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最新关于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最新8篇】

美好发表时间 3560646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探讨了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及其对公众舆论的塑造,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新闻传播学论文 篇1:

摘要: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新闻传播的手段,对新闻业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技术;新闻制作;新闻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各个行业中也不断渗透。对于当今这个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也受到数字媒体的影响,它不仅给传统新闻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闻的传播与制作中,合理有效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以对新闻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必然趋势。

1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

数字媒体指的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来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处理、记录和传达的一种信息终端,其处理的对象包含文字、图形、动画等。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将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进行综合的处理和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将人们观感的进行信息化表达,转化为具象的可以管理的数字信息,这对新闻传播行业来说,不仅可以为新闻带来更加生动丰富的观感体验,也可以更加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在新闻传播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技术与新闻传播的渗透和结合,将实现新闻信息采集和制作以及播出的数字化,不仅可以丰富新闻内容,也可以丰富新闻传播效果,同时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及时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2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新闻信息的采集中,是依靠录像带来进行信息存储的。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需要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进行摄像、摄影、录像等,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之后再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最终进行播放。通常编辑修改后的新闻录像素材,不能进行二次编辑使用,使得新闻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造成采集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新闻资源浪费的现象。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在事件现场的采访和录影的同时,这些录影通过数字技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大盘新闻平台上。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数字管理系统对录像进行整理,之后再存储在网站中。这样的话,新闻的编辑过程就能够同时获取新闻资源,各个媒体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站中提取相应的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排版、播出,有效提高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数字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普通存储方式的历史新闻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再次利用时,可以有效节省时间,降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量。由此可见,在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节约新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

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在新闻节目的呈现方式中,电视新闻以及视频新闻是十分常见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可以直观表现新闻事件。在这种新闻节目中,包含声音和视频,它的制作过程也由新闻事件的采访、录像、镜头的安排,视频的剪辑、字幕和解说词、配音等各个环节组成。在整个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前期的信息采集工作由记者和摄影师完成,编辑人员对素材进行数字化编辑和完整的节目制作,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新闻视频的编辑过程中,除了要尊重事件本身的事实情况,编辑更需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新闻视频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新闻视频制作,需要依靠专业的视频设备和技术。在数字媒体视阈下,新闻的素材和内容可以通过专业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在这个数字管理平台中,新闻素材以文件、数字信号、储存介质等形式在平台中汇集和统一,再被不同领域的编辑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编辑整理和发布,有效提高了新闻素材的利用率。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好的新闻节目可以发布在媒体平台上,并可以进行二次制作。

在新闻节目包装中的运用

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新闻事件以视频、图像、音频等方式呈现出来,给受众带来更加直观的现场感受。在视频新闻中,为了渲染新闻事件,不少视频新闻都进行了新的数字包装。例如,在新闻节目播报中,对主持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数字化的虚拟、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画面转播和在节目进行动态视窗连线等。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既有字幕条目,又有动态的角标,在播报过程中也常常结合动态图片、虚拟场景、动态连线等数字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渲染。这些数字化的包装,使得新闻主题更加鲜明,新闻内容也更加丰富,能够调动新闻受众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新闻传播的能效。

3数字媒体下的新闻传播

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给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成功地实现新闻转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报道时,受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用于事件渲染图像、视频等,在视觉和听觉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感受,这样的传播形式,容易给受众带来参与性和认同感。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绝对不是单纯的技术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数字媒体技术,它更代表着一种跨界融合和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技术把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由大众式传播转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的形式也更加的精确化和细致化。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会把原本十分即时的“新闻”变成了“旧闻”,然而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原本的新闻受众,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以及自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数字媒体平台上,受众通过对所关注的新闻事件的转发,实现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同时,数字媒体背后的大数据统计,又可以帮助受众挖掘与所关注事件相关的新闻信息,让受众更全面的了解新闻事件。总之,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单线性的问题,由一对多,转化为多对多。这样以来,新闻传播的速度就会大大的提高。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推动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被不断的弥补和拓展,人们不仅能通过各种的途径和平台获取实时的新闻信息,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新闻,满足自己的需求,将新闻传播的精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4结论

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给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媒体发展迫切需要转型的今天,数字媒体给新闻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作为新闻媒体人,应该看到数字时代下的机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尝试新闻传播的不同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对新闻传播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改革,以便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支柱。

参考文献

[1]李寿芳。数字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7):57-58.

[2]陈沿儒。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观变化分析[J].电子世界,2011(13):53-54.

