就不读了,觉得带些文言,有点读不懂,味同嚼蜡,远不如电影、电视上来得直接,来得搞笑。

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基础,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教育学生不能只凭一时爱好阅读,也不能不顾实际地超前、过难阅读。可以让学生做好规划,教师帮助把握,大概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由中到外、由叙到议等规律。当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不能统一要求什么年龄什么年级看哪本书,因为各自的基础不同,要因人而异地引导。

二、“囫囵吞枣”的毛病

有的学生虽然阅读有规划,把什么时候读什么作品安排得妥妥当当,但当其阅读某一本书时,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有的只追求情节发展,有的只找自己喜欢的个别段落看,可谓“囫囵吞枣”。

某学生看《三国演义》,就看自己感兴趣的“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单刀赴会”等故事,当问及“火烧赤壁为什么成功”“连环计如何实施”等时,哑口无言。另一个学生初接触《红楼梦》,觉得很有意思,但她阅读《红楼梦》时只看情节,而且只关心“宝黛爱情”的发展。读《林黛玉进贾府》,就知道林黛玉进入贾府,然后结识了贾宝玉,接着就关心宝钗“横刀夺爱”了,与此无关的全部开快车飞过。里面描写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描写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等细腻精致、韵味悠长的美妙语句,该生却一概不管,也不懂欣赏,太可惜了。

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教会学生欣赏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不懂欣赏就会使阅读事倍功半。一些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基本知识,还是要教给学生的,让他们在品读时拥有细嚼慢咽的基本能力,拥有消化吸收的基本功能。

三、“急功近利”的毛病

W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分数,那是值得肯定的,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分数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有的学生表现得太急躁、太功利了,未等肥料溶解就急着开花结果,结果运用阅读得来的知识未能适当,手段机械呆板,造成“欲速则不达”的不良后果。

笔者在曾经任教的高一某个班级,布置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摘抄。几周之后收上来统计如下:全班50人,摘抄华丽语句、流传至今的精妙对联的有22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短时间提高文采;摘抄古代诗歌、古文名言警句等的有20人,他们是因为古代文学基础不牢,要通过摘抄提高成绩;摘抄议论文文段的占6人,因为刚上高中,他们的议论文基础不好;另外2人摘抄其他内容。这种做法本来无可厚非,可惜有些学生太急了,想着一旦摘抄,就可以推行“拿来主义”,搬来照用,结果出现了不少错漏;有的因为急而草率,错误理解摘抄内容;有的因为急而冒进,只会运用到狭隘的领域……

例如有个学生,特别喜欢用摘抄来的华丽辞藻修饰作文。有一次写的作文话题是“诚信”,该生作文中竟然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假冒的东西虽然一时骗得人,却不能获取真正的诚信……”她未搞清楚语句的含义,只依稀记得有类似的语言,就堆砌在作文中,满以为可以高分,谁知道闹了笑话。原因就是阅读、积累时太急躁、太功利了,只想着拿来就用,没有追本溯源,甚至有可能连这两句话的原诗都没有读过。

在一节语文课上,笔者布置了一道对联练习题目:学校图书馆即将建成,请你为图书馆写一副对联。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馆藏古典好书;下联――阅读中外名著。乍一看,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是细究起来就不行了,“馆藏”与“阅读”对应不了,“古典”与“中外”对应不了,更悲哀的是竟然“平起仄收”。这个学生平时也喜欢阅读、收集对联,但他只是注意到了对联内容和字数相当,认为考试时搬上试卷就可以拿到分数,而对对联的“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基本知识不了解,未及掌握就认为功德圆满,可以上阵杀敌了,结果可想而知。6分的题目笔者给了他3分,他开始还不服气,后来笔者建议他把“馆藏”改为“收藏”,把“古典”改为“古今”,把“好书”与“名著”换位,并与他分析对联的基本理论,指出他阅读出现的急进毛病后,他才心悦诚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2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