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优质5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优质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一篇】
一.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长期在古代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由中国文学、绘画而来的中国园林所追求的境界和评价的标准便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重视景象但更注重意象交融,意在手先、气韵生动。反映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文化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眼中从来都是统一和谐的,这样的思想基础决定了中国传统园林环境与天地自然必然有着天然亲和的关联, 是具有“ 高度自然精神” 的境域, 这体 现在园林艺术中人们对自然山川之美的欣赏、重视与表现,表现在组成园林的物质材料犹如真正的大自然一样包罗万象: 山、水、林木、花草、禽兽、洞壑溪涧。在园林的建构中, 人 们舍弃了自然山水大体量的特点, 将自然美在领悟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然后集中表现在园林环境中, 当人们徜徉在柳暗花明、小桥流水的园林胜景中, 生出有若自然的感受, 宛如正 流连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纵观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 经历了五个阶段, 表现出四种主要类型。 五个阶段分别是:
1.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2.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3.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4.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并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5.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 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山、水与隐逸文化
魏晋时期战乱蜂起、社会黑暗,士大夫阶层深感前途渺茫。受道家“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他们渴望在名山大川中寻求自身的解脱,于是自然山水成为他们隐居、观赏的理想之所。但在这种环境中隐居,生活相当简陋清苦,因此两晋以后,“甘心吠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的人已经不多了,隐士更愿意像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心远地自偏”,甚至效法白居易“隐在留司官”,这样既可实现山林野趣的生活理想,又能得到超越红尘的清净之所。
山
山是造园的骨架,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造园家在完成土建工程之后,即可凿池堆山,把简单的地形改造成有山有水, 微波荡漾,峰峦起伏的城市山林空间,这叫迭山理水。
自然界的山形形色色,土石相兼,有土山,石山、土抱石山,石掩土山。造园堆山叠石,是以大自然为师,是真山的艺术性 再现。
园林造山,用土为堆,用石为叠,采用堆山叠石相结合的手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园林空间布置。堆土山,先将土夯实做基 础,山腰点石,山顶树峰,小中见大,不失真山之理,真山之趣。叠石假山比较灵活,或者堆山,或者树峰,容易出效果。江南 园林大都是堆山与叠石相对合,自然成趣。
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用于造园常见的有湖石、黄石、宣石,以及灵壁石,虎皮石等等种类。每种石头都它自已的石质、 石色、石纹、石理,各有其然的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玲珑剔 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嵯峨棱角,峰恋起伏,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苍 润。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水
很久以前,人们就用诗、画赞美水。南宁马远的《水图》被当作“世间奇物”珍藏在国家博物馆里。孔子对水也运用比兴而 歌赞之。子贡问他:“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 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 包;蒙不清而入,鲜洁以出,似善;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角;其万折必东,似意。”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 其基,则善于用艺术家的眼光欣赏水的美。他说:“水,由于它的形态而显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心里产 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突出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还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 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水是一流的写生家。
