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及技术【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41153

【导言】此例“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及技术【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学工程的应用范文【第一篇】

1化学工程技术

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工业产品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工业产品,从食品、衣物、日用品到农作物的培育和工业原料,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由此可见化学工程技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是科研人员格外重视的一个领域。化学理论不只是这项技术的基础,其相关的科学技术也被融合到化学工程技术中,采用各种高新仪器设备,通过化学反应达成工业的大批量生产目标。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以及技术处理综合化学原理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化学原料遵从适合的比例从而进行后续的反应。众所周知,化学产品的生产反应条件十分苛刻,先进的化学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反应所要求的条件,能够有效地提升产品的品质[1]。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化学生产,还可以用于废液废料的的处理,对于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支持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2化学工程技术于化学生产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流体指的是综合气态和液态两者优势的介于气态液态两种状态之间的流体,也就是说既拥有气态的小附着力还有液体相对高的密度,故而超临界流体的特征就是粘度低、密度高且扩散能力强,并且高溶解性可以节约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2]。这些特征使这种流体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超临界流体技术就是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强两种参数来获得超临界流体,这一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许多的研究领域,例如复合材料的研发、有机物的生产、高分子材料特性研究、无机材料的配置等等。

热传导技术

化学工程技术中的微小尺度传热工艺和强化热传导的过程两个方面构成了热传导技术[2]。在微小尺寸层面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研究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便是微小尺度的传热工艺;改变换热设备的某一些特定参数使化工产品在加热过程中不断变化传热系数从而达成持续发热目标的技术便是强化热传导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加大换热接触面积来实现提升传热效率的目标,这样就可以降低能耗。相对于微小尺度传热工艺这种工艺对于专业技术和实验条件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绿色化学反应技术

有毒的废弃物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绿色化学反应是一种通过化学技术和相关原理防止对环境或人体有害物质产生的技术,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污染问题,避免生态平衡被破坏,防止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伤[2]。这种技术是通过过程中的反应物、催化剂或其他材料使得产品或副产物不对人体或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降低能耗。例如使用生物制剂替换含有苯环的石油原料,同样可以产出尼龙产品。除了服饰之外,绿色食品中也大量应用了绿色化学技术,即在养殖过程中不施化学药剂,且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不过绿色产品养殖成本普遍高于正常的养殖成本,科研人员就想到结合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新方式,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作物的品质和长势。

新分离技术

各类化学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推陈出新,作为化学生产及其他工业生产关键技术之一的分离技术也是同样有新的进步,由于科研人员十分重视,分离技术的完善和创新步伐都十分快[3]。传统的分离方式均是利用物质自身的物理属性沸点进行分离,现在许多先进的手段都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例如使用离心力、热传导、超声波等进行分离。这样就可以采取最合适的手段,对于产品的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化学工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化学工程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广泛认可,但是这些技术在某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例如超临界流体技术产生的流体由于状态不稳定不好保存,故而需要对超临界流体的这一性质进行完善或是研发更为有效的保存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国家的化学工程技术有更积极的发展趋势[3]。

科研人才稀缺

一定的专业基础和操作水平是一个化学工程技术科研人员的必备素养,如今高校培养出来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经常出现理论知识或动手能力不能兼备的情况,企业单位应当将更多地关注放在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上,为每个层层选拔上来的科研人员制定计划,使其综合素质越来越强。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持续完善化学工程技术

相关企业除了创新研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外,也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工艺,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生产产品,持续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于老旧的技术,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推陈出新,保留其中的优势,达成企业创新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促使技术积极的进步[4]。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为了弥补人才稀缺的问题,企业应当有秩序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邀请掌握先进技术的专家或团队进行探讨学习,不仅如此,还应注重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并着重培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步骤,保障这一技术的正向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便是培养出专业的化工技术人才。

化学工程及技术范文【第二篇】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jor. Referring to some of the author about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we use the technology of informatization for teaching reform. Then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we design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and build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house of project management.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scheme of teaching reform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informatization.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 are all improved.

