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10871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优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第一篇】

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发布实施?

2006年6月15日发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住院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100张以上。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哪些?

⑴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⑵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⑶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⑷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⑸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⑹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⑺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⑻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⑽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⑾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⑿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6、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其职责是什么?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室兼职医院感染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主要职责是:

⑴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⑵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及造成严重后果,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⑶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⑷监督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情况;

⑸组织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核;

⑹做好对保洁员、配膳员、陪住及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

⑺完成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本医疗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

7、何谓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8、何谓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9、何谓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何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11、何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12、何谓消毒?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3、何谓灭菌?

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哪些具体要求?

⑴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⑵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⑶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⑷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1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发生哪些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⑴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⑵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⑶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16、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什么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工勤人员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

1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和要求?

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

1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⑴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⑵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⑶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

⑷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⑸现场检查。

20、何谓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1、何谓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2、何谓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3、何谓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24、何谓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25、何谓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26、何谓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27、何谓手卫生设施?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28、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

洗手。

29、手部所带细菌常分为哪几类?

常居菌、暂居菌。

30、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哪一类细菌?

暂居菌。

3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哪些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

32、叙述七步洗手法具体揉搓步骤

⑴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⑵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⑶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⑷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⑸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⑹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33、什么情况下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4、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

⑴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⑵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第二篇】

一、手卫生

请对照张贴在洗手池旁的“七步洗手法”示意图进行学习。

洗手步骤可概括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洗手指征:“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揉搓双手的时间不少于15秒。

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如为针刺伤,立即(轻轻地)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同时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伤口,75%酒精或%碘伏消毒并包扎,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并填写登记表,后核实病人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再进一步处理。

可简略为“一挤二冲三消四包五报”

如为皮肤或粘膜暴露者及时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并填写登记表,后核实病人情况(暴露者必要时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再进一步处理。

三、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6.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

四、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及医院感染暴发(医师着重掌握)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才属于医院感染。

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与住院期间接受的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应属于医院感染。如在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出院后出现在相关部位感染而再次入院,该感染直接与上一次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

4、住院期间,患者在原有的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患者住院期间在原有的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可表现为两种情况:

(1)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其他部位感染(排除脓毒血症所导致的迁徙性病灶)。

(2)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5、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生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答: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而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6、患者住院期间,只要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就可诊断为医院感染吗?

答:不可以。患者在住院期间,如果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培养到细菌而无炎症表现,这只是细菌定植,不属于医院感染。只有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既培养到细菌,又有明显局部炎症表现,才能诊断为医院感染。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直接由烫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由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如烫伤、手术缝线刺激导致的轻微炎症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9、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的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

10、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

答: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感染等,属于医院感染。

具体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见早先下发的人手一本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第三篇】

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

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

(一)外源性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三)环境储源

感染源来自污染的环境,如手术室或产房的环境或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化脓菌,接受手术的病人、分娩的产妇及婴儿可能会受到感染而发病就属此类。

三、传播途径

(一)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医院内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传给其他人的最常见方式,常在感染源周围发生。

1.直接传播:在医院内,当病人与病人之间,医护人员与病人相接触时,如握手、查体或进行其它操作时可将传染性物质(如排泄物、分泌物等)传给对方,而引起感染。

2、间接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方式是:从病人传播出的病原微生物→湖沼医护人员的手、医护用品或诊疗器械、病人用过的物品→感染其他病人。

(二)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病原体通过浮游在空气中的尘埃、飞沫核与微粒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传播方式。通常有三种方式: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三)共同媒介传播

在医院内的水、食物、血液及血液制品、药物及各种制剂以及一些医疗设备等,是全院或某一专科的病人共同或常用的,一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常可在短期内或同时引起多人感染。这种传播称为共同媒介传播,或共同途径传播,常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

