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汇聚【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09020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第一篇】

最近在读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深有体会,书中讲到了“自卑”,它说:自卑都是与别人比较产生的,一切烦恼均来源于人际关系,假使这个世界只存在你一个人,便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处在群居性的人类社会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成长不是成王败寇,不是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不是失败了就一无是处,而是一种与世无争、将世人都视为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努力向前进的过程。

人们往往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无法从过去的影子里走出来,认为当下的处境都是因为过去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过去的事情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了的,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别人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课题看成别人的课题,学会课题分离,“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应该有自己的预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应该活给自己看,而不是活给别人看。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着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课题,那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第二篇】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勇气。勇气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在我看来,把别人的课题跟自己的课题分离开来,就是会让别人讨厌,不被别人认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获得自由的代价。

说说本书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这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是最大的区别。

他只考虑目的,针对此时此刻的情景去创造未来,也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就是过去的经历,至于过去的经历是什么?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以前的创伤,那么我们就会止步前(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过去皆是序章,过去已是资源,至于创伤和痛苦,某种情况也可以转化成资源和天赋)。

第二,情绪,感情是我们捏造的。

有的时候是为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而且创造出来这种情绪(这个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震撼的,为了发怒而愤怒,不过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哈哈)。

第三,我们觉得自己不幸,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我们选择了不幸。

选择不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改变可能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但相比于现在的情况,不改变仍然是更为舒心,更为安心的选择。

(这些内容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觉得如果只要改变自己选择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幸福了?

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这么简单,自己认知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主动权,还是蛮幸福的,虽然有些沉甸甸)。

第四,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果不如别人,我们就会讨厌自己,厌恶逃避人际关系,会自卑。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如果能够分离开这种课题,烦恼也就放下了。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并不是权力斗争,人们都是自己的伙伴,我们处于一个共同体。

我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并不是自世界的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这样的烦恼,不存在比较。

(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生活中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容易,干涉和被干涉是永远存在的,上下级的关系,公司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关系,会导致我们倾向于发展一种纵向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平等尊重的这种横向关系,不太容易发展,但是值得尝试,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亲密关系都可以尽量发展成为一种横向的关系,把彼此的课题分离开,我做好我的,你的由你自己决定)。

第五,活在当下,接纳自我,信赖别人,甘于平凡。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关系就是我跟你的关系。只有我充分接纳我,我又充分的信赖依恋你,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第六,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人生是刹那间的串联。

做好这一刹那的事情就好了,享受这一刻,这个有一些享乐主义的味道,但对于阿德勒的理解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个点。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因为每个点跟每个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人生只是一连串瞬间。

并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旅行从刚开始出门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未来,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未来。

人生好似一张白纸,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画。

并没有故事,如同人生也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靠自己来决定。

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方向,就是:他者贡献,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有必要跟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就会走到此时此刻。

第七,要想获得幸福,本质上就是要对他人有贡献,对他人有用(这个和需要别人的认可还是有分别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满足别人。而获得幸福是自己发出的这种能量,认可的欲望就会消失,不存在别人的评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第三篇】

对于8型来说,一本好书应该是钥匙到锁开的那种直接。如果磨磨叽叽,半天让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那我的选择一定是放下他,没有兴趣再读下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我捧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解答问题、阐述观点的。正如序一里说的:对话体使得我们阅读时感到亲切,有"如师在临"的体验。

