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高二语文教案实用【汇集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9746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二语文教案实用【汇集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二语文教案【第一篇】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习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习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习能够转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习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习,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习、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习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高二语文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高二语文教案【第三篇】

(3)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其中的一种论证方法和运用分论点的方法构思文章的技巧。

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且直观学习分论点对文章中心的论证所起的积极作用;掌握议论文要讲清的三大内容(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实施过程: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以后居于兰陵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12篇。《劝学》是《荀子》的第1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论述学习问题的1篇重要文章。全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

(一)、诵读分析第l段并分析。

1、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2、学生练习诵读。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1、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2、提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这个观点的。)。

3、提问: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4、提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要“博”则“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2、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问: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幻灯片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二)、诵读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为主。

1、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

2、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熟读、背诵这一段。

(三)、诵读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1、中心内容。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讲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论点之二)(讲清“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分论点之三)(讲清“怎么做”)。

教师点拨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正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反复设喻,使内容逐步加深。

3、对举(对比)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1、熟练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思考与练习”三、四、五。

高二语文教案【第四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2、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滕王阁序》是1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一)导语设计:

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整体感知

1、利用网络预习

(1)同学们利用网络都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滕王阁序》的信息?(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为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打下基础。)

(2)《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如何?

(3)《滕》成为不朽之作,流传千古,原因何在?(意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而在后面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同时还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4)美文不可不读,请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享受声韵辞彩之美,享受滕王阁的美景。(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美文,感受美的熏陶)

2、提出本节课教学重点:

《滕》能成为千古绝唱,看来原因颇多,但是短短的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来分析,因此这节课就先从《滕》的景美入手,来欣赏品味滕王阁的美景。

(三)欣赏品味

1、都督阎公闻报:“星分翼轸,地接衡芦”之句时,为什么要沉吟不语?(此问在于让学生对本文写景有个初步感知:明朗开阔)

2、对滕王阁景物描写都在那几个自然段?赏析二三两段。

(1)这两段都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2)你最欣赏其中那些诗句?讲讲原因?

(3)你认为那些诗句写得好?可以用散文式的语言改写出来。

(学生可以浏览学校服务器上《滕王阁序》文件夹中的材料,也可以在13职时代社区中的bbs上浏览关于《滕王阁序》的帖子,也可以上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自己带来的软盘中的资料和信箱邮寄过来的资料。一边浏览一边可以自由组合讨论,重组搜集到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诗句改写成散文发表在学校的bbs上。)(此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训练学生的筛选和重组信息的能力,同时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读者与作者感情上达到一种共鸣,感受文章的景美。)

3、重点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句。(欣赏名句时可根据课堂具体事情,调节欣赏诗句的顺序)

问题设置:

(1)“落霞”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呢?你能用散文式的语言来描述么?没有“与”“共”是否更好些,更合理?把“落霞”句与《马射赋》中的“落花”句比较。(此处问题同学可以讨论研究,改写,比较,受到学生的感染,老师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绘一幅“落霞”图。加强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本文景美特点之一:上下混成之美)

(2)“渔舟”句:写的是一道什么风景?写的是眼前之景么?(展开想象,联系地理知识,得出结论,写的是生活之乐和自然之乐。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之景,体现本文精美特点之二:虚实相衬之美。)

(3)“潦水”句:(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句写出了景美之三:色彩变化之美。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色彩变化的诗句,如:飞阁流丹,层峦耸翠,青雀黄龙之舳,彩彻区名。)

(4)这两段景物描写中还有一个特点:远近变化之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实例,分析哪里是近景,哪里是中景,哪里是远景)

由此可见,王勃写景颇具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写山水,体现一定的美学特征。

4、小结:

第二三段都写了什么景?体现什么特点?(运用总结归纳法让学生对本文的景美特点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四)、总结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新修滕王阁记》)(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二三段。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改写成一小段散文,体会《滕王阁序》的山川美景,发贴在学校的bbs上。(这可以说是完成发展等级的一个目标)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1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写作背景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少有才名,以诗赋居长。《滕王阁赋》是其力作,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写此文,正是王勃流放越南途中,路经南昌,恰逢洪都府知府阎公重修滕王阁,莅临其宴,一气呵成此赋,王子安之才气当时技惊四座,使阎公目瞪口呆,惊为绝世奇才。

