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9992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篇1

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梁启超有一句名言:“少年知礼则国家壮大。”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身居礼权之邦,礼仪修养体现着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他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翻译和折射。古人云:“相由心生”。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人也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知识美容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所以,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礼仪自古以来就被用来为句子的修身养性之道。古人学礼的目的有三: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便是其中的第一目的。

二、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礼仪修养对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他们将“无礼而寸步难行”。

三、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必备的思想、知识、技巧等,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知识、职业技巧等。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衣帽修饰,不

仅反映他个人,更主要的是代表他所在的集体,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窗口。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礼仪之邦的国家人们,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继承,我们义不容辞;作为中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青年,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发扬,我们义不容辞!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篇2

浅谈大学生素质修养的现状

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 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灿烂的传统文化, 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一套基本和完善的礼仪制度。但是在现今社会中,我们发现接受了所谓的高等教育后的大学生,其思想品德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在礼仪知识方面显得较为欠缺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些人的表现并不是有想象中那么好。

一、大学生素质修养缺失的现状

1、言辞方面素养缺失

现在的社会虽然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口无遮拦。大学生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照理应该在言辞方面谨慎克己。但是事实是,我们常可以看到有的大学生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文明用语也不会使用。另外尊重意识淡薄,欠缺谦虚态度 部分学生在父母的娇纵宠爱下养成了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在校园里表现为不尊重长辈、老师、同学。这种现象在校园里随处可以见;接受别人帮忙后一句谢谢也没有;上课迟到了没跟老师说抱歉直接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室;与他人意见分歧时觉不肯退让,并且总是试图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别人。有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大学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破口大骂,言辞污秽,毫无形象可言。这些大学生完全忘记了“祸从口出”的古训,丝毫不注意自己的言辞。这些大学生不仅体现了自身的礼仪素养缺失,更破坏了广大大学生的形象。

2、行为方面素养缺失

大学生行为方面礼仪缺失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和公共场合中,大学生行为素质修养缺失的表现有插队、在桌面和墙壁乱写乱画、进门不敲门、未经他人应允擅自使用他人物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打闹,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随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部分学生的社会公众意识淡薄,在公众场所行为表现得随便,随处乱扔垃圾,即使垃圾桶就在不远处;过马路不看红路灯(尤其是骑自行车的学生)。这些行为归结为素质修养缺失的表现,不懂得爱护公共财产,不讲究公共卫生。在公众场所都不懂这样的分寸,倘若走出校门,这部分学生更是会肆无忌惮,损坏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3、为人处事强势,欠缺容忍的度量

部分学生为人处世方面缺乏友好态度和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给人的感觉就是难以接近。在校园里表现为:容易意气用事、情绪冲动,小则恶语相向,大则拳脚相加;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是心平气和解决,而是将矛盾激化;容易将小事夸张化和扩大化。这些行为对学校和同学乃至个人都带来消极的影响,而这部分同学却表现得满不在乎。

4、衣着打扮方面素养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一直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现在的部分大学生以此为托词,在着装打扮方面过分地追求与众不同。过分追求标新立异,而不注重公共场合需求变化来选择装扮自己。甚至部分学生错误歪曲时尚的含义,对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认识有所偏差,过分执着于外在美的表现,对美的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时尚潮流,浓妆艳抹,服装怪异,平时不注意身体的姿势,站不像站,坐没坐像,走不像走。

二、大学生素质修养缺失的原因

凡事必有缘由, 在大学生中间产生这一现象, 究其背后, 肯定有一些社会原因:

1、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长久以来, 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 这也直接的导致了家庭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分数是一切, 只要考高分就是好学生, 分数低, 不管如何也得不到喜爱。正是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观, 造成了许多青少年忽略了素质修养, 一味地追求分数。

2、自身修养的缺乏

可能最关键的还是这一条,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 如果自身的自制力不够, 那么说再多的也没用。在大学里, 大学生过多追求的还是证书, 以及一些时尚性的东西, 颇有攀比和有意识的非主流风格。扮酷和耍帅成为大众受欢迎的类型, 而讲文明礼貌, 在某些时候甚至被讥讽为古板, 不懂变通。

3、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很多旧制正历经一个磨合和改进, 社会价值观也正经受着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和信仰的关键时期, 如果不加以指导, 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

