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00263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1

一.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促进社区管理制度化

社区成立后,首先从建章立制入手,夯实民主基础,从根本上取信于民。结合自身实际,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初拟草案、专家,相关部门论证以及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内容包括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治安、计生、福利、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把社区的管理事项用规约的形式固定规定下来。根据自治章程的规定,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以投票表决形式选举出的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是社区的议事监督机构,以社区居委会为执行机构的组织形式,形成凡涉及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大事,均由议事机构进行讨论,拿出实施方案,经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后,再由执行机构组织落实的工作程序,保证社区治理有理有据,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确保社区整体功能的发挥和运行的规范。为落实居民自治章程,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素质,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还制定了居委会《约法三章》,严明纪律,规范行为,使大家有章可循,按规章制度办事。

二.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制,保障社区管理规范化

民主选举是社区自治的基础,是扩大社区民主,实现社区自治的举措。小区建立初期,设有一村、二村、三村3个小型居委会,随着城市化发展需要,20**年8月撤销原三个居委会,采取公开、公平竞争的民主原则,依法重新选举。这次换届选举有如下特点:一是依法界定选民资格,保障居民选举的权利。将选民资格确认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根据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选民资格条件。具体操作是:户口在本辖区的选民是当然的选民,但不常住在这里的可以不予登记(本人有要求的除外);常住在本辖区,户口不在本辖区的居民可以是社区的选民(本人不愿参加登记的除外);竞争社区组织职位的人员,经本人申请,选举委员会同意,并将户口迁往所在社区的,可以予以登记;军人、大专院校的学生等一些特殊群体可以作为选民,参照本地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有关办法执行。这样做有效的解决了长久以来比较头疼的几个问题,即大量的空挂户不能参加投票而直接影响参选率;实际居住在社区而户口不在社区的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在社区初创时期,有志于社区工作的人才受居民身份的限制不能参与社区工作职位竞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网络站选,影响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的提高。二是坚持民主选举社区代表。选举高素质的社区代表是提高社区代表会议决策水平的基础。居民代表候选人不搞组织推荐全部由居民联名推荐产生。在居民楼、驻街单位发放、张贴了《致XX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的一封信》,采取主任包楼、组长包户的做法,分组召开居民会议,召开组长、社区单位、流动人口群众会,向居民宣传推选社区代表的重要性的认识,经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代表,党员比例高,文化程度高,在职人员比例增加,男性比例增加。民主方式直选产生的居民代表有着相对广泛和扎实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在社区群众中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社区民主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杜绝指派和内定,夯实社区真正意义上直选的基础。XX小区直选的提名方式采用居民10人以上联名,或者居民代表5人以上联名二种形式,召开居民代表与居民小组长会议进行提名,再就提名更广泛征求意见,为日后候选人高当选率打下了基础。四是采取预选方式确定正式候选人。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和居民会议进行协商,最后由居民代表会议进行预选产生正式候选人,杜绝了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指派与内定。五是从过去等额选举、公开写票变为差额选举、秘密写票方式。并且突破以往正式候选人不发表演讲的传统做法,开展平等竞争选举。候选人要向居民们发表竞选演说,陈述对社区的认识,描绘社区发展的蓝图,并回答居民们的问题。这些无疑给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实行依法治理、民主决策,提高社区管理民主法治化

XX社区居民多是“农转非”,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针对这种现象,召开了社区班子成员会议和居民代表座谈会,专门学习了有关文件,通过他们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明确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依法治理。一是建立了由社区主要领导负责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切实发挥领导小组在社区普法和依法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二是实行了包片联组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人人联片、个个包组。同时发挥联户联防责任人的作用,让他们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紧密配合,协同治理。三是综合整治,实现社区专项治理经常化。围绕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社区居民或成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打击和预防“”等组织、净化社区环境、预防矛盾激化、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扫黄、打非等具体工作目标,加强饿社区矛盾纠纷的综合治理,建立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障社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民主决策是社区自治的核心,社区内重大问题由社区成员民主决定,体现了社区自治的本质要求。XX社区按照“议行分设”的原则,采取“四组织、三层次”(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为决策监督层、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的构建方式,制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主体、例会时间、议事内容、议事原则、议题产生、表决方式和保证措施等条款,保证民主决策有章可循。

