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热选【最新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热选【最新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一篇】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古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也经常听人说:教师只是引路人。由此,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应是“导”、“领”、“引”。
再到课堂上去看看,有些教师仍是领衔主演,坚守着“我是主人”的底线,有些教师仍然滔滔不绝地讲,口若悬河地讲,酣畅淋漓地讲,神采飞扬地讲,苦口婆心地讲,口干舌燥地讲,自始至终地讲,分秒必争地讲。再看看听者(课堂的真正主人),有的装腔作势地听、有的昏昏欲睡地听。在教师舌枪唇剑的`强大攻势下,在密织的火力网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
新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各地都开了很多次培训会,办了很多届培训班,也多次组织观摩学习课,各级领导的大力动员、专家的精彩阐述、骨干教师的临场示范都做得扎扎实实,滴水不漏。教师也积极进修、研讨、交流,参加了各种培训。让新理念进人脑、进课堂。教师本人也不断“充电”,可以说对教师进行了脱胎换骨地培训与改造,使之俨然成为课改的践行者,担负着新世纪教育大业的重担。
甘肃省的大部分基层教师参加了“中英项目师资培训班”,培训者把学员按40人编班、10编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板书出来,然后展示,学员的学习是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好多教师感触颇深,信誓旦旦地说:回去后,我也要这样上课。可是真的站在讲台上,仍然我行我素,可见的讲台魔力无边。
说这些话,丝毫无缩小同行劳动成果的意思,只是对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暴露。希望各位早日焕发活力,积极运用新的理念执教,要敢作为、有作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都闪亮。我们再不能干“喧宾夺主”的傻事了,我们的教育大业也经不起这样的拖延了。
(作者单位:730606甘肃省靖远县东湾中学)。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二篇】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根基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而且能够有效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转变为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的储备粮。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在许多教学案例中,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有使用游戏的方式辅助,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经过了反复实验的。例如在进行《认识时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概念,选择几个学生绕着教室走一圈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看看这几位同学之间的时间相差多少。还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从学校到家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估计自己吃饭要多少分钟,从这样的游戏加实际生活的例子中,让学生体会分与时的观念。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时间观念,利用此机会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加强,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课堂中运用直观的形象的设置故事情景,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位置与方向》课程时,运用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课,开学一进校园就能看到学校里美丽的花丛和一颗颗翠绿的小树,再它们的点缀下我们学校显得更加美丽,这样美丽的校园环境,大家应该都喜欢这样的环境是不是?那我们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印出我们学校的画面吧,通过实际的环境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这堂数学课有声有色,这样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
例如,在数学教学《小数除法》教学中,选择这样引入: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要讨价还价。下面要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事情:一个商贩在卖香蕉,有人问:“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一块五一斤。”“太贵了,这样吧,五块钱三斤卖不卖?”听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学生饶有兴趣地分析作答。)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而学了今天这堂课――小数除法,我们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运用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使得整个课堂都活跃了起来。
评价可以在平时的课堂、课外,通常在作业的批改是对学生评价的一个标准,但现教育是习惯用对和错来衡量学习成绩,这失去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情感、学习情绪。对此,教师将评语也引入作业批改当中,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肯定优秀的地方,这样也可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
如果说兴趣是激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那么创设条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就如教育学者所说: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她们自主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她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她们自己寻求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她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她们自己向前走。
增加学生的竞争能力。
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自我超越。在教学过程当中,多让本组学生“你出题来考我,我出题来考你”,及小组与小组间出题来考,达到提高巩固,使学生形成竞争。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能力。
生活实践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中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是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数学教学的规律,说明了数学教学必须以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假如数学教学与生活脱离,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发言,这样对学生的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自主的'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
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中,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提高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奥秘的积极性,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增加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学习中,要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气氛之中。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难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课后会不断的去讨论。当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时,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提升了学生学习信心的基础上,更加能够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明白学习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题海学习,而是趣味满满的自主探究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不只是让学生拥有知识。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学习,要想学会首先要会学。