(四)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医院住院病人中有许多人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老年病人的要体免疫力已经衰退、刚出生的新生儿是免疫功能降低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等病人、放疗与化疗、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也使病人免疫力下降。此外,长时间住院、手术病人及其他行插入性操作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我们把这些人视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对于这些病人,我们要进一步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和养活近视及陪护,同时更应该做好环境消毒,减少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包括

在医院中有些部门的工作性质、病人的体质、环境的特点决定了这些部门的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ICU病房、产房、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等。上述科室一般都有门关、鞋关等,进入时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要限制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患有传染病时不能进入;安排传染病人住院或手术时要注明;在布局上要区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等;要有各自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六)传染病的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中一般非特异性感染较为多见,然而,传染病的病原体赞成的特异性感染也不能忽视,如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都可在医院内发生扩散或爆发流行,另外,如艾滋病病毒感染、乙肝、丙肝、梅毒等经血传播疾病也是可以发生医院感

染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控制

医院感染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二)医护人员自身防护

为了减少医护人中在工作中发生医院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2.医护办公室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区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做好必要的防护。

4.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三)手卫生

在下列情况下应当及时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第四篇】

一、医院保洁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

医院保洁,顾名思义,就是确保医院环境卫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维护好医院(室)的清洁卫生,就象一个人每天要洗脸,保持衣着整洁一样重要。

做好医院内外环境的卫生工作: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医院保障系统的重要任务,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职能之一。

保洁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不仅要清扫垃圾,擦掉尘埃,必须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这是提高医、护质量的要求,这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的各项设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各诊区、病房、日趋家庭化、现代化、这就要求保洁管理也必须跟上、并符合专业要求。

它将——展现医院的整体形象,反映医院精神风貌,体现医院管理及素质水平等……。

二、医院保洁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关系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1、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及保健的重要场所。清洁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医院感

染率能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水平及社会形象.医院感染率极大地影响着医院卫生资源的流向,影响着病人身心康复和医院的综合效益。

2、是病人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的重要场地。

良好的室内环境,如适宜的:微小气候,充足光线、清新空气、安静环境、整洁病房等对病人均是良性刺激,可使中枢系统处在正常状态,有利于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患者抵抗力,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有利于医、护质量的提高和病人早日痊愈、康复。

3、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微生物:是很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直接/间接造成空气/物表污染传播。

医院感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讲话等,可排出数以万计的飞沫,其中较大粒径者可很快降落,造成物体表面污染。较小粒径在空气中可很快蒸发,形成较小粒子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而造成人与人或室与室之间空气传播。如结核杆菌、流感、麻疹、腮腺炎、水痘、带状疱疹等病原微生物经飞沫直接引起的传播。

病人的污染物:如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直接造成医院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污染。也可由干燥的污染物随尘土飞扬散布造成间接污染。

门诊病人、陪护者、探视者等将社会感染源带入医院造成医院空气环境污染。病人、探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各种活动,如说话、呼吸、咳嗽、打喷嚏、脱鞋换衣、换洗被褥等,都可以散布大量微生物,造成对环境物品的污染。

在环境脏、乱、差的情况下进行诊疗、治疗、护理,就无法确保各项消毒、灭菌的效果,就谈不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具体措施的落实。如果把降低医院感染率看做一个整体工程,医院环境卫生就是基础工程之一。

三、我们医院保洁工作存在的问题

保洁人员不了解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及意义。拖布没有分区,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保洁工具混放混用。

抹桌毛巾未做到一桌一用一消毒,而是一桌多用。医疗废弃物混装,混运。手套的错误使用,自我保护意识差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四、医院保洁工作的要求:

保洁人员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断病源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者。

1、保洁人员必须清楚相关区域的划分,人员应相对固定、明白各区域清洁、消毒的用具

的使用办法。

医院保洁应做到:(1)各项清洁工作:要有程序、由洁到污、分区、分室进行。(2)特别是干式清扫很容易造成灰尘播散,造成微生物污染——禁用。(3)湿式清扫可由污染严重的抹布和拖把造成污染扩散——严格区分、必要消毒。(4)正确处理各种特殊细菌污染。

