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优推8篇)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升音乐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希望您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
1、感受、体验进行曲的特点,能跟随音乐行进并做出队形变化。在活动过程中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2、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快乐的节日》
1、欣赏,感受歌曲的气氛
2、欣赏,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节日?
3、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4、听听唱唱
四、唱《中国少年先锋队歌》
1、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情绪
2、聆听歌曲,作曲家介绍
3、设计简单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轻声哼唱
5、齐唱,老师指出其不足之处
6、试轮唱
五、复习班队会的流程
1、回忆班队会的流程
2、班队会程序演示
六、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二篇】
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依据当代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实际需求,教材选编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感受各时期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的魅力,并能唱两三首流行歌曲,模仿表演片段,体验其情感及风格特点。
本课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了解并熟悉部分优秀的中国流行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下册)第五单元第七课《中国流行音乐》。设计思路如下:
1、确立主题
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观看画面、聆听音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选材
为了增强信息量,加强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除教材所提供的音响材料外,还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视听作品,例如:罗大佑的《童年》、周杰伦的《双截棍》及一些健康的网络歌曲作为本课的补充欣赏。另外,还参考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流行歌曲鉴赏》一书。
3、课件运用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和直观的画面,更好地感受、体验流行音乐的韵味;在充分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做dv短片、提问、吉他弹唱、集体演唱、模仿表演等多种方式,拓展探究流行音乐的特点。
4、活动与探究
通过视听等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参与讨论与流行音乐相关的话题,参与演唱与表演,以此增强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感受和理解。
5、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但他们对流行音乐的了解不全面,欣赏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基础上。在本节课中通过音响、音像的视听以及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形式对推动作品的广泛传播所起的重要作用。高中学生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都强于初中学生,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音乐实践及创造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聆听、感悟、演唱、模仿流行音乐的基础上,体验、领会流行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鉴赏各时期代表性的作品。
2、学生能随音乐演唱两、三首流行歌曲并乐于参与讨论相关话题。
3、在鉴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乐于参与“模仿秀”表演。
4、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品位。
四、难点与重点
1、重点:鉴赏各时期流行音乐的代表性作品。
2、难点:理解流行音乐的特点;参与“模仿秀”表演。
五、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部分学生自拍一部dv片,以“我心中的流行音乐”为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
六、教学过程
1、dv片导入、激发兴趣:
1)师: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流行音乐,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今天先请大家看一部由我校高二学生自己制作、主持、导演、采编的校园dv片——“我心中的流行音乐”。
2)学生观看dv片,短片表现三代人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以及他们心中留下的歌曲。(老人:《我的祖国》、《跑马溜溜的山上》;中年:《少年壮志不言愁》、《妈妈的吻》;青年:《曹操》、《欧美歌曲》)
3)(师生讨论与交流自己心中的流行音乐)
师:古典是流行的沉淀,流行是古典的发展。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中国流行音乐所走过的路程。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播放由学生自编自导的dv片,吸引学生的注意,为后面流行音乐的介绍作了较好地铺垫。从课堂效果看,达到了目的,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还小声讨论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
2、欣赏与体验
一、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约3分钟)
(1)起步曲折期(课件演示):
师:提问:中国流行歌曲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第一位歌星是谁?(黎锦晖1927年创作的《毛毛雨》;金嗓子周璇。)请同学欣赏周璇的艺术人生。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学生对早期的流行音乐不太了解,老师提出问题,以此启发、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产生兴趣,愿意去了解流行音乐走过的历程。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再生模仿期(课件演示):
师:解放后,人们把流行音乐看成是靡靡之音加以排斥,直到改革开放后,港台音乐传入内地,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抒情歌曲风靡一时,模仿她的唱法成为时髦现象。当时有一首歌叫《乡恋》,演唱者李谷一以气声唱法演唱,轰动一时。(欣赏《乡恋》)
(欣赏《童年》)(播放课件)
师:当时有很多校园歌曲的创作者、演唱者是大学生或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喜欢用吉他作伴奏乐器,自弹自唱。今天,我和四位可爱的大男生为大家表演《童年》。
(师生表演唱《童年》)
(全班同学齐唱《童年》)
师:同学们演唱非常投入,大家都对歌词产生共鸣。我想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歌词在倾诉生活。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校园歌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尤其吉他弹唱这种形式风行一时。老师请四位会弹吉它的同学现场表演,必定能引起全场共鸣。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情绪出奇高涨,对老师和四位同学合作的精彩弹唱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掀起第一个_。后面两段全体同学加入齐唱,也无需老师动员,大家很自然地投入进去,效果很好。
(3)独立发展期(课件演示)
