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毛泽东范例优推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我心目中的毛泽东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第一篇】
从1976年的9月9日到2016年的9月9日,毛**离开我们整整四十年了。作为70后,我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在众多革命题材的影视剧里,特型演员们几乎把他的形象定格在了遥远的地方,让我感觉多少有些陌生。
不过,我还记得小时候翻开过爸爸那个宝贝的抽屉,里面居然有一本红色封面的毛泽东文选,因为听过毛**故事的缘故,所以一直认为那本书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但小学的水平的确看不懂,也就只能把这份尊敬埋藏在了心里。
高中时写作文,有位老师推荐我看了一本小册子叫《怎样写文章》,里面不是叫你怎样“偷奸耍滑”,也不是教你怎样写八股文,而是节选了许多名人大家对写文章的感悟,开头几篇的作者就是毛泽东,从讨论列宁的文章为什么能吸引人、引导人,到为什么要反对党八股,让我受益匪浅。
参加公安工作几年后,有幸在老政委的隔壁办公,有一天中午闲聊,老政委说年轻人要多读点书,多写点东西,转身从他背后的书柜里翻出来一套《毛泽东文选》(简装版,封面上有绿颜色),让我好好读读。我把这套书拿回办公室恭恭敬敬的放在书柜后,工作一忙居然就忘了去读。有一天一位派出所的教导员到我办公室看到这一套书,死活要借,我这才意识到它的珍贵,借给他两本后,自己才真心开始读《毛泽东文选》。
这一读似乎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与他走的更近,他的文章几乎是他一生的倒影,无论是诗词、评论还是调研,都可以将他更为鲜活、更为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两本借出去的书并没有回来,我现在又从网上买了一整套,遇到不会写文章的时候,遇到思想困惑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去翻一翻,这套《文选》总能给我思想的火花,而毛泽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更加清晰可信了。
在我的心中毛泽东最起码可以占据九个第一:
一、他是天底下第一等励志的人
毛泽东这样一个没有高等学历的书生,凭着对革命的一腔热情、对信念的坚定不渝,历经千辛万苦,受尽百般磨难,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立下的志愿,他的一生可以激励每一个人奋进,也足可以激励中国继续前进。
二、他是天底下第一等豁达的人
很多人都在总结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赢国民党,就连蒋介石也一直耿耿于怀自己的下场。可是我认为蒋介石输就输在他的气度上,毛泽东家的祖坟被他挖掉了,非但没有报复,反而把蒋家的祖坟保存的那么好。就这气场的比较,老蒋也就只配屈居在台湾那样的弹丸之地。
三、他是天底下第一等无私的人
毛泽东为了中国人民能站起来,能翻身当家做主人,耗尽了自己的一身,他把自家的田地分给了穷苦大众,把自己的亲兄弟和孩子们都领上了革命的道路,要说革命的彻底性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他为党的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事业无私奋斗了一辈子。
四、他是天底下第一等认真的人
毛泽东的认真是出了名的,看书认真、写文章认真,即使一个字、一个符号他都要计较;他的调研也是最认真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都是在他认真调研后写出的惊世之笔,甚至可以说他的认真多少次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五、他是天底下第一等浪漫的人
在他的诗词和书法里,充满了浪漫和不羁。他天生就有一股不愿被束缚的抗争劲,但是他又时时处处心怀天下,心系黎民。他书生意气、指点江山;他漫卷红旗,猛追穷寇;他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他的胸中,可以放得下宇宙间的一切,却又揉不进一粒伤害人民的沙子。
六、他是天底下第一等坚韧的人
毛泽东的一生充满坎坷,他被敌人称为匪,他又被内部的一些人误认为不懂马克思主义;他在党内一度被排挤,甚至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他几次生病命悬一线;他深入敌占区笑谈国共合作,他甚至面临过追杀暗杀而死里逃生。但是他有一颗坚韧的心,愈挫愈勇,遇难奋进,他的这份韧劲不仅成就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整个民族。
七、他是天底下第一等睿智的人
我最佩服他的一点是,在纷乱的时局下他能看到希望;在黑暗的环境里他能寻到出路。他的文章是药,可以医治人们心里的病,可以剔除组织的症结;他的文章是号角,可以鼓舞人心,让人们凝聚起来,团结奋进;他的文章又是尖刀,可以撕开敌人的外衣,让敌人原形毕露,无处藏身;他的文章又是一座桥,大家可以找到共同点,寻得公约数,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让敌人变得少少的。他总能在中国革命最低迷的时候,唤起人民对革命的希望。
八、他是天底下第一等勇敢的人
他敢横渡长江去中流击水,他敢和美国较量把他们打回三八线以南,他敢和老大哥苏联绝交,自力更生搞社会主义建设,在他的勇敢里始终有一份倔强。这份倔强曾经成为新中国的一种性格。我们的两弹一星就是在这份倔强的勇敢中诞生的,世界不敢轻视中国也是被这份英雄气征服的。
九、他是天底下第一等为了人民的人
在毛泽东的心里,人民的地位是最重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他亲笔题写的。在他感情世界里,他最看重的就是那些为了人民而无私奉献的人,他敬重白求恩,号召全党同志向他学习;他敬重张思德,认为他的牺牲重于泰山;而在他的笔下那些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心里没有人民。他批判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必将灭亡,因为他们心里只有自己没有人民。