P键词: 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教学研究;工业工程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teaching reform;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81-05

1 概述

工业工程是关于系统设计和改善的学科,是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制造科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工程学科对世界的经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认为美国正是由于工业工程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领头羊地位。工业工程学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对于培养我国高素质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对于促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具体实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制造系统相关的基本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注重管理理念及技能的培养,力求使学生成为具备工程实际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项目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学科教育的骨干课程,主要关注项目的有效规划管理、执行与控制等内容。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项目的管控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掌握应用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帮助企业实施项目时达成Q(质量)、D(时间)、C(成本)等多维相互制约且矛盾的目标。目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中小企业的管理运营改善等工作。据统计[1],国内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吸纳了% 的就业人口,创造%的利税。而企业的项目管控工作,对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系统的新建、扩建、改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做好项目管理,可有效实现降低库存,缩短订单交货期,控制产品研发成本、生产成本,最终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的争力。因此,有效引导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学好项目管理课程,让学生具备应用相关理念方法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该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也被大多数院校列为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觉得课程理论性太强,学起来有些枯燥,兴趣不浓。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往往停留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实验教学设施和手段的限制致使教师偏重理论的讲解,从而使得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都难以发挥;此外大多数学生对项目没有感性确切的认知,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论实际的联系,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

针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许多教师做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研究。赵浩宇[2]分析了高校项目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和情景推演的教学方法;程敏[3]基于分布式认知视角对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活动的特质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媒介三个方面探讨了项目管理课程分布式教学观的转向及教学模式创新方法。吴振华等[4]通过比较《项目管理》课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教学方式的差异,分析了研究生《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案例教学和开展实践性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董雄报等[5]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及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总结了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运用启发式、案例式、实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楚岩枫等[6]分析讨论传统教学模式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区别,从《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出发,在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深度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袁华[7]指出了目前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析了从教师能力,教学团队,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着手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以上教师的研究都对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进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特点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两个角度出发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参照已有教师的改革研究成果,结合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2 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分析设计及其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

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简介

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是指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来整合项目现有的生产、物资、技术、设备、材料、财务、管理等资源及时有效的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以便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对干系人的需求及满意度进行及时的干预,以便最大限度地让各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促成项目的成功,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S着科技的发展,项目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以人工劳动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对项目管理的传统方式造成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引进符合自身要求的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此外,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深化改革,促进企业效益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项目管理信息化工具进行项目管理,达到了企业简化管理流程和提高项目成功率,最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基于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可移植性及便利性,信息化技术可以和教学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可以把具体的项目信息化模型在课堂里完整呈现给学生,让理论教学有的放矢,克服传统理论教学空对空的填鸭式传授。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项目管理课程体系设计

工业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和一般管理类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会展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应做有效区分。我们认为应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对该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以使该课程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项目管理课程,最终应对项目及其管理技术形成深入认识并掌握应用计划与控制的手法改善项目管控绩效的相关技能。课程的体系设计应紧扣工业工程师的能力培养目标,应围绕工业工程师对项目的掌握、认知及管理改善相关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考虑及未来智能制造、数字化、信息化的普及等远景目标,我们设计了课程体系内容,并制定了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内容对应表,如表1所示。

项目管理课程就是要在企业在面临项目多维度且互相矛盾的目标抉择时,提供恰当的管控技术与手段,尽最大可能满足各个目标,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学生要想掌握这一核心能力,必须构建必要的知识脉络体系。图1中,本文给出了由各知识点构建而成的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项目管理知识脉络体系。在该体系中,我们以对项目的基本认知和对项目管理的基本认知为基石,以项目外部环境的整体把控与分析及内部组织过程资产的使用及构建为支柱,以项目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及收尾各过程中所涉及的子过程为各层架,构筑了工业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屋,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全面达成企业的项目管理目标Q(质量)、D(交期)、C(成本)及满足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只要搭建了这样的知识体系脉络,就可以对项目管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认知,能够对项目管控过程进行调研分析,然后本着工业工程的问题意识,用工业工程的专业手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帮助企业提高项目成功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一定要从分析与改善着手;所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理论一定要和分析与改善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是能为企业创造真金白银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信息化技术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有了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方便的把“项目”搬进课堂,可以对其分析,优化,改善,“实施”并确认改善效果。