师:这一时期“西北风”盛行。如:崔健的《一无所有》、程琳的《信天游》、范琳琳的《黄土高坡》、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等。这些流行音乐中加入了民族性的元素,带有浓厚的地方、民族民间特色。
提问:欣赏《黄土高坡》,请说出音乐中的伴奏乐器。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喜欢流行音乐但不喜欢民族音乐”现象,作为音乐老师有责任正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其中许多作品具有民族色彩和地域特点,成为经典作品。
学生能讨论说出唢呐、板胡等民族乐器,通过欣赏感受和老师的点评,大家能理解这一点: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不排斥,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两个元素运用得好,就可能成为经典。
(4)探索深化时期(播放课件)
进入九十年代后,流行音乐进入探索深化时期,特别是一些晚会歌曲广为流传。问同学:《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你觉得好唱吗?(随便请一位同学演唱这首歌,都能唱出旋律)这首歌曲是春节晚会推出的,第二天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有人哼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旋律具有亲和力。与生活零距离是流行音乐快速流传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其特点之一。
(观赏《常回家看看》)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这一时期距学生很近,他们对这时候的流行音乐了解很多,但让学生从音乐要素来欣赏、分析作品,这是他们比较欠缺的能力,需要老师与他们共同探究,提炼出来。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讨论探究出旋律的特点,但有部分同学不太喜欢这首歌,认为太老了。虽然课堂气氛不如前面弹唱好,但能够提高同学们对流行音乐的深层次理解。
二、活动与探究
(1)“模仿秀”活动
师:流行音乐走到今天,在座的同学都是直接的传播者。音乐的另类、时尚、超前的特点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就像短片中的两位同学,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喜好不完全一样。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你喜欢一位歌手,你会怎样学他?(生:模仿)今天我们来个现场模仿秀。首先请大家欣赏周杰伦的《双截棍》,请同学从演唱表情、动作、姿态、声音等模仿,尽量做到“以假乱真”
欣赏周杰伦的《双截棍》(道具有话筒、服装、绳子做成的双截棍等)
生:模仿表演
师:模仿秀,让大家猜猜你模仿的是谁?
生:同学现场上台表演:模仿的有周杰伦、王菲、潘玮柏、费玉清等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的表现非常踊跃,都乐于模仿,课堂上掌声、歌声、笑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但有一点很遗憾:在“模仿秀”活动中。没有一个是模仿大陆的流行歌手,都是港台的。
(2)探究活动(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鉴赏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流行音乐?(小组讨论探究)
流行易懂,易于传唱,易于模仿,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
流行不等于低俗、粗俗、庸俗,大俗中有大雅,流行中有经典、精英文化,让我们与流行文化同行。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通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演唱、探讨、模仿以及师生共同的讨论探究,使他们对流行音乐的感受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七、成效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贯彻了新课标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从选材、过程设计、教法和学法上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兴趣爱好,提高了他们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这节课能够较好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在讲述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和代表作品、演唱流行音乐的旋律、分析音乐特点、“模仿秀”等环节中,学生都很活跃,积极参与。这节课的成功之处集中地体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乐意参与各教学环节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四位男生的吉他弹唱,以及学生自拍的dv片,最后的“模仿秀”等。课堂上_迭起,掌声不断,我能够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在完成各项教学活动后的兴奋与成功感。
从课堂教学反馈的结果看,教学目标都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得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三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五星红旗》
2、拓展:欣赏不同版本的《五星红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五星红旗》,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难点:xxx/x0xx/x--/x0//
教学过程:
一、课前:
1、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五星红旗是我们名族的象征,请看-----课件播放,中国奥运
健儿比赛与获得金牌后升国旗的画面。
2、教师: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
[设计意图:熟悉、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渲染本课学习的意境。]
3、教师:大家说的真好!是啊,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至今难忘,同时,我们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了那首《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师带领学生哼唱。
4、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把国旗叫做五星红旗吗?五颗星都代表谁?学生:……
三、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求知欲望。]
2、教师:小朋友,你听出歌曲的情绪是?演唱的速度是?
学生:……
-/x0//
你飘在祖国的蓝空。
你飘在人民的心里。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学习。)
教师:好!哪一小队愿意来读一读?哪一小队愿意来唱一唱?
[设计意图:在不知不觉的读、唱中,巧妙解决歌曲的难点。]
4、教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歌曲连起来学唱。注意演唱的速度、情绪、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5、教师:小朋友,你们能自己把歌曲连起来演唱,表达心中的感情吗?
学生:……
6、歌曲处理,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教师:唱的真不错。小朋友,你们还能用其他的演唱形式来演唱吗?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演唱,巩固歌曲的学习。]
四、拓展:欣赏不同版本的五星红旗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四篇】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小鸡和小鸭》。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小鸡和小鸭》。
活动准备:
《小鸡和小鸭》。
2.小鸡和小鸭的指偶各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鸡、小鸭的指偶,引起宝宝的兴趣
师:今天又两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做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谁?
