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案例论文【汇编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财务管理案例论文【汇编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财务管理案例论文【第一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市场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目前经济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许多方面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就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初步的探索。
专业建立是高职院校内涵建立的中心,搞好专业建立是进步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目前,各高职院校都越来越注重专业建立,高职教育专家也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就如何停止专业建立展开了深化的讨论与研讨。财务管理专业作为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中的一个主要专业,在专业建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求去考虑与探究。在此,笔者就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肯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形式与教学办法创新等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学界学辈和同仁。
一、专业人才业务培育目的应能反映财务管理专业的本身特性。
专业培育目的确实定关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专业培育目的是现代教育的定向规范,是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体系、采用教学办法直至肯定教育制度的重要根据。由于过去将财务管理长期置于会计学专业之下,致使我国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之间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认识。固然目前曾经将财务管理专业独立出来,但其培育目的却一直是含糊和混沌的,更多的还是套用会计学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不能反映出该专业的本身特性。事实上,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自身存在较大的差异,彼此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问和才能构造差别。两者虽同样需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学问和才能,但前者的重点是“理财和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会计学”。(2)学生就业方向差别。两个专业的学生虽均可效劳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但前者详细的效劳方向是“财务与金融管理”,然后者的详细效劳方向是“会计实务”。
因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目的除应契合国度教育方针、反映高职教育特性、顺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请求外,也应能反映财务管理专业的本身特性,区别于会计等相近专业,否则,财务管理专业的耐久生命力就值得疑心了。为此,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应该是培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学问,遭到财务、金融管理办法和技巧方面的'根本锻炼,具有剖析和处理财务、金融问题的根本才能。毕业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的学问和才能:控制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根本理论和根本学问;熟习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剖析办法;具有较强的言语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剖析和处理财务、金融管理实践问题的根本才能;熟习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开展动态;控制文献检索和材料查询的根本办法,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工作才能。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应依据财务管理岗位中心才能请求停止设计。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过程中,引入中心才能理念,以学生中心才能的构成为前提,以企业财务管理岗位中心才能与综合素质的培育为主线,依照“知行合一,双核协同”(即“理论与理论相分离,中心学问与中心才能协同开展”)这一思想内涵讨论怎样培育学生才干构成可持续开展的中心才能,整合出有利于学生中心才能构成的课程作为中心课程。
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派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派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它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分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济性的财务管理活动。因而,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能够主要根据财务管理中心内容停止设计,专业中心课程可思索作如下划分:财务管理原理(通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专题(专论)等。
在课程体系根本肯定之后,须进一步界定各门课程的详细教学内容。笔者以为,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遵照三个准绳。
一是紧扣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请求,总结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分离财会行业对上岗人员的岗位请求和学生的实践状况,肯定教学内容。
二是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序化学问。严密盘绕典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活动,在选取和组织本课程内容时,注重行业中实践应用经历、才能和战略的习得,即以过程性学问和技艺锻炼为主。同时,将理论学问引见与职业情形和工作过程分离起来,使学生将学问和才能的积聚与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交融起来,从而完成隐性理论学问的生成与构建。即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依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逻辑展开企业财务管理专业学问的内容。依照这个准绳,应先肯定企业财务管理这个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过程,然后将其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搜集、整理、归结和整合,导出全部职业行动范畴。再由行动范畴导出学习范畴,并经过合适教学的学习情形使其详细化,同时融入适度的相关理论学问,最后转化为合适于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三是应注重教书育人,将老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实行针对学生的全过程职业素质培育,强化老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财务管理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进步学生职业素质。
三、以培育学生财务管理职业才能为本位设计教学形式与教学办法。
教学形式的设计与创新应依据财务管理专业高技艺人才的培育请求,着力培育学生的财务管理职业才能。
1.以校企协作为载体,以工学交替为手腕,完成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理论性。导入工学分离的任务驱动教学形式,突出职业才能培育,注重课堂讲授与行业专家解说分离,见习与实训分离,理论剖析与企业实践案例剖析分离,经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积极走“校企分离、工学分离”之路,增强学生职业才能和理论才能的培育。
2.施行“走进来、请进来”的校企互通形式,完成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一是主讲教员到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理论锻炼,丰厚教员理论经历,积聚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二是约请企业、行业财务管理现场专家到学校讲座或为学生作实训指导,将财务管理专业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做法传导到课堂;三是依据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特性,将实训与企业相关业务活动分离,让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学生成果评价,树立工学分离的学生评价机制。
教学办法设计应依据高职教育特征和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特性,坚持以培育学生职业才能为课程教学目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表现“教、学、做合一”,积极变革传统教学办法,注重启示式、互动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办法,引导学生积极考虑、乐于理论,进步教学效果。