结构

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通过点题,让读者明了当时所处的境况。接下去描写近境,以人的眼目为支点,由近至远,第二、三、四节也就顺理成章的现形出来了,这是一个层次感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条理清楚,而且让人觉得自然。同样,抒怀也是如此,从第四节下半截浅述至第五节加深到第六节先深又转浅,到第七节不着痕迹的收篇。都是充满着层次感。

评价

此赋描写滕王阁四周景物和宴会盛况,意境开阔,大气悠远。结尾更是抒写羁旅之情,寓怀才不遇的感恨。其文始志存高远至结尾意气消沉,可以说是王勃短短人生的实际境况,但消沉而不萎痱,至末句时虽有避世之感却又存希望,也许这就是王子安当时的真实心态吧。

一、王勃,字,唐代诗人,与、 、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二、字音

翼轸瓯越台隍棨戟襜帷潦水骖騑

绣闼雕甍舸舰遄飞睇眄宗悫

三、字形

翼轸瓯越陈之榻范潦水骖騑鹤汀渚绣闼阎扑地

云雨霁孤阵惊寒逸兴彭泽之睇眄帝

命途多东已逝叨陪对无路清

四、释义

1、襟三江而带五湖南2、引瓯越

3、龙光射牛斗之墟4、物华天宝

5、雄州雾列6、俊采星驰

7、台隍枕夷夏之交8、尽东南之美

9、阎公之雅望10、棨戟遥临

11、紫电清霜12、家君作宰

13、时维九月14、潦水尽

15、俨骖騑于上路16、桂殿兰宫

17、即冈峦之体势18、披绣闼

19、川泽纡其骇瞩20、闾阎扑地

21、云销雨霁22、彩彻区明

23、落霞与孤骛齐飞24、声断衡阳之浦

高二语文教案【第五篇】

(一)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提高鉴赏古典戏曲的艺术素养。

(二)、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三)、认识封建社会官吏昏聩,法制的黑暗现实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

(一)、这曲戏由几部分组成?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如何理解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反抗精神?

点拨、研讨、赏鉴。

一、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斋叟,金未元初大都人(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尘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的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但大都散失了,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子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二、讲授课文。

1、提问:在课文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于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有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三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宣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鱼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三、作业设计:背诵[端正好][滚秀才]两个曲子。

四、板书设计。

一关汉卿。

二、情节结构:窦娥指斥天地鬼神——告别婆婆——发下三大誓愿。

一、分析第一层。

齐读课文第一层的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

六、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归纳主题。

本剧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七、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板书设计:

窦娥冤。

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归纳主题。

4、作业设计。

高二语文教案【第六篇】

一、结合时代背景与关于老子的传说、记载,初步了解老子及其辩证思想。

二、通过精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与成语。

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充分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一、以逐段讲解为基础,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课堂讨论。

二、安排两课时。

一、介绍春秋时代背景及老子其人。

二、讲解前三节,并就有关思想进行讨论。

一、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同学介绍,老师补充)

(一)春秋战国时期

周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其来源很复杂,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士的地位虽低,却大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中间有的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有的则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等。当时诸侯无不礼贤下士,延揽如恐不及。士这个阶层极为活跃,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轲、荀卿,墨家的墨翟,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农家的许行、陈相,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是在这一社会变革中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的。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诸子散文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

百家争鸣,对活跃我国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对我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从各个方面都作过重要贡献。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自春秋迄汉初,为子学时代;汉武帝时期起,到康有为、谭嗣同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先秦诸子的思想,除了本身具有价值外,也对后世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二)老子的传说与简介

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据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即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他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五千言,但经考证是后人或老子同时代稍后的人根据老子的言行编纂的,又名《老子》,基本上概述了老子的思想。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神化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