了解医院的分区:

办公区(低危险区)--办公、教学区……。

医疗区(中等危险区)—普通门诊、普通病房(内、外病区)……。

住院区(高危险区)--传染科(门诊、病房)……。

重点科室(极高危区)--手术室、ICU、器官移植病房……。

清洁有条不紊,有秩序、不遗漏、一次擦完,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清洁用具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一桌一椅一抹布、一房间一拖布,每个拖布清洁面积最好不超过20m2。

坚持每日定时清扫制度,清扫必须在早晨上班前进行,经常保持医院内、外环境整洁,防“脏、乱、差”。及时清扫地面,清除痰迹、污物、废弃物、积水,制止随地吐和乱扔、乱倒废弃物。防止空气污染,坚持湿式清扫,严禁在医院内焚烧树叶、纸屑等。达到窗明、物洁、地净。

掌握病区的分区:

清洁区(限制区)--值班室……;半污染区(半限制区)--治疗(换药)室……;污染区(非限制区)--普通病房……。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不同区域的拖把如病房、走廊、厕所不得混用并应定点放置,拖把分池清洗,禁止在洗漱池冲洗,拖把及水桶用后要洗干净进行消毒并凉干,拖把不凉干不准隔天再用。要严格区分,固定放置,不得交叉使用。

拖把标识(拖把上粘一段相应色不粘胶纸):

治疗室使用——绿色拖把;病房使用——黄色拖把;楼道(公共区域)使用—黑色拖把;卫生间使用——红色拖把。保洁人员不固定,不了解医院、病区区域划分及意义,为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交叉,保洁工具混放混用。如扫地、擦拭床边框、门把手、走廊扶手等同时进行,抹桌毛巾未做到一桌一用一消毒,而是一桌多用。

医院卫生洁具细菌学调查,拖把、抹布比物体表面中含菌种类既多,量又大,作为每日必用的清洁工具不仅达不到清洁的目的,反而成为细菌散布工具;拖把、抹布可用“细菌培养基“来形容,含有大量的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孢杆菌污染严重,有时可高达30%.医院的卫生清扫和消毒必须按科学方法和规范方法操作,如定期清扫病房应采用清洁湿式方法,抹布应作必要的消毒,应该一床一更换;拖把应保持干燥,分区固定使用,否则它们就成了染菌载体,而造成污染扩散。

2、正确掌握消毒、隔离基本方法

工作人员自身:不了解各项工作的目的,要求,方法及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而是随意配置,浓度过高或太低,即造成了消毒液的浪费,又达不到消毒的目的,还造成环境污染、耐药菌的产生。应在科室护士指导下进行:

(1)地面消毒:

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能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①当地面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②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250-500mg/L)拖地或喷洒消毒地面。

③对结核病人污染的表面,可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擦洗。

(2)墙面消毒:

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状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经常进行清洁就可以了。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米--米高即可。应保持无尘和清洁,不允许出现霉斑。

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孢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洗或与2000mg/L--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为度,一般50ml/㎡-200ml/㎡。

(3)病房各类物体表面的消毒:

病房内用品有桌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只进行日常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或季胺盐类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注意抹布必须做到一床一巾。

①用含有效氯200mg/L-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含有效250mg/L-500mg/L的碘伏,可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②紫外线灯照射:

1)悬吊式或移动式等消毒时,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米-2米。

2)紫外线灯管必须保持清洁,每周1次用酒精擦拭一次,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根据物品及要杀的病原微生物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照射时注意不要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伤害。

③其它表面的消毒:包括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消毒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不懂的地方多问护士长和护士,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操作。

(4)病室日常消毒:

①患者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②病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紫外线消毒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用清水湿拖,一日一次。有明显污染或被病人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1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