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通信培训 通信技术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86854

【导言】此例“通信培训 通信技术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通信技能培训【第一篇】

伴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从思想、观念到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育部对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的有力推动下,国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也开始从最初的尝试摸索逐步走入理论探讨和科学发展的阶段。

本文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质量是一个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来。

1 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现状以及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对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影响。实践证明,那些接受了有效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角色的转变,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经过多年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小学及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都为培训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比较良好的基础,但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主要表现在:

培训目标比较模糊

培训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如何检验并不十分明确,特别是当培训以理论知识方面为主要或者是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操作的学时比较少的时候,培训结束以后往往是很难说清楚培训工作达到了怎么样的目标;同时,过分强调培训的人数、考试通过率或以是否会做课件等作为标准,都会导致培训目标泛化,人力物力浪费,收不到实效。

缺乏培训设计

中小学教师是个很大的群体。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备、师资水平及教师素质均存在较大差异[1],培训如果不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很容易流于形式。从教师个体来看,存在着学科的不同以及教师在年龄、知识水平、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都需要加以区分,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普遍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中小学教师培训同样是要求遵循投入最小化及收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的。但是,从现在的状况而言,培训工作每年都是在操作进行,培训的效果却是存在普遍的评估缺乏。培训工作的收益到底是什么不太明确,培训工作对于受培训者而言,对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影响也缺乏最终的追踪。

2 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体系的构建

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这是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际问题,是着力于解决为什么要进行培训以及哪些人员需要参与,哪些具体问题方面培训的重要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2],增强受训者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对受培训者个体而言,培训的重点是所在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尤其是个体现状与教学实际需求差异较大的方面。

对于培训的质量要求,本着面向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服务中小学的宗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收集相关信息:①学校内外对于培训工作的需要以及期望;②教师培训工作的现状以及技术水平;③其他的同类学校培训的教育质量水平和最高水平。这样就可以明确培训的内在需求和标准,同时衡量出培训要求与现有培训水平之间的差距,设定理想的培训目标方向。而且,教师个人的“缺口分析”的信息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以上找到的培训方面的要求以及对于受培训人员进行相关的评估,而且发现两者之间的具体差距;另一方面是可以从受培训者个体已经具备的工作绩效结果当中发现具体的问题,并且找出具体的差距。根据这两方面的相关信息,从实际的方面出发,结合我们每个受培训人员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需求施教,并且确定培训的需求。

信息技术培训的设计

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设计主要是包括于制定出培训评估的具体的标准、规划出培训课程、选择出培训的具体方式等。首先,要求明确出培训评估方面的标准,这是教师通过培训要达到如何的标准才能说明受培训者已经具备了该项信息素质,这是培训的逻辑起点。

其次,要求解决相关培训课程的具体问题。课程是根据培训的载体,是培训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问题。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的设计要求体现出培训的整体要求,通过培训课程的不断学习,教师要求学会编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要知道在何种教学活动中,何种条件下适合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运用。

再次,选择比较合适的培训方式。合适的培训方式是指针对教师特定的教学方面的需求提供出有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方式,强调针对性、开放性、情境性、协作性。如教师需要具备的课件制作能力,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以及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会、互联网培训等方式方法,最为经济有效;而对于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际改进教学,交流学习则是最易行有效的方式,与师生互动、学院交流、自主操作、体验式学习相结合,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制作讲稿或课件时,必须将相关的学习理论及教学设计思想贯穿其中。培训在使教师掌握工具软件使用的基础上,要本着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适时开办相应的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或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同时,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按中小学设置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研讨活动,选派同一学科教师,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教学设计案例和相关课件,进行演示和交流,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并通过专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课件制作质量。

具体的培训效果的相关的评估

为了解培训工作是否取得了期望的目标,必须对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细致的评估报告。评估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衡量培训工作是否有效的相关过程。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来进行评估,需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通过多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进行综合评价。

培训工作的评估

通信技术培训【第二篇】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培训方法

一、认知学徒制

1.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

传统学徒制中的学习处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中,目的是完成简单的任务,涉及的一般是身体技能。师傅给学徒的任务和问题不是为了教学,而是工作场所的需要,同时程序和策略通常可以以非言语的方式呈现。学徒在师傅对实际问题的示范、指导和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中学习,强调在技能的使用情景中教授技能,通过观察完成任务。