新闻传播学论文 篇2: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教育;优势

一、引言

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在17世纪应运而生。此后,新闻传播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更是如此。而此时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更� 在此过程中,着眼于高校教育,我国高校对自身优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探讨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二、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现状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早、发展迅速,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座谈会的召开使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次会议探讨了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未来发展和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为之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后,各院校纷纷开启了建立新闻系的步伐,因文革被迫停办新闻专业的厦门大学、杭州大学等院校也重新设立了新闻专业。至20世纪80年代末,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专门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三年后升级为新闻学院,自此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实现了由本科生向博士生的转变,这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体系完全形成的重要标志。

1992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在1996年已有55所,在读本科生近9 000余人,此后这一数据不断刷新,至2000年左右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所,相关专业教学点达323个,迄今为止全国已有600多所大学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l5万余人。

(二)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1.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经济稳健发展、政治改革不断推进、社会文明持续进步,这些环境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2.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传媒行业不断繁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这是推动新闻传播学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育事业的大扩张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为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数量迅速增加,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因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一)专业设置种类多,类别丰富

我国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类别丰富,既包含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等偏学术理论型的专业,也包含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一般应用型专业,开设的专业不仅数量多,类别也很丰富,这为完善新闻传播学学科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设立特色专业

各高校在联系自身优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这些特色专业与普通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相比更为独特,也更具发展优势。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了法制新闻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国际新闻专业,旨在培育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高级人才。该专业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双语教学,近九成的课程为英语授课,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国际新闻知识还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学生完成学业后既可以从事驻外记者、新闻编辑、广播主持等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翻译、导游等于外语有关的工作。这些具有高校优势的特色专业针对性更强、定位更准确,可以培养出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三)重视学生基础课程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

基础课程是学好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前提,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拥有扎实的新闻功底,我国各高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例如,被誉为“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的中国传媒大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课程知识后再学习专业技能,基础扎实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广受各大媒体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我国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校基本都设有与传媒机构合作的实习基地。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是各高校的主要目标,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设有由学生自己管理的电视台、报刊,此外北京市大部分电视台、报社等都是其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些高校还与相关企业签署了第二校园合同,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就与北京新奥特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第二校园合同。

(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充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优秀的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我国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利用各种资源、多种渠道完善师资队伍,除了聘请一些高学历、学术能力强的教师外,还注重聘请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客座教授,传授学生课堂知识之外的实践技能。

四、结语

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经历了一条高速发展、不断进步的成长之路。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培养传媒人才,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传媒行业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清河。实用型培养模式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唯一风向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余俊峰。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新闻系实习总结 篇3:

实践目的:通过毕业实习,能够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交际范围,进一步加深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培养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增加工作经验与收获,也从中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或许需要改正的习惯,更或许是某个被掩盖的亮点,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结合平时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再加上实践,使之更加完善。另外,我还实践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如何高标准完成一个广告案例,提早适应社会,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打下扎实基础。

实践过程:

转眼间,寒冷的寒假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充实……

××月××号一个朋友在××××栏目组工作,听说我马上毕业了,就问我有实习单位没,我还没开始找,刚好就趁这个机会实习了。这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生涯中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已经没课了,论文和毕业作品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就等着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毕竟大学三年学的再多,没实践过,那自己什么水平就肯定并不清楚。

××月××号我到了市××台的××××栏目组工作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和负责实习的×老师说了自己的情况。专业上的、生活上的都谈了一下。然后自己出去找地方住,忙碌的一天……晚上在租来的房子里静静的躺床上想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但是并没觉得孤独寂寞。我喜欢这种陌生的感觉,我热爱生活,我渴望未知时期盼新机的等待。

开始上班后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多压力,余老师是个很平和的人,在给我说了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后,我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的把交给我的案子完成了。但是公司的同仁更多的是给我提出一些好的更改建议,并且不断的鼓励我。在这种环境中我成长的很快,在做每一个案例时我都在自己的想法基础上听取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因为在学校很难接触到那些专业型的硬件和软件,所以我出去后基本上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譬如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视频剪辑方面的知识。当我面对这些新东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小紧张的。我怕完不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是我更加深知我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如果迈不开这一步那么我的实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坚定信念,开始自己从头学起这些新的知识,尽管这个过程我出了很多错误,可是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样样的改正过来了,之后不到两个礼拜我就完全掌握了上面所提到的新知识。回想起来我当时如果没有勇气去担当那些自己薄弱的东西我是不会迅速成长起来的,那么我实习的意义也是没有多大的。

我之前一直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我认为干工作就是自己品质的体现,我不能只为干工作而干工作。在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完全具备了完成广告的技术后,我就可以单独的完成一些广告案子了,在接到每一个广告案子的时候我都认认真真的去做,在不懂得地方也积极的去问老师,并且和客户沟通广告的表达意图,从而完美的完成工作。就这样我在××××栏目组学习实践了三个月。很庆幸的是我达到了实习的目标,就这样我的实习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专业上的,为人处事上的,我自信的认为我都有很大的提高。我知道了书本的东西和实际操作的距离,也明白干工作是必须要努力的,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品质。我们不想也不能把工作干完后,给人家留下的是工作没干好人也不咋样的印象。如果那样就真的太失败了。

实践体会:

面对挑战要敢于担当,直面自己。刚去报道的时候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尽快的融入进去,想过避重就轻的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想我是在实习,我的实习意义就是来这里给自己充电,学新的东西,掌握自己不熟练的技术。如果不敢担当不敢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困难永远都是困难的,不会的我永远也不会。于是我积极的去担当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请教老师,询问同事。经过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完全胜任了各项工作。