教学办法的详细运用应该是在每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依据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详细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办法,主要运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力图用企业案例停止施教。经过对企业典型的财务管理业务活动停止归结整理构成真实的财务管理业务案例,并将真实案例贯串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于情境教学的场景中,培育学生剖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才能。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沛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依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依据学问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办法请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解说。在教学施行过程中,教员要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停止。财务管理专业较为合适采用这一办法,能够将依照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请求设计出若干工作项目,再将项目合成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和若干个技艺锻炼点,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鼓舞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的肉体。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艺的进步,完成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3.讨论式教学法。财务管理专业各个程序性学问的总结、项目的完成都可采用讨论法。先引入课堂任务,接着将学生分组(普通以4~6人为一组),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停止组间交流和师生互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研讨才能,又进步理解决问题才能和社交技巧以及团队协作认识。
4.现场教学法。师生同时深化到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现场,理解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请求与职责,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业务操作,并有主讲教员与现场专家的合力指导。经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调查、剖析、研讨和参与,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总结出可供自创的经历。该办法的施行,能够进步学生运用已学学问认识问题、研讨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也使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环境和企业文化有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5.网络教学法。以校园网与“世界大学城”为平台,树立内容丰厚的内容涵盖课堂教学、课后习题、课后辅导与互动论坛等多个方面的财务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供学生展开网上观赏课堂实录、复习课堂要点、课后自练自测、系统自动打分、剖析错题等自主学习活动;教员展开qq在线或是电子邮件答疑等网上教学活动。完成教员与学生的互动,进步教学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日敬.基于中心才能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理论[j].财会月刊,(9)。
2.郭琳琳.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立中的问题及相关倡议[j].新西部,(20)。
3.钱建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立的理论与考虑.商业会计,(9)。
财务管理案例论文【第二篇】
31学时:72学分: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课程类别:管理类。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教材名称:《企业信息化建设》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者:姚国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目的:该课程是电子商务必修课,以学生实践为主。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个成熟的商品化erp系统,深入了解和掌握er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对比分析,学会erp软件的规划设计方法,并通过亲自开发软件,进一步体会erp功能的实现方法和erp软件的开发方法。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及程序,企业要提高竞争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面集成的解决方案。本教程力求从务实的角度,揭开erp那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对erp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推动我国erp实施应用的健康发展。
本教程从各种角度对erp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对erp相关知识的讨论涵盖了原理、设计与应用的全部过程,同时收集了一些erp实施的案例为学生提供参考。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一些几点:
1、授课过程中注意将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详略得当。
2、在授课之前,让学生复习阅读与案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3、进行案例分析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在理论讲解时,注重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
二、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企业信息化概述。
第二章信息和信息资源管理。
第三章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
第四章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第五章企业信息化网站建设。
第六章erp和crm。
第七章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开发。
1
三、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7。
2(二)授课学时。
《企业信息化》课程授课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习题要求。
1、独立完成,本课程的作业大多数是案例分析题,所以要求每位同学必须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2、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五、课程主要参考书。
1、《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姚国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2、《电子商务案例》姚国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李学卫审定人:孙俊国批准人:翟明戈。
2
财务管理案例论文【第三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企业要改进自身的管理,特别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模式。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集团,它与一般的企业集团具有相似性,但它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作用,而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独特的模式。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子公司的一切财务决策权都集中到母公司,而子公司却不享有任何决策权,它只是母公司扩大业务的需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子公司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整个公司都被母公司绝对地控制,母公司享有高度的决策权,并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实际中,子公司通常只享有一小部分决策权。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高质量的融资决策,降低成本;可以让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得到实现,合理筹划纳税,减少管理费用。但它不方便母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缺乏灵活性,更不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与集权式管理模式相反的管理模式,它是将决策权分配给各个子公司,允许子公司享有相当的管理权,母公司则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的体制。在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子公司与母公司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子公司拥有高度的财务权,鼓励子公司自主经营。
