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读草原有感实用【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84505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读草原有感实用【通用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读草原有感【第一篇】

罗拉一家离开大森林,驾着马车去西部草原游荡。在这个印第安人生活的草原上,他们遭遇了许多危险:被狼包围、全家染病、草原大火突袭等等。但罗拉一家并没有屈服,他们白手起家,盖起一栋小木屋,打造了新的.家具,开垦了大片荒地并种上庄稼。

小提琴奏着动听的旋律,草原上飘出咖啡的香味,罗拉一家即将过上安逸的生活,可是罗拉的爸爸为什么毅然决定离开草原呢?原来罗拉的爸爸不想被军队驱逐。

我觉得我们要像罗拉一家学习,当遇到困难时不屈服,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像玛丽、罗拉一样吃饭时不说话,还要帮助家长做事。学会尊重他人,大人说话时小孩要认真听,不能随意打断。罗拉一家与邻居友好相处,交上了许多朋友,这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duhougan/。

读草原有感【第二篇】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世界经典名著,书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里面讲述了劳拉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移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在搬家过程中,劳拉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了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又遇到了印第安人,并遭到了狼群的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战胜了重重困难,来到了大草原,住进了爸爸亲手盖的小木屋,在碧绿的大草原上幸福地生活了下来。

我特别感动的是,在热病侵袭大草原的时候,当劳拉一家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劳拉的姐姐哭着一直要水喝,爸爸妈妈根本无法动弹,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劳拉依靠着斗牛犬杰克的力量慢慢爬下床,爬到水桶边,她的头是那样的沉,身子是那样的冷,连拿水瓢的力气也没有了,但仍然还是舀了一点水爬到床边,将水送到一直哭泣的姐姐身边。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有着怎样的惊人毅力和勇气啊,是她创造了爱的奇迹。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点小痛小病就大呼小叫,碰到困难只会退缩,学会的都只有撒娇和任性。更不要提如何去照顾家人了。

读了这本书,还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就像我们学奥数一样,遇到了难题只要坚持努力思考就会做出来,而不做不做,只会退缩,就永远不会成功。古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以坚持积极勇敢地态度去面对未来,努力的克服困难。

许许多多的生活考验会把人磨练得更加有智慧,也会让人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爱!自强不息,从小做起,长大成为一个坚强有用的人!

读草原有感【第三篇】

在漫长无依的黑夜里,我在寻找你的足迹,在浩浩汤汤的人群里我在寻找你的身影,在寒风呼啸的雪夜里,我在感受你的气息,我在寻找你,寻找像您一样的人。

我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像周总理这样有着领导权的人都会令人望而生畏,对于任何一个平凡人,能过接近他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当我读完周恩来与老舍这篇文章时,我有种的敬畏他周恩来总理。同样我更加羡慕老舍作家,它能够亲身感受到总理的那份爱,那份安心和骨子里的待人亲切,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人应该有的一切他都有但唯独他不具有当官人的摆官谱,他不会在意任何人对他的评价、虚心接受意见,不会小气,我想这,他的性格,就是周恩来总理的别具一格吧,他的性格、他的作为真的无人能及。

他身上的这种性格、品德是值得我们任何一个人学习的,他的精神应该被中国人所传承、发扬。当读完这篇文章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令人十分开心的事,很简单,我和周总理是同一个姓,虽然其他的我没有任何一丝与他相像,,只有这一个字我就很开心了,这种欢喜不是忘情假意,也不是特意为了强调什么,只是从心而生的敬佩之情。我向往周总理的那种忘我境界,但我很无奈,也很惭愧自己恐怕永远无法相比。此刻的周恩来总理是一片蔚蓝色的大海,而我只沙滩上那一颗小小的沙粒,即使有着太阳的光照也无法放射出钻石一样的光芒,而周恩来总理那片大海即使是在黑夜可以倒影耀眼的光茫。