毛泽东离开我们四十年了,却感觉他依然就在我们身边。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场合都不提毛泽东思想了,我也反思过难道他的思想和文章过时了?可是越看越觉得他的文章和思想对今天的时事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各种污蔑他,可是越看他的文章,越看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我就越相信毛泽东,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不会是阴谋家;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不可能贪图享乐;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不会伤害人民。
今年七一讲话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多句名言,特别是那一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再次勾起了我对**的缅怀,对于他个人的评价中央早有定论,我们无需再议,不过在复兴中华的征途上,我们何妨重拾起毛泽东的那份为党为民为国的初心,继续前进呢?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第二篇】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无论在他的生前还是故后,他的非凡伟绩、光辉思想和巨大魅力,总是超越时代、泽被后世,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这朴素的话语,发自一位“三落三起”、饱经沧桑的老一辈革命家之口,格外厚重深沉。这是伟人相望的崇敬,更是历史郑重的结论。
在风雷激荡、翻天覆地的20世纪,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斗,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我们党的精神世界;毛泽东的伟大品格情操,如此广泛地哺育着一代代中国人,以至在他逝去20多年后,他的形象依然在人们心中高高矗立。他是永远的毛**。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却始终无法改变国运式微、民族衰落的悲惨命运。正是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中国的面貌才彻底为之一变。在白山黑水、黄河两岸、苏杭沃野、华南大地,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举起暴动的火炬,揩干井冈的血迹,拾起长征的行囊,挥师抗日前线,决胜解放战场,以风卷残云的气势,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从此,没有了战乱的摧残,没有了亡国的屈辱,没有了被压迫的悲愤,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伟大国家,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土地上的主人。如此丰功伟绩,没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其谁能之?
毛泽东是思想巨人。从鸦片战争的林则徐、魏源到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到辛亥革命的孙中山,人们共求强国富民之路,屡遭挫折。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承继先驱者未竟之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解放和振兴的道路。毛泽东思想不是对马列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不是昙花一现的理论,而是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光辉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智慧,也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毛泽东思想都是党的指导思想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不移的信念就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在中国,改朝换代而又江河日下的历史,屡见不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并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毛泽东一生热爱人民,人民大众的命运是他始终魂牵梦萦的深情所在。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厥功至伟,六位至亲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但他没有居功自傲,一生过着朴素的生活。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伟大情操令新一代共产党人仰为楷模,敬为师表。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全国解放的千里决战,已成为一段壮怀激烈的历史渐行渐远;但我们应该永远记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发端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毛泽东思想依然是我们的旗帜,凝聚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依然是我们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第三篇】
毛泽东很推崇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我很喜欢他的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也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
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带着人们不相信他的自我解剖的遗憾,毛泽东也谢世近40年了。
现在无疑是该信的时候了。
可话又说回来,伟人的自我解剖,未必能反映他自身的全貌。有时未免谦逊,有时未免责己过严,有时则是出于微妙的政治需要……