这种模式有益于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而且财务决策周期短、针对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但这种分权模式导致子公司拥有过高的自主经营权,不利于母公司行使财务管理权利。
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对分权式管理模式和集权式管理模式的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模式。由于上述两个模式各有利弊,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对二者的整合,吸取它们的优点,弥补两者的缺点。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在分权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权进行适度的集权,分权与集权两方面并存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符合。一方面,赋予子公司相应的自主经营权,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母公司对子公司又保留着最终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虽然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集中了上述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但它也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在如何限制集权和分权的程度上,模糊不清,不容易判定。
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特别是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重点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注重成本低于效益的原则,如果成本高于效益,就应该放弃这种经营决策。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察,为国有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2、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时代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企业制定也是如此,与时俱进。现代企业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出现的新兴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在制定企业制度时也应该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符合时代特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3、现实与长远相结合原则。
企业要获得持续长期的发展就必须从长远角度进行规划。国有企业在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时,应该放眼全球,长远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制定长期战略目标,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现实与长远相结合,使国有企业在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都能够实现。
(二)国有企业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实现。
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将国有企业的所有财务信息集中起来,包括信息的集中、资源的集中和权力的集中,实行财务核算、决策和监督控制的统一。
1、一体化的财务战略。
国有企业可以将企业氛围两个层次,首先是企业总部,特别是高层管理机关,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等等的设立和完善。第二层次是各个自主经营的企业,在遵循母公司总体战略的情况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经营目标。
在建设管控体系时也应该制定中期、年度和长期企业计划,并一一落实到各个子公司,进行全面预算,综合生产管理报告,综合业绩评价,实行内部审计体系,实现高校管理。
2、完善业绩评价管理。
国有企业首先要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对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和单位进行全面的资源分配,实施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对企业以及子公司进行考核和业绩评价时,进行适当的约束和必要的激励机制,选定评价指标,确定标准分值、权重,设定指标的标准值,计算指标实际值等,经过一系列的详细步骤,准确地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也应该实现财务的信息化。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各个企业之间实现财务资源共享。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处理各种财务数据,高效整合信息资源,联合所有的财务技术人员,搭建财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财务信息集中管理。
4、加强财务团队建设。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财务人员队伍,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识别能力和业务技能,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全面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3]付爱东.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xx,9。
[4]陈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与突破[j].上海国资,20xx,7。
财务管理案例论文【第四篇】
摘要:管理经济学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工具,但其学科体系构建是建立在对现实经济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基础之上的,结合案例教学能极大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文章结合哈佛的案例教学模式,提出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效果的一些个人方法。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
《管理经济学》是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许多高校mba教育的必修核心课程。由于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工具类的理论课程,它主要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借助决策科学、数理统计等学科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制定和实施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决策。目前大多数mba学员为工科背景,如何提高工科背景的mba学员对管理经济学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一直是本人授课时思考的重点。我参与哈佛大学案例教学项目(pcmpcl)后,结合哈佛的教学经验,尝试结合《管理经济学》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授课方法作大的修改。
一、哈佛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
哈佛大学的pcmpcl项目(全称:programoncasemethodandparticipant-centeredlearning)是哈佛商学院针对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商学院举办的高级师资培训项目,旨在推广哈佛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方法。哈佛的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及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不死板的灌输相关理论,入学的第一堂课以案例研讨开始,课程结束仍以案例研讨终结。每次上课之前,每位学生都要精心准备自己的案例,以备讲解及回答教师、同学的发问。在哈佛,每门课程至少备有二三十个案例。学生每人每天要分析二三个案例。在为期两年的学习期间,须分析和研讨800个案例。哈佛案例库有约5万个案例供学生使用。
哈佛商学院的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通常其案例基于具体的企业运作实例,有人物有情节,其中隐含有待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在案例教学中能达到“亲历其境,感同自受”,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化死知识为“活知识”。其宗旨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到的经验浓缩到两年的课程里。”