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 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楼台亭阁,轩馆斋 榭,经过建筑师巧秒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它的魅 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 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 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园林建筑不象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 地而置,因景而成。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 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有变化。通过对、呼应、映衬、虚 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 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是建在地位突 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 整的艺术空间。苏州拙政园中园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这种手法,能够突出 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四.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及传统园林的艺术特征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7世纪在欧洲形成中国热还是追求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园林的巨大影响。一些中国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如采用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式,散点式景点布局和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中,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其出处了。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旧中国社会体制的瓦解,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来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显现。此时,西方园林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内容上和类型上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园林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始终未能
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而忽视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中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
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这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这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必须汲取的营养。
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园林的物质生活基础。由于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传统城市与园林都十分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适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这与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是殊途同归的。
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是相对的,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浓缩,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思想内涵和景观厚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及西方园林中,一些造园元素,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声音等等,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些要素在细微之处使园林获得了生命和文化韵味,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
总结
古人寄情于山水,而中国古典园林于自然山水中悟得,师法自然,有若自然。其采用“小中见大”的方法获得更丰富的景色,以少胜多,是写意山水园的意匠之首。山水兼具形态美、氛围美、律动美等多重美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协调共生的思想。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认识的加深,不断地在园林中模仿自然的山水景色,营造自然的山水意境,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人们对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分析,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中国人对山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寓所。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二篇】
