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把握好科技、创新两大引擎,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指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一、科技创新综合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决定了影响其成效的因素众多,产业结构、人才结构以及经济效益成为不可或缺因素,三者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活力,夯实区域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区域人才结构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血液,突出创新人才这个活跃因素,加速形成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人才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人才支撑。区域经济效益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表现。而科技创新则是推动“三驾马车”的重要推手:科技创新借助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带动新领域新赛道的发展,不断加速人才资源要素流动与聚集,有助于区域人才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幅度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从而推动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在生产效率提升、信息传递效能增强、企业内部新技术共享加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表现为“资源-投入-产出-转化-结果”整个链条,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借助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形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推动形成创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加速资源要素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经济效益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二)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区域人才结构升级。区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一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而科技创新又有利于人才结构优化升级。在区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科技人才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自然资源起到的作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科技创新人才通过影响生产、消费等各项环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安置,从根本上提升了区域创新意识和教育实力。科技创新人才在当地社区群体中扮演着宣传教育的角色,带动社区人群树立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加速该地区发展。除此以外,科技创新人才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地方政府借助开展各种高峰论坛等形式加速推进信息的迭代沟通,快速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提升,区域经济效益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而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大多呈现正相关关系,科技创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值、社会销售零售总额等,引发良性效应。科技创新引领技术革新,提升单个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利润,同时创造出新产品,占领潜在市场,由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以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等方式激活绿色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推动绿色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企业净利润主要是总收入和成本投资决定的,成本投资中资源资金的投入与资源储量呈负相关关系,随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科技创新便是能够降低能源消耗的最佳途径。因此,通过积极决策,将科技创新融入企业发展,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进而推动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二、**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
第一,创新载体集聚成效显著。创新载体作为一个有组织、有体系的平台,为个体和组织提供有关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服务,其规模和质量关乎地区创新实力,是科创企业和科创产业发展的“基石”。**区国家级载体平台实现新突破,截至2022年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高新区位于**区,其正在打造产城融合标杆区和创新转型示范区,融合各类创新资源,构建从前期孵化到中期加速再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生态圈。以江海智汇园和江海圆梦谷为核心载体,集聚了多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并引入金融、中介服务等专业机构,为科技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建设船舶海工、现代建筑、纺织丝绸等相关科研院所,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支柱产业提档升级,有力提升了传统支柱产业的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系统,其为创新主体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以创新文化建设激发创新动力,以制度政策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率,以适宜的内外部环境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合理运作。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实施能力,**区启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该平台设有线上线下双载体,集政策咨询、知产检索、知产交易等功能,聚焦全区“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主导产业及现代家纺传统优势产业,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除此以外,充分发挥省、市、区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财政+金融”惠企政策效应,积极开展“小微贷”“苏科贷”“江海贷”“通贸贷”等专项财政金融产品信贷业务,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此来引导和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创新人才引领日趋凸显。创新人才的引领和集聚能够对区域内创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对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近年来,**区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创新人才引领趋势日趋凸显,不断凝聚引才合力。为拓宽引才队伍,建立“科技镇长团+在通人才”协同机制,构建由“科技镇长团团员+通籍乡贤+双招双引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建立人才驿站,进行招才引智,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区连续十八年成功举办“高端产业和高层次人才项目洽谈会”,发布企业科技人才需求清单,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合作,以品牌活动集聚人才。为形成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浓厚氛围,**区联合多家职能部门,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支持、落户安居、子女教育、交通出行、人才激励、医疗保健、生活休闲等七大类服务,升级“510英才一卡通”,新建人才安居公寓。
第四,企业创新质态明显增强。**区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质态亦明显增强。2023年前三季度**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一共260家,产值增长14.0%,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5.2%,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智能装备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一主一新一智”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4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PCT申请量等创新产出不断提升。为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十条措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入库培育,帮助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高涨的企业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困境
第一,创新载体承载能力有待拓展。尽管**区创新载体集聚成效显著,但承载能力仍然有待进一步拓展,如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等重点创新载体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入驻率和企业孵化成功率。重大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研发机构数量偏少,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的研发机构仍有欠缺。除此以外,船舶海工、现代建筑、纺织丝绸等创新平台在提档升级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受到体制机制、资金人才、市场开拓等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创新平台的设立目标仍有差距,未能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影响力。
第二,产业发展规模集聚有待加强。在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处于百亿级档位,距离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差距。智能装备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一主一新一智”主导产业产业链集聚效应不明显,产品集成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新”产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下游线路板、封装测试以及元器件等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缺乏集成电路上游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设计、制造企业。如何整链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及配套企业,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规模聚集,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三,科技创新人才瓶颈较难突破。尽管当前创新人才引领日趋凸显,但是人才瓶颈仍较难突破。鉴于目前**区的产业发展形势,产业发展最前沿、科技创新最核心的海内外领军人才来通创新创业或开展重大项目的数量还不多。人才引进与产业链的契合度方面仍有待深入,人才引进工作的细分程度有待提高,现有人才政策普遍重视引进高端人才,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不够。除此以外,**区仅一部分具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服务机构从事专业人才引进工作,专业人才,尤其青年人才引进的渠道不多。
