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实思路和工作举措
以建强红色名村为抓手(约720字)
XXX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后,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以建强红色名村为抓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壮大红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作示范、勇争先”。
以“魂”凝心强引领。遴选富有红色底蕴的村庄,聘请16名党史专家、革命后代、红色教育机构资深教授等,组建“红色名村建设专家库”,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建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29个红色名村。打造“引兵井冈”“大仓会见”“茅坪安家”“八角楼的灯光”“柏露会议”等精品课程和实践点,培育一支600余人的红色讲解员队伍,开办“红色课堂”,实施“红色工匠”培育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以“联”聚力强支撑。打造“红色名村党建联盟”,开展红色名村联学、联建、联享“三联”建设,建立“N对1”结对帮扶机制,有效整合山上山下、山里山外资源,推动45个局(市)直单位、24个红色教育机构与红色名村结对,整合资金4000多万元,推动政策、土地、项目资源向红色名村倾斜。将中国XXX干部学院、XX干部学院等授(挂)牌的42个精品现场教学点与红色名村串联,在XXX市内和原XXX革命根据地范围内打造13条红色精品路线,建成茅坪镇红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形成全山覆盖、全域循环的“红色美丽综合体”。
以“红”换金强产业。探索“党建+红色教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红色市场联享。村集体利用红色名村的红色资源资产,通过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结对帮扶单位合作,共打造15个红色研学基地,创建12个省3A级以上的乡村旅游点,并制定红色遗存、教学课程、服务设施、体验项目等8项资源清单,向红色教育机构、旅游经营主体开放共享,发展民宿床位万余个,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研学旅游饭”。2022年,XXX红色名村实现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近30万元。
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首位(约600字)
XX县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蓄势赋能。2022年,全县108个村全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其中3个村收入200万元以上。
压紧压实责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重点推进,坚持县委统筹,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预期发展目标。推行“强村带弱村”“镇村联动”等发展模式,以现场推进会观摩全覆盖方式推动工作,传导压力。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评先评优重要指标及乡村干部绩效考核、驻村工作队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
建强基层堡垒。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外出经商人员、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以实干实绩择优选拔一批富有战斗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带头人,配强村领导班子。出台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办法,从县级层面建立并落实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与村干部、村办公司管理人员报酬待遇挂钩机制,充分激发干事积极性。
突出群众主体。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发动党员组建产业发展技术指导队、农业生产志愿服务队,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全县共组建党员指导服务队65支,800余名党员参与,服务村民1万余人次。围绕建立村集体与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在潭溪乡新庄村、宏村镇中湖村试点村集体为村民养老新模式,村集体出资为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安服务,让群众真正成为受益者,把带领村民致富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约580字)
XX县以实施乡村干部人才“百千万”工程(培养百名乡镇后备干部,储备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育万名乡村实用人才)为抓手,确保乡村干部人才量足质优,充分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建强乡镇干部队伍。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全县9个乡镇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的干部有31人,占比30%;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的干部有61人,占比%。坚持“一线导向”使用干部,2021年县乡班子换届以来,提拔乡镇事业干部16人,乡镇事业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乡镇公务员职级晋升89人,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实施“双提升”行动,通过开设“干部大讲堂”“红色大讲堂”,有针对性提升乡镇干部队伍专业素能和政治素养。
建强村级干部队伍。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其中致富能手占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村干部“双带”能力,通过专题轮训、擂台比武、学习观摩,提升村干部队伍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注重壮大村级后备力量,按照“1+2+N”梯次方式,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82人,确保源头活水不断。
建强驻村干部队伍。坚持严格挑选、精准选派,向41个重点村派驻9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采取集中轮训、定期调度和片区交流等方式,提高驻村干部帮扶水平。把驻村帮扶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干部提拔重用和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五方面人员中择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依据。
探索“田园党建”破解难题新路径(约500字)
XX县探索“田园党建”综合体,走出一条欠发达山区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并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
组织建在田园,支部堡垒“强起来”。按照“从事行业相同、生产作业区域相近、便于作用发挥”原则,设置216个“田园党小组”,推行“书记领办”工程,孵化培育示范点32个,其中,获评4个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396名党员领办农民合作社102个、创办致富项目516个。2022年以来,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53人、各类乡土人才1154人、村级后备干部189人。
干部沉在田园,上下联动“热起来”。县级干部全覆盖结对联系35个后进村,108名机关干部驻村帮扶,推动政策、资源、项目向基层倾斜。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涉农项目185个亿元。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5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8条”等政策,引导58个企业商会与35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结对共建,组建17支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
产业兴在田园,村民腰包“鼓起来”。立足资源禀赋,纵深推进三产融合,建成富硒产业示范基地28个,培育富硒产业园区1个。2022年,全县生态产业三产总值突破60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同比增长%,村均经营性收入达万元。
擦亮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金招牌(约670字)
XX县持续擦亮创业致富带头人金招牌,以乡土人才培育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永久牌”工作队。
创新机制育好人才。每年组织人才到国家乡村振兴局(蓉中)培训基地培训,把好经验“学回来”,构建县级示范培训、部门分类培训、乡镇兜底培训机制,每年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组建创业致富带头人行业协会和创业导师队伍,实行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座谈交流、观摩学习等活动。对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创业导师实行半年一评估、一年一考核,2022年对42名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予以表彰和奖励。5年来,成功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3481名,孵化创业导师58名,建立实训基地17个,成功带动6800余名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确立产业帮带格局。鼓励致富带头人差异化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依托“XX白莲”“XX烟叶”“XX翻秋花生”“XX贡米”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22年引领群众种植白莲万亩、烟叶万亩、翻秋花生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通银行授信体系,为合作社提供20万~500万元信用贷款。目前,全县348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领办成立合作社216个。
党建引领“双培双强”。把农村党员培育成创业致富带头人,把优秀青年带头人培养成中共党员,全县共培育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754名。通过“双培双强”,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明显改善,“双带”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把创业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干部“人才库”,优先推荐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全县从带头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08人,其中184人走上村干部岗位,村党组织书记致富能手比例从51%提升至94%,助力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1000余万元,增幅达26%。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约670字)
XX县以百企联百村、百贤治百村、百队助百村“三百工程”为帆,推动各领域党建力量向农村倾斜,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借“两新”之力,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全面推行“三融入三优先三回报”模式(党建工作融入经营管理、生产发展、企业文化,园区招聘党员优先、中层选拔党员优先、人才培养党员优先,激励企业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职工),引导非公企业通过产业帮扶、志愿服务、爱心捐助等方式,在乡村振兴一线彰显担当。2022年以来,推动106家企业与139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指导实施村企合作项目42个,提供就业岗位359个,捐款捐物200余万元。
聚“乡贤”之才,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采取“基层党委+乡贤+乡村治理”的模式,组建乡贤协会,打造特色乡贤馆,以乡情为引,推动乡贤人才携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回乡创业,或担任村办公司名誉董事长、乡创特派员,在乡村治理、矛盾调解、产业发展上发挥作用。2022年以来,回引乡贤担任“名誉董事长”48人、“特聘村主任”31人、“乡创特派员”10人,带回项目68个,带动群众就业1500余人,帮助村集体增收500余万元。
集“机关”之能,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大力开展“美丽幸福XX·党员示范行动”,推动机关党员下沉,在乡村振兴一线“作示范、勇争先”。2022年以来,共推动63个县直单位成立帮扶小组,139个机关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采取“一对一”方式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100多名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辐射带动8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0余场,帮助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115个,帮助实施特色农业产业,筹措帮扶资金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