摘要:陶瓷可谓是最具中国优秀文明的代表形象之一,原始时代便出现了简单而朴实的陶器,发展至今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前辈在泥土上谱写自己的艺术世界。陶瓷文化远远早于中国绘画,更是最早被博物馆收藏的历史,对于中国画尚有一些评价标准及欣赏准则,然陶瓷文化发展至今,对于陶瓷文化的评价和欣赏标准尚未清楚,或是如何对于陶瓷进行评判和欣赏并非易事。
论文关键词:陶瓷,欣赏,要素,文化符号
对于陶瓷欣赏首先确定陶瓷是一门艺术,所以陶瓷艺术欣赏并非特立独行与其他艺术门类,正是如此她也有着与其他艺术同样的欣赏基础和特性。所以弄清艺术的欣赏概况对于欣赏陶瓷亦是至关重要。
功能性。美学基本上包括着研究客观现实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美的一般规律。这种审美又并非真实的美与丑,善与恶,而是经过创作者处理过的关于事态之情感的艺术表现功能,主要是以创作者个人的内心感受为主。
认知性。这种认知性具有双层的概念,一层是出现在创作者的认知中也就会展现在作品中的形式,另一种是对于观众而言的全新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创作者在完成初次创作之后,到观众欣赏后再进行多次创作的一个过程。或是说使观众感受到更多的作者的内心情调,作者在企图与观众达到一种“知音”关系,而很难达到“共鸣”。
教育作用。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但所感受到的依然以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内心情怀和精神为主。
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一则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再则更多的还是作者自己的自娱自乐作用。正如董其昌所言,画之功能就是“自娱”“以画为乐”“寄画于乐”“画中烟云供养”“多寿”等,也就是通过绘画已达到自娱和健身之作用。
符号性。任何艺术仅是属于一种关于形式的符号。然而这种符号又并不是真实世界里面所呈现的任何事物,仅是通过作者先天学习而后天感官和经验及长期思考而得来的某种符号形式的表现。
陶瓷作为工艺美术的赏析
那么当陶瓷又作为一种工艺的美术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还应该怎样对陶瓷进行全面的欣赏?除上述心里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几个概念。首先是工艺,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工艺美术,是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由此可以粗略的理解为陶瓷是将未成形的泥土经过加工才成型,正由于其加工过程的繁杂故而陶瓷可以说是火的艺术,泥的艺术,釉的艺术。然后才是美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的美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造型的设计,造型的美感与欣赏,另一个是装饰的艺术。或许在一定情况下陶瓷与中国画是同源,陶瓷从泥经过加温成型的过程相当于造纸的过程,只是造纸没有像陶瓷一样要呈现出明显的形状也就是快感美,而这也可以说是陶瓷欣赏与国画欣赏的一个最大的不同。
首先便是了解其艺术表现技术。艺术技术即是艺术手法是创作者将精神美转化成物质美的纽带,一件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便不能将好的情感意境和情趣表现得淋漓直至。所以对于艺术技术手法的评价和欣赏便是在欣赏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对于陶瓷便会首先对于其材料(泥土的品性,形式等)进行评价,。不同的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形式,所以了解泥性也就是原材料的形式是欣赏瓷器的一个条件。第二个便是对于陶瓷工艺的技术进行了解,在这里便是指其成型之前的技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成型,用怎样的形式塑造,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很难实现好的造型,即使有了很好的情趣而没有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也很难实现“梦想成真”。综合此两点便可以体会出创作者在初期的艺术意图和艺术期望。
陶瓷的特性便是火的艺术,火是艺术家与成型作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除去了解材料和手法,还需要了解火对于陶瓷这种工艺美术的重要意义。不同气候下的作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形象,所以对于温度的控制,窑位的摆放,烧制的方法等火的艺术对于陶瓷的欣赏至关重要。
造型设计也是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去注意的,那么在设计中技术和意义也便产生了。每件艺术品都有着她特殊的意义,有的先从联想而来,有的从生活实践中而来,有的则是从文学或者是音乐等因素中而来。对于陶瓷,虽不像中国画一样受到某些形式的限制,但她毕竟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例如古彩这种陶瓷艺术形式,名五彩,后也叫做古彩,必定有着他的特殊性意义,是否古彩与五彩的意义不同,还是当时是对于五彩的一种期望,希望它能展现出古意,或者有更新的形式出现。现在很多的学者认为古彩应该有古意,虽不尽然,但这是对于陶瓷的某种欣赏意义的评价。
对于装饰的了解。或者可以把这个观念归纳成为一个“绘瓷学”。最为明显的有两种装饰手法,一则是中国画式样的水墨装饰(对于此手法表现于陶瓷尚待讨论)二则是综合式的纯装饰手法。究竟怎样的装饰形式才表现才好,是否应该适应时代的特性和趋势,还是保留传统的绘画形式和法则便是对于陶瓷“绘画学”一个评价和欣赏角度。