信息化技术和项目管理课程的融合

信息化技术基于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可以快速的建立项目管控模型,可以方便的把“项目”搬进课堂,让理论教学言之有物。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可有效克服传统理论教学的空洞无物等缺点,让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及有效知识体系的构建。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型构建完成后,基于该环境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项目管控的关键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任意调整项目计划模型,验证改善效果,从而深化工业工程改善意识,建立工业工程意识的项目管理理念;同时可以让学生课下学习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在实践环节中,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自己设置项目模型各环节参数,自己建模,自己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在课程设计环节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项目,制定计划,模拟执行,模拟改善,形成执行――模拟――改善的PDCA循环。最终形成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理论教学、实践体验与课程设计的全方位体验式学习与实践,强化、固化关键知识点,形成具有工业工程专业特色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3 结合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实践案例

本节我们结合信息化技术给出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

在讲授项目管理的进度优化环节时,资源均衡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结合信息化技术对该环节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首先在建立简单的项目模型(如图2所示),然后基于该模型进行现场资源分配,信息化管理软件会实时绘制出资源需求曲线(如图3所示),让学生实时的看到资源在各任务之间的参与程度,理解资源需求曲线的绘制方法及逻辑。

在图3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未经优化的资源需求波动距离,非常不利于项目的有效管控。在讲解了资源平衡的基本概念后,就可以在信息化软件窗口中实时调整甘特图中的任务开始时间,资源需求曲线随之马上发生变化(如图4,图5所示),学生可实时看到资源平衡的动态过程。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知,以及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兴趣激发,大部分学生在接受该部分理论知识时都会兴趣盎然,参与讨论资源平衡的基本原则,最终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

通过对项目计划的动态调整,让学生充分对比各种进度计划下的资源需求情况,以及进一步讲解资源平衡的原则,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资源均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改善思路和方法,对进度优化中的关键概念也深入了解。

4 教学结果分析与讨论

笔者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和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前后学习该课程的工业工程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92%的同学认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接受,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学生普遍反应,采用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项目管理课堂,感觉言之有物,学之有用,兴趣很浓。此外,笔者也对前后两年的考试卷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针对各知识点的得分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到,采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方法后学生在各知识点的得分率普遍获得提高。比较枯燥的环节各类计算部分,采用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后,各知识点的得分率大幅度提高,这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知识体系的掌握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充分扩展。

5 结论

本文基于信息化技术对工业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详细设计,教学体系和内容更加贴合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向。然后采用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及构建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实践体系和课程设计体系。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教学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昕,秦志辉。中国中小企业统计年签(2014)[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2:23-45.

[2]赵浩宇。高校《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35-36.

[3]程敏。基于分布式认知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8:27-28.

[4]吴振华,王亚蓓。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建议[J].大众科技,2015,4:82-84.

[5]董雄报,张学龙,李军。工业工程专业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3,8:89-95.

化学工程及技术范文【第三篇】

化学工程技术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就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得到十分的重视。分析研究当代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不断提高化学工程的技术水平,从而让化学工程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化学工程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化学工程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到20世纪石油的开采进一步发展,石油化工业兴起。一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成化学工程领域的领跑者。二战期间化学工程的作用大大的显示出来,各种化学武器搬上战场。原子弹的研发也是这期间化学工程领域突破性的进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的扩展,已经从一些小型化工产品向着研究大型化工设备的方向前进,出现了许多能够生产大量化工产品的大型装置。60年代后,计算机开始应用到化学工程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至此70年代以来各种高新的化学工程技术不断地出现,化工领域的变化也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化学工程技术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化学工程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级工程学科,在新的世纪呈现与相关的学科交叉结合的趋势。