也许正是如此,老子才半云半雾,“神龙见首不见尾”,令人好奇。最有代表性的记述是关于孔子求见老子的故事,说孔子见老子问“道”,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也。”孔子又问“仁义”,老子说:“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夫子乃乱人之性也。”又说孔子引以为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都是因人陈迹,了无新意:“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这些话对儒学理论进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鞑伐与批判。孔子默默无言回来,三天没有给学生讲课。学生怪问,孔子慨叹:我见什么人做什么事都能猜测揣度其用意,“至于龙,乘云气,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老子使名满天下的孔丘张口结舌,“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

二、讲解课文前三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斯:则,就。恶:丑,长得难看。已:表示确定语气。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形:在比较和对照中显现出来。盈:呈现。

美与恶,有和无,难和易,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对的概念,这节选文意在说明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到处显示着这个道理,譬如动与静,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物理学中谈到运动,都会先假定一个相对静止的参照物。假如没有静止,运动也就无从谈起。再推而广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对立面。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相反的动向,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客观规律总是驱使着事物向它的对立面转化,虽然细微但却绵延不绝地持续着。

以纪律和自由这对概念为例,自由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但是,如果人人都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完全自由,必然会侵害别人的利益,影响别人的自由,而别人为了得到自由,也会侵害你的自由,整个群体就会成为一团混乱。所以,为了得到自由,群体就需要自由的对立面——纪律。遵守纪律就意味着受约束,这表面上看来与追求自由背道而驰,但实际上,每个人都遵守纪律,就会带给别人自由,而自己也会得到自由,这就是文中表述的道理。

“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执:坚守。一:指自身。式:表率,标准。

“执一”就是坚守自身,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因为事物包含着对立面,“无为”的态度也就会得到“无不为”的效果。所以做天下的表率,并非指事必亲躬,而是要无为而治。这是老子的治世理念。与儒家相比,似乎显得消极,但实际上却包含着更为深刻的道理。儒家讲“躬行”而济天下,以道德为本,追求大山一样的仁厚;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追求的是智慧,是像水一样的灵动。后者对于中国哲学思辨精神的发展意义更大。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见:表现。是:正确,引申为认为正确。伐:自夸。长:长进。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

讨论:如何理解三种“士”对于“道”的不同态度?

老子将“士”分为三种,实际上讲的是“闻道”的三种境界:大笑是因为不能窥透天机,只觉得荒谬;半信半疑是因为看明白一些,却又不能完全弄懂;而上士之高明,就在于他能够一眼看穿,见出本质,从而勤力行之。这三种境界从侧面说明事物(“道”)深藏不露,常常以相反的姿态示人,如文中所举: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和协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昧:暗,丝线上的疙瘩,引申为不平。建:通“健”,刚健。偷:苟且,懈怠。渝:改变,此处为败坏。器:才能。贷:施与。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思考:除了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你还能想到类似的情况吗?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

这一段说明,真正的“大”与“高”,可能不会直接给人这样的印象,而庸人常常被蒙蔽;只有高明的人,才能得道。而且,得道之士,也不会直接表现出高明,反而常常会甘居人下,不避尘世。就像后世谈到隐士所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高二语文教案【第七篇】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朝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师说》中以其丰富的学识、卓越的胆识提出了骇世惊俗的师道观。

首先,韩愈对老师的作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全新界定。在他看来,既能做经师,又能做人师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师。他将“传道”放在“受业”“解惑”前面说,表明他把教学生做人比做学问看得更为重要。韩愈心目中的老师不是一般官学老师,也不是学业启蒙老师,而是学有所成的人。他在“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明显流露出了对浅薄之师的鄙夷与嘲讽。

其次,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他明确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全新的师道观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种能者为师的择师标准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学风、不耻下问的胸襟。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慨是沉痛的。因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而远远低于圣人的普通人却“耻学于师”,也因此才有“圣益圣,愚益愚”的不幸结局。