四.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推动社区管理透明化

民主监督是社区自治的保证,具体内容:一是坚持落实评议会制度。为更好地推进社区民主自治,社区组织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为保证会议质量,居委会提前三天将会议通知、工作报告和要讨论的文件发到代表手中,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审查并征求居民意见。会上,代表认真听取居委会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汇报,做出评议,并对今年的工作计划提出建议。社区代表会和评议制度疏通了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社区居委会也成为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二是实行三公开,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三公开”制度,即居务公开、制度公开、财务公开,而财务公开更是关系广大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网络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理财的重要途径。为了管好财务,坚持一枝笔审批,每月定期集体会审帐目,并对每枝笔支出实行“四章把关”,即:所有支出单据,必须依次由经手人签章、会计注明用途并签章、居委会主任审批签章、民主理财小组复查盖章。此外,还实行“三书一单”理财制度:即年底由主任、会计、出纳就全年财务收支情况签定《经济责任书》,保证全年经济活动和审批单据没有问题;各民主理财小组签定《民主理财意见书》,对全年财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居委会财务审计小组签定《审计鉴定书》,对全年的经济活动作出鉴定结论;会计、档案员签定《会计资料入档清单》,显示年底会计帐目资料交接情况。这一系列的制度落实,使居民对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大事清楚放心,也提高了社区事务民主管理水平。

社区给街道领导意见和建议 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2

1.以构建“六好”(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通过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制度,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社区商业服务。

2.加强社区救助服务。建立起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康复、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区自助、互助为补充,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区救助工作体系。使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及时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特殊困难及未成年人得到教育救助,低收入居民家庭中住房困难得到廉租房救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推动社区社会捐助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及时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为特困群体提供必要的实物救助。

3.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网络联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岗位供求情况、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台帐的动态管理。宣传和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和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城镇就业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扩大与促进就业。

4.加强社区安全服务。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强化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警力下移,重心下移,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保会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使安全网络覆盖社区各个角落,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5.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6.加强社区计生服务。以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为主要形式,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

7.加强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大力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体工作体系,积极倡导并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

8.加强社区环保服务。重视社区环境保护,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和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处理、水资源再生利用等工作,改善社区环保基础条件。积极推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增强居民的公共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环境建设活动。积极推广“城管执法进社区”共建工作,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秩序整顿,创新社区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居民营造一个整洁、美好而又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

9.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要协调好驻社区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使用管理好社区服务设施,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扶助服务,及时听取和反映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10.积极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社会捐赠、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难提供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志愿人员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本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职能分化,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基层社会关系的管理方式逐步从单位管理转化为社区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社区居民在物质、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保障人民民主,同时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积极调动城市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淡化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推进社区自治,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下文将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政府在社区自治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得出社区自治需以服务型政府为支撑的理论结论,并归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再从实践的角度,结合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社区的实践经验,从横向的社区居民自治,和纵向的政府为社区提供服务,与社区对政府给予评价和居民参与政府重大决策这三个方面,总结服务型政府与社区自治的互动机制。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一套可为其他政府和社区借鉴的社区自治方案。

一、社区自治需以服务型政府为支撑

所谓社区自治,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1]。”根据《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执行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第10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可见,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其根本性质是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而非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的程序,建立起反映公民意志,以‘以人为本’为宗旨并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人性化的政府[2]。”而从政府角色和职能转变角度出发,服务型政府可以定义为“是指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服务者,意味着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3]。”

但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自古以来,在政府、社会和公民三者的关系中,政府都占据着主导地位。长久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再加上建国后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和单位制,使得公民相对于国家和政府处于依附地位,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匮乏,只有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此时的政府,居高临下,处于管理者的地位,社会事务由政府主导。绝大部分本属于社区的事务都由单位包办,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所辖的对象都是少数单位无法管辖的社会闲散人员。居民委员会虽然名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往往成为街道办事处的下属机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公民缺乏参与意识、政府行政主导性强和民间组织发展缓慢等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影响了社区自治的发展进程。

真正要实现社区自治,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核心在于要将原来“政府本位”的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社会本位”。社区事务是居民自己的事务,社区如何管理不应由政府决定,居民委员会也不应当成为街办命令的执行者,而应当由居民决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政府提供服务,帮助居民委员会实施社区自治。在我国,政府的集权统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有着成熟的经验,而城市社区自治的建设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程,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如果把政府统治比喻为一个成年的大人,那么社区自治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大人要做的并不是一味的领着孩童向前走,而是应当在一旁保护孩童,引导和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走稳走好。只有在思想上将社区自治的主导者从政府转变为居民,才能调动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才会淡化居民委员会行政管理的色彩,才能激发民间组织的成长,最终实现社区自治。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树立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三条基本原则,其中前两项原则所包涵的思想即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思想:“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2.坚持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