总之,在现代教育实施过程中,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地去探索去思考,使得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会到了数学的多姿多彩、生动有趣,也有效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三篇】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转变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也就说作为教师的,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是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他们可以运用这种能力学到一辈子,学到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的理念,把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掌控好调控的度以及教学探索的大致方向。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学习的圣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教师若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的时间充裕。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理论上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仍然是不相信学生,沿用陈旧的教学的模式。在他们看来,以前讲得多,一部分学生有知识不懂。要是真的放手了,那学生不是更不懂了。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观念上的认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品读言语和体会情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与素养的。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至少给学生一半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品读和感受。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法,不再是以教师的任务完成为主要目标。这样只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积极创造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够得到展示的氛围。教师在幕后做好引导者,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上《桃花源记》这一古文时,在通完全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基本情感后,我提了一个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的问题:同学们,学完本文,你们觉得课文中所描述的社会好吗?你们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班级学习气立马活跃了起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探讨了起来,纷纷举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甚至一部分平常爱捣蛋的同学还联系了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在无形中激发大多数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四、创设问题情境
前文提到,教师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上《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教材中“杂然相许”的解释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备课的过程中,不由地产生了疑问,认为“纷纷表示赞同”更能符合文章的意思。于是在课堂中,我提出了“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他全家人一开始就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呢?”问题。班上的同学讨论得十分激烈。“愚公的妻子和智臾的语气是不相同的。”“愚公的妻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了疑问。”“愚公的家庭人口较多,纷纷同意与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二者意思是不一样的。”最后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学生一致认为“纷纷表示同意”更切合题意。通过这样的形式,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举行辩论会、演讲等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四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爱上学习,是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很多学生一提到学习就会有畏难情绪,觉得学习就是一件痛苦和烦人的事情,还没学就已经先入为主,打上了“难”的烙印。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是很多教师需要多加思考的地方。小学生有着他特殊的心理特点,他的兴趣点可能是因为学生本身对某项内容的乐衷或喜爱,也可能是因为对某个教师的喜爱而产生兴趣点,也可能只是课堂中的某个细节打动了他……而这些兴趣点有很大的可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如何创设一个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就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主要还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课堂中有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如何把抽象的东西给形象化地呈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情景教学法是现在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创设语境或情境是教师利用语言或其它工具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很多时候,对学习产生兴趣都是一时的,在某一个时刻或者在某一段时间对某项内容产生兴趣,促发了学习的动机。但是学习不仅仅是一时的,而是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进行。那么这还需要教师多多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设置一些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任务,不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学生才会持续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才会成为可能。
二、利用“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的信息化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一些先进的媒体设备或者手机应用都可以介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例如,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可以预见学生在学此内容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录制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放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或者没有完全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不用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里,也不用局限在白天这个时间段里,也就是说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薄弱环节弥补上去。还有一些相关的手机应用当下也有很多,这些应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更加生动地阐释了课堂上的内容,而且多数是以游戏、卡通的形式来呈现,更能吸引学生,这些应用程序可以作为课堂上的练习,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巩固的小练习。丰富又易操作的信息化手段,相信任何人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措施可以改变某些学生对学习本身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对学习留下有趣好玩的印象。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相信电子化的学习工具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些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大环境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营造“小环境”的氛围。
在学校或者家庭这样的“小环境”中,需要教师和家长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学生不同策略。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尤为关键。低年级的学生初入校园,对学习的环境还比较陌生,教师要设法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多鼓励多示范,让学生各个感官都参与进来。特别在数学课堂中,动手剪一剪、比一比、画一画……在实际的操作中去感悟和发现,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在边模仿边体验的状态下走入自主学习的大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且是轻松愉快的。当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对学习的环境已经适应了,学习上的一些不安定因素也会随之显现,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持续性学习的能力。例如给学生制定一些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或者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调控下以及自我约束下,努力完成这些层次递进的`学习目标,并在各个阶段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既是对上一阶段的总结,也能对下一阶段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应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舍得放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大限度地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一些公式的推导,不是教师机械性的“给予”,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发现,收集、整理、重组信息,自己找出公式推导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对知识能彻底地理解,更是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的影响,抑或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也将尽力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让自主学习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五篇】