还有一点是陶瓷与很多艺术形式的最大的不同,便是对于装饰和造型的结合是否完美这一欣赏要素。因为陶瓷是这两个方面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简而言之,当你的艺术形式装饰手法与陶瓷的器型和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最佳状态,如同事物的两面,他们是缺一不可的,或许在轻重程度上略有不同,有人更加注重形式美,有人更加注重造型美,她是一种物质方面审美和精神方面审美共同的产物;然而当你的造型脱离的装饰或者说装饰不符合造型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环境,所以对于画面感和形式感以及器型的美感的要求被不断地提高了,所以说陶瓷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复杂和综合的考察,考察的是创作者对于不同的器物去创造不同的美感的一个挑战,更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不同层次的审美的考验,艺术世界便在这三者中不断地被扩大再缩小在扩大的重复。
总结
对于陶瓷的欣赏是一个及其繁杂的过程,需要掌握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众多,故而在某一个时期他的受众面和理解面很难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比较,更难以被大众所充分欣赏,这需要作品和创作者以及欣赏者共同的进步和理解。在此略谈陶瓷欣赏,希望可以更多的靠近欣赏者的思路,或者改变一些对于陶瓷的认识。
参考书目: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清初思僧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欧阳云编陕西人们美术出版社2010年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三篇】
通过鉴赏,我们开始了解艺术。让艺术走进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从对艺术毫无感觉到对艺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懂得如何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如何理解艺术家经过艺术创作传递和表达思想感情。这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还能教会我们对生活中的美与丑进行甄别。雕塑是艺术;音乐是艺术;摄影是艺术;绘画是艺术;舞蹈是艺术;雕塑是艺术……艺术的形式太多太多,也是我们所在生活当中所不可缺少的。笔者认为,艺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虽平凡,但不可或缺,是不同的生活的滋味,是思想和表达手段的高度协调。
思想指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手段是媒介,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艺术没有高低贵贱,只要具有思想感情,宏大或渺小都是可以的。如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当画家看到安宁的小镇受到战争的肆虐后出现的悲惨景象,心中期盼和平的愿望变得如此强烈,于是用艺术的手段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控诉。凡·高的《向日葵》色彩强烈,笔触奔放,同样表了自己内心痛苦又热烈的复杂情感,对生活向往却又饱受打击。后者关注自身,抒发了对美好的渴望。前者关注社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安宁和平的诉求。这两件作品都在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厚实的功底是塑造一件艺术的前提,也是表现这个艺术的灵魂。
艺术鉴赏作为人们的审美活动,往往以一个或者多个艺术形象为对象。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关注精神需求,而艺术鉴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度和开拓思维,能够让人们更加合理和客观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一方面,生动的艺术作品往往会唤起欣赏者的某些形象记忆、对生活的再思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画家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表达的情感,画家的生平事迹产生联想,具体、系统地了解艺术作品,自然而然地就会更容易接受画家对生活的表现。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它的存在对生活、社会都产生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艺术能够启发人们的认知、活跃人的思维。如,我们可以从画面中一块光亮的大红色认知太阳、苹果,甚至联想到其他相似的物体;可以寥寥几笔表现人的姿态、动作;可以通过画面表达情感;可以用图像语言诉说事情。艺术还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艺术交流情感,通过绘画、音乐、诗集等艺术作品表达爱情、友情、感恩等。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提高审美能力,以此从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如,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亨利·德·图卢兹·劳特雷克,主要以人物为主题,各式各样的人物样貌在他的笔下呈现。他的画作有鲜明的主观性与表现性,这与他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他于1864年出生在法国中部的塔恩省阿尔比。图卢兹·劳特累克家族是图卢兹地区的显赫家族,显赫的身世为他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劳特累克虽身为家族第一继承人,但是父母婚姻的不幸、父亲常年流连在红灯酒绿的生活中,给劳特累克的成长笼罩了阴霾。加上由于家族为保持血统纯正,造成了劳特累克患有遗传性疾病,10岁时腿部骨骼就停止发育,14岁时更是因为一起意外而左腿骨折。童年的种种不幸,形成了他特有的绘画语言。作为后印象派画家,他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启发,相比于其他专注人物画的画家,劳特雷克的画作无意甚至是有意地扭曲和夸张人物动态、身体比例、神情样貌,强调人物的生命力和写实感。中产阶级、舞女、夜总会等是他画作中常见的主体。如《丑角夏玉卡奥在红磨坊》,模特是劳特累克经常画的一位舞女,劳特累克将模特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着臃肿的形态、强颜欢笑的神情。在他的笔下,曾经红极一时的舞女,如今却已经不住岁月的侵蚀,舞女放荡又滑稽的模样使人逗笑。画面既画得生动又是那么的可悲,其中的心酸或许只有劳特累克自己能懂。