我永远都追不上那位早已过逝的周恩来总理,我和他不只是在世间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距离,思想上行动上都是如此。但我会努力追进。我羡慕老舍先生,即使他的结局很令人伤痛,但是他的的确确是拥有过,拥有别人都不曾拥有的东西。和周恩理的几次谈话,我想那应该会是老舍先生人生中的几次亮点吧,但是更刺眼的会是他多部的文学作品吧。在老舍的身上我似乎得懂了人生的真谛。无论多么艰苦,为了目标要坚强,无论失败多少次,都可以重头再来,追求完美的创作,,不在任何一件作品上留下遗憾。也许是知识潜伏,又或许是思想不够,我无法理解老舍作品中的思想,那一点点的感受却又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达。老舍先生一生的坎坷曲折,但他从未屈服,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依然坚持真理,虽然老舍先生的肉体在那一刻离开了世界,但是他的作品依然带着她的灵魂,在这个世界存活下来。在人们的心中老舍会一直活下去带着他的作品在热波们心中驻留。有些东西早已远去但仍会在人们心中驻留,有些东西即便近在咫尺,但却依然没有任何印象,这就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吧。

毛泽东曾在为人民服务中有的人死重于泰山,有的人死轻于鸿毛,我想周恩来与老舍的死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虽然他们没有将生命奉献宅血色战场上,但是却仍然用一生的时间在付出、在奉献,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读草原有感【第四篇】

第一次接触老舍先生的文章是在初中的时候,他的1篇《骆驼祥子》令我深受感动,旧社会的困难真的是令人绝望,不过老舍先生在绝望中还是给我们希望了,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之后忙于中考,一直没有接触老舍的文集。

不过在高中的时候,我又一次学到了老舍,他的著名话剧《茶馆》,其政治背景和主角下场比《骆驼祥子》还惨,这是令人更个暗道绝望的社会,唯一的希望就是《茶馆》中提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了,我们终于可以解放了!

之后我就迷上了老舍先生的文集,我在上大学后时间久多了,我可以讲老舍先生的书慢慢的欣赏了。读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后,让我觉得草原不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环境,也对蒙古人民浓厚的民族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像一道被风吹来的彩虹,蒙古人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骑马出现在了草原的山丘上。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诚实待人,这些感染了访客们,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点儿都不拘束。人们都那么亲切,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不知不觉就进了蒙古包。蒙古的特产都摆上了,大家边吃边聊,好似一家人。

老舍先生用可爱来描写天空很恰当,仿佛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高,蓝地让人舒服。一团团的大白云挂在天空,白地让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么空虚。老舍写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确,在这种环境下,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烦恼,只剩下天空一样纯洁而又明净的心,只有粗犷和豪放的歌声才能表达出回归自然的愉悦。

这篇文章放到现在也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为牧人无限扩张动物的数量和不停地开垦草原,蓝天碧草的景色已经不多了。我们一定不能让环境再恶化下去,必须保护这美丽的大草原!

老舍先生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只是我还没有读完,相信早晚会读完的,我感到这才是文学大师的厉害之处,比现在社会上那些:“80后”作家不知道强多少,只能感叹社会的发展,人民都在欣赏速食读物,读完了就忘了,没有印象,而老舍先生的作品真正是最好嚼头和最值得回味的作品!

读草原有感【第五篇】

辽阔的大草原连上天际,放眼望去,杳无人迹,只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风懒懒地、缓缓地在草海上移动着,无声无息。下面是随笔网网友为你分享的“2024年读草原有感实用【通用5篇】”,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最近我们经常在听云飞演唱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曲。歌词写的真挚感人,再配上云飞深情的演绎,让人百听不厌。音乐是人类的共享,虽说我们是一群默默无言的地质物探工作者,但我们也有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执着。歌词所写也正是我们对父母,对妻儿的诉说。“为了父亲那青青的草原,为了母亲那心中浩瀚的大河”,为了忆家辉煌的灯火,我们默默的奉献着。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比常人要少很多的天伦之乐,所以更能理解这首深情的歌。

春天妩媚的诱惑,夏季酷暑的炙烤。秋天萧瑟的凄凉,冬日割面寒风的刺痛,是我们物探人的习以为常的正常生活。我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着装,在暮色笼罩天地时才能喝上一晚热汤。当天籁完全寂静时,我们才能在梦中弹奏一曲思乡的旋律,唱一首团聚的欢歌!不是最美,却是从我们心里飞出的最动人的情歌。四十岁以前,我们是那朵朵的葵花,充满着朝气,播撒着青春的火热,伴随着那温暖的太阳,东升西落,不知疲倦的工作着,青春的气息感染着每块足迹到过的土地。四十岁以后我们成了草,一簇簇骆驼草。

岁月把我们满头的乌发染成了白霜。青春的流逝,开始让我们萎缩。我们不在乎容颜的改变,只是把剩余的能量,注入根系,深深地扎进土壤,汲取水份,让我们的根部强壮,尽我们的微弱,来抗衡那肆虐的风沙!