于是,毛泽东眼里的那个毛泽东,自然就是加引号的了。
在他的自我解剖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对历史的反思与矫正。比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进行了一番自我解剖。他以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化过程为例,现身说法:“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衣服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这就让那些正在被要求思想改造的文艺家们意识到:哦,原来毛泽东也曾经如此……距离一下就近了。
毛泽东很推崇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我很喜欢他的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也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
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带着人们不相信他的自我解剖的遗憾,毛泽东也谢世近40年了。
现在无疑是该信的时候了。
可话又说回来,伟人的自我解剖,未必能反映他自身的全貌。有时未免谦逊,有时未免责己过严,有时则是出于微妙的政治需要……
于是,毛泽东眼里的那个毛泽东,自然就是加引号的了。
在他的自我解剖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对历史的反思与矫正。比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进行了一番自我解剖。他以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化过程为例,现身说法:“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衣服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这就让那些正在被要求思想改造的文艺家们意识到:哦,原来毛泽东也曾经如此……距离一下就近了。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第四篇】
今年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在此前后,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向前的新作《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引发读者热议。
朱向前说,每一个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毛泽东情结”——不管你是否承认,也无论你如何评判。
他说:“我讲毛泽东诗词,纯属无心插柳,歪打正着,然而这并非刻意为之的研究却一发而不可收,从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发展为一个专题,发展成听众数万并登陆权威电视媒体的系列讲座,最后整理出这本书。”
该书可分作两个部分:一为“朱向前解读毛泽东诗词”,另为“毛泽东诗词鉴赏”与“附录”。鉴赏与附录中的文字出自两个年轻人之手:朱寒汛执笔的“赏析”和刘常的“笺释”——由此,该书还具备了一种“代际对话”的性质。
所谓“另一种解读”,当然首先指书中朱向前对毛泽东诗词的整体解读,它是作者的“个人化”解读;同时出于讲座的需要,其循循善诱、潇洒放达又恭谨委婉的文风,使之成为了面向公众、面对你我的一次恳谈与交流。若从学术的角度作“正解”,“另一种解读”当指文章采用了“跨学科”的批评方法,从文学入手阐释毛泽东的精神传统,或言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阐发毛泽东诗词与人格之魅力。
书中所展示的“解读”有两个重要特色:其一,诗史合一,知人论世;其二,自创体系,独出机杼。延承中国文论“知人论世”之传统,作家主体与艺术文本互为参照、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是朱向前一以贯之的批评个性。书中广征博引,纵论古今,有史料钩沉,亦有生活趣闻:以史论诗,以诗论人,诗与史合一,人与诗互文。
不拘一格的“原创性”常常是朱向前批评文字的力量所在,且在《诗史合一》中,作者更推崇和持守“深入浅出”之原则,在史料发掘与理论阐释中有提升亦有辨析,保持了批评和景仰的均衡,以之引发读者的思索与回应,还原一个人性真实而又“千古一人”的毛泽东。书中对毛泽东个体人格之“三个侧面”的归纳阐释,对毛泽东关于文章做法之“神气”说的解读与领悟,对当年田中角荣获毛泽东手赠其写满眉批的《楚辞集注》之“深意”探幽、“旧典”新解,对毛泽东诗词特点的阐发,乃至对长征途中统帅三军的“马背诗人”推敲苦吟之神态的想象和描述,皆传递出作者“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研究态度和写作激情。
丰富而新鲜的史料,犀利而深邃的见解,职业且独具个性的艺术眼光,集合成《诗史合一》一书的基本品质,该书的特点及其带给读者的惊喜无疑是多层面的。作者共搜寻、厘定了104首毛泽东诗词,正式录入本书有76首(组),是截至目前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收录篇目最多的。一批诗作的初稿或发表前的未定稿收录在赏析文字之后,“初稿照录”无疑是全书的一个亮点。有精编的历史照片和书法绘画点缀其间。另一个颇为有趣的特点是,朱向前的两位合作者均为“80后”的青年作者,他们在飞扬的文字中,投入了自我的激情,也展示了独立个性,使得对毛泽东诗词之精神境界、艺术成就的探寻,在该书文本之内即构成了“代际”间的对话与交流。
朱向前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就毛泽东诗词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结束时,有老者与青年踊跃登台,用传统评剧和美声唱法竞相演唱毛泽东诗词,为此作者叹曰:“我觉得讲座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归功于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本身的魅力,在广大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和他的诗词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