读这本书之前,先认识一下阿尔弗雷德。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书的观点很多,我依然选择让我感触很深、我能够理解分析透彻并且和我自己有连接的部分来分享。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过去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场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对人格是会有影响,但死抱着过去不撒手,拿过去当借口,认为我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过去心灵受过伤害所造成,让自己深陷于一种悲伤不能自拔的情节当中,那只会让你停滞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过毕淑敏的1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应该怎样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年的伤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它还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样嗖嗖地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你仍在听之任之。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他粉碎。语言犀利,一针见血。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学上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发现无论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赋予他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赋予他积极意义,你的自卑感,也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实是你不满足于现状。所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一种推动力。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自卑感,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消极,便进入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也被阿德勒认为是一种借口,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借口。其实安于现状也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只要能够符合自我满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条件。但是,那是因为你愿意并且接受,与其他无关。如果你已经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请审视一下自己,你是有一点点自卑感,还是深陷于自卑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还是阿德勒的观点: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如果有了竞争,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一个人跟一群"敌人"生活在一起,怎么会轻松快乐?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的前进即可。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总与他人比较,产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种感觉不但产生不了什么积极作用,同时会让自己很苦恼。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与怨恨的。可是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这种情绪很难避免。所以,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向着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断在超越自己的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终于到了这一章节了,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实验运用的课题。他真的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简直就是生活中的"万能膏"。

先摘抄书中一些比较有力量的字眼儿: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对课题分离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人需要你给予建议。那么,你的建议就是你的课题。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议就是他的课题,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议。他的课题,他可以自己做来做决定。当你没做好课题分离时,你会觉得,我在帮他,可他不但不接受还不领情,多么令人气愤。可是课题分离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变的清晰明了了。

再举个例子:我需要你帮忙,是我的课题。你决定帮不帮忙是你的课题。你帮与不帮都是你的决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对你的不帮忙,横加指责,我就干涉了你的课题。课题分清楚了,然后互不干涉,自然会减少矛盾,人际关系也和谐了。即使你们是母子关系、你们是亲密的伴侣关系、你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课题分离还算容易,对于我而言,怎样面对我跟孩子的课题分离?比如我怎样认识学习是他的课题,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帮助?虽然有难度,但是这个课题分离是一定要做的。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一直以来,共同体感觉这个词都让我感觉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体化?可是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直入内心去认识他,把抽象的具体化。那就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名词————伙伴作为切入点,来尽量把共同体感觉具体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称之为伙伴的人,就是我们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一个点。从这个点,放射开来,再从家庭到学校、单位、国家、人类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两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们各司其责,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来关心我,认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为家人做什么?我可以为他们做准备可口的饭菜、有干净衣服、储备一定的知识为你们解答困惑。

在平时,不断的积累、进步,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这便有了共同体感觉。继续展开说,走出家庭,来到社会,我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社会中的伙伴们做什么?一样的,我已经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时候,我的伙伴也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为我提供能量和帮助的他自己。这样,大家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从付出中获得归属感,无论你所处的天地有多广阔,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其实写完共同体感觉,我就不想写了。可这样就留给别人了一个错误观念,对别人有帮助的,才是有价值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假如某人的母亲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他能活下来,该就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她只要存在对他的至亲而言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了。所以说:请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为标准。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看待他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当你有了共同体感觉,你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不要将灯光打向人生整体,去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于与未来,而忽略的此时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个此时此刻组成。认真的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你现在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这是一本心灵层面的书,有点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读懂。读书会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分享出来,让彼此在一个一个抽象的名词中,找到了具体化的意思。

书中的内容很实用,他就象开出一剂剂心灵处方,把身边很浅显易懂,而你却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给你提供解决办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谢谢年妈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第四篇】

可以说是对于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因为里面谈及的好多问题我都有,心中很多小九九都得到了解决了。

自我承认是一个内心戏多的人,我做一件事情总会考虑到很多东西没有意义的事情,例如说我好久没有给朋友圈的人点赞了,如果我给她点了赞,另外一个人看到我之前没有点赞怎么办,还有如果我在某个人发的朋友圈评论了,她不回我怎么办会有点尴尬。

然后总会给自身设置不同的未知困难,例如我想转租房子房东不同意,我又只能自身转租房子,又怕合同到期后我不在广州,然后房东不给我押金咋办。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你们女生真是醉了,事情还没有发生,就预想着有个困难在那里,我跨不过去怎么办呀?欸欸,就是这么事多,我自身看着这些小九九都心烦,太累了。