春天,不全是高贵花儿的专利,我们,骆驼草,一群地质物探人,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春天!曲终音落,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们并不平凡的人生。“听从祖国的召唤,我们奔赴戈壁荒滩,奉献是我们许下的诺言。”只有这首物探之歌,会久久不息,萦绕在一代代地质物探人的心中!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吸收了内蒙古民歌的音调进行了再创作,是一首典型的内蒙民歌风格的艺术歌曲。歌词精炼、寓意深刻,以充满诗情、宽广舒展又富于激情的旋律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抒发了人民热爱家乡、赞美生活、歌颂党和领袖的心声。

歌曲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在第一乐句抒情悠扬的旋律结尾处,高音“6”的延长是全曲的高潮,舒展、开朗、辽阔,大草原美丽富饶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此曲旋律上下跳动较大,演唱时气息的支撑从容有力,以保持声音的连贯流畅。演唱的音色明亮、圆润、自然,表现出草原牧民性格的奔放开朗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终于看到了美丽无边色达草原,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草原之歌"。

去年暑假我有幸再次回到了我可爱的故乡。第二天正好赶上了色达县五年一度,盛大的金马节,我和许多小朋友们坐在五颜六色的帐篷里,牧民们以最热情的礼节接待了我们他们捧出香喷喷的酥油茶,热乎乎的陀陀肉,还有那甜甜的人参果,真叫人没齿难忘。他们唱起了动听的祝酒歌,跳起了多姿藏族舞,使整个草原充满欢乐的气氛。

这里的景色深深的把我吸引。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碧千里的金马草原,那蓝蓝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羊群,有的像骏马,还有的像小白兔。千姿百态奇妙及了。在繁华的乐山城里从未见过这样美丽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上开着婀娜多姿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紫的。它们把绿色的草原装扮的分外妖娆。

当我每天早上走出帐蓬,草原上飘来了一阵清香,我总要深深地吸几口,从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我们在草原上嬉戏玩耍,尽情的蹦啊,跳啊,有时我们还在小溪里抓蝌蚪,小鱼真是开心极了。

一周的金马节快要结束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再告别这绿色草原时,我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草原之歌"。要是有人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的告诉她,这就是我的家乡。

景突地撞进了我的脑海中。在四处林荫的小道上,两个年轻人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松,就不知道何时才能重逢。在他们的心中,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爱情不会中断,他们要为自己的爱情负责。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它以自身深沉浑厚的独特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即将来临,各种震竟有些痴了,心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前奏旋律过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音色随着猛烈的配音变得越来越厚重,使我的脑子一片混乱。终于,在一大串的铺垫后,祝英台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进行了抗婚,连续的重音充分表现了祝英台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礼教,获得现实主义的心声。从侧面反衬了恶势力的凶狠残暴。很快,一段凄美的音乐侵入我的耳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钟情的情景。紧接着,乐曲急转直下,以急板和散板的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并运用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中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把乐曲推向了全曲中的最高潮,在奏完最后一段后,乐声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我不禁为祝英台悲惨的命运感到可惜。最后,序奏主题再现,冲刷着之前所有的黑暗,又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让我看见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灵魂在天宇下花成蝴蝶,在苍穹中凄然地飞舞。这样的尾声把听众引到一个传说中去,体会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

这种美好也许就是真正的爱情吧,它不需要任何物品的点缀,也不要用任何海誓山盟来扩张,它只是一种清新甜逸的爱,散播在每个人的心灵中间。

聆听,是用心去感受。聆听,是一种境界,一种享受。

当演员在乐队指挥的手势下,奏响丰满的和声交响,思绪便在音乐的引领下,走进草原、走进历史、走进牧人崭新的生活。

音乐会上,开场序曲以蒙古民族管弦乐合奏《节日的草原》拉开帷幕。在客座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硕士(在读)高邦俊的指挥下,热情欢快的旋律,振奋激昂的节奏,将人们的情绪一下调动起来,在音乐声中,仿佛看到了草原人民带着春华秋实的喜悦、带着对明天生活的憧憬和祝福,欢聚草原,载歌载舞。序曲结束,掌声雷动,体现了观众对作品、对指挥、对演奏家精彩演绎的赞赏与尊重。

