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双减三年工作综述

好学生发表时间 3195544

双减三年工作综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锚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拉开了义务教育“双减”的序幕。

 

2024年是“双减”政策落地第三年。三年来,xx市统筹校内与校外、课堂与课后、作业与考试、学生与教师、家庭与社会五大板块,十个方面,坚持政府高位推动、学校扎实落实、教师积极实践,推动“双减”政策在韩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校内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校外培训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学校教学效率提高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校内提质作业数量减少了“双减”之前,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较重。为了“考个好成绩”,学生每天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科作业外,还面临着家长和补课机构的“层层加码”,小小身躯深陷应试的“作业泥潭”不能自拔,歇不好、玩不好、学不好,衍生出一系列身心负面问题。“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的核心任务之一。“双减”政策落地以来,xx市紧抓“减量”和“提质”两个关键,一方面通过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作业统筹、调整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控制书面作业时长等减少作业总量,规范作业管理。另一方面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突出作业的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功能,强化作业设计研究,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杜绝无效、重复和惩罚性作业。同时,加强对教师作业批改工作的监督管理,常态开展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选和教师作业设计竞赛活动,促进作业管理与设计不断提质,确保作业量少质优。“‘双减’三年来,全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要求全面落实,学生们有了较为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睡眠休息时间、体育锻炼时间以及阅读和文艺活动时间得到有效保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沉迷网络的问题也得到较大改善。”xx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xxx说。

 

课后活动丰富了“双减”之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全方位的成长需求始终被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牢牢禁锢,仅有的第二课堂、体育课、美术课等时常还会被语数外等学科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也多被“书山题海”占据。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xx市积极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采取“作业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体义务段学校学生开展延时课后服务。在作业辅导方面,每天安排相应的学科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升,助力学生文化课学习任务当日学、当日清。在素质拓展方面,坚持社团化发展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和兴趣探索发展活动以及xx行鼓、戏曲、面花、剪纸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深受家长欢迎和学生喜爱,学生多维探索、全面发展的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截至目前,全市48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累计建立各类校内课后活动社团100余个,在校生课后服务自愿参与率达到98.9%,课后服务家长满意度达到99%。xx市新城七小学生家长程先生说:“我家孩子从小爱踢足球,三年级就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社团,今年在全市中小学运动会足球联赛中还获了团队奖。我觉得现在学校的各类社团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发展需求,娃很高兴,我们家长也很满意。”校内教学提质了“双减”不仅要完成“减负”任务,更要做好“提质”文章。“双减”政策落地初期,家长群体中一度出现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下降的焦虑和担忧。部分家长甚至“逆流而上”加大了孩子校外补课的力度。

 

xx市深入学习贯彻中省教育改革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实施“课堂革命.xx行动”,出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十项措施》等一系列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育、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的工作措施,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同时,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和“三名+”建设,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考试,杜绝掐尖拔优、分快慢班等各种违规招生行为,优化城乡师资均衡调配,加快缩小城乡、校际教育教学水平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来,全市各学段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初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稳居渭南前列,中高考也实现上线率、录取率双提升,稳居地区头排,10余名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和30余名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抓好课堂主阵地建设,是确保校内提质增效、学生学足学好的关键,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课标新要求和学生新特点,持续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推“双减”更好落实。”xx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xx说。

 

校外规范学科补课降温了“双减”之前,“刚出学校门又进补课班”是不少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长时间的文化课学习、高昂的校外补课费用,加之一些学科类培训机构“趋利化”畸形发展,导致的教培行业办学资质不达标、超纲教学、违规收费等乱象问题多发,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学业、经济和安全等多重负担。“双减”政策落地后,xx市围绕“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和规模”的核心任务,出台政策、组建队伍,坚持“消化存量、规范增量、管好变量”的思路,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工作。经过三年治理,全市55家登记注册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00%压减清零,科技、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落实归口管理,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备改审”、使用“制式合同”、实行政府指导价、实施资金监管等工作全部按期落实到位。与此同时,xx还坚持常态化开展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整治,三年来,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000家次、人员近10000人次,规范整治违规违法问题100余个,《xx坚持全天候、全时段开展地毯式巡查治理》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入选教育部“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巨变之下,家长的感受最为直接。“我们都是工薪族,之前每学期要给孩子报各种文化课补习班,孩子不情愿补,我们又不敢让孩子不补,生怕学习拉下步子,我家两个孩子每年的文化课补课费就要花去将近两万元,负担很重,现在不补文化课了,每学期给孩子报个素质拓展类的兴趣班,孩子爱学,我们的负担小了很多。”家住xx市博仕家园小区的学生家长张女士说。 “双减”之前,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广告和招牌充斥着校园周边和城市的大街小巷,经过三年的整治,如今,校外培训市场规范有序,校外培训环境大幅改善,体育、科学、艺术等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兴趣班更受青睐。校外培训行业已经基本实现有效转型。

 

实践教育增多了

 

“双减”之前,受文化课学习任务影响,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课后时间、周末节假日时间大多也被校外补课和作业占据。本该快乐成长的年纪,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之重”。“双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xx市紧跟政策要求和学生需求,借力研学实践机制平台,建立“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协同、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育管理模式,着力丰富和深化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先后依托市内外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景区、工业企业、高科技企业、农畜业生产区等资源,建立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0余个,为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创设良好条件。将校外实践教育纳入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年度工作计划,分学段有序推进落实,近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校外实践教育活动30多批次,参与师生超6万人次。“校外实践活动将课堂搬进了生活、让学生走入了社会,实现了学习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综合素质的提升。”xx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xx表示。新城一中学生xx说,“学校组织我们到延安开展红色革命主题研学实践,一处处实物实景,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里看一眼就印象深刻,书本上很多难懂的革命历史知识都变活了,我很喜欢。”

 

家校联系密切了

 

“双减”之前,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多集中在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上。家校沟通一度被过于注重文化课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观念带偏、甚至扭曲。落实“双减”政策,扭转陈旧育人观念,实现教育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家校协作。xx市坚持政策引领、法治保障、多方推动、多元参与的思路,积极推进家校共育。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规范家庭教育组织体系和工作平台建设,建立xx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另一方面,坚持一年一主题,通过召开全市范围的家庭教育工作会、家长学校现场观摩会、学期家长会、组织家庭教育启示剧展演、开展普法宣传、举办家长课堂等形式丰富家校共育内容,不断畅通和拓宽家校共育的渠道,以牢不可破的家校关系,推动“双减”落实,护航学生成长。 “‘双减’”三年来,用文化课成绩给学生划等级、评好坏的观念有了大幅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更加愿意参与到家校共育活动中来。目前单次家校共育活动家长参与率较三年前提高50%。”xx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原菲说。

 

2023年12月28日,xx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双减”改革列入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2024年xx市继续将“双减”工作纳入本年度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并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做出重点安排,明确要求在巩固校内外减负工作成效基础上,持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深化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推动“双减”工作持续深化,以高质量“双减”助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19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