4、其他方面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力和人们的思想都得到了解放。人们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可以自由竞争、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分化态势。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挑战,如:平等意识、竞争观念、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信任危机、道德滑坡、利己主义、唯利是图、拜金主义横行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们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文化方面,现在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迎来了当今信息共享的时代,互联网上的信息交流会形成网络文化。并且大学生们也是最易受这些网络文化影响的。由于网络上大部分人都是匿名发表言论和观点的,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不受拘束,习惯于这样环境的部分大学生可能易将这种方式带入日常生活中,极易造成素质修养的缺失。

三、解决大学生素质修养缺失的措施

1、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自身应该有礼仪教育的意识,才能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家长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自己的良好礼仪素养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次,家长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要具有礼仪素养的意识,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重视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孩子品德修养的教育。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孩子犯错时要及时更正,而不能放任不管。在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为孩子报一个礼仪素养培养班,从小注意孩子的礼仪教育,这是孩子具备良好品德的前提。

2、学校教育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学校应该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兼顾课本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方面的教育。学校应该将礼仪教育编入教学大纲,开设礼仪课,并培养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礼仪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使大学生们产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而最终目的是要使大学生们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

3、自身修养

大学生自身应严格克己,加强自身的素养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常识。首先大学生应该抛开对礼仪教育的偏见,不要认为礼仪学习是一些封建思想的残存,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小事。其次,大学生应该严格克己,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的影响,注重自身礼仪素养的形成。再次,在学习礼仪知识时,不要片面的只学习一些职场礼仪只为应付求职的需要。应该意识到,礼仪素养是与今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知识,是个人品德修养的直接体现。

4、社会应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行正确指引

我国经济仍在腾飞,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例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错误的思想意识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应该及时遏制这些思想的发展。同时应该使大学生们认识到,这些是错误的意识形态,是极少数人的思想,大学生应该舍弃这些错误的思想。现在的社会虽然强调创新和展现个性,但是应该加深人们对创新和个性的认识,并不是表象的标新立异。而且应该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知道,创新和追求个性的前提是自己的言行、着装打扮等都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和社会规范。社会应该遏制一些不良的思想发展,清除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文化导向,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大学生们的礼仪教育提供正确的指引。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可以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不足,寻求相关的对策可以帮助我们改进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篇3

《职业女性素质修养》读后感

记得刚毕业那年,对社会充满向往和好奇,进入工作单位后充满热情,那时候的想法特单纯,总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很好,可以做个女强人。总认为男人可以做到的女人一样可以!就以这样的心态,加上对第一份工作的热情,我做了一份男人的工作(甲醇操作工)。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可以说是过了把女强人的瘾。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社会,慢慢理解和体会也越来越成熟,开始发现这份要强的工作也许不适合自己。最近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并不是自己不可以而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职业女性素质修养》这本书很棒,让我感悟很深!

一个女人可以不漂亮,但是不可以没有修养.美丽是女人的灵魂,素养是女人的精髓,素养比美丽更有魅力,更动人!我非常喜欢这段话,一个女人就要有自己的时装,还要善于“伪装”;既要有姿态,还要有自己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魅力,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上班的职场就相当于战场,刀剑无情,只有修炼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魅力,做到不被别人伤害,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对自己工作的兴趣,拿出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认真,只有这样无论工作是做什么,我相信都可以游刃有余。

在人际交往中,自己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要令人难以忘怀,给别人留下好的深刻的印象。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稳定,有吸引力的特点,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女性要善于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锐意创新工作方式,创造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创造机遇,这样我们在职场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职场.在工作中,压力无处不在,在这种强压的情形下情绪的变动幅度会越来越大,管理情绪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情绪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做好情绪管理也就不仅关系你的工作事业,更关系到你的一生幸福美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管理情绪的方法,才能在面临不好的情景时“选择”适宜的反应,一定要有效的掌握自己的情绪,最重要不要带着情绪上班!

