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03579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在山的那边读后感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1

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指出,“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本学期,学校教学仍旧沉浸在“让学”的氛围中,我们二年级段积极实践“让学”。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何校提出的“让学”呢?从教学设计入手,我磨了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清澈的湖水》。

二、设计与实施:

1、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举例第一课时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改进,凸显“让学”的教学理念。

(1)生字教学

在第一稿设计时,我考虑到这一课的生字比较有特色,在出示时,分成了两组:

名词:两侧 石龟 镜子 香蕉皮 山峦;

动词:卷起 表演 扔掉 跨步 攥着 展翅欲飞。

我的教学设计为先指名两生当小老师带领读,接着开火车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我预设了“攥着”为难点,可以让孩子试着做一下。

(2)写话指导

这一课的语言特色,我认为莫过于课文第二段的比喻句: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于是,我做了以下几步设计:

A自由读――指名读。

B你们读得那么美,老师也想读一读呢,可以吗?故意丢掉“展翅欲飞”“正要跳起”,引导学生发现,并说说为什么不能丢。

C“正要跳起”多有趣!“展翅欲飞”多有气势,放到句子里能读好吗?(自由练,齐读。)

D填空读:(抽掉几个词,你还能读一读吗?齐背)看,那边的山石像()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的雄鹰,半山腰的( )、( ),好像( )。

E请大家对照课文插图,找一找,分别是哪块石头?捂上耳朵,看图尝试背下来。齐背。

F奇形怪状的山石还不止这些呢!PPT播放搜集来的山的图片,你能看着这些美丽的风景(师网上搜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来这样说一说吗?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 )的( ),这边的山石像( )的(),半山腰的()、(),好像( )。

我精心设计了这个教案,层层深入,由扶到放,但具体情况如何,待由上课环节予以检验。

2、上课实践

(1)生字部分

教学生字后,我发现在读课文时,很多孩子把“峦”读错,有的错读为“恋”,许多孩子读到“两侧”时,迟疑了很久,而我预设的难点“攥着”,听课老师指出,没有及时关注到做错的孩子。

(2)写话部分

孩子没有真正感受到比喻句写法的好处,本来很有趣的句子,他们却读得平淡乏味,也没有突出重点词“展翅欲飞”和“正要跳起”,以至于后面的仿写也写得很勉强,没有一点儿童趣。

上完后,我觉得很困惑,也有些气馁,明明自己也很注重给予孩子时间,让他们写,让他们读,让他们做动作,可是为什么就没有达到效果呢?

三、反思与再设计

1、反思

回家后,我进行了充分的反思,看着自己设计的教案,对照同组同事的建议,我想,我的教案虽然进行了重难点的设计,也在课堂上实施了下去,但是却没有真正敲下去,比如“攥着”,同组的同事肯定了我的预设非常准确,但是在处理这个难点时,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这正是违背“让学”的理念。而重点部分,虽然看似层层设计,但是孩子没有经过充分地自读感悟,自然没有兴趣。

2、再反思

第二天,我又请教了组里的同事,并上网搜索了相关教学视频,结合同事的建议以及教学视频进行了再反思。

3、再设计

基于自己的反思,经过同事的点拨,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进工作。

生字教学――抓准难点,充分预设

①自己轻声读。

请生当小老师读,真好,“扔”的后鼻音读准了。“攥”平舌音。

预设:a“侧”:摸摸桌子的左侧、右侧,两侧一起摸一摸,原来两侧就是――两边(生);

b山峦:出现问题,正音,请几生读,板书:简笔画山峦,这连绵起伏的山,我们就叫它山峦。难怪下面写个“山”呢(与“恋”区别)!

②读完第二行,你有什么发现?(生:都是动作)

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我做你猜。师做卷起袖子的动作,生猜。

个个都这么厉害!那你们来做,我来猜。

a攥着:预设:生都不会做,链接文中的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读完了,你能猜一猜“攥着”的意思吗?攥着,就是紧紧握住,一条缝隙都不留出来。我们再做一下这个动作。

若有生做得正确,请他上来做,你是怎么做的?引出紧紧握着。

b展翅欲飞:预设:有些孩子会做展翅高飞,请两个学生上来。一个正确,一个错误;孩子们都做错,师说:我会这么做。演示一遍,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孩子们,像这样,我们说叫做――展翅飞翔,展翅高飞。而展翅欲飞是还没起飞呢。我们一起再来做一遍。

③去掉拼音,开两列火车读。

基于“让学”的理念,我设计了先学后教的环境,先让孩子自己试着读读带拼音的生字词,继而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纠正大家的错误,接下来我在发现动词的基础上,设计了游戏环节,这是孩子喜于乐见的。通过我做你猜,你做我猜的环节,敲定生字词的读音以及意思,“让学”在课堂中走动起来。

(2)写话指导――给予脚手架,关注各层次

①自由读。

②我们来分享分享。

③谁也找到了这句?这么多孩子找到了,先自己来读读吧。

④你为什么觉得这一句美呢?