所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的去改进,去学习。

尽快的融入工作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价值,而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才会被认为是可以产生效益的人才。所

新闻传播学论文 篇4:

一、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的误区

怎样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研究和实施。西方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与知名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校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支撑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者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引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一理论不久,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认为合作收益应由学校全得,责任却要企业和学校共担

校企合作培养双方责权不明,利益不公。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大学领导和学者甚至提出,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共同上课,共同指导学生,等等,几乎完全不考虑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不考虑市场经济规律。还有的领导和学者主张把企业引进来。据笔者观察,即便花大力气引进企业,但都浮于表面、做做样子。办学的收益学校几乎全得,办学的责任却要企业和学校共担,这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上的第一个误区。

(二)认为大学生的所有技能全部可以甚至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这种观点主张大学生的所有本事,包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职业技能、科研能力等等,全部可以甚至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这种理论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事实上,校企可以合作培养人才,甚至可以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但对当下中国大学特别是非重点大学而言,要想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必须首先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合作双方的动力问题。中国的人口峰值还没有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将持续很长时间,买方市场将长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花钱出力为大学培养人才,积极性不可能高,所谓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过是高校的一厢情愿罢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必须首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企业没动力,“合作”必落空。除非在人才市场上招不到人,否则企业不会花大价钱、大力气帮学校培养人才。第二,合作双方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企业有动力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才有可能。但这种“合作”,学校必须仍然是学校,企业也必须仍然是企业,校企不能过于重合作,轻分工。学校应干什么,企业应干什么,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笔者看来,企业可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发挥部分作用,其他责任仍应由学校承担。第三,合作的方法和路径问题。企业的积极性有了,分工也明确了,还有个合作的方法、路径问题,大学亦如此,这是校企合作必须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二、新闻传播类人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两个“紧盯”,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首先,紧盯人才市场,实施需求导向策略。紧盯人才市场,是要求高校把握社会和行业发展,切实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在素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具体需求,并且根据人才市场的细分,着重将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系统地融入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中去,做到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其次,紧盯兄弟高校,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紧盯兄弟高校的办学情况,是要做到“差异化”竞争,既尊重新闻传播学的办学规律,也结合本校的目标和实际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探索,着重在应用型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型导向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形成与兄弟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效区分。第三,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事实上,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大学的终极使命,便是为国家培养这些人才。如果天下的大学只有一类,大学便成了所谓砖瓦厂,每年几百万大学生 以新闻学专业为例,国内几乎所有新闻传播院校都紧盯着省会城市的主流媒体、大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不放,而对其他层次的人才市场很少关注。用人单位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能力,而大量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这是学生就业时很突出的一对矛盾。

(二)建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立了“两个紧盯”的建构原则,明确了培养目标和规格后,须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构工作。

1.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靠高校一方的力量来完成,这显然不太现实。高校必须建构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借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打造一个熟悉社会和行业、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的第三方平台。新闻传播学院应积极主动与各类媒体行业尤其是新媒体行业建立起各种合作关系。在合作形式上可采取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和科研机构建设两种。在合作的主要内容上,合作机构作为高校的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双方互派工作人员或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学术研讨或过实践关,双方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等。总之,双方合作,各司其职,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较为坚实的基础。

2.“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

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或者只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显然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唯有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实施模块化和系统化的建构,设定可描述的人才培养规格,并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来保障落实。开设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要务。这既是教育部专业的要求,也是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符合国家的需要。基础课着重解决学科所需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专业主干课程着重进行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解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第二,努力创建新型业务课程。随着网络新技术引起信息产品形态发生变化,继而推动信息产品价值实现规律随之改变,并最终导致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运作模式发生变化。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现今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融合、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学生就业方向等层面提出了挑战。新闻传播专业唯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常态,努力自主创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型业务课程。第三,将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在整个新闻传播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媒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新闻传播院校注重教师也要参与专业实习。多数新闻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很少,有的从业经验全无。新闻传播学实践性极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重视新闻传播实务研究专业实习主要是为了解决理论结合实际的问题,但怎样让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目前很少有新闻院校关注到甚至做到这一点。

3.“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内容和形式设置的“三分法”。专业主干课程确保三分之一的理论教学、三分之一的案例教学和三分之一的实验(实训)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进行理论讲授外,还要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手段,以情景再现式、讨论式等其他教学形式来授课。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第二,建设系统的课程实验教学模型。课程实验重点要从专业主干课程中遴选,如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和《新闻评论学》等课程,再以大三下学期开设的《新闻综合实训》为依托平台,可有效地整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几大重要知识板块与专业技能,实现对学生由新闻实务的单项训练走向系统综合性训练,以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强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管理。围绕新闻传播学科,有一些重要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新闻传播学院应积极宣传、推动新闻学子参与到这些高规格学科竞赛当中,且应将这些赛事纳入管理体系,从参赛学生选拔、参赛组织管理、专项经费管理、获奖学生奖励和指导教师奖励等方面形成制度,做到“以赛带教”“以赛带练”,让学生和教师能在“做中学、做中教”,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好互动。