《那达慕进行曲》也是以蒙古民族管弦乐合奏形式为主的作品。作品节奏铿锵,旋律优美,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层次清晰。弦乐组、弹拨组、管乐组分别奏出主题旋律和变奏旋律,表现出那达慕大会上浩浩荡荡骑手方阵、摔跤手方阵、弓箭手方阵、女子方阵等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受检阅的情景。民乐小合奏《草原的故事》用马头琴、中音四胡、高音四胡、陶布秀、三弦、雅托克等蒙古族特色乐器,以鲜明的个性相继领奏与炫技,聆听乐曲,你可以想象到,蒙古包里的老阿爸拉着四胡,讲述着精彩的草原故事,不同的乐器仿佛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该作品具有一定的情景性。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慧眼识珠,将该作品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成功入选。可见,作品创作之功力和蒙古民族乐团演奏员水平之高。弹拨乐合奏《花腰马》,旋律活泼、清新、透亮。不同的弹拨乐器,在清一色的女子演奏员手中,优雅娴熟、配合默契,十分耀眼。据了解,这首作品已经进入内蒙民族乐团的曲库,也成为了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弹拨乐教材和高中蒙语班音乐课欣赏曲目。

回味音乐会全部作品,有几点感受同大家分享。

题材广泛。从蓝天翱翔的雄鹰,到奔跑嬉戏的花腰马;从欢腾的那达慕到沐浴在悠远牧歌下幸福生活的牧人;从草原自然景物到真实的草原生活;从草原古老的历史到今天的发展变化,或讴歌、或抒怀、或赞美、或寄托。用音乐丰富多彩的语言传达的是艺术家的追求、音乐家的正能量、坚守的艺术梦想。体现出作曲家生活的积累、人生的感悟,对本土优秀文化学习、研究、传承、弘扬和自觉担当的态度。

形式多样。从大中型的合奏到小型的合奏,从弦乐组合到弹拨乐组合,从胡笳与乐队、单乐器独奏、二重奏到穿插独唱和呼麦弹唱。乐队编配形式多样、声响层次清晰、听觉多有对比,让观众在视听画面上,也感受到鲜活的变化,体现出作曲家驾驭作品的能力。

特色鲜明。作品从选材到题材都是以草原为主题,以民族调式为主。作品及旋律动机都是以民歌为主加以变化。在乐队编制设计上,弦乐组有高音马头琴、中音马头琴,中音四胡、高音四胡,大提琴和倍低音提琴。弹拨乐有扬琴、雅托克、高音火布斯、中音火布斯、三弦、陶布秀。吹管乐器有笛子、胡笳、筚篥,打击乐有定音鼓、云锣、排鼓等等。其中胡笳、筚篥是我市民族歌舞剧院挖掘研制的乐器之一,作曲在音区、音色和技法上突出乐器特色,体现出独有的魅力。

作曲技法丰富出新。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准确表达主题。无论是欢快热烈的《节日的草原》《草原酒歌》还是节奏铿锵的《那达慕进行曲》,以及叙述性的《草原的故事》《胡笳十八拍选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音乐会大部分作品都出自呼格吉夫之手。有人说“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灵魂”,在这点上,突出了作曲家呼格吉夫优长。

改编的作品很有新意。如由马头琴、雅托克和低音乐器演奏的小合奏《鸿嘎鲁》,蒙古民族管弦乐合奏《牧歌主题变奏曲》,都非常成功。《鸿嘎鲁》是由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民歌《鸿雁》改编而成。这首优秀的民歌旋律,以新的音乐形象展现给听众,使传统优秀文化以新的形式得以传承与弘扬,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样,《牧歌主题变奏曲》在牧歌旋律主题上,以变奏曲式结构,采用调式交替、节奏变化、和声运用,对主题进行新的发展延伸,赋予这首民歌崭新的视听感受。如何使家喻户晓的民歌旋律改编出有新意的器乐作品,笔者以为乐团在这一点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98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