从宏观角度而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为了推进社会公民自治,通过转变政府角色,解决社会公民自治中遇到的问题。而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小单元,社区居民自治也属于社会公民自治的一部分。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与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相对应,要满足社区居民自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以及培养居民自治意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也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有所规定。

其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要求即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工作重心由对社区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指导与服务。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保持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构与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与协助关系。将应属于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权等权利还给社区,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帮助社区解决困难,实现社区自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第(四)条至第(十一)条,从社区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服务,以及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等八个方面,对政府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提出了要求。

其二,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在政府主导行政管理转变为社区自治的同时,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力和责任相应地转移到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必然会相应地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即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居民应当遵守居民会议的决议和居民公约。”可见,居委会的成员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居委会的权力源自于社区居民,而不是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构,因此,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议会的执行机构,对居民会议负责。

虽然在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模式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角色均是执行机构。但不同之处在于,在管理型政府模式下,居委会执行的多数是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构,如街道办事处的决定,该执行更偏重于政府行政管理行为;而在服务型政府的模式下,居委会所执行的主要是代表社区全体居民的居民议会的决定,这种执行是社区居民自治的体现。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也表明,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包括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等。

其三,培养居民自治意识。只有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让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才能形成真正的有灵魂的社区自治体系。如果居民缺乏自治意识,那么即使政府职能已从管理转变为指导和服务,即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得到了增强,所形成的社区自治格局也不过是空有其表,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不可能长久发展。

培养居民自治意识的方式,除了常见的标语式的宣传教育外,更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参与自治的渠道。因为“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意识必须建立在对于自身在社区中主体地位的确认之上,而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只有在社区自治参与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形成。[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37).]”只有让广大居民都有机会参与到社区管理活动中,才能普遍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

三、服务型政府与社区的互动机制

基于以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建立了“三站式”群众诉求矛盾解决“直通车”机制,由政府和社区有机的互动联动,形成了一个高效高质的社区自治体系,是服务型政府与社区互动的一个范例。该“三站式”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三年来共召开听证会175次,协调会202次,群众诉求223件,解决各类问题2756件,化解、缓解矛盾143起。

“三站式”机制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矛盾。该机制分为责任区、居民区、街道三个层次,即“三站”,以金字塔形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团队由街道、居民区、行政派出机构、社区单位共同组成,形成普遍走访工作机制,将发现的问题和矛盾首先在金字塔的底端解决,无法解决的向金字塔上层移交。该机制的特点在于,政府、居民、社会多方协调,快速解决。

该“三站式”群众诉求矛盾解决“直通车”机制实际上是在横向的社区居民自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社区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纵向的双向沟通机制。因此,该机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居民委员会执行的社区居民自治;第二,政府为社区提供服务、帮助社区解决问题;第三,社区居民对政府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参与。本质上,社区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纵向沟通,最终是为横向的社区居民自治服务。

上述“三站式”机制的三大内容,是建设服务性政府的三项具体要求的体现。其中政府为社区提供服务、帮助社区解决问题,体现的是转变政府职能这一要求。而居民委员会执行的社区居民自治,和社区居民对政府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参与这两部分内容,共同体现了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培养公民自治意识的具体要求。以下结合“三站式”机制的具体做法进行评述。

首先,政府为社区提供服务、帮助社区解决问题方面。(1)在责任区采取零距离走访机制,及时了解居民的问题、需求和困难;定期召开有针对性的“草根会议”,高效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2)街道层面,建立“五会”配“五制”的工作模式:现场办公会配套领导包干制、社区事务综合调处会配套诉求转接制、服务群众促和谐议事会配套社情民意月报制、民生实事提议会配套项目征询契约制、矛盾排查分析会配套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以服务社区自治为宗旨,形成了一个以居民为本位、以社会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

其次,社区居民对政府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参与,主要体现是在居民区开展评议会和听证会。(1)评议会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对被评议的机构、事件、对象的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的会议制度。评议公安、工商、税务、环卫、市容监察、房管、卫生等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物业公司、社工工作站等居民区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将评议意见向被评议对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反馈。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应将评议小组的评议意见作为对部门双重管理、考核和有关干部奖惩任免的依据。(2)在社区实施的项目或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作出决策前,由居委会组织部分社区成员代表召开听证会,广泛讨论,并提出具体意见,由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回答与会人员的咨询,最后表决和形成听证决议。评议会和听证会充分给予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途径,使得居民对自身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确认,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识。同时,居委会也充分发挥沟通群众与政府这一职能,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反映群众诉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10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