艺术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寻求精神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艺术就自然而然地充当了生活的调和剂。在生活中,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艺术教育对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艺术在提高全民素养、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艺术与艺术品,只要人类生存活动就会有艺术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个艺术家,我们的整个人生其实就是一件价值非凡的艺术品。生活中的艺术是不可替代的,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更高于人们的生活。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四篇】
摘要:《圣经》的语言很美,很独特,用史诗一般的语言,配上巧妙、形象的各类比喻能给人一种真实感和威慑感,令人耳目一新;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洗涤人的心灵。这正是宗教界及世界文人都大力推崇的真正原因。笔者将《圣经》中精彩的比喻修辞艺术分类呈现给读者,以满足读者的渴求,并希望读者能透过字面解其深味,宽慰灵魂。
关键词:圣经比喻语言修辞手法耶稣
《圣经》是一部***的经典,是全世界销量最大的书。在__心中,《圣经》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它起初并非一本,而是由六本组成,是由许许多多不同时期、不知名的犹太人,经过漫长的1500年创作的。它历时之长、内容之谐和,令世人惊叹。其历史真实性也是经得起考证的。《圣经》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有英文版、中文版、希腊文版等等,内容相同,体例上稍有差别,本文所依据的是中国***协会出版发行的中文版《圣经》。
1.《圣经》语言特色
《圣经》是一本史诗,以散文体写成。语言离不开理性,思考必使用语言。《圣经》中神的创造以言说为始。“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纪P1)《圣经》语言很美,很独特,有人称《圣经》语言为“一种劝说艺术”,其中深刻地表达了上帝想拯救人类的真情实感。为了使这种感情更真实,文章常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达思想及情感。例:“申冤在我,我必报应”,“我使人生,我使人死;我损伤,我也医治”,“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我指着自己起誓”,“信我的人,我就不定他的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这些话语读之让人震撼,好似面对面领受教诲,有真实感、威慑力和说服性。
也有人称《圣经》是人“心灵的一面镜子”。意思是人读《圣经》时,《圣经》中的话语,好像是对自己说的,其中的事,又好像是讲自己,就仿佛是你心灵的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更了解自己。而这离不开《圣经》独特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
为了更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这种感情,打动人类的心灵,书中采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比喻。《圣经》可算为比喻的集大成者。书中的比喻虽通俗易懂,却不落俗套。各类比喻一应俱全,且运用得十分高妙,用史诗一般的语言,配上巧妙、形象的各类比喻语句,能给人一种真实感和威慑感,令人耳目一新,让人读后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洗涤人的心灵。这正是宗教界及世人都大力推崇的真正原因。
2.比喻的类型
中西修辞皆始于言语的表达、诠释和雄辩。修辞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看透各种文本的说服旨趣和意义诠释,突破其结构限制,以创造出超越文本的深层生命信念。《圣经》这部传世经典正是利用修辞,尤其是修辞中比喻这一说服性较强的手法来劝诫世人信仰上帝的。
希伯来人的民族特性和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比喻修辞极为丰富多彩,不少独特的比喻是出自希伯来人的,例:“眼中的瞳仁”“牙皮”常用于英国文学作品;而“硬着颈项”指悖逆或冥顽不化,“侧耳听”指注意聆听等,则常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
用来打比方的喻体,在《圣经》中因为用得多了,常常被固定下来,不了解这些喻体所代的本体,会直接影响到对《圣经》的理解。例如对耶稣的比喻就至少有四种,如用“牧人”比喻耶稣,“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用羔羊比喻耶稣,“看哪!神的羔羊”;所以“替罪羊”一说即出自《圣经》。用葡萄树比喻耶稣;“最后的晚餐”一节中,用饼比喻耶稣的身体,用葡萄酒比喻耶稣的宝血。“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饭后又拿起葡萄酒说:‘这是我立约的血……’”其他常用的喻体有:以羊群比拟在一个牧者看管之下的信徒群体;以基督的身体喻教会;以泉水喻上帝;以飞鸟喻撒旦,以淫妇喻背叛的以色列各国等。
传统的比喻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等一类的喻词。《圣经》中明喻比比皆是。
例1:文士和法利赛人几乎不能忘记耶稣的话: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马太福音