三、总结

新闻传播类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良心工程。作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和领导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由注重眼前到关注长远;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由增量到质量的新要求,革除教育过程中较多注重自身感受、较少关注社会需求的观念,为国家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奉献心力。

新闻传播学论文题目参考 篇5:

国际新闻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1、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府处理国际危机研究

2、甘肃特色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

3、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国际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态度研究

4、国际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

5、中国媒体对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

7、中国应对国际规范传播的社会机制研究

8、中国大陆电视剧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创新

9、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情感结构”

10、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时媒介传播研究

11、从新闻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建构

12、基于公共关系理论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形象塑造

13、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4、国际展会中对外传播的内容研究

15、中日语言国际传播比较研究

16、公共外交视野下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研究

17、从新华社看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8、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运营策略研究

19、我国报纸的国际环境新闻研究

20、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从棱镜事件看网络空间国际关系变化

2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23、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

24、论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

25、数字时代下的两岸电视国际新闻对比研究

26、美国之音停止中文广播探因

27、国际新闻驯化视野下中美报纸的利比亚战争报道研究

28、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管理探析

29、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30、人民网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31、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32、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3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电视新闻报道研究

3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发展研究

35、论CCTV-4中文国际频道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36、大型会展的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37、中国对外广播新变化探析

38、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39、国际媒体如何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40、网络时政论坛维护及治理

41、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化类栏目品牌化研究

42、“国际在线”网站泰语版的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43、中国中央电视台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44、徐福典故源流及国际传播

45、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46、创联凯尔国际传媒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47、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48、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

49、中国与韩国电视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50、大型国际会展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

51、国际英语频道在播包装研究初探

52、欧盟的国际规范与传播方式研究

53、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因与收益

54、央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

55、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6、从驻华国际媒体透视其涉华国际新闻的产制

57、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

58、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对策研究

59、论我国国际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国际媒体公关策略

6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国际传播方式的研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的策略探析

2、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探析

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研究

4、解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5、从微电影实验室建设探析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影视后期系列课程中的应用

7、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

8、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9、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0、大学生手机视听APP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对策分析

12、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探索

13、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14、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15、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的创新发展

16、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型

17、从编导文化素养看节目质量

18、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职业素养

19、编导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

20、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

21、论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

22、编辑职业素养对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意义

23、现代传媒中广播电视编导的核心作用

24、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再思考

25、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26、“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

27、关于现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的思考

28、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

29、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分析

30、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

32、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33、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探析

34、关于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35、广播电视编导的情商和培养措施

36、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

37、全媒体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方式思考

38、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初探

39、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

40、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研究

41、关于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思考

42、浅谈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

43、试分析现实环境下的广播电视编导发展

44、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思考

45、浅论岗位培训对提升编辑记者素养的作用--以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岗位成才为例

46、关于现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新思考

47、浅谈如何提高县市广播电视编辑的素养

48、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以及思考

49、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型就业前景的思考

50、提高广播电视编导综合素质的几点建议

传播学论文题目

1、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

2、从整体到多元:论传播学本土化的地方性视角

3、传播学视域下跨境电商平台上广西特产英译初探

4、国家传播学会重庆论道

5、符号学转向:互联网语境下传播学研究的新走向

6、传播学研究的科学取向与“人”学迷失

7、传播学视域下音乐理论教学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8、传播学视域下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基于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10、传播学视域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走红原因探析

11、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分析

12、教堂空间与谣言生产:明末清初反教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13、融合创新与文化重构--对近年几档电视戏曲栏目的传播学思考

14、融媒体时代运动员“网红”现象的社会传播学解读--传播游戏理论

15、全球南方、社会主义探索与批判传播学新想象--中印比较三人谈

16、传播学视角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17、中美主播约辩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18、传播学视域下音乐教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19、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

2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核心期刊互引研究

最新关于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优秀14篇

22、浅谈微博语言的特征--微博语言的传播学分析

23、从传播学视角探析IP剧的火爆现象--以《亲爱的,热爱的》为例

24、交通天人:商周时期巫文化演进的传播学考古研究

25、传播学视角下的严复编译研究--以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例

26、传播学视阈下典型的英美音乐剧歌词定位与探索

27、传播学视野下的电影《侠女》的影像符号探析

28、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传播学视角

29、依托竞赛平台的传播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30、传播学视域下明星“人设崩塌”的原因分析

31、基于CDIO 教学模式的传播学实战化教学改革探讨

32、刑法“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传播学再解读

33、网�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文化传播与经济支架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更好的分析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分析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民族性

文化传播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属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播形式和途径。例如,东方各民族普遍较为含蓄内敛,在文化传播中大多较为婉转。而西方大多数民族都较为外向和开放,文化传播的形式也较为直截了当。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特点。