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学的书,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反,而是目的论。原因论是发生事情导致结果,就是存在原生家庭导致的心理问题,以过去发生一些难受的事情为因,导致现在的”我“有不开心的症状或者说是抑郁症。而目的论,是”我“遭遇了悲伤的事情,我需要悲伤的情绪来使我坚持我下去,正是因为我需要才有选择悲伤或者抑郁。而事实是,我可以选择这次事情作为一次经验,我选择去面对它挑战它,我至少战胜了它,是一个勇敢的人。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之前总是找借口,我现在这种软弱的性格,就是因为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也没有得到过肯定。其实这也是我自身选择的,不能因为童年没有陪伴,我就选择自暴自弃就埋怨自身,正如不能因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夸奖而自我否定。

其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有人说过,”任何事情只要考虑到人的因素都合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是好处还是坏处,取决于你自身的想法,事情的.好坏取决于主观的看法。

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身的想法去生活。正如太宰治说的,“我想一辈子做个钓鱼人,像个白痴一样生活,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鱼的心情了。”其实往往是自身伤害自身,因此,也想对那些抑郁的人说,不要和自身纠结也不要责怪自身,你没有错。

文中还提到人生的意义,这完全是一个主观问题没有普遍性的答案。我想,就算现在有了答案,也会随着时间自身的三观改变而改变,人生的意义是自身赋予它意义,你想有它有什么意义就有什么意义。

最后,要关注于当下,不要执着于过去,也不要过于浮躁地想要看到未来,当下才是进行时才是最可靠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第五篇】

《被讨厌的勇气》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青年与日本哲人的一系列对话。日本的哲人重点向青年讲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要义,告诉人们:“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完全认可这种观点,大家都生活中充斥着竞争、压力和烦恼,复杂的人际关系总会把人们压的喘不过气。我想也正是这样一种极具争议的观点才让这本书变得更具魅力。这本书的笔记我整理了(*),写下这些文字也仅仅是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再次梳理而已。其实每一章都值得去吸收和消化,我仅仅是粗浅地记录一下主线供大家参考:阿德勒心理学概要、自我接纳、他者依赖—课题分离、他者贡献、关于幸福的总结。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的理解是:“个体心理学”、“使用心理学”也可以看作是“勇气心理学”。他不同于大名鼎鼎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地方在于,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佛洛依德认为很多成年人的烦恼和痛苦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也就是每个人都背负着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阴影。而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某种“目的”而活。比方说,一个人形容自己说话总是脸红,他不敢去与人沟通。那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也许要探究这个人小时候是否收到过某些“伤害”从而不敢表达自己。而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来说,这个人也许是因为”害怕被他人拒绝“这个目的从而选择了”脸红“这个自我逃避的手段。又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脾气不好,那么按照此理论,他只是为了”震慑“住别人或者用更少的沟通控制别人这个目的,利用”发脾气“这个手段去大发雷霆。脸红也好,发脾气也好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改变。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所以想获得幸福的关键也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的,并真切的付诸行动改变。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儿时阴影“、”外界因素“为自己找借口来说,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现状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改变难同等于幸福难。

很多人都有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要真的问问自己:“你想成为别人吗?”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成为别人,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获得幸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自我接纳。我们要知道“我”这个容器不可以更换,但是可以更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性格,广义来说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阿德勒鼓励人们分清“可以改变的事情”和“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出身、父母、家庭、国籍等因素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自由的对可改变的事情进行“重新选择“。我们要告诉自己:”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如果想获得幸福就要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学会更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说到他人的问题就不得不的提到烦恼二字。书中提到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烦恼在我们国家就更为明显。因为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耻文化”,人们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在过去的农村就更为明显,就像李银河老师说提到过的,在过去的农村人们会花很多钱去办“红白喜事”也不会投资钱在改善生活和教育子女上。这种落后都在于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自己所谓的“面子”。阿德勒心理学也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人际关系这个课题,这就好比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一样无法逃避。所以切断烦恼的根源也在于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做好—课题分离。我们要做到不去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判断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不需要你承担的结果那就是他人的课题,也就真的不需要你去妄加干涉了。书中阿德勒举例说,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最后还是要被辅导人自己去下决定做决定,辅导顾问师不能干涉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课题分离很容易被消极化,其实他并不是让我们对他人放任不管,而是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课题,让自己和他人由自己处理课题的自信和能力。尤其在亲子关系中更是如此,作为父母更要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如何把自己的课题做好,为自己做好。