而认知学徒制中的学习是处于正式的教育场景中,目的是完成复杂的任务,涉及认知与元认知过程。专家给新手的任务和问题是为了使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逐渐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程序和策略必须以言语的方式呈现;学生在专家对问题的示范、指导、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清晰表达、反思和探究中学习;强调将知识一般化,通过清晰表达(学习者表达出知识和思维过程)完成任务。

因此,所谓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种从改造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HOTS),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以及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知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其中关于知识与技能的这一维度,《标准》明确指出:在基本知识的学习中要了解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掌握现在教育媒体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通过标准,可以得知,对技术人员在基本知识这部分的要求更多的是以了解为主。然而,在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则是要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了解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掌握教学媒体的维护与管理的方法;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可见,对技术人员在基本技能的学习中一般是以掌握为主,因为技术人员有责任辅助教学人员进行教学,帮助教学人员获取、加工和整理信息,以备教学之用。所以对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一般比较高。

三、认知学徒制方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中小学技术信息人员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人员和电教人员,这部分人员在学校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又是很小(部分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技术人员占学校教学人员的比例约为2%)。这样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中,受训者数量少,方便实施小班教学。认知学徒制沿袭了传统学徒制的特点(师傅带徒弟,基本上都是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一位培训者带几个受训者(一个专家带几个新手)。在小班教学中,首先,培训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因材施教。由于人数比较少,培训者可以了解不同受训者的基础、特长、能力、个性和心理等,从而进行详细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针对地解决不同受训者的问题,更好地因材施教。其次,促进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互动,利于受训者主动健康的发展。小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多,在培训者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合作式、探索式的学习,有利于受训者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一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论年龄多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需要有恰当的指导、个性的发展、自信心的满足和潜力的激发。在针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中,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学者们一直倡导、但是没有实现的小班教学。

认知学徒制应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的案例

培训教材:《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技术人员・初级)》刘雍潜 主编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试用教材。

教材介绍:此教材分为必修主题和选修主题两部分,必修主题中包括6个主题,每个主题中将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专项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为了达到基本的要求,专项发展目标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受训人员的专业发展。

案例选择:选取为达到专项发展目标所设计的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主题2 中的活动4、5――设计、制定、分享和修改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方案。

教学设计:基于认知学徒制的信息技术人员培训教学设计流程图1

培训者受训者其他受训者体现认知学徒制要素

布置内容(设计、制定、分享和修改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方案)培训者示范培训者个性化指导培训者给予建议观摩学习受训者收集材料,交流合作合作完成作业(评估方案)观摩学习情境学习示范个性化指导、合作学习搭建脚手架、指导

教师聆听、点评、给出修改建议以PPT或Word的形式展示,分享修改作业学习其他受训者的作业聆听提问清晰表达、反思反思、探究反思、探究

案例分析:

1. 通过培训者的示范,使受训者对整个设计有整体性的把握,同时将培训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便于受训者的学习,从而使受训者有意义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 通过指导和搭脚手架,使受训者在制定的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使学习的效率更高;

3. 通过清晰表达,使受训者的作品得以展示,分享经验;

4. 通过反思和探究,实现更加深刻的学习,修改其作品,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四、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效果。目前认知学徒制给从不一样的角度,沿袭传统学徒制的示范、指导和搭建脚手架优点,又增加了清晰表达、反思和探究的方法,即认知学徒制所包括的方法。本文结合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的特点,将认知学徒制的优点整合到培训中来,从多角度分析培训,完善培训中的方法,使受训者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知道如何做、如何思考,使其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Collins,A. (1991).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 (Eds.),Educational Values and Cognitive Instruction,LEA.

[2]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02:5-9.