(二)地域性

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俗等,文化传播也往往 例如,内蒙古地区具有十分独特的民族风情,有著名的那达幕大会和安代舞等娱乐活动,并且还有祭敖包等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传统宗教活动。所以,如果与这些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在进行贸易洽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积极调整谈判方式和方法 以取得最好的贸易协定结果。再如,我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人民性格较为直爽,说话言简意赅,所以与当地人民进行经济交往,一定要落落大方,以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洽谈的最终效果。

(三)多样性与渗透性

文化传播是多样化的,并与社会其他的一切活动关系密切。所以,达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小到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易,都可以借助于文化传播的多样化来进行顺利的开展。而文化传播还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并逐步渗透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文化传播的渗透作用可以促进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流,

二、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关系密切。

(一)文化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经济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换和物流传递等,更多的是文化和思想方面的交流。所以,文化传播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仅有深入全面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发展。以我国国内各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例,近些年来,国内各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但是,在实际的贸易往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一些看似简单的贸易交易行为,却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终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最终取消了交易。究其原因,可能确实受到了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质量问题、市场问题等,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文化上的显著差异。例如,在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进行贸易洽谈的时候,西方的代表常常会十分强调人权的问题,并对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待遇和权力问题表示很难理解和接受。而目前我国对人权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将人权当做一个发展中的概念。这样一来,在实际的贸易往来过程中,我国便与西方各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文化认识上的分歧直接影响到我国与西方各国的贸易往来。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国内个民族之间进行经济往来的时候,也极易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所 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和那达慕大会闻名于世,�

(二)经济的发展对文化传播的催化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也就越先进,传播水平也就越高。例如,内蒙古人民豪爽大方、热情好客,给全国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们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于是,在与其他地区或者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便十分顺利。而传播当地文化和人文精神等的过程中利用到的各种媒体及相关技术的完善发展也体现出当地的经济实力。所以,经济发展对文化传播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以极大的促进文化的传播。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失去了经济这个基础,文化传播也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讲,各个国家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也十分具体的体现于文化传播的竞争上。在文化传播的竞技场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传媒水平。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传播工作,尤其是对外的文化传播。不少西方国家都选择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将自己国家的文化、思想等传播到东方各国,并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可,在建立了一定的文化认可基础之后,便开始利用人们的心理大规模的开展各种经济行为。

(三)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极地转化着。在经济领域中,各种经济方面的规范制度和惯例等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便会逐渐形成被人们广泛认可的“经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又会融入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成为整体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此时,经济与文化变融为一体,经济便积极的转化为文化 。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谈到“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便是“经济文化”的一种,“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并代表了企业日常各种经济活动的核心主张。而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企业文化”也会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对教育等非经济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文化传播这个大熔炉里,“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并通过文化传播的深入加工,制造出各种各样为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会发过来对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于是,文化传播和经济之间又一次融为一体,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组合。

三、结语

文化传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与渗透性等特点,并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传播对经济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会积极地催化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密不可分。

新闻系毕业论文 篇6:

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

摘要:我国的新闻播音语体风格特征,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磅礴大气(延安时期)→热情昂扬(建国时期)→呆板灌输(文革时期)→用心浸润(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新闻播音语体特征。

关键词:中国;社会变革;新闻播音;风格特征;演变。声音记录着时代。20世纪初期,利用无线电传递语音和音乐的经验取得初步成功后,被迅速、广泛地利用在军事联络、商业信息的传递和新闻发布等方面。短短几十年间,尤其从19xx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40年,媒介传播对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媒介传播迅速发展,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便捷,进入了多元时代,在经历了数�

蓬勃发展的媒介传播,也使新闻播音语体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及受众心理需求而发生着演变。

播音风格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播音员的播音风格等。不难看出,新闻播音是一种创作。传播主体在播音创作中是依据稿件资料进行从认识———理解———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中,

逐渐寻求到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基调的建立以及语气的构成和大众对新闻媒体的理解需求和审美需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新闻有不同的宣传目的,从而新闻的播音风格也具有不同时期的特征。

本文旨在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宣传资料和传播目的的制约及对新闻播音语体特征影响的普遍性进行梳理研究。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初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19xx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形势下,党的报刊和通讯社的宣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重要时刻,如何把党的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及时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传达给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亿万同胞,成为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在延安建立人民广播电台,使大后方和沦陷区亿万同胞透过收音机能够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情,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19xx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新中国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是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需要使然。从报纸到无线电波,再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这是中国传播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有声语言传播比报刊、无线电波传播更直接,更广泛,更普遍。延安新华广播

电台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争风格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播音员从人民群众中� 他们也和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一样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和民族解放。在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播音风格也很具代表性。

播音创作的态度、语气、节奏等,无不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表现出的“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爱憎分明、坚定有力”[1](13)的播音风格,同时又彰显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与当时的文风特征十分贴切。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与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为中国共产党的解放事业推波助澜;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这声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也为未来发展中在各个历史时期播音风格的构成奠定了基础。

二、和平建设时期新闻对播音语体风格的影响。

19xx年10月1日,播音员丁一岚、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业也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透过接管、改造旧中国的广播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建设人民广播电台,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广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播音也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时期。持续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日益高涨,文风用心向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新闻的播音基调,其特点是充满朝气,热情饱满,语势多上扬,节奏奔放明快,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对全国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尤其是在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中,播音员满怀激情地播出了超多的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如:播音员齐越播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后,反响极大,在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热潮。