1.化学工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

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交叉。化本文由收集整理学工程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交叉的学科工程就是所谓的材料化学工程。这一发展趋势是将工程化学原理应用到材料的制造过程中,把自然资源的粗材料加工成精细的化工材料。这一发展趋势的应用领域十分的广泛,如农业中用的薄膜以及各种新型纤维,汽车器材的制造。

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的交叉。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的结合就是生物化学工程,是将化学技术手段应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生物科学实用化学技术手段转化为能偶为人类使用的产品。化工原料的生产就是这一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有各种农药、酶制剂以及氨基酸的生产,这些产品都是人们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有了生物化学技术,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交叉。化学工程与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交叉学科就是精细化学工程。这一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化肥的生产以及石化企业的石油精细化产品的加工生产。

与环境学的交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不断发展的化学工程技术也要注意到环境的发展,这就是环境化学工程。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些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以及净化环境技术的研究。

与物理、微电子学的交叉。化学工程技术与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的结合,有利于各种微电子产品如硅、线路板的生产发展。

2.化学工程与数学、物理学、基础化学进一步结合

与数学的结合。当代化学的发展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工具,化学工程中非线性代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表明化学工程技术与近代数学的进一步结合。

与物理学的结合。化学工程技术与物理学的进一步结合体现在x光衍射、气相色谱程序以及电镜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利用方面。

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进一步结合。化学工程技术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学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人力学参数的预测和生物环境的治理上,通过与生物化学学技术的深层次结合,是这两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

三、促进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对策

1.着眼全局提高化学工程技术水平

化学工程科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显地呈现与多学科交叉的现象,要进一步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就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与化学工程交叉的各个领域的情况。要统筹考虑各个领域的运用,做好整体的规划,协调各项科学的开发利用。并且统筹现有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使各个学科领域相互促进,最后实现共同发展。

2.提高化学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水平

机械设备是提高一项技术必须具备的,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为更高水平的技术研究硬件支持。但是相对而言,目前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应该加强研究力度,向世界化学工程技术研究的机械水平靠近。有了这些高科技水平的机械设备,在化学工程技术领域赶超世界水平指日可待。

3.做好化学工程技术的教育工作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不能离开高水平的人才,所以要促进化学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化学工程领域的教育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培养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其相关的学科的教育与培训也要加强。不仅仅培训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储备人才。

4.积极开拓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市场

当今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泛,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发展还要积极研究开发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寻找新的市场。市场是产品开发的动力,有了市场的需求才会带动产品的生产,也就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化学工程及技术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化工过程安全技术 课程改革 学习能力 产学结合

一、化工安全专业学生学习《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生产逐渐向自动化、复杂化、大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生产工艺过程涉及的高温、高压、腐蚀、有毒等条件状况越来越多,这些情况的存在为保证安全生产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求从事安全管理的安全员或安全主管具有该行业所需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相关的安全评价方法以及安全管理的知识外,还应对化工生产的工艺过程有所掌握,这才能使制定出的安全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而《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这门课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常用的化工反应过程和单元操作的特征、危险性以及应注意的安全问题[1,2]。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易于帮助学生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着重点,对于以后的工作能做到基于实际生产有的放矢。

二、《化工过程安全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欠缺化工学习所需的基本知识

本学校安全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安全管理一个是化工安全与工业环保。这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招生初是文理兼收。这就存在一个招生进来的学生可能对化学的知识的了解只是表面的问题。比如只是知道化学元素和基本的化学反应,而不清楚化工生产的原理、化工设备的工作状态变化以及工艺条件的变化对化工生产的影响。虽然我们学校对这个专业也开设了《基础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但学生学习这两门课本身也缺少基础,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基础课程对知识的掌握并不牢靠,也为我们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较难解决的问题。