⑤老师也对这一句很感兴趣,把它做了修改。自己读读,比较比较。丢掉“展翅欲飞”“正要跳起”。师:孩子们,叶老师觉得自己改得很好,改了后你看多简洁啊!

预设:生会举手,有不同的意见。

师:是的,你看不仅把山写活了,而且还把山写成――正要跳起的青蛙,雄鹰是――展翅欲飞的雄鹰,多么有趣啊!谁能读出来?

预设:读不出“正要跳起”“展翅欲飞”,就先读好这两个词,这只青蛙怎么样――正要跳起,一起再读读,雄鹰是怎样的――展翅欲飞。还可以教师范读。

⑥“正要跳起”多有趣!“展翅欲飞”多有气势,放到句子里能读好吗?边做动作边读吧!(请2生,齐读)

⑦填空读,请1生:(老师抽掉几个词,你还能读一读吗?我们可以指着那几块山石读呢,一起来。)看,那边的山石像()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 )的雄鹰,半山腰的( )、( ),好像( )

⑧再加大难度,看着这幅图上的山石,生齐背。

⑨奇形怪状的山石还不止这些呢!(PPT播放搜集来的山的图片)师范说,看,这块山石像望着月亮的天狗。(慢慢播放PPT)你能看着这些美丽的风景(师网上搜集),挑一块最感兴趣的山石来写一写,能干的孩子可以写两句、三句。巡视,给写得好的孩子打上五角形。不太好的孩子当场指导。

出示:看,那边的山石像( )的(),这边的山石像()的(),半山腰的()、(),好像正在()呢。

请几个学生分享。

⑩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美景吧!

这一板块,我做了以下的调整:

一是给予脚手架。在孩子欣赏扩展部分的山石时,我先引导孩子试着说一说,那块山石像怎么样的什么,让孩子试着口头表达,这样孩子在接下来的写的环节就显得简单一些了。

二是关注各层次增量。写的环节,我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写几句,甚至写一段话,这样掌握扎实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而对于后20%的学生,通过熟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课文,挖词背课文,试着背整篇课文,然后写一句比喻句,学生能初步掌握比喻句的描写。这对于各层次的学生增量是明显的。

三是充分给予时间。在孩子发言分享自己描写的句子时,孩子的自信心无疑得到了锻炼,而后同桌相互说说自己写的句子,可以让每个孩子在互相交流中学习,“让学”的意味更加浓厚。

通过课堂实践,孩子的兴趣明显增加,上课关注力更集中,朗读感悟更深刻,经过后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读音以及意思的掌握更加扎实了。

五、经验与思考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2

一、对话朗读教学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长,特别是对话较多。怎样使学生学得明白又不显得拖沓?在教学时,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方法,把对话列出来,让学生读熟,读透。本文教学中,对话朗读是一个很重要的训练点。我们知道,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资源,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扎扎实实的训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标点,关键词,把小苍鹰轻松的心情和小青蛙惊讶、害怕、失望的心情,以及小松鼠对小青蛙的鼓励都读出来了。

例如,苍鹰来指路:“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喏”字让人感觉很轻松。“只要……就……”表现出对苍鹰来讲登上山顶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还有小青蛙说的话“我没有一对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感受到小青蛙的没有自信和失望。还有“这么高的山!”一个感叹号读出了小青蛙的惊讶。“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读出了什么?”是小松鼠在夸小青蛙呢!一个感叹号,读出了小松鼠对青蛙的鼓励和赞赏。

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读出苍鹰、青蛙、松鼠的不同语气,少讲多读,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二、创设情景教学

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上,带着学生学青蛙跳楼梯的台阶。

师:小青蛙们,跳一级够不够?(不够)再来一级(板书:一级),两级够不够?到底要跳多少级?(板书上省略号)

预设:

师:那我们就一起往上跳吧。(一级一级)小青蛙你渴了怎么办?(生:喝点儿山泉水)你累了怎么办?(生:在草丛中歇一会儿)你登山这么辛苦,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真不容易,你还要上去吗?