耶稣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士和法利赛人这些所谓上层人物的虚伪本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之形象、贴切,揭露之深刻,可见一斑。正是那些自以为信上帝信得好的文士和法利赛人逼迫了耶稣。形象的比喻,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虚伪、丑恶本质,及其对民众信仰的迷惑。
例2: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
以法莲好像鸽子愚蠢无知。
我要打下他们如同空中的鸟。
敌人如鹰来攻打耶和华的家。
――何西阿书
将以色列比作“倔强的母牛”显然比直接说“以色列人极其倔强”要形象得多;将以法莲比作鸽子,不理解上帝的心意;将攻击高傲的敌人比作打下空中的鸟;将强势凶猛的敌人比作“鹰”来攻击耶和华的民众。这些比喻形象、生动、新颖、活泼、音律整齐和谐,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3: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自留。
――约伯记
将人生比作花,过时而落,又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与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对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把人生的过程说得淋漓尽致,令人感伤,远胜任何描述。使人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更加珍惜生命。
例4: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
――以赛亚书
一连串的比喻,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人的不洁与罪恶;“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揭示出人性复杂的一面,人所谓的“义”,在上帝看来是不完美的。这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残缺与不完美。人类以其残缺和不完美的生命展示了被上帝离弃的事实。张爱玲也曾表达过这种思想,“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多么苍凉的生命感,多么深刻的见解!我们的生命像绿叶,渐渐枯干、凋谢。形象的比喻震撼了人的心灵,催人警醒、催人反思。
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使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1:耶和华是我的岩石,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诗篇
将耶和华比作岩石,用一种极富色彩、生动的方式,说明耶和华刚强、不会动摇。将耶和华比作牧者,则简洁形象地传达了耶和华与他人的关系。耶和华将亲自带领、引导他的民众,使他们不致走迷生命之路。比喻简洁、凝练,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圣经》修辞特色,即人们常说的“圣经般的简洁”。
例2: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
――以赛亚书
上帝利用亚述这个敌对他的国家来审判他的百姓以色列,完成神在人类历史中的计划。指望悖逆的以色列人能够幡然省悟、痛改前非。这个暗喻将亚述比作“棍”,成了耶和华手中的工具,使上帝的恼恨得以宣泄;而亚述却知道,它已成为神计划中的一部分。活泼的比喻将上帝与亚述、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事实揭示得非常清楚、透彻。比喻形象、准确,便于理解之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3:因万军之耶和华的烈怒,地都烧遍,百姓成为火柴,无人怜爱弟兄。
――以赛亚书
因耶和华的烈怒使百姓遭灾,城池倾覆,百姓被亚述杀戮;将百姓比作火柴,耶和华的烈怒比作火焰,火焰燃烧火柴,百姓遭杀戮。比喻贴切、生动。
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例1: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
――申命记
本体应是“做工的应得酬劳”,不能只让他们干活而不让他们吃饱。用牛为人劳作应当让它吃饱,来比喻做工的应得报酬,比喻通俗易懂。也直白地说明为人的基本准则。
例2: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马太福音
对那些听不进上帝之道的人,不要勉强。珍贵的东西要送给懂得珍惜的人。“狗”和“猪”都是比喻那些听不进上帝之道,反而逼迫信上帝之人的坏人。他们恩将仇报,正如“猪”“狗”不通人性。
例3:他(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马太福音
这就是著名的“撒种的比喻”,耶稣用撒种的比喻来说明听天国之道的人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撒种的比喻可以这样理解: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除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圣经中这样的比喻俯拾皆是,比如“两筐无花果的比喻”、“稗子的比喻”、“凶恶佃户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葡萄园的比喻”、“浪子的比喻”、“面酵的比喻”、“撒网的比喻”、“寻珠的比喻”、“藏宝的比喻”、“十童女的比喻”等等,耶稣常常用比喻来说明属灵的真理,比喻常是一些短小故事,用一些人们熟识的事情或环境,加入崭新的解释,把属灵的真理潜藏在故事中,令听众思想其中的道理。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马太福音
正如诗篇上说的“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隐藏的事发明出来。”耶稣正是用了“比喻”这种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修辞方式,将“天国的道”、“属灵的秘密”这些抽象、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民众乐于接受的。