三、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播音风格。

不同的历史时期,新闻稿件同样受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对新闻播音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新闻播音的特质是,由播音者从新闻稿件由资料形式的整体认识中,逐步寻求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体会到新闻播音的语言特色,进而确定风格的过程。

19xx年5月开始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在这期间,中央台的各类节目也作了大幅调整,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以自办节目为辅,“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正当愿望,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306)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及特殊的意识形

态也严重影响着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新闻稿件无事实可言,而是大报抄小报,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播音也无真情实感可言。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一支蓬蓬勃勃的播音队伍被打散,许多老播音员和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优秀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黑五类”“修正主义”的帽子受到批判,调离播音岗位,还有的播音员被下放劳动改造。由政治代替一切,优良传统被抛弃,播音风格遭扭曲。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延安陕北和建国后播音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播音充斥广播,消极的说教式的播音使群众产生了一种被动的理解状态。“假、大、空”的文风特征,使播音员思想混乱、认识空洞,播音语势节奏单一,严重影响了播音创作。一时间“大喊大叫”的播音现象铺天盖地,使新闻播音失去了亲切与热情,无色彩,无真情实感可言,不能有感而发,更不能锦上添花。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结束了十年动乱,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吹到中国每一个角落,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广播电视也同全国的新形势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广播电视宣传的全方位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节目设置模式、节目布局和节目编排方式,并提出节目资料要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方针。对节目进行大胆改革,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午间半小时》,和融欣赏性、知识性、新闻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今晚八点半》等时代感强、可容性大、资料丰富、格调清新、形式别致、雅俗共赏的节

目,受到了听众的青睐。改革的春风也浸润着我们的播音事业。19xx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播音特点和当前新闻播音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播音工作务必根据改革需要,勇于创新,探索新的播音方法,并提出“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方针。如果说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员几十年的播音生涯中构成的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语言功底扎实、严谨规范、庄重沉稳的播音风格,可称之为人民播音的第一次高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播音风格又到达了第二次高峰,我们熟知的赵忠祥、沈力、铁成、方明等新闻播音员,他们鲜明的播音风格折射着这

风格的构成,同时代、社会、文化、修养、民族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艺术风格都会受到必须的社会生活和不同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影响和制约,播音风格也不例外。

稿件是播音创作的依据。播音风格是在表达稿件资料的同时体现出来的,没有稿件也就没有了播音,更谈不上风格。而新闻稿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稿件的风格必然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播音风格有着很强的附着性,播音员的潜力就在于稿件的风格和自己播音风格有机的统一,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新闻文本也会对播音风格产生影响。我们人民播音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也经历了千锤百炼,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也已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也为新的播音风格构成带给了展示的平台

和空间。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新闻播音进入其风格构成的第三次高峰期———即“说新闻”。传播媒介不仅仅把重心放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同时也注重受众的需求。新闻播音创作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也在改革、创新。到了80年代后90年代初期,香港凤凰卫视出现了鲁豫“凤凰早班车”节目首开“说新闻”的先河,主持人在温和与简单的气氛中,将最新消息和财经资讯向观众娓娓道来,使报纸摘要变得与众不同,这种播音风格一时成了“说新闻”的一大流派。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新闻节目我播你听的以权威姿态样式出此刻受众面前的风格。

“说新闻”诸如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要经受大浪淘沙与时间的历练。业内专家认为,“说新闻”给人明快、新鲜的感觉,说者鲜明的个性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交流感更强,贴合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但缺乏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和权威性。为使新闻播音既体现党的喉舌作用,又体现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新闻播音语体出现了播与说相结合的播音风格,根据稿件资料构成了“宜播则播”“宜说则说”的播音风格。语言样式更丰富也更贴合新闻播音语言的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及时代感、分寸感和亲切感的特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徐俐、海霞等播说结合的新闻播音风格,为新闻播音事业涂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体现了时代气息,也推动了新闻播音事业的向前发展。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务必以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为根本,以国情为土壤,以历史经验和传播规律为源泉,以提高自己语言的质量为目标;也务必在特有的思想感情、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

化知识、审美理想规定范围内去深刻感受和体验,使之融入播音创作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以及人们由此对媒体的理解要求并非一成不变,新闻播音主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的桥梁和纽带,站在传播的最前沿,既要坚持党性立场又要满足大众的理解需求,只有善于发现这些变化,抓住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群众理解心理的新闻播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新闻系毕业论文 篇7:

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

摘要:我国的新闻播音语体风格特征,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磅礴大气(延安时期)→热情昂扬(建国时期)→呆板灌输(文革时期)→用心浸润(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新闻播音语体特征。