1、营造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
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的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同时也是一名学习者,要善于研究调查,善于启发学生。一旦学生的思维断裂,要及时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维散乱时,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学生的思维堵塞时,进行疏导;学生的思维模糊时,要进行点拨。要根据实际的观察,对学生的状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觉得“我可以做出来“”我可以讲给同学听“”我可以自己进行总结”等学习的喜悦。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然后为学生设置能够初步了解课文的问题,学生在经过学习和思考后,能够进行积极的回答,然后再布置一些深入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整篇课文进行有效的学习,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思考和解答作为推动。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正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会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师生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
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典型的、发散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包括表达、观察习题,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将知识系统化,学会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通过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本人、家长、老师、同学都对学生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在传统教学的评价中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评价重点在知识方面,评价机制中没有难以量化的内容。而实际上,教学的效果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自主行为以及倾向性,以及技能、风格和认知的动机。
知识的获得一定是主动过程,如果学习者仅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不但没有求知的欲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六篇】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之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在这里,“鱼”是指知识,“渔”则为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以渔”教学观点是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的,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以传授学习方法、工作步骤、操作流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爱好和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作为辅导者和教学中的顾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现代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和归宿。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专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自学活动,本身就包含有尝试、探索、创造的因素,是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某一具体认识任务的过程,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就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并掌握自学方法。如在讲《蛇与庄稼》一课时,让学生对是否要保护蛇展开辩论。甲方观点是:要保护蛇,乙方观点是:不要保护蛇。在激烈的辩论中,甲方同学总结出的理由是:蛇能吃老鼠,让庄稼获得好收成并保护粮食,所以要保护。乙方的`理由是:蛇虽然能保护庄稼和粮食,但是它有毒,人类不小心也会受到它的伤害,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不应保护它,人类可以保护和繁殖猫和猫头鹰来除鼠害。在这一辩论中,甲乙双方各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和评价蛇,各说各有理。通过辩论,既培养了学生辩论是非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的欢乐,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掌握学习方法的欢乐。另外,在教学时,还可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等展现书中的情境,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工具书主要是字典和词典。要使小学生掌握按音序和部首两种方法查字典,并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每查一个字、词,能说出这个字、词的意思,能根据上下文从字典中选择词义。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就必备了阅读和自学的前提。
如今不少学生因为没有养成使用字典和词典的良好习惯,对常见字或词也往往不明其意,如不懂“的”“似”“着”等常见多音字的读音、意思和用法。不会用汉语拼音查阅字典的也为数很多;不能熟练地运用部首检字的更习以为常。例如疆不知是土部,武不知止是部首。有的学生查到了字不会看注释,只会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讲字的结构,给学生一把钥匙,培养学生自觉地、熟练地查阅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勤查字典词典是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自学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支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阅读时遇到重要的生字词时,写作文遇到没有把握区分是否错别字时,应立即查词典的习惯。看课外书时摘抄好的句、段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拿到教师批改的作业首先认真改错的习惯等等。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
读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1、精读与浏览。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教科书中的重要部分应该精读,不仅要了解课文大意,还要深刻理解课文所阐述的基本内容,经过自己消化以后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基本意思,最后还要区分出需要记忆的部分和需要学会应用的部分,并努力达到记忆和运用的要求。
小学生经常阅读的报刊、童话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优秀作文等课外读物,可采用浏览的方法,但对其中学生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可适当采用精读的方法,作点摘抄,写点心得。
2、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专心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积累有用的资料。小学生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有书面笔记和摘录笔记两种,有时也用列提纲、写概要、写心得等形式。
3、提出疑难问题和主动寻求解答。学贵有疑,读书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等于不会读书。教师应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提问题,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读书善疑,还要教给学生从教科书或参考书中寻求答案的能力。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七篇】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预习题的设计是实现预习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不少教师在预习题的设计中流于形式或应付了事,仅仅把它当成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只按课本知识点布置几个问题。不少学生本来就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这样就更不能引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足够重视,他们最多只在课本随便划一下应付教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预习题是教师能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政治课预习题的布置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设计的题目一定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课,课标要求: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就可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便设计如下预习题:李某一家三口人,夫妻俩都是公务员,儿子在上高中,家庭月收入6000元左右,目前家中有15万元积蓄暂时不用,想把这些闲置的钱用于投资理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他家的实际帮他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1、把这15万元都用于储蓄存款。
(1)你认为什么类型的储蓄收益更高一些?
(2)李家可将钱存到哪些银行?
(3)按照你提供的储蓄方式,若存一年,李家可得到多少利息?
