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支部团学干部培训材料
高校党支部团学干部培训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状况关乎其人生发展、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开展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构成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唯物主义者只相信科学、信仰科学。马克思主义因其普遍真理成为人们深信不疑的信仰,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引和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转变,从世界发展的边缘逐渐走近世界中心。青年群体要传承信仰力量,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和信仰支撑下继续书写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方面,要使青年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些基本认知具有根本性、系统性、普遍性,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精髓,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更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所要掌握的关键内容。另一方面,要使青年学习掌握理论创新的规律与方法,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努力。马克思主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在地蕴含了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作出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的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旨趣就是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一百多年来,党不忘初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目标追求,号召并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之奋斗。立足新时代,广大青年要接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班,传承好先辈遗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共产主义“渺茫论”,是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的现实要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崇高而远大,其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奋斗过程。“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青年群体要建立牢固的唯物史观,筑牢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根基,立志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而持续奋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长期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结合中国客观实际形成的阶段性目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象表现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青年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在实践中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是围绕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螺旋式上升的,没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者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有益成果的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青年群体要坚定“四个自信”,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诚信奉者。
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理论的认同来支撑理想信念的树立。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对科学理论的认同越深刻,支撑理想信念形成树立的基础就越牢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动摇。”一方面,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所在。广大青年要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对这些理论理解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着信仰的确立与坚定。没有对这些理论成果的认同与接受,就不可能将其内化为坚定不移的信念。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主流言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着非马反马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瓦解着青年群体的思想认知。青年群体要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各种非主流思想观念,把握其本质,在理论批判中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以历史规律的认识来强化政治信仰的坚定。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坚定需要建立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社会发展规律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演绎的结果。“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正如马克思所言,他的理论是对历史现实的描述,而他所揭示的美好社会正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照亮了人类寻求自身命运解放的道路。如果缺乏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对人类未来发展作出准确判断。一方面,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当代青年认识历史、追寻信仰最丰富的题材来源,其中存在着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需要吸取的教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指向是人类在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自觉按照历史规律来增强历史主动、进行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后,将其与时代、国情相结合,在信仰的驱使下不惜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逐渐摆脱任人宰割、贫穷落后的局面,在党史中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先进事迹。当代青年要从先辈的事迹中汲取精神滋养,感悟其背后的历史哲理和信仰支撑。
3.以基本国情的把握来夯实人生理想的建构。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才具有实现的可能,否则就是空想幻想。青年群体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把握基本国情,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故步自封,要把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结合起来。因此,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以基本国情的把握来夯实人生理想的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而这个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党和国家所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以基本国情为最大依据。青年群体树立理想信念,不可能脱离基本国情这个客观事实,需要立足于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前进方向、根植于社会主义具体的、现实的阶段而不能超越或者落后于这个阶段。只有这样,青年群体才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有效结合,以自觉行动服务发展全局。
三、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要求
1.在学习教育中补足精神之钙。拥有精神之钙是个人顺利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丰盈精神世界,补足精神之钙,需要个体自觉主动地学习。为此,需要掌握并自觉运用关于学习的规律性认识,筑牢理想信念形成的理论根基,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第一,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个人接受正向内容的熏陶。如果不明确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学习方向和它所包含的科学理论内容,就不可能在学习中增进理论认可,反而会被各种聒噪杂音所诱导,削弱教育效果、动摇理想信念。第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增强理想信念的理论认同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年群体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而不是肤浅学、短暂学、懒散学、毫无目的地学、脱离实践地学。要克服浮躁心理,以真学来提升真信。第三,努力提升学习境界。青年群体要把学习融入生活,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生活方式,通过常态化学习来充实自己的心灵。青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所掌握的理论认知可能是表面的、暂时的,要想对理论掌握得深刻、持久,牢牢地抓住真谛,青年群体就要常学常悟,实现生活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
2.在实干担当中淬炼理想信念。理论学习上的收获是直接的,但不如个人实践获得的认知来得深刻。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只停留在学习教育层面,更应当体现在个人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可以深化个人对理论的认知,坚定理想信念。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同时,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实践作为淬炼个人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塑造了一批又一批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的青年群体,成就了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广大青年应当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洒在民族复兴的实践进程中,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树立坚定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喊口号,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
首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大道至简,力行才能致远,实干才能兴邦。新时代的青年要自觉承担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转化为优秀的工作成绩和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为。青年要切忌“躺平”,不能眼高手低,时刻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应对挑战。其次,要甘于奉献,做新时代的奉献者。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炼人的意志、坚定人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群体“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聪明才智,在“最薄弱的地方”绽放青春色彩,成就梦想。广大青年要把深入基层一线锻炼作为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切忌“走过场”“当跳板”,否则对于个人理想信念的淬炼无济于事。最后,要敢于开拓创新,做新时代的开拓者。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境遇,青年群体要敢为人先、敢做先锋、敢试敢闯,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不向困难低头,不畏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