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54829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

所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单单是指您注意休息,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小细节如果是您不注意的话,长时间累积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如果是想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具体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方法如下:

传统蹲在上厕所。

原因:现在很多人都选择马桶代替了传统的地“蹲坑”,但是这样的方式其实不利于健康。这是因为现在的马桶坐便让很多人利用方便的时间玩游戏、看报纸、抽烟等等。而长时间的久坐,会造成身体和有毒物质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时间长了,这些毒气会引发痔疮、肛门炎、慢性阴道炎,甚至宫颈癌等妇科肿瘤。尤其是喜欢在上厕所时候抽烟的人,这样的危害加倍。

建议:蹲便器取代马桶,最好上厕所要短平快,不要一味的舒适娱乐而加长坐马桶的时间。这样能尽量减少和有毒物质的接触时间,更有利于健康。

少坐有靠背的椅子。

原因:靠背椅是现在常见的一个小家具,但是有了靠背椅的.出现后,无靠背椅就被逐步地遗忘在一边。我们的身体并不适于坐一般的直靠背座椅。当站立或是坐无靠背椅子时,腹肌都在起作用,帮助脊椎支撑我们的体重。而坐在靠背椅上时,这些肌肉就会呈放松状态,只有脊椎来承受整个上半身的重量,额外的压力都加在了脊椎盘上,最终导致长期背痛。直背椅并不符合身体力学,如果人完全靠在直背椅上,双脚会自然悬空,身体得不到合理的支撑,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背痛等情况。

饭后10分钟后再刷牙。

不正确的习惯:吃过东西后刷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但有些人恨不得饭后马上就刷,有些人是饭后很久才想起来刷牙,还有些人甚至不管吃了点什么都要刷牙。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这几种刷牙方式反而不利于牙齿健康。

建议:在饭后10分钟左右漱口或刷牙,可有效降低蛀牙出现的几率。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吃了比较酸的食物后,最好先马上用清水漱口,过半小时再仔细刷牙。因为酸性物质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如果此时立即刷牙,牙刷的机械性摩擦作用会损伤牙釉质,反倒损害了牙齿健康。(参考《人体医学》的提示)

上述这些小细节都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是详细的介绍的话,是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的,比如说饮食上不要有暴饮暴食的习惯,冬天洗澡的时间不要间隔太短,以免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生活小细节。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

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方面

1.要求上课思想集中,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听时能抓住要点,边听边思考。

2.认真阅读课本。看懂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如对应用题的提示语、解题步骤、旁注、计算的法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计算公式等关键性知识要看懂,同时还要看懂课本上的示意图和线段图,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准备。

3.上课时认真思考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和发言。课本上的黑体字、解题规律、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都要提请学生多加注意和思考。

4.要根据老师的要求积极争取发言,要想好以后再讲,要力求做到叙述有序、有条有理,语言要简明扼要、语句完整,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宏亮,态度要大方。

5.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课内外作业,并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计算细心,做完题要验算,做错题要更正。

6.审题习惯是多种习惯的综合体现。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因为在计算中,运算方法、运算技巧再熟练、再灵活,如不能正确审题,方向出错,就会南辕北辙,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所以,只有正确审题,才是正确解题的最基本的保证。

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面

1.生活俭朴,不攀比,不乱花钱,不向家长提出不合理的生活要求。

2.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3.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4.尊重、倾听父母意见和教导,体贴关心父母。主动把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父母的问话。

5.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课余时间外出要向家长说明去向,未经家长允许不在外留宿。

6.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7.对父母和长辈有意见,要礼貌提出,当自己的意见没被父母和长辈采纳时,要耐心解释,不顶撞,不发脾气。

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培养

学生要以德修身,通过接受教育和自身的体验、践行,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板报、橱窗,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张课桌,每一寸土地都能说话,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情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长期持之以恒的深化教育,让学生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转化为内在的素质。

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方面

锻炼能提高人们的体质。锻炼的最佳时间14:00~19:00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间比较理想。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比较高,体力也比较充沛,很容易兴奋,比较容易进入运动状态。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

1)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要注意合理饮食,营养搭配要科学合理,要注意营养均衡,特别要注意吃早饭,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吃早饭的习惯,这是不对的,要养成吃早饭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要注意按时休息,特别注意不能熬夜。有些年轻人经常熬夜打游戏,打乱了作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

3)​想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长期坚持下去,有的年轻人喜欢跑步,跑步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强了体质。

4)​想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平常注意要少乘电梯,多走楼梯,特别对于上班族来说,要经常走楼梯,这样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5)​另外,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如果一个人心理不平衡,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或者放弃努力,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没有理想,一事无成,庸庸碌碌一生。他们缺乏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总是嫉妒别人的优秀,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7)​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要从今天开始,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还要拥有健康的心态。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65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