比喻的变式为了适应多种表达的需要,比喻也可以有多种变式。圣经中比喻的变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1.强喻
为了突出本体,用本体胜过喻体进行比喻。
例1: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服吗?――马太福音
耶稣用此比喻劝诫跟随他的人,不要过分追求钱财和食物这些身外之物。上帝赐予的生命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这与社会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2: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撒母耳记
将扫罗和约拿单作比“鹰”和“狮子”,正突出了他们勇猛无敌的英雄本色。
2.引喻
用喻体引起本体,采用平行的句式,不使用比喻词。
例1: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以赛亚书
天高过地,一种自然现象,无法改变,也无争议。照样,上帝的智慧高于人类,人类不该狂妄自大,离弃上帝的教诲。劝诫世人不要自以为是,把自己当成上帝,不认识上帝,背弃真理。正如诗篇所说的“信奉上帝就是智慧,远离邪恶就是聪明”――诗篇。此引喻将上帝的绝对权威形象地揭示出来,说理明白晓畅,劝诫自然真实。
例2:雀鸟怎样翅覆雏,万军之耶和华也要照样保护耶路撒冷。
――以赛亚书
雀鸟张翅护住自己的幼鸟,与耶和华要伸出臂膀拯救自己的百姓何其相似!形象的比喻揭示上帝的仁慈、大能,节奏整齐的引喻,不仅感动读者的心,也产生了一种音乐美。
例3:水流消磨石头,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尘土;你也照样灭绝人的指望。
――约伯记
水流消磨石头,人的所谓期望、幻想也如此被慢慢消磨,以致灭绝。多么悲哀的人生啊!形象的比喻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对人生的无奈与失落体会得更深刻,也就更渴望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
3.修饰喻
用喻体来修饰本体。
例1: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
――诗篇
上帝的善良使他必拯救他的百姓。上帝是活水的源泉,凡信上帝的,就充满喜乐,得着平安。“乐河的水”形容人的快乐与满足,也描述出上帝之道能滋润百骨。比喻用得巧妙。
例2:你们以为可记念的箴言是炉灰的箴言;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是淤泥的坚垒。
――约伯记
“炉灰的箴言”当然是废话一堆,“淤泥的坚垒”当然不堪一击;约伯用此比喻来说明拿玛人琐法与提幔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对上帝之道理解的错误与荒谬,使说理更有力,鼓励他的三个朋友反思。
4.博喻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连续说明本体。
例1:我的胸怀如盛酒之囊没有出气之缝,又如新皮袋快要破裂。
――约伯记
两个比喻将约伯的愤怒无所发泄,描写得十分形象,妙不可言。
例2:仅存锡安城,好像葡萄园的草棚,瓜田的茅屋,被围困的城邑。
――以赛亚书
三个连续的比喻将以色列锡安城今后的险境描述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突现了圣经语言的精彩。
例3: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
――何西阿书
“晨光”“甘雨”“春雨”一连串的比喻,将上帝对百姓的仁爱、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上帝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例4: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恶言,终日思想诡计。但我如聋子不听,像哑巴不开口。我如不听见的人,口中没有回话。
――诗篇
大卫对扫罗的迫害不闻不问,也不反抗,表现出大卫的仁义及对上帝信仰的信心,也反衬出扫罗的嫉妒与狭隘,以及对上帝的离弃。
例5: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以赛亚书
耶稣服从上帝的安排,为担当人类的罪,自愿被钉死,所以默然无声,并不反抗。用羊羔来形容耶稣,不仅形象地描绘出耶稣像羊羔一样地温和、忍耐,又揭示出耶稣是“替罪羊”这一实质,真是绝妙高超的比喻!
5.同位喻
本体与喻体是同位关系。
例1:耶和华说: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因为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
――耶利米书
上帝对百姓的背叛非常生气,对百姓不认识上帝,离弃上帝以致遭到灭亡感到痛心,上帝直言自己是活水的源泉,人离不开水,没有活水,生命只能枯竭。用活水来表明上帝是生命之源,比喻可谓十分妥帖,恰到好处,可见《圣经》用词的绝妙。
比喻的兼格现象比喻常常借助比拟、夸张来表现,造成比拟、比喻、夸张兼格现象。
上帝因以色列百姓不肯悔改自己的恶行,也不认上帝,并多次迫害上帝的先知耶利米,所以上帝就预言将惩罚以色列百姓。以下例子比拟与比喻连用,生动、风趣地表现了这一主题意思。
例:你从我手中接这杯愤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各国的民喝。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刀剑临到他们中间。
――耶利米书
要了解西方文化,首先就要了解《圣经》。《圣经》借助了各种修辞手法;其中比喻的使用可谓壮观。一个个形式各异的比喻,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令人赏心悦目,读之新异而心动,体味悠远。当然,《圣经》的比喻修辞艺术远不止此,它仍需要我们潜心研究,才能真正挖掘出它的奥妙之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3]黄永安.试论新泽西圣经公会英文版《圣经》的修辞手法[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新3版.
