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主题教育党课:强党性着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惠民

网友发表时间 2640640

根据第二批主体教育工作安排,结合上级要求及个人在主题教育中的学习体会,努力贴近民政工作现实需要,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梳理,今天我围绕“强党性着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惠民”为题给大家上一次主题党课。

一、全面辩证,准确把握民政工作的本质内涵

(一)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这是对民政工作政治属性的深刻阐述。民政工作范围很广,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从婚姻登记到儿童福利,从社会救助到社区治理,从养老服务到殡葬服务,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最能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基本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强调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明确了民政工作属于社会建设范畴,并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夯基兜底作用。民政工作的基本定位要求自觉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作为。

(三)内在联系。民政服务对象特殊,服务机构多、资金量大、队伍多元,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每一项工作都体现着党和政府的为民之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民政服务对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发展性、服务性、精神性需求将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民政部门充分把握各项业务的内在关联度,以全面、广泛的协同配合促进整体有效运转,释放最大效应。把握好内在联系就要自觉从大局看问题,自觉打破单块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的阻隔,把民政工作放到大局中谋划思考。

二、立足本职,不断增强发挥作用的行动自觉

兜底保障人群,往往是社会最困弱的群体,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障儿童,还有一些残障人士、高龄老人等,他们往往缺乏求助意识、求助能力,需要基层工作者及时发现、及时救助。*月*日—*月*日,我们经历了*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工作。在迎检阶段,我们强化宣传,推动政策普及,纠治村(居)救助信息公开公示问题,加强社会救助领域“政策找人”力度,“线上”,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等方式筛查存在风险的低收入人口,“线下”,进行大走访大排查,根据掌握的救助人群和救助需求,主动匹配救助政策。*天的时间,增加低保*人,实现了低保扩围增效;解决“三差”问题*例,巩固了分散特困人员生活质量;规范了*个村(居)、*处社区的救助信息公示标准,推动了农村“四议两公开”(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城市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公开征求居民意见;党员代表会和居民委员会审议,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及决议实施过程公开)。

还有我们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全市*家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家、民办非企业*家)。可以说,管理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认真落实申请、审核、集体研究、逐级审核批准等程序,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严格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积极构建亲清政社关系、着力提升五社联动质效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践,获得了显著成效,经验材料也在中国社会报、省厅官网进行了推介。

还有我们的养老工作,完成*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推动*个敬老院完成公建民营,实现向区域型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将*镇、*镇确定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试点单位,承接属地分散特困对象及社会老人居家上门服务工作。殡葬工作,火化率在*持续排名靠前。婚俗改革也是卓有成效。

2023年,可以说,一年来,我们取得的工作成绩是可圈可点的,所有工作成果,都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分不开。劲用在哪儿,哪儿就有突破,可以说,我们的努力是有收获的。我们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要强化向上汇报对接,加强与省民政厅对口处室联系对接,积极汇报2023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配合做好考核验收工作,从工作成效中提炼工作经验,寻找短板和解决短板的思路、途径,认真谋划2024年重点工作,争取上级支持和认可,形成“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神状态,为2024年工作赢得时间和主动。

三、学思践悟,切实找准实现价值的践行路径

在与咱们年轻民政干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很多人在入职民政工作之前,一直以为民政局就是办理结婚登记的地方,从事民政工作之后,才深刻体会到民政工作的艰巨、光荣、繁琐。民政工作是平凡的。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且很多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的很多工作岗位需要和“生、老、病、死、残”等天天打交道。我们的工作空间没有经天纬地的恢弘,也没有指点江山的磅礴,有的只是百姓衣食冷暖,有的只是街头巷尾的社情民意。“一入民政门,终生民政人”是我们多数人的宿命,我们所肩负的,是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使命;我们所秉承的,是“让天下苍生俱饱暖”的豪情之志;我们所追求的,是拉动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的崇高理想!爱岗敬业,在助力民政工作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应该是每一名民政工作者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从事民政事业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也应该是我们展示才华、实现价值、回馈社会、造福群众的难得机遇。当困难群众得到帮扶、特困老人得到照顾、贫困学子得到资助…,“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再多付出、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值得。只有真正拥有这种民政情怀,始终保持一种昂扬的工作状态,才能在奋力开创出民政工作新局面中实现“奉献社会”与“体现个人价值”双赢!

最后,我提出“五要”与大家共勉。

一要善为大事。社会救助方面,不仅要及时给予低收入群体应有的物质保障,还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调整精神状态,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让他们生活得有希望、有追求、有尊严。村(社区)组织建设方面,要积极拓展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气顺则心顺,心安则民安”,从这些角度讲,都可以说“民政事业大如天”。做成大事,就要善于从战略上探索、思考,谋划事关长远、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问题,及时稳妥地解决当下的主要矛盾。比如,要加快制定当前民政急需、社会急用的养老服务、救助服务、未成年关爱保护等民政重点领域标准化规范,真正发挥标准化对民政工作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要能为难事。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增加的不利条件下,要拿出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推动强化民政部门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努力保民生、保民利、保民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稳定。“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一个词“扩中”,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民政的任务就是保基本,推动强化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防止低收入群体越来越大,遏制两极分化。

三要多为善事。民政部门扶危济困,救残助孤,让弱者鼓起生活的勇气,让贫者得到关爱佑护,让困者解除燃眉之急,就是做善事。这样的善事多多益善、越多越好。要发挥好社会救助政策、慈善事业和社会组织功能,在扶贫赈灾、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生活帮扶、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要勤为义事。从国家政策和统计部门发布的人口结构数据不难发现,老龄化持续加剧,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要尊老敬老助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让老年人生活更有尊严、充满幸福感”这个出发点投身养老服务事业。关于殡葬工作,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死者为大”、“死生亦大矣”,让亡故者走得体面,是一种人道精神,也是对生命的敬畏,要勤于思考、用心服务,努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让逝者安心、生者慰藉。

五要常为好事。要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访贫问苦,雪中送炭。因为我们是民政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团结同志、助人为乐、关爱友邻、热心公益、发散光芒,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本职本岗工作范畴。

这五件事是民政工作基础中的基础、要害中的要害、关键中的关键,民政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切实根据市委、局党组工作安排,推动民政领域第二批主体教育取得实效,树牢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加强工作谋划,锻长板补短板,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群众满意、影响力大的民政工作样板,培育一批专业度高、覆盖面广、美誉度高的民政服务品牌,示范引领民政服务更加普惠多元、公平可及、协调高效,确保民政工作受益范围更加广泛、惠民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水平更有保障。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7 264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