通信网络技术培训【第三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尝试将当前流行的网络教育模式与柔性管理理念融入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去,形成一种基于网络的柔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模式革新传统的学习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

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面临着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多与集中培训课时少的矛盾。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性强,内容丰富,需要教师掌握的技术、技能非常多,而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也相当多,在有限的培训学时里,课堂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第二,受训教师多与培训教师少的矛盾。当前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缺陷,而学校专门从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又相对少,比例很不均衡。第三,培训面向不同专业教师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矛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面向全校有培训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而定期开设,统一的课程设置忽视了教师在不同专业领域应用的差异。不联系本学科教学,教师很难真正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本学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第四,教学形式的单一性与能力培养的多元性之间存在矛盾。传统的课堂式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实践操作,这样的培养模式难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特点。

二、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提出

针对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状,一方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教学,构建一个网络培训平台,以改进内容多与课时少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矛盾;另一方面,尝试在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思想,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对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

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具有以下优势: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减少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网络的便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柔性管理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也可称之为“人性化管理”。将企业中柔性管理的理念引入到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一切以受培训教师为中心,从课程设置到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教师都可以参与修改,这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基于网络的柔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模式,具有便捷的培训形式、丰富的培训内容、灵活的培训时间。同时,又引入了柔性管理的思想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调控,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望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为推动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如图1)。

三、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

(一)网络培训平台的搭建

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平台,一方面,可以缓解受训教师人数众多与专业培训教师相对少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可解决受训教师的工学矛盾以及传统的培训教学形式单一等缺陷;另一方面,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师技术培训可以为受训教师做出表率,让教师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切实地感受使用先进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便利。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平台由资源管理平台、资源搜索平台、学习过程管理平台、在线交流平台、管理与评价平台这五个子平台与海量资源库、学习过程定义库、交流信息库、学习表现与成绩库四大类后台数据库共同构成。

1.资源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提供了对海量资源库的管理功能,海量资源库由师生共同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由教师向受训者的知识推送模式,受训教师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分享知识给其他受训教师,资源库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宽,平台的使用者人人都可以为海量资源库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资源搜索平台。资源搜索平台提供了对海量资源库以及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例如关于“大熊猫”的主题式学习,在资源准备阶段,我们在Sohu网站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大熊猫”,在秒就查询到了49287条资料,并组织了“大熊猫资料,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繁殖”等子专题资源。

3.学习过程管理平台。在学习过程管理平台中引入了学习流的概念,学习流是对学习流程的形式化表示,它描述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各活动最基本的先后顺序和流向关系,用于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是学习流程建模的结果。在本平台中,对于学习流的过程定义由专业培训教师维护,保存在学习过程定义库中。

(二)柔性培训管理的实施策略

1.柔性化的培训组织形式。所谓柔性化的培训组织形式是指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的局限,按照学校发展需求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没有限制的网络中,自觉灵活、持续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师培训。首先,教师接受培训的场所灵活机动,受培训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参与培训的场所;其次,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解决了传统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工学矛盾;再次,系统会根据受训教师的自身情况,推荐恰当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受训教师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解决了在传统培训中,受培训的教师无法自由选择培训内容的缺陷;最后,受培训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跟其他教师交流培训心得,改变了传统培养模式中极少有互动的缺陷。

2.柔性化的培训内容。在基于网络的柔性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里,培训的内容是实时更新的,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已有资源,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新技术推送给受培训的教师,使得教师能够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实用的工作技能。在培训内容保持实时更新的同时,也传承了以往的知识信息,既记录最新的资讯知识,又保证知识的一致性。将知识重新分解与整合,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搭建教师全面的教育体系观。参训教师也可以参与制订培训计划,为培训组织者提供备选培训内容,充实网络培训平台的资源。由此可知,基于网络的柔性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不再单一,而是多元化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通信技能培训【第四篇】

关键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策略

现在,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多程度上,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高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专业课教学中不能成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服务,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很多教师的头疼的问题。对于教师而依然,他们大多数不抵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他们也希望能够成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善自己的课堂,但他们的信息素养不高,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是制约他们课堂改革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1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缺乏统一的标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代高职院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普遍较为重视,并且,他们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进行网络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之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主要是因为,现代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一块存在一些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到培训内容的有效制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任何政策要求教师必须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也没有出台政策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内容进行规定,对考试方式进行要求,因此,就导致,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一块上,教师学习随意性较大,学习的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的组织不合理。现在,有很多高职院校都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但对培训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却不做认真研究,导致很多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教学内容不符合,培训形式搞一刀切,采用统一模式,导致为教师的抵触,很多教师不是很重视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他们认为这种培训只是在走形式,走过场,对自己的专业教学发展作用不大,因此,参与的热情不高。加之,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研究培训教师的年龄特点,不研究教师的知识情况,信息素养情况,搞一刀切的培训,致使很多年龄大一些的教师完全听不懂培训的内容,他们难以消化培训内容,而一些年轻教师,他们的信息素养较高,又觉得培训内容过于简单,老套,对培训内容也很失望,这样,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培训手段单一。现在,高职院校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开展模式是一个专家在讲,很多教师在听,采用的是传统的讲座式培训法,这种培训模式单一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个体需要,很多教师认为只是听听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的应用水平还是得不到提升,因此,抵触这种讲座式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训效果不理想。