2.课程内容设置的复杂性

《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是各种具体有机和无机生产的过程、易出现的典型事故和给出具体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而每一个具体的化工生产过程都十分复杂,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也十分广泛,有热力学引发的安全问题,有动力学引发的安全问题还有有关机械方面引起的安全隐患等等,这都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大量的基础知识并能综合利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化工工艺基础、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物料的危险特性等知识内容。

3.教学老师对当下的化工生产情况缺少与时俱进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涌现给化工生产带来重大变革同时,也给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如何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能结合科技发展,以及有关安全问题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提出一些新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能力。但由于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岗位上,缺少了到企业学习的机会,这就有可能出现教学与企业实际状况脱节的现象,使得学生掌握的老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

4.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现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利用书面知识被动学习为辅,这种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路

1.《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化工过程安全技术》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二年级下学期核心课程。构成教学体系的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工学结合指导思想的提出,那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得到大力的推广。原来进行的没有真实的装置供学生实训的理论教学模式对于以技能为培养方向的高职学生来说过于强调理论的学习,没有达到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因此需要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本课程依据培养目标岗位和岗位群的具体工作能力需求,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提炼,把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典型工作任务,依照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安排。以期本核心课程达到培养企业安全员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2.《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课程改革的建议[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讲座和培训班,学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实践逐渐转变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学中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深入企业,学习企业安全生产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或者加强与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与安全员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应建立教师持续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合作和交流服务,提升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按项目化教学的要求编写校本讲义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是高职高专类学校势在必行的一项内容。教学内容的制定要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教材或教学大纲的制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利用学校现有所有资源编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素质培养

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发挥接收器的作用,缺少动手、动脑分析功能,走出校门后即不会动手也不会动脑,企业也愿意接收这样的人才。所以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要尽量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

建立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

从教学初应该把企业引进来,参与本行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预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从而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建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切实发挥企业和学校资源优化组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的融合体,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实现学生能实际参与化工生产过程,更能形象而深刻地体会所应掌握的知识。

四、以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技术学习为例介绍改革思路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苯乙烯的生产作为一个项目,为了完成对这个项目的安全生产,可以把这个项目分解成几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体验苯乙烯的生产过程并对此过程做安全分析制定出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如 下图所示:

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技术项目化教学示意图

项目

任务1、任务2、任务3、任务4-----

1.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技术项目化教学的任务分析

任务1 安全员安全培训

具体内容:生产安全管理培训

能力目标: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具备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任务2认识苯乙烯生产装置

具体内容:认识苯乙烯的生产流程和苯乙烯生产装置

能力目标:能认识苯乙烯的生产装置及结构;能判断反应器的类型及说出工作原理;能了解工艺操作条件;能分析出工艺过程安全问题并制定出安全措施。

任务3学习安全连锁装置与安全附件的工作原理

具体内容:认识安全连锁装置,认识安全附件

能力目标:能根据工艺安全需要安装合适的安全连锁装置;能根据工作环境的需要选择正确的安全附件;能讲出每一种安全附件的工作原理、适用环境以及维护保养方法。

任务4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分析

具体内容:查找资料,确定安全评价方法,使用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对苯乙烯生产过程进行安全分析

能力目标: 能正确划分分析单元;能选择合适的安全分析方法分析苯乙烯工艺过程安全;能掌握工艺过程涉及物料物性、流量以及危险特性;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适的安全措施。

任务5编制苯乙烯生产过程应急救援预案

具体内容:学习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点,编制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能力目标:能知道消防器材类型及使用环境; 能知道现场急救的方法;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方法;能分析出苯乙烯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异常状况

任务6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具体内容:学习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方法,学习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方法,学习对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能力目标: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能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五、结束语

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模式达到学生能在实训场地,通过他们的实践、摸索、分析,他们而直观地获得各种反应过程和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危险特性等相关知识。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动手、分析、思考为主,老师的提点、总结为辅而完成所有的教学项目。这种教学模式即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动脑能力,避免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做实事的情况,能成为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永杰,康彦芳。化工工艺安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崔克清,陶刚。化工工艺及安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4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