[5]许志伟.***神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中国***协会.圣经[M].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1998.
[7]杨克勤.圣经修辞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的论文【第五篇】
一、经济富庶和强大国力的背景依托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有丝绸之路的繁荣商贸做后盾,其封建经济也达到了前朝无法企及的发达程度。一方面,在国内传统经济的发展方面,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唐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对于新兴的城市经济表现出相当的接纳和认同。商贸业、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一派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尤其是手工业中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高度发达,印染技术的发展,都为唐代服饰文化的繁荣在客观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来了服饰的奢华、开放与多民族性,这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上的高峰。难怪现代经济学家爱将女人衣裙的长短与开放程度同经济的繁荣或低迷联系在一起,从丰富的唐代出土史料中可以看出唐代妇女服饰华丽,仪态丰美,妆饰奇异纷繁,形制开放且融合了异域民族特色。在唐代妇女三种典型服饰之一的襦裙服中,裙幅之丰,有“裙拖六幅湘江水”、“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等诗句为证。
妇女衣裙的颜色也绚丽多彩,“金缕鸳鸯满绛裙”、“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柳花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诗句表现出紫、红、绿、黄妇女衣裙的争奇斗艳。
不仅如此,其服饰开放程度也令今人瞠目,出现了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袒胸露臂形象。例如,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中,梳高髻、半露酥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着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即是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的“以露为美的开放的社会审美风尚”的生动塑造。另外,流行于南北朝及唐代中原地区的短襦式样,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窄袖紧身的短孺不仅有利于做事,还能表现女子婀娜的体型,因此备受年轻女子的喜爱。而与襦裙服相搭配的妇女外出时常佩戴的幂缡,本是胡羌民族实用性的服饰,因西北多风沙,故用此来遮蔽风沙侵袭,但传到内地,与儒家“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封建意识相结合,转变成防范路人窥视妇人面容为主的功用。显然,这种奢华、开放、多民族性的服饰风范是同国力的强大,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的。
二、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的催生结果
服饰流行的社会基础除取决于社会高度文明之外,还会受到社会思潮的直接影响。因为服饰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是时代风貌的镜子,服饰的变迁直接反映出流行于那个时代的文艺思潮和当时人们的处世哲学”。
自唐建立以来,高祖、太宗以儒学为主,高宗薄于儒术而归心于佛道,武皇以佛教治国,玄宗时则道教大炽等,形成了儒、道、佛三家并立的文化新格局,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带来了思想和信仰的自由。
鲁迅则认为唐人的创新“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而英国学者韦尔斯在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特有的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代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在中国封建社会记载中,唐代成为我国历朝人性最解放的时期之一,整个社会的气氛和思潮也宽松了许多,为唐代汉族服饰艺术的多民族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唐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活跃、打破传统、世风开放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为背景,才有了“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大胆服饰,有了不受世俗束缚、体现女权的女着男装,有了突破传统、百花齐放的民族风热潮———胡服的盛行,更有了白居易描述的“时世妆”,这些别出心裁的装扮既源自“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追求新奇、崇尚异样的心理,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
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作用
唐代国力繁盛、思想活跃开放,同时更加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唐代的首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汇集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有考古资料证明:在新疆地区有罗马、波斯艺术东传的遗迹,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联珠对鸟、联珠对兽等织锦,不仅受到波斯织法的影响,图案风格也与波斯萨珊王朝相似,流露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痕迹,这也促使唐代汉族服饰朝多民族性方向发展。
一般而言,服饰艺术的交流大多从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地域的人群之间展开。初唐到盛唐间,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纥等与中原交往频繁,使得“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宗教。“胡酒”、“胡帽”、“胡服”、“胡乐”、“胡舞”是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当时胡风之盛,从诗中的描述可见其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