1.模仿小鸡、小鸭的叫声,请宝宝来听一听。
2.出示小鸡、小鸭指偶,请宝宝向小动物问好。
二、玩游戏“谁不见了”。
1.请宝宝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叽叽叽”“嘎嘎嘎”
2.藏起小鸡(小鸭),问宝宝睡不见了,引导宝宝学小鸡(小鸭)叫,把他请出来。
三、边念歌词边用指偶表演,引导宝宝感知歌曲内容。
四、和宝宝一起边听cd边玩游戏。
1.带着宝宝唱歌时,用动作(双手食指相对――小鸡;双手手心相对,一上一下――小鸭)提示歌词内容。
2.请宝宝找到好朋友,一个当小鸡,一个当小鸭,边听cd边做游戏。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五篇】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头饰flash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幼儿吐字清晰的歌唱。
活动过程:
一、入室:
听音乐:学小燕子飞进来。
二、发声练习:
音乐:问好歌。
三、学习新歌曲:
1、引入:播放flash课件。
教师提问:
(1)谁来了?谁和谁碰在一起了?
(2)小鸭怎么了?小鸡怎么了?
(3)他们俩个好像在干什么?又像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flash课件,幼儿欣赏,感受。
3、教师带幼儿拍手说歌词,引导幼儿边看flash动画边学说歌词。
4、教师弹琴,带着幼儿一起演唱歌曲。(2-3遍)
5、幼儿自己跟着音乐演唱。(1-2遍)
四、出室:
听音乐学小燕子飞出去。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六篇】
教学目标: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索、创造、审美体验的无穷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将声乐曲《桑塔·露琪亚》改编成器乐曲。主奏乐器、伴奏乐器、伴奏音型的选择及组合。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船歌的素材
2、教学器材:电子合成器、钢琴、黑板
3、教学课件:威尼斯风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亚》
教学设计:
一、设计演唱形式
听赏《(男高音独唱)录音,让学生们为这首歌设计一个新的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实践活动:按照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小结:通过上节课学习《桑塔·露琪亚》这首威尼斯船歌,我们接触到了欧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们所具有的维尼斯船歌的风格和特点。(请学生回忆威尼斯船歌的特点:旋律优美,浪漫抒情,节拍以------为主,节奏富有摇动感。)
船歌的音乐体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们会接触到。
二、将声乐曲改编成器乐曲
船歌的体裁最早只是声乐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当地的一种民歌——barcarolle演变而来的。由于维尼斯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它是亚德里亚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发展。同时,威尼斯船歌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音乐文化,以它为创造素材的器乐曲也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把《桑塔·露琪亚》这首声乐曲改编成器乐曲。
(一)欣赏:
欣赏两首船歌。
1、由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编。注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请一学生说出伴奏音型并板书。如出现错误可请其他学生更正。)
2、欣赏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节拍和节奏特点。(请一学生写出节奏型。)
小结:以上两首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主奏乐器、伴奏乐器音色及典型
节奏型的运用,都是为了表现乐曲抒情浪漫的特点。
(二)创作活动:
1、请学生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并板书。
2、请学生运用电脑课件,选择自己满意的主奏乐器和伴奏乐器,并谈
谈自己的设想,供大家思考、讨论和评价。
3、教师小结、归纳学生的创作结果,并由一学生与教师合作,用电脑与合成器演示学生的作品,听其音响效果。
4、教师演示自己改编的作品,并分层讲解创作意图。
(1)从电脑作曲系统中调出所用的乐器音色。
(2)用调音台分段分析主奏乐器与伴奏乐器及音型的各种组合。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组合使乐曲在音色上、和声织体上都形成了对比,使这首乐曲的声音色彩更加丰富,更符合它的特点。同时,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乐曲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乐器,有演奏和声织体和伴奏音型的伴奏乐器,有单纯音色,有混合音色,而这些表现手段都是为了造成音色、力度、织体、节奏上的变化,来表现作品的情绪、风格和特点。
(3)完整地听一遍教师改编的器乐曲——《桑塔·露琪亚》。
三、拓展赏析
1、视频欣赏《我的太阳》意大利是歌剧之邦,到处都充溢着音乐,意大利人用音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在众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阳》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国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边听边考虑:他是谁?他的声音是怎样的?演唱时表情怎样?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罗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很深的民间音乐文化,他们等待着我们去了解,我们一起努力吧!设计意图:在同学对《桑塔露琪亚》的音乐要素、创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赏《我的太阳》,让同学进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华丽和意大利人的热情,激发同学对欧洲民间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案-《桑塔路琪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堆雪人》;听《乘雪橇》。
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オ
2.聆听范唱。
斕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數诙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オ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ケ硌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第八篇】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所以,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教学反思:学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
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这两首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
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个乐器组。
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别。
说出是否喜欢乐曲,并说出理由。
学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学生有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欣赏乐曲是富有想象力,学生愿意参与到表演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