再次,韩愈提出了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观。他认为“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的圣人从来没有固定的老师,甚至可以向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人学习。他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这种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师生观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最后,韩愈提倡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精神,鼓励青年从师勤学。在“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愈嘉许之。他收李蟠这样“好古文”的学生,表现出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的勇敢精神。韩愈对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现象深恶痛绝,对一般浅薄的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丑态予以辛辣的调侃。他主张做大学问,鼓励青年从师勤学,深入研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流露出了对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的人的蔑视。他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业精”、“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

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师说》中所表现的师道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绝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

高二语文教案【第八篇】

《促织》作为1篇传统老篇目,老树能发新芽。要理解蒲翁的一片苦心,这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我们只看故事表面,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荒诞,及人在荒诞社会中的异化。本实录试图解决表象和内在这样一组关系。

师:同学们,你们是几班?

生(大声):二班。

师:二班是文科还是理科?

生:文科。

生(1):比如学校池塘中的荷花我喜欢。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2):池塘中的蛙声也可以。听取蛙声一片嘛。

生(3):樟树上的猫头鹰(生笑)晚上听起来特恐怖。

生(部分):老鼠。

生(部分):青蛙。

生(全体):促织。

师:为何叫促织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4):可能蟋蟀的叫声和织布机的声音相似,……。

师:恭喜你,答对了。(生笑)古人特别敏感。认为蟋蟀的叫声和织布声相仿,又届深秋,一听到促织叫声促女纺织,妇女就准备冬衣,怀念征人,宋代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假如有人一听到蟋蟀声,就为我打毛衣,那是本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生笑)促织在诗歌中充满温馨浪漫的,但在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一只小小的东西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家庭的兴衰,悲喜交替。令人感慨万千。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生笑)。

师:标题是《促织》,此标题有何作用?

生(5):线索吧。

师:那文中出现了几只不同寻常的促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吗?

生(6):第一只是祸不单行的促织。

生(6):第二只是高大威猛的促织。是村中少年好事者所养。

师:村中好事者是个特殊句式。

生(6):定语后置,应是好事少年。

生(7):当然还有儿子魂化的促织。但有点不真实。

师:那这小东西是怎样影响的成名一家的?先说一说成名家中的成员,无非是三人……。

生(全部):成名,成妻,成子。

师:成名一开始的身份是什么?

生(全部):童生。

师:哦,童生,跟在坐的各位差不多年轻吧。(生笑)。

生(部分):不。是老童生,连孩子都九岁了。

生(8):变了,当了里正。

师:何为里正。

生(8):大概是个官吧。

生(9):没有,文中说不敢敛户口,可能一方面他性格迂讷,另一方面能力有限。

师:这样一个有书呆子倾向的成名,“会征促织”,征促织可是一项政治任务,艰巨而光荣(生笑)他的心态是起了变化吧?找一找有关心态的词语。

生(10):忧闷欲死,转侧床头,唯思自尽。

师:还有吗?

生(10):得到促织后,大喜,蟋蟀死后如被冰雪,还有益惊喜。

生(11):去捉了,但是经过妻子和神巫的指点,不是主动的,是被动去捉。

师:我们来读一读读书人成名捉蟋蟀的场面吧,体会其中作者的情感。(生读早出暮归……中于款)。

师:这是第一次描写,还有吗?(生读“成反复子念,……逐而得之”)这两段描绘你印象特别深的句子有吗?比如在生活的压力下的苦难的困境的描绘。

生(1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看出成名当时疑惑和将信将疑的心理。

生(13):乃强起扶杖,我觉得很可怜。两腿被打的伤痕累累,为了家庭,只能尽力而为。

生(14):我认为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读来尤其伤心。侧听估计人贴地而行,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活的重压下他已直不起自己的腰板,没有做人的尊严了。

生(15):成名由于考不中,他一定发奋学习,视力一定很差,是个高度近视眼,(生笑)像寻针线这样寻,真的很可怜。我也是近视眼,深有同感。成名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生活。

生(16):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有生点头)成名当时行动极为不便艰难,遽是迅速的意思,一个受重伤的人既然能扑上去,但一扑可能要有生命危险,为了小小的蟋蟀,他连命也不要了。