当然这种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案例研讨,pcmpcl项目中,哈佛商学院请来了教学质量好、能调动学员情绪的教师来给我们作授课示范。哈佛的老师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身份的学员也提前预习案例材料、准备发言提问,课程问不停的有讨论提问环节和小组辩论环节,课堂气氛特别热烈。这种互动教学很容易达到“激发思考,集思广益”之效。对学生来说,要当好“演员”,即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置身“现场”,进入角色,踊跃发言,提出分析和处理意见。以教师而论,好比“导演”或称“导游”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巧加评论和指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准备和观点验证;全班就话题和材料展开讨论;个人思考并将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人的框架内。事实上,作为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我们知道这种教学模式既要求讨论热烈,鼓励学生的参与,又要求突出需教授的知识点,其实对教师的引导能力、讨论话题的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管理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科定位,是以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数理分析为工具,将实际问题简化成一个个有最优解的数学问题,通过求解这些数学问题,实现最佳经济效果的。具体说来就是:首先,管理经济学利用边际分析、需求弹性、最佳组合等经济学原理,对企业在需求预测、生产分析、成本决策、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等领域展开分析,指导企业决策,以寻求最佳经济效果。其次,管理经济学试图将企业在生产经营各领域内与决策有关的问题抽象成为一个个数学问题,以便利用数理分析的办法求得最优解。
这样管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便是建立在对现实经济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基础之上的,但这种过于简化和抽象给我们讲授时带来很多难题:如何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区分开来;大量的数学公式及其推导,让学生很难接受;管理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内容,如生产函数、成本函数这类概念,离现实的企业实践太远。
这导致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虽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却索然无味。因为从教师而言,是从理论到理论,对学生而言,既无亲身体验,对教学又缺乏参与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空对空”。造成目前的学生对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20世纪90年代还有这门课,但后来取消了),通过咨询哈佛商学院的教务人员了解到,管理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哈佛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要求入学前就掌握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哈佛的课程都以案例教学形式展开,管理经济学里面有较多的理论,不可能单纯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来讲授。事实上哈佛的案例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也不是所有美国知名高校都在采纳,比如与哈佛一河之隔的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就仍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也并没有所有的课程都完全以案例讲授的形式展开。
结合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大多数学员都是工科背景,并没有经济学基础的特点,有必要强调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这部分理论知识只能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的习题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虽然管理经济学不能完全以案例授课的方式展开,但为提高课程的生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仍需要加入案例的要素,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章节,在弹性理论、定价理论、博弈论、成本理论中都穿插了大量案例之外,我们在多轮教学实践后,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分组作案例报告,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管理经济学较多的章节内容与企业决策密切相关,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思考相关理论对企业决策的指导意义。在近几届的管理经济学教学中,我将学员分成小组,要求他们结合课程讲授的弹性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定价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小组讨论,以ppt汇报的形式讲述相关理论在所在企业的应用,老师和其他学员都参与提问和讨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让学员了解到其他行业的应用经验。一些好的案例甚至可以直接作为下届学员讲授相关理论的教学案例。
(二)重视案例报告中的互动讨论。
每次的小组案例讨论之前,我都要求学员提前通读其他小组的ppt报告,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每位成员提供各自的分析,当然组内各成员对某一问题分析的角度、方法甚至结论可能不相一致,由于不同学员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在对共同问题的讨论中实现相互间知识与能力的互补,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这正是案例教学的诱人之处。在讨论过程中,每位学员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须扮演知识提供者的角色。为了强化这一特色,我在课程总成绩中,赋予课堂参与情况相当大比重,这部分被我形象地称为“课内贡献”。
(三)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管理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感性认知。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怎样作利润最大化经营决策的学科,理论教学中强调成本函数、生产函数等量化的概念,但目前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决策仍缺乏数据支撑,拍脑袋的主观决策居多。为扭转学生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感知,我们在授课时我们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讲授企业成本数据收集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讲授弹性在企业定价决策实践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员对成本理论、定价理论等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发掘相关企业资源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效果。
当然,保证案例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所需案例,目前国内商学院并没有将案例写作提升到与科研同等的高度,我们也期待伴随哈佛案例教学理念的推广,国内商学院能制定相关的晋升与教职标准,承认并奖励可用来开展学员中心式教学的,原创和创新的课程材料,在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将高水平案例与其他科研论文同等对待,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从事案例创作的积极性。
财务管理案例论文【第五篇】
一是对从事享有税收优惠的经营活动或对一些纳税“界点”进行控制,直接实现财务利益。如税法规定企业对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开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数增长达到10%(含10%)以上(此处10%即是一个界点),其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除按规定可以据实列支外,年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增长额未达到10%以上的,不得抵扣。企业的相关费用如接近这一界点,应在财务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三新费用”的投资,达到或超过10%这一界点,以获取财务利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二是对经营、投资和财务活动进行筹划,间接获得相应的财务利益。如企业的融资决策,其融资渠道包括借入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种。无论从何种渠道获取的资金,企业都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成本。两者资金成本率、面临的风险和享有的权益都不同,其资金成本的列支方法也不同,进而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再如税收筹划在利润分配中的运用。以股份制公司为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仅影响到其股东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而且也影响到该股份公司的现金流量。常见股利的分派形式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若发放现金股利,企业须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股东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发放股票股利,便可将盈余留在企业内部,股东虽未得到现金收入,却可以从股票价值增加量中获取收益,也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由于不用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增加营运资金,还相对扩大了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增加了今后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