人际关系按照距离和深度大致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课题。这三个课题的分离难度是递增的,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也是递增的。其实人生这三大课题中工作课题是相对简单的,倘若有人不喜欢这个工作大多都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当你离开这个工作的时候,这个烦恼也被剪断了,工作课题是很容易被处理的。再者就是交友课题,在这样一个”友船翻“的时代,很容易瞬间失去一个所谓的闺蜜或者知己。爱的课题其实最难的,按照深度来看亲子关系又难于夫妻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不会被任何因素割裂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好课题分离也是帮助自己和孩子获得幸福的关键。

以最难的亲子关系为例,父母和孩子也要做好课题分离。这种分离和放任完全不同,放任是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相反阿德勒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能做到亲子关系的课题分离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课题,这样是帮助父母减少生活的烦恼和负担更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课题,给他们独立和自信的能力,更是给予孩子获得幸福的勇气。只有接纳自己,过好此时此刻的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做好课题分离,幸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指标。

做好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入口,只需要我们记住:”在意我们脸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一点其实是让我们找到幸福的导航,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去生活,不去向外寻求认可和肯定(那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只需要从心底信赖别人,相信别人是自己的伙伴(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们也是他人的课题),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去计较别人的反馈,由内而外的获得自由的幸福。比如工作也是一种他者贡献,我们工作更多的是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非单纯的满足,在我们做好自己对集体贡献的同时,收获了归属感从而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即自我接纳)。

共同体的概念无限大,可以让我们用宇宙观的.视角看问题从而也可以化解一切问题。你不在这里工作,也会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离开家庭你还有国家,离开国家还有世界......有无限大的共同体让你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因此每个人都无需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实践中阿德勒提出了“横向关系”的概念,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做到“不表扬”也“不批评”,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你表扬别人,那一定认为那个人的位置比你低,一定有等级产生。批评就更是如此。这样有等级对对话都是一种“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的纵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也是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我们只需记住无论是老板、公司职员、家庭主妇、同性恋、异性恋都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人与人之间“虽不同但平等”。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表达,尤其是一句”谢谢“真的足够表达你对他人的感谢和肯定了。这也让我想起《零极限》那本书中提到的四句箴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些都是横向关系的很好的展示也是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核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用”存在标准“代替”行为标准“,每个人的意义在于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为。这一点特别能够帮助老人和失业的人找到幸福的坐标。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狭隘的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的不和谐来自于“生产者”。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是生产者来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很多父亲会以挣钱养家为由拒绝陪伴孩子、对妻子动怒、支配家人等等。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不是生产者的时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我们要有勇气用“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从而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比如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对他者的贡献,这种贡献就是一种幸福。很多贡献都是看不见的,而我们自己要感受这种“贡献感”,这种感受就是幸福。甚至是重病在床的老人,他即使无法做事,全家也因为他还活着而倍感幸福和喜悦,这也是一种贡献感,更是一种“存在标准”下带来的幸福和自我接纳。

“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人生不是一条设定好终点的线而是点的连接。我们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就可以获得当下的完整和幸福。你的世界只属于你自己,不能靠他人改变而智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从接纳自己开始不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被他人妄加干涉;信赖他人,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从我开始进行他者贡献,体会贡献感带来的幸福感,最后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归属;最后再次回归到对自我的接纳。

哲人说:“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可以认真但不深刻地过好每一个幸福的当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0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