2、假如李某想把这15万元不用于储蓄而用于其他投资。
(1)请帮他设计一套最中意的投资方案。
(2)在投资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设计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才能“悟其渔识”,学生学会了预习方法,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政治学科的预习方法要根据课标要求和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下面仅从教材中的部分辅助材料作一简要探析:
1、利用好教材中的导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现行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设有导言。这些导言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帮助学生了解本单元、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比如《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的导言中,把第五课所学的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与本课投资主体银行连在一起,引出筹资方式和渠道,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学生通过看导言,已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当学完课文内容后,再回过头来详细理解导言,就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站在宏观角度去理解本课内容。
2、利用好教材的知识性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大量引入现实生活材料来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养成善于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根据内容要求,设置了图表、漫画、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人名言等栏目,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处理应变能力提供了极好的辅助材料。因而在预习过程中不能熟视无睹,轻易放过。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这些辅助栏目,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投资理财的选择》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长”的图表,在布置预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图表的方法,要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如图表中的标题所提供的就是图表的中心内容,对该表起到了提示性作用。还要把表中内容进行纵横对比、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变化,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如表中年份是1978年以来,表明改革开放后黄色柱状明显上升,说明了存款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去思考课本中设置的2个问题。同时要让学生拓展思考:我国居民储蓄连年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既可达到预习目的,又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现在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如不及时跟进检查,往往就会成为形式。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及时检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预习,检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抽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同学之间互相检测、课前出几个小题目让学生作答、课堂上提问检查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进行评价,多从优点角度去鼓励他们,以推动下一次预习。只要对他们进行长期指导,学生的预习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总之,课前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快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而获得成就感,找到优越感,从而进一步有效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八篇】
1让课堂教学过程有“预习”
自主预习是学好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探求问题的范围越广,认识到的东西也会越多,掌握的也更全面。知不足,然后可以解困也。如何指导学生的预习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教师应传授预习方法。首先,形式要多样。例如:实践、访问、查找资料、上网查询等都是预习的一部分。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目的,特别要让学生注意课前的预习提示以及课后的练习题。课前的预习提示以及课后的练习题都是围绕课程的主要内容而设计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预习。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前自主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预习,根据不同的年段和不同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比如:(1)画出不懂的字词;(2)圈出重点语句,核心概念;(3)表述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4)说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5)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参与课堂的讨论;(6)查找与本篇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7)适当谈谈自己的收获。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良好互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2让课堂教学过程有“趣味”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必须将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情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把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现实进行整合,直接影响并且迁移到自主学习的层面上来。如:笔者在教学四年语文《永生的眼睛》时,让学生想想:“眼睛会永生吗”?怎样做才会使“眼睛”永生?课文是怎样让“眼睛”永生?对于学生起初的回答,老师可暂时沉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大多数同学回答并提出如下的问题,“美国作者琳达.里弗斯她家几代人捐赠器官?共捐了几次?此时笔者再出示课件。课件是这样的:(1)课文插图;(2)作者与家人的对话片断;(3)“我”的表情;(4)“女儿”的表情等。如此一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学习,使课堂更具生气,“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让教学过程有“情感”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俗语说:“感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巧,还要研究教学情感。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过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材料感到焦虑的更好。”如果师生之间心理相融,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加尊重,对教师的教学的接受能力也会更强,因“信其师”,才会“信其道”。当“永生的眼睛”再次出现时,要求学生讲清课文的整条线索———课文讲了在什么时间、几代人如何捐赠他们的器官。学生深受触动,甚至含着眼泪举手,夹杂着复杂的情绪、富有感情地回答了课文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老师都把全部情感投入到课文里,与作者产生共鸣,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让课堂教学过程有“互动”
学生自主学习应当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更好地“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主动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的自主学习应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直接或抽象的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才不会被约束。我在教“永生的眼睛”这课时,笔者要求: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可以是不理解的,可以是想象的;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与此同时按教育家徐特立“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学生做好批注和记录……课堂上,把问题有层次性,有目的性地抛出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小组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由师生共同解决,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5让教学过程有“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课前的布置、课中的互动,还有留下的几分钟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与以前的教学模式大不一样。如此一来,学生的想法更全面,这个预期的目标基本达到。(此句仍有不当)当《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的教学进入尾声阶段时,同学们问,“老师,我们以后可以捐献器官吗”,“当然可以”,笔者回答,“不过,这要跟家人进行慎重的探讨。”这节课既达到了双基训练的目标,还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思想教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通过“有预习、有趣味、有情感、有互动、有目标”的自主学习,学生已懂得了如何自主学习,老师以往采用的注入式知识已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的需求。对于老师课堂上的预设,他们已游刃有余于这种预设,并且超出了这种预设。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自主学习,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绝不能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拐杖。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更好地提高自身素养,积淀人生智慧。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九篇】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各种各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深入推广和运用。其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结合自主学习的知识,分析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农村小学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优势,它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因此,要求在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的过程中,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过程组合成一个系统,从整体性的角度,完善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将农村小学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发挥出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有教学效果。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语文教师并没有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理论指导难以得到保证。