关键词:中国;社会变革;新闻播音;风格特征;演变。声音记录着时代。20世纪初期,利用无线电传递语音和音乐的经验取得初步成功后,被迅速、广泛地利用在军事联络、商业信息的传递和新闻发布等方面。短短几十年间,尤其从19xx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40年,媒介传播对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媒介传播迅速发展,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便捷,进入了多元时代,在经历了数�

蓬勃发展的媒介传播,也使新闻播音语体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及受众心理需求而发生着演变。

播音风格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播音员的播音风格等。不难看出,新闻播音是一种创作。传播主体在播音创作中是依据稿件资料进行从认识———理解———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中,

逐渐寻求到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基调的建立以及语气的构成和大众对新闻媒体的理解需求和审美需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新闻有不同的宣传目的,从而新闻的播音风格也具有不同时期的特征。

本文旨在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宣传资料和传播目的的制约及对新闻播音语体特征影响的普遍性进行梳理研究。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初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19xx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形势下,党的报刊和通讯社的宣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重要时刻,如何把党的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及时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传达给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亿万同胞,成为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在延安建立人民广播电台,使大后方和沦陷区亿万同胞透过收音机能够直接听到。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情,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19xx年12月30日,.....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新中国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是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需要使然。从报纸到无线电波,再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这是中国传播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有声语言传播比报刊、无线电波传播更直接,更广泛,更普遍。延安新华广播

电台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争风格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播音员从人民群众中� 他们也和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一样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和民族解放。在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播音风格也很具代表性。

播音创作的态度、语气、节奏等,无不体现了在。领导下所表现出的“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爱憎分明、坚定有力”[1](13)的播音风格,同时又彰显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与当时的文风特征十分贴切。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与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为。的解放事业推波助澜;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这声音体现了。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也为未来发展中在各个历史时期播音风格的构成奠定了基础。

二、和平建设时期新闻对播音语体风格的影响。

19xx年10月1日,播音员丁一岚、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业也揭开了新的一页。.....和中央人民政府透过接管、改造旧中国的广播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建设人民广播电台,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广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播音也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时期。持续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日益高涨,文风用心向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新闻的播音基调,其特点是充满朝气,热情饱满,语势多上扬,节奏奔放明快,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对全国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尤其是在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中,播音员满怀激情地播出了超多的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如:播音员齐越播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后,反响极大,在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热潮。

三、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播音风格。

不同的历史时期,新闻稿件同样受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对新闻播音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新闻播音的特质是,由播音者从新闻稿件由资料形式的整体认识中,逐步寻求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体会到新闻播音的语言特色,进而确定风格的过程。

19xx年5月开始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在这期间,中央台的各类节目也作了大幅调整,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以自办节目为辅,“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正当愿望,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306)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及特殊的意识形

态也严重影响着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新闻稿件无事实可言,而是大报抄小报,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播音也无真情实感可言。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一支蓬蓬勃勃的播音队伍被打散,许多老播音员和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优秀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黑五类”“修正主义”的帽子受到批判,调离播音岗位,还有的播音员被下放劳动改造。由政治代替一切,优良传统被抛弃,播音风格遭扭曲。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延安陕北和建国后播音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播音充斥广播,消极的说教式的播音使群众产生了一种被动的理解状态。“假、大、空”的文风特征,使播音员思想混乱、认识空洞,播音语势节奏单一,严重影响了播音创作。一时间“大喊大叫”的播音现象铺天盖地,使新闻播音失去了亲切与热情,无色彩,无真情实感可言,不能有感而发,更不能锦上添花。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结束了十年**,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吹到中国每一个角落,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广播电视也同全国的新形势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广播电视宣传的全方位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节目设置模式、节目布局和节目编排方式,并提出节目资料要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方针。对节目进行大胆改革,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午间半小时》,和融欣赏性、知识性、新闻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今晚八点半》等时代感强、可容性大、资料丰富、格调清新、形式别致、雅俗共赏的节

目,受到了听众的青睐。改革的春风也浸润着我们的播音事业。19xx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播音特点和当前新闻播音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播音工作务必根据改革需要,勇于创新,探索新的播音方法,并提出“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方针。如果说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员几十年的播音生涯中构成的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语言功底扎实、严谨规范、庄重沉稳的播音风格,可称之为人民播音的第一次高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播音风格又到达了第二次高峰,我们熟知的赵忠祥、沈力、铁成、方明等新闻播音员,他们鲜明的播音风格折射着这

风格的构成,同时代、社会、文化、修养、民族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艺术风格都会受到必须的社会生活和不同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影响和制约,播音风格也不例外。

稿件是播音创作的依据。播音风格是在表达稿件资料的同时体现出来的,没有稿件也就没有了播音,更谈不上风格。而新闻稿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稿件的风格必然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播音风格有着很强的附着性,播音员的潜力就在于稿件的风格和自己播音风格有机的统一,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新闻文本也会对播音风格产生影响。我们人民播音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也经历了千锤百炼,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也已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也为新的播音风格构成带给了展示的平台