2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策略

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国家要重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要能够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指导这项工作,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的效果。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已经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行)》文件,这个文件,对于规范中小学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也需要针对高职院校特点,出台类似的文件,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工作压力不大,他们不需要参与考核活动,他们的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教师的学习紧迫感不强,在这种环境下,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使教师能够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助推课堂效果的提升,必须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进行规范,通过统一标准的制定,制定统一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策略,教师才能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在一定标准的引导下,培训活动的内容才能更为科学完善,教师通过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根据教师需要设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高职院校要根据教师需要,根据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高职教师而言,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相差很大,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从事的专业各有不同,对于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而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而言,他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差很大,信息化应用环境也不相同,因此,高职院校就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要确定一个最低标准,然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要设置层次化的培训目标,设置不同的培训班级,比如,基础班和提高班,设置多个层次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基础培训,使教师能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简单地信息操作技术,能够掌握多媒体的使用方式,能够利用多媒体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通过提高班的培训活动,使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意识,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并能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课件进行设计创新,培养创新性的现代教师。培训内容的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按照一定的层次,设置成模块,每个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单元,比如,可以分为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模块,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指导模块,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模块,计算机网络应用模块等等,通过层次化的模块设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模块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保障所有的教师在培训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可以保障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稳步提升。这对于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提升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丰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学校要根据教师的需要,应用多种手段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培训积极性,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在培训活动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培训模式等多种方式,充分引导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展开学习讨论,培训专家给教师以必要的指导,引导教师参与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去,这样,在实践中,在教师的上机操作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总之,在高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组织活动不利,培训模式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积极解决培训中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静,王咏。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20).

通信技术培训【第五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基本状况 培训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81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一、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基本状况

我校主要开展了三次全员培训。第一次是2003~2006年期间的“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初级培训”,其内容是Word、Excel、幻灯片的制作,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能处理基本的文字材料和数字统计。第二次是2007~2010年的“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培训”,其目的是:(1)培养教师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引导教师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修改与制作,把学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3)提高教师根据学科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第三次是2011年至今的“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和“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远程培训”。这次培训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对教师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中观课程”的概念,还提供了一套教学方法:主题单元计划设计、探究式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案设计。每一次培训都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信息技术水平。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方式

总的来说,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44岁以上的教师只能在计算机上完成网页浏览的操作,不能完成简单的音频、视频的处理,不能结合所教课程制作教学课件。因此,我们对在职教师主要采用集中分批脱产培训、送教下乡、校本培训三种传统的培训方式。

1.集中分批脱产培训。把教师分批次集中,进校进行脱产全封闭式(吃、住在校)培训。

2.送教下乡。每年暑假,我校都要聘请各学科专家或骨干教师到各个学区讲授继续教育课程。

3.校本培训。组织我校的教师定期到各个学区参加校本培训,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收集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在职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方式

1.搭建网络培训学习平台。利用继教网的教育资源,建立起教师培训平台,聘请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和优秀骨干教师讲课,让教师能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技能。建立继续教育的辅导主页,使教师能解决平时在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受培训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网络培训平台由教师进行实名注册,并为每一位教师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和学习目标计划书。学习档案袋包括:学习记录、下载材料、学习反思、学习作品集。学习平台采用交互式学习,交互式学习有以下两种方式。

(1)人机交互方式。该方式是指人通过电脑与学习平台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首先承培单位或教师把大量学习内容放到学习平台上,然后学员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练习,这能使学员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

(2)人机人的交互方式。该方式是指学员和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学习平台或网络通信手段进行交流的方式。它可以让学员和教师之间,学员和学员之间展开讨论,迅速向教师反馈学员的学习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辅导,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可通过教师的QQ群、博客等进行交流(短期脱岗集中培训宜采用这种方式),也可以采用非实时的离线展开,通过主页留言、E-mail等方式进行交流(个人的学习可选用此方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308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