生(17):我想到了葛朗台的扑,葛朗台一见金子,76岁,命也不顾了,也用了个扑字,那是扑出老家伙的贪婪。而成名的扑,却扑出了一个重压下小人物的无奈和伤感。有种悲壮的色彩。

生(18):我想这个扑字很受前面癞蛤蟆的影响。(生笑)前面有只蛤蟆猝然跃去,成名由于扑虫心切,就把自己当场了蛤蟆,也开始扑了。

生(19):有,促织被儿子弄死之后,文中这样写,儿神气痴木,奄奄欲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看,居然不把儿子的生死放在心上。

生(部分):理解。

生(20):善解人意,可能丈夫比较迂讷,妻子就能独当一面,处事冷静,有头脑,有主见。是个贤妻。

师:哦,你对成妻的评价很高嘛。那她是个良母吗?

生(20);是良母,当孩子涕告母,母闻之,大惊: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女复算耳,写出了对儿子的担心,自己不惩罚儿子,慈母心态,爱莫能助,担心和恐惧。

生(21):这位母亲有点迷信。只知求神拜佛?

师:哪种人会求人拜佛呢?她求神拜佛容易吗?

生(22):只有受尽生活折磨的人心灰意冷的人才会求神,当时老百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生(23):九岁的小孩由于好奇把促织弄死了,自己变成了蟋蟀。

生(24):因为是人变的,特别有战斗力。

生(25):有作者的主观愿望在里面。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的低层百姓根本无法与强者抗衡,作者希望能够在虚幻的世界中能够战胜恶势力,体现作者良好的愿望。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这三种人中,最能震撼人心的是谁?

生(全部):成子。

师:为何?

生(26):小孩是祖国的未来(生笑)玩是小孩子的专利,一个小孩子因为玩蟋蟀差点付出生命为代价。这个社会连小孩子都不放过。可见是个无耻的社会,尤其有震撼力。

师:对,你的设想一针见血,刺中要害。儿子的性命居然不如一只小虫子重要。小孩即使投井了这事也不能完结,他还必须要让自己的魂魄变成一只促织,代替那只促织,再次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格斗。而且他必须要赢得那些格斗,才可以保他的父母无虞,才可以弥补他的所谓的“过失”。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价值,我们只看到人已沦落为一种玩物,只有把自己不当人看,只有为权贵服务,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你,小人物才可以解救家庭的苦难,得到所谓的幸福和功名利禄。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小说的高明之处使荒谬具备了真实性。我们不禁要问,罪恶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读一读结尾,会找到答案?(生朗读最后自然段)。

生(28):根源在于皇帝的荒唐,皇帝不应玩蟋蟀,玩物丧志。

生(29):根源是官贪吏虐,当权者作威作福,不管百姓死活,只管自己官位上升。

师:的确如此,上有好焉,下必趋焉,古代社会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文章一开始就写道:“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其实用不着征,早有人会乖乖的送上来,如果如果领导喜欢斗鸡,明天我就送你一车鸡,如果你喜欢斗牛,立马一车皮牛就送到。杨贵妃喜吃荔枝,我来一骑红尘妃子笑,宋徽宗喜踢球,高俅就发达了。天子偶用一物,就使百姓家破人亡,万一是常用之物,不知有几家遭殃,几家荡产。正如黄宗羲所说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促织让我们看到专制时代中,小东西是怎样披者皇权的丑恶的外衣吃人的,小人物的命运是怎样被吃的,实质就是吃人和被吃的沉重的话题,如此可悲可叹。结尾似乎皆大欢喜。这个故事似乎成喜剧了。但喜剧往根源里挖我们挖出更加深沉的悲哀。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联系实际,讲兵马踊发现者杨志发的辛酸荒唐的故事)。

悲喜交替为虫所逼(成名)。

附板书。

人化异类为虫所困(成子)。

祸不单行的促织。

竭尽所能为虫所牵(成妻)。

小虫好事少年的促织吃。

成子魂化的促织。

作者邮箱:liuliu2080@。

[《促织》教学实录(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39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