第四,企业发展核心动力仍然不足。尽管**区企业创新质态明显增强,但是核心动力仍然不足,需要逐步补齐短板。目前**区创新型领军企业不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放眼整个**市,**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在全市居于中间档次,现有的产业结构区位优势不明显。行业龙头企业欠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待深度融合。
三、科技创新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一)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科技创新“强生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区迎来发展机遇期,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明确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定位,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优化后的产业布局,为科技创新提供发展和落地的良好环境,让科技创新发挥出最大效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强生态”。一是完善“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格局。努力形成以**高新区为主阵地,以五接镇、**家纺城、石港科技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平潮科技创新区等为特色园区,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高新区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产业,致力于发展汽车主导产品及新兴业态,推动产学研结合,优化建设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注入,将**高新区打造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极核。与此同时,各个园区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发展。突出制造业驱动,以更优的服务、更好的环境加强科技招商,注重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地标性产业。发挥上海、南京、苏州等智能制造溢出效应,承接其产业转移,着力“筑巢引凤”。依托本土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同时积极引进行业其他龙头企业,培育驱动本地配套企业群。
(二)搭建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强载体”。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助于更多科技成果涌现,增强地区科技创新整体效能,而创新平台的搭建,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落脚点。平台的创立,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渠道,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落实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平台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布局,梳理与产业相关的大型科研院所,推动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区落户。重点推进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研究院,如电子元器件研究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项目,产学研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科创圈。积极探索国外知名企业、科技园区的合作模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而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更多创业孵化、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以社会化、开放式的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按照“产业+研究院”模式,提升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现代建筑产业研究院的运营水平,破除其存在的体制机制、人才资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境,真正实现各研究院设立的目标初衷,发挥其对本地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和支撑作用。二是发挥金融服务助推作用。搭建银行与企业的对接平台,广泛开展科技金融进科创载体行动,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等各类企业,具体情况和需求,分类提供风险补偿资金贷款。推广鼓励知识产权质押、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等新型金融产品,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难题。三是提升科技服务质效。强化政策宣讲,为企业精准解读惠企政策及实施细则,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对获得认定类企业、立项的项目等,实施“免申即享、快申快享”,不断优化兑现模式。对需要进一步审核的惠企政策,简化申报手续,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快速兑现”。
(三)培育创新企业,树立科技创新“强主体”。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不断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推动形成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具象承载体,由企业以点带面形成区域范围,促进科技创新在企业生根发芽,因此创新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强主体”。培育创新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梯度培育体系。从制度层面,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构建从科创项目到独角兽企业到上市科创企业的链式培育机制,高标准建立并完善科创项目培育库,定期完善入库评价和培育机制,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采用“一企一策”培育扶持方式,采取“个性施教”“强化补短”等针对性培育措施,精准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以及发展潜力足的“专、精、特、新”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激励,梯队培育企业研发机构,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力争打造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盘活利用现有或新建楼宇等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加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进而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支持产业研究院探索“揭榜挂帅”“合同科研”等新机制,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广泛动员具有独立研发能力、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报名参加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培育更多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企业。落实落地扶持政策,足额实施并兑现考核奖励,会同税务部门落实好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从而增强企业获得感,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打造人才高地,建立科技创新“强磁场”。以加快建设人才强区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区域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区域人才结构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血液,能够确保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效性,而专业人才与科技创新形成共振,形成人才辐射。因此,人才高地的打造毫无疑问为科技创新建立“强磁场”。一是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建立创新人才队伍的“后备军”。不断开拓专业的人才资源服务机构市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转变,拓展青年人才引进渠道。在贯彻落实市级层面人才新政的基础上,从青年人才、校地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升级,出台区级层面人才新政版本。对青年科技人才实行梯度培养、人才考评,采取“选马”与“赛马”相结合,自由探索和项目牵引相结合,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各类协会、学会等学术组织。建立青年人才导师制度,为青年人才配备相应资深专家、专业骨干,打造“青蓝工程”帮助青年人才成长。二是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引进,注重发挥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把握好“政府搭台、市场主导”的原则,鼓励企业实行“1+1+N”人才模式,前面一个“1”为外1,代表具备较高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的高层次人士,后面一个“1”为内1,代表企业内部的管理者,“N”代表团队。对企业引进的关键核心人才,政府对企业给予一定引才资助。在这类模式的运转下,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团队。鼓励企业通过奖励等各项措施,激励企业员工敢于创新创造,提高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率。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外引+内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结合专业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优先配置人才,编制产业创新人才需求目录,积极引进顶尖人才、海外人才等,确保并稳步提高引进主导产业人才的占比。对符合引才条件的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人才激励政策的兑现。与此同时,做好区级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人才等高级专家的培养,实施本土人才培养工程,带动人才队伍整体开发与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区域人才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提升区域经济效益等方式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这在**区表现得较为显著。然而,现阶段**区仍然存在阻碍科技创新的种种因素。为保证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借助优化产业布局、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企业以及打造人才高地等措施,最终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