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美丽的一面,在职场展示自己良好的职业操守.安排的工作认真完成.也同样在展示自己的美丽。不过要让自己变得更美,女人需要细细琢磨,一定要在仪表仪态妆容上下点功夫,穿着要合体.自然.大方,这些都能让我们女性朋友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作为女人一定要有一颗爱心,所谓“想要经营事业,就得先经营人心,想要更好的赢得人心,就必须付出自己的真心。”要明白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所以要让自己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诚意和关怀。其实,关爱别人很简单,一句简单朴实的问候,一个满含激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让同事感受到你所给予的温暖。

这本书让我感触极深,作为女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一定要修炼出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更有魅力,更加美丽.动人。亲爱的女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

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篇4

文化修养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sj 摘要:在影响大学生素质的诸多因素中,文化修养的高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 文化修养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渐定型,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我国又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这种转变对人们思想和心态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所以要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在文化修养中,“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文化修养总的来说,则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1]。素质,则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由此可以说明,文化修养与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随着《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谈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成为了高等学校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目前大学生文化修养及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力不足,缺乏恒心。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2、缺乏奉献精神。在父母身边生活惯了的学生们,容易形成“小皇帝”脾气,因而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必定导致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的情形。背离了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3、缺乏正确开展社会交往的能力。有的学生霸气十足,举止不雅,破坏公共秩序、语言粗俗,容易被宿舍排斥;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

4、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主动参与能力较差,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5、身体、心理上的问题。许多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身体瘦弱,近视眼较多,有许多学生体育成绩一般或勉强过关,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二、以提高人才文化修养和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文化素质教育[3]

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从这一意义出发,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现实的存在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提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三、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4]

1.思想道德素质

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

(1)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

(2)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2)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

(3)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4)要有创新能力。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3.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同时,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发展的后备人才,只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而文化修养是与素质相辅相成的。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得到提高,那么其个人的素质就会得到提升。反之,一个人的素质提升了,则文化修养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素质的同时,要注意到大学生文化修养的加强。不能片面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是要全面的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肩负起时代与民族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使之展翅翱翔于祖国21世纪的天空。

参考文献:

[1]http:///

[2][3] 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 教育部副部长 周远清

[4] http:///

大学生基本素养现状如何篇5

刘进荣、阎岩、吴彦璐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奖学金、三好学生评比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就业推荐的重要参照指标,最早完全按照学习成绩排队,随着社会对加强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呼吁,测评内容中加入了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社会活动能力等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部分。然而,无论综合素质测评如何操作,总会引发部分学生的不满甚至争吵,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观的今天,综合素质测评对人的思想、品德、技能等方面进行的人为量化,已经走入一种“学生排斥,老师头疼”的尴尬境地。如何才能体现综合素质测评的科学性,保证评优奖励的公平合理,正确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为此,课题组将以综合素质测评的现状为基础,拟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在素质教育观下更好地完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科学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思路。

一、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现状

课题组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搜集到包括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十余所高校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总体上看,目前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性素质测评和发展性素质测评两个方面。基础性素质主要有德育素质、智育素质和身心素质三个指标,其中德育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智育素质指一学期内各门课程的平均加权分数;身心素质包括体育课成绩、参加体育竞技获奖情况、平时锻炼记录、心理健康水平等。发展性素质主要有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指标,其中社会实践能力包括寝室卫生、参加公益劳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创新能力包括全国各类竞赛的获奖情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较过去而言,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加大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和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看法(列举一些问题及调查结果)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方面的综合表现,直接关系到学生评优、入党和就业推荐的切实利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该项工作已被高校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臵上。然而,在大学生心目中,综合素质测评着占据什么样的位臵呢?在他们成长成长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为探究这些问题,课题组针对大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看法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1、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定标准和细则了解吗?a、很不了解;b、不太了解;c、一般;d、比较了解;e、非常了解。

其中:选a的占%,选c的占53%,选d的占%,选e的占%。

2、你认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能否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a、完全可以;b、大体可以;c、一般;d、还不够全面,有待完善。

其中:选a的占%,选b的占39%,选c的占39%,选d的占%。

3、你对学校现行的加分情况满意吗?a、满意,因为加分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拓展同学们的各方面技能,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b、不满意,因为学生干部的加分太多,导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失去优越性,对营造学习氛围不利;c、一般,因为加分有利弊,对于部分同学有益,部分同学没影响,而部分同学却会因此迷失方向,影响学习;d、无所谓,反正加分总是部分同学,对我影响不大

其中:选a的占%,选b的占35%,选c的占40%,选d的占%。

4、“参加公益事业(如献血等)加分”,你认为该条款合理吗?a.合理,这能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当代大学生的精神;b.合理,现在的大学生对参加公益事业等活动一点都不关心,我们应大大鼓励,分不够,还可以往上调;c.不合理,把学生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与加分相挂钩,会使学生功利化;d.无所谓;