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难以发挥出它有针对性教学的系统化优势,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主动性的提升也有限。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课程规划设计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后续组织相对也可以有参照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相对有限,对于学生的重点培养区域范围的突出力度也不够。在进行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对系统性规划的普及范围不广,也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特点的总结,这就导致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空有其形而难有实质作用。在以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特点”的总结,以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特点为依托,促进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促进作用,进而有效地督促农村小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模式的系统设计,所制定出的小学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也只是单纯地进行了课程时间的表面计划。在进行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普及推广过程中,由于调研的缺失,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也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制约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作用的发挥。
(一)活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维。
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学自主学习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有创新性的运用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发挥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参加语文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通过调研和设计的有效结合,可以对现有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更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又从调查学生学习特点的角度,提升小学语文对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效率。因此所制订的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建立在考查学生接受课程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化的自主学习框架。比如,可以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各方面水平特点,进行对不同题目的设计,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规划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的内容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上进心,这是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核心动力之一,进而有效地丰富现有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体系。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创新性设计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新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激发起学生参加语文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进行分层作业,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在保证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自主学习设计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肯定会丧失学习兴趣,并不会跟着教师的指引进行学习,很容易导致教学过程变成一盘散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用音乐伴读,再范读,把学生带进一个动人的情境中,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通过想象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在这样的情景下指导学生自主背诵,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此诗词的背景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朗诵诗词的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学生在参加小学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相互比较的“好胜心”,进行相对比较枯燥问题的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创新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分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自主学习的形式,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要充分地考虑到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创建基础。在一些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专门进行一些具有特点的课程设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保证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参与到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自主学习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地尊重语文学科学习的实际特点,不断进行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教师还要在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总结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新的自主学习设计方法和内容,形成新的分配设计方法模式,促进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运用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精教1篇课文,掌握阅读方法,再幅射到相关的文章,以群读的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课外阅读。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诉求,有效满足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
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论文【第十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教学。
教师要放松课堂,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意见;特别对一些独特的看法、思维方式、解题方法,要不惜牺牲上课时间去给予鼓励、表扬、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个别学生的不“正规性”问题,要善意指导,不呵斥,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对话;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探讨性和解决的可能性;不过分拔高课标的要求,这是学生思维能得到展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的检测题目难易要适当,针对本班学生命题,不照抄照搬资料,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格,让大部分的同学能感受到学习是成功的,从而具有积极性,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疑问进入课堂,结合教师的讲解,对照学习,就会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本身素质和能力有所差异,所以预习应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为益。教师可以将学生几人为一组,每一个小组中好、中、差学生结合,选一个较好的学生为组长,专门分配预习任务,制定预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完成较好的要帮助较差的学生,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经过预习一环节,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学习新课就如鱼得水,非常轻松了,有疑问学习内容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提出得到解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数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其渠道是多方面的。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素材能运用,但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提炼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在每堂课的情境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入问题与所涉及知识的相关性、类比性。上课的语言要精炼,有幽默感,富有激情,有抑有扬;知识的展现方式要多样化,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实践。对于一些趣题、思维题、规律题,可尽量地分化到各知识点上,不定时地出给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思维美、内在美,感受数学的魅力,陶冶情操,让其对数学有一种渴求。
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本站)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可给以引导说明而不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时,要能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有份量了。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把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保持在头脑中,复习除了能加强记忆外,还有进一步理解消化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一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复习思路、方法、过程的思考,二是对学生的复习要注意有侧重点、有学生自已的复习问题解决的进度,三是复习的语言表现可以比照思辨,把数学概念和演算技能中的相似问题、模糊问题组成题组,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中通过比照思辨,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演算技能理解的层次。
六、指导学生有创新个性的学习。
创新来源于自主学习和思维有个性的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通常由兴趣信念以及追求进步等个性品质才能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学习就是有创新意识的表现,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激发其追求成功的健康心理,并理智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对问题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过程,要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上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层次的指导。
七、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初中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