和空间。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新闻播音进入其风格构成的第三次高峰期———即“说新闻”。传播媒介不仅仅把重心放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同时也注重受众的需求。新闻播音创作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也在改革、创新。到了80年代后90年代初期,香港凤凰卫视出现了鲁豫“凤凰早班车”节目首开“说新闻”的先河,主持人在温和与简单的气氛中,将最新消息和财经资讯向观众娓娓道来,使报纸摘要变得与众不同,这种播音风格一时成了“说新闻”的一大流派。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新闻节目我播你听的以权威姿态样式出此刻受众面前的风格。

“说新闻”诸如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要经受大浪淘沙与时间的历练。业内专家认为,“说新闻”给人明快、新鲜的感觉,说者鲜明的个性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交流感更强,贴合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但缺乏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和权威性。为使新闻播音既体现党的喉舌作用,又体现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新闻播音语体出现了播与说相结合的播音风格,根据稿件资料构成了“宜播则播”“宜说则说”的播音风格。语言样式更丰富也更贴合新闻播音语言的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及时代感、分寸感和亲切感的特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徐俐、海霞等播说结合的新闻播音风格,为新闻播音事业涂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体现了时代气息,也推动了新闻播音事业的向前发展。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务必以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为根本,以国情为土壤,以历史经验和传播规律为源泉,以提高自己语言的质量为目标;也务必在特有的思想感情、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

化知识、审美理想规定范围内去深刻感受和体验,使之融入播音创作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以及人们由此对媒体的理解要求并非一成不变,新闻播音主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的桥梁和纽带,站在传播的最前沿,既要坚持党性立场又要满足大众的理解需求,只有善于发现这些变化,抓住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群众理解心理的新闻播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1:网络传播对电视新闻的影响分析 篇8:

摘要: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新闻传播时代逐步到来,新闻的传播不断实现全球化、网络化,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新闻媒介。网络新闻有着传统新闻没有的特点,比如说复合性、广泛性以及互动性等,但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缺点,比如可信度低、原创性低等。因此,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是新闻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网络传播时代下的电视新闻展开,深入探讨电视新闻如何才能抓住机会更好立足。

关键词:网络传播时代;电视新闻;影响;多媒体

电视这种传统的媒介可以实现大量的信息传递活动,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电视这一传统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网络传播时代中出现的网络新闻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并且传播新闻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发展,是我国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新闻的传播因其多样化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给电视新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主要介绍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带来的影响以及电视新闻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应如何获得生存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传播时代背景

(一)网络新闻的优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得到了很大进步,它和传统的新闻报道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网络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有庞大的新闻内容数据库做支撑,受众可以自行选择新闻内容,满足受众的需求;网络新闻的实效性更强,由于计算机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网络新闻信息的制定和传播更加方便,凸显新闻的实效性;网络新闻还体现出互动性,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后还可以对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评价,发布到一些平台之上,受众之间还可以进行互相交流等;网络新闻的出现也有着更强的实用性,受众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一些受众需要的信息内容,大大地提高了新闻的实用性。

(二)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区别

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信息的传播过程。就网络新闻来说,其传播过程更加大众化,很多网友就是网络新闻的发布者,比如说在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中,每个人都可 而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则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新闻信息内容要经过审核等。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网络信息的发布速度快、大众性强,但是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更高。从受众角度来看,网络新闻有着极其广泛的覆盖领域,可以全天候发布新闻信息,受众也可以在任何时间浏览新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的出现,网络新闻受众数量越来越多,但经调查表明,网络新闻受众量还是不及电视媒体的受众量,因为网络新闻受众主要集中于年轻人,而电视媒体的受众则不限制年龄。

二、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影响以及具体建议

(一)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电视新闻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不再是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网络新闻的实效性以及大众性,改变了传统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慢的问题,这对电视新闻的影响主要有:电视新闻不再有明显的优势,由于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播范围较广,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这就导致电视新闻以往的优势大大削弱,电视新闻信息的影响力受到打击。网络新闻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介的出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网友在网络信息中可以进行互动,更加彰显出网络新闻的优势,而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二)对电视新闻发展的建议

由于网络新闻的发展对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视新闻事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1.重视对新闻的深度报道。网络传播时代带给受众的是巨大的新闻信息量,信息呈现出片面化、简单化的特点,这样的新闻信息不能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因此电视媒体要抓住这一特点,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内涵,对新闻信息作出更加有深度的报道,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2.电视新闻报道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网络新闻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到很多受众喜欢,因此电视新闻要取其长处,改变传统单一的新闻传播方法,在和网络新闻的竞争中丰富自身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的电视新闻形式可以带给受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得到更多受众的喜爱,提高自身竞争力。

3.借助多媒体的融合,提高电视新闻的互动性。电视新闻节目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重视和受众的互动性,因此电视媒体应该借助网络与多媒体等进行融合。比如说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方式加强和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可以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网络新闻的出现对传统电视新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只有不断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网络传播时代站稳脚跟,使电视新闻得到更多受众喜爱,电视这一传统媒体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博雅。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04)

2.张晓钟。当前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J].艺术百家,2013(z1)

3.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J].中国电视,2013(07)

4.田连友,谢商精。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56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