选a的占%,选b的占15%,选c的占%,选d的占%。

5、你对学生干部“加分”的看法?a、我认为:加分就偏离学生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不应该加分;b、我认为:加分有利于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应该加分;c、我认为:学生干部付出劳动与热情,应该在某些方面给予补偿,加分是对学干工作的肯定,应该加分;d、我认为: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应是标榜,因为加分,部分学生干部整天忙碌于其中影响了学习,这样就不能起表率作用,不应该加分;e、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就应该从锻炼自我出发而不是为了加分。

选a的占%,选b的占38%,选c的占25%,选d的占13%,选e的占%。

三、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较为系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综合素质测评难以发挥其预想的作用,有时甚至还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

1、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过于量化,很难全面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分=德育素质分 20%+智育素质分60%+身心素质分10%+社会实践分10%+创新能力分(附加分)

如上述公式,目前多数高校均采用这种打分式的方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过分地依赖量化考核。但在实际操作中,能用数据准确表示的指标可以说少之又少。比如德育素质分中的政治素质这一项,往往有诸如: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维护安定团结等指标,这一项用简单的分数来进行衡量,明显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又比如纪律性这个标准,现行测评体系中只对迟到旷课做减分处理,但对作业抄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却不作测评,很难体现其公平性。因此说,抽象的量化积分貌似精确,其实并不完全科学。

2、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定位不准确,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教育意义。

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基本都是在一学期结束后,对大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取得的成绩实行静态的测评方法。它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数据,导致部分学生对结果过分关注。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综合素质测评比较关心的学生比例并不高,集中在少数能拿到奖学金的同学身上,而大多数拿不到奖学金的学生则对素质测评知之甚少,这显然违背了设立综合素质测评的初衷。作为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素质测评应该在动态过程中发挥其教育和引导作用。

3、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比较严重,容易滋生学生的功利思想。在大部分高校,综合测评成绩=德育分+智育分+体育分+附加分。德育分基本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和部分学生代表评议出来的。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较高的德育分,在同学中拉帮结派,做表面文章,力图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这给一些参与测评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以很大的发言权,也就催生了一些学生以各种方式孝敬老师的不良行为。有的学生为了加分而做学生干部,功利思想十足。如果说学习成绩是考出来的还值得大家信服,德育都是根据感觉打出来的,平时表现又缺少诚信的记载,很容易使学生在勾心斗角中迷失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4、综合素质测评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

如今,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更是有选择地对政治素质、创新意识、进取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计算机水平,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地素质提出了要求。现行的综合测评体系尽管加入了这方面的要求,但具体的操作状况并不乐观,很多高校只重视给学生加上分数,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致使加分政策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此导致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无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提供比较具体的依据,容易造成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同时,由于对大学生的测评实行了综合的量化考核,很难发现在个性和单项素质上有突出表现的人才,这就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一些在大学综合测评中并不靠前的大学生发展较快的现象。

四、对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

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优劣,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发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应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尽可能地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1、加大综合素质测评的教育意义。

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不只是为了评奖,还有一个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估、自我激励的训练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测评发挥其有效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将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仅仅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甚至为了评奖而测评,为了评奖而左右测评的方式和内容,盲目的将测评结果进行量化排名,加分,这使得综合素质测评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因此,素质测评不仅应使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的排名,更应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用人单位获得自己最关心的信息,包括评价者对学生的德性、人品,工作水平,处事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描述,对学生存在的优缺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等,以便于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评体系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定量评价结果清晰明了,易于操作。然而,由于学生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学生在活动中行为表现的不确定性,人们很难对学生活动中的所有行为进行准确的数量化测定,所以,要加入适当的定性分析,以定量为主,记实与评议相结合。即在简单的数字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描述性话语,更加形象、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全面比较,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横向比较,即使学生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臵,通过既定目标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纵向比较,即与自己之前取得的成绩相比较,包括学习成绩的纵向比较,单项素质的纵向比较,能力发展的纵向比较等等,发现进步的地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发展。

4、加大方案宣传力度,做到测评工作的公开透明。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对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和评价标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其次,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测评人员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测评过程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测评结果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要说明具体原因。

5、不断总结测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完善测评体系,动态更新测评的指标。任何一个测评系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以利改进和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也是一样,也将受到实践的检验和制约。为此,我们在实施测评系统的全过程中,要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总结和提高,以求更完美的系统结构方式投入运行。

总之,综合测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制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科学的综合测评体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9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