师:好,那我们继续往上跳,一级一级……

师:瞧,天黑了怎么办?(在野地里睡一觉)

师:我们再跳,一级一级,啊呀,你摔倒了,腿都流血了,你还是放弃吧。

生: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要登上山顶,看大海。

师:你真是一只坚持目标的小青蛙呀。为坚持目标的小青蛙鼓掌。

(相机板书:坚持目标)

师指导学生做手势:左右手交替往上一级一级地跳。

有了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停地跳着,寓教于乐,亲历登山,感受真切。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

三、识字教学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3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意境 理解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多年,对诗歌很感兴趣,也听过一些有关诗歌教学的公开课。我觉得感悟诗歌的意境对诗歌教学大有裨益,并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平常的诗歌教学当中,尽可能地让诗歌的意境植根于学生心中。

散文要求立意新,诗歌更注重意境美。无论绘画还是音乐,都很重视意境。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到清新、优美和深远的意境,就能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并使他们回味无穷。

什么是意境?

艾青说:“意境是诗人对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1]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而我认为,意境是意与境的融合。“意”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的主旨,“境”是现实的生活图景的再现。简单地说,“境”是“形”,是形象的事物;“意”就是“神”,是无形的东西,它是诗的精髓,是诗人的灵魂。一般来说,它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给人以奋发的力量。下面,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的。

一、从朗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语言并不是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2]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要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整体领会诗歌的内容与主旨,然后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朗读就是把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应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享受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启迪。下面我以杜甫的诗歌《望岳》为例,分析学生是如何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积累,最后走进诗歌的意境之中去的。

《望岳》是杜甫落第后漫游齐、赵时所作的,诗人以坦荡的胸怀、豪迈的气概和浪漫主义笔调,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神奇壮观的景象,全诗充满了阳刚之气,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大振。

学生要能正确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之中,朗读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1.指导前读

用这种读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全诗的思想内容,简单领略一下泰山的连绵与高峻,发表自己的第一次感言,为深入理解诗的意境作了铺垫。

2.指导后读

这里教师可分三部分指导。要求学生一要读“景”,二要读“情”,三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景”说“情”。在写景的诗句中,教师要以“造化钟神秀”为突破口。当时我是用激情的语言这样描述的: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予了泰山,真是神工鬼斧、天造地设,泰山聚集了大自然的灵秀,给人美的感受,观览之余,令人陶醉。这时学生再读写景的诗句,想象诗中的画面,一定能从诗中悟出优美的意境来。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欲望之景,那么如何产生欲望之情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谈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结合诗人的情感去大声朗读,去体会此诗的意境,学生就会读有所感。

3.多方位读

这里的多种形式朗读包括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和技巧性朗读等。集体朗读声音洪亮壮阔,可以形成一种气势,营造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感染。个别朗读便于朗读指导,或起示范作用。技巧性朗读,包括诗中的重音、节奏、语调等,如诗的颔联、颈联可读得平缓一点,尾联可读得高亢一些。如果这种“平缓”和“高亢”发展为“专注”与“动情”,那么学生这种朗读就会言之有景、言之有感了。

事实确实如此,在我的朗读指导下,学生最终用饱满激情的语言去朗读了这首诗,他们读出了诗人顽强拼搏的精神,读出了积极向上的情怀,读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读出了此诗的艺术美和人性美,这样,诗的意境就在朗读中浮出了水面。

二、从象征中领会诗歌的意境

初一课本中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就是把主观的意识融于客观环境的描写之中。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继而理解诗的意境,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楚诗中的象征意义。比如诗的第一节有这样的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

要理解这一节当中的第一句诗,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诗中的象征意义,那就是诗中的“山”和“海”各象征着什么?诗人是为了写山而写山吗?是为了写海而写海吗?这一点学生必须明白。当知道了“山”象征着困难,“无数座山”象征着重重困难,“海”象征着理想的境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第一句的含义,学生就会有所投入,不断深入,思维的空间就会宽敞得多。他们一般不会再说“痴想”是呆想,“痴想”是情绪低落时的表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呢?我先让学生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象征体和象征对象,接着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提问:诗人痴想什么?他为何痴想?第一问学生答出是痴想大海,向往美好的境界;第二问学生答出有一定难度,我再作引导,诗人住在什么地方?他的眼界开阔吗?学生很快说出,诗人住在山脚下,堆放在眼前的是崇山峻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此时此刻,我再点击一下诗中的“象征意义”,同学们说出,诗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美好的生活;他寻找好奇、追求理想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此时,诗人伏窗静思的画面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诗人那种朦胧意识和肤浅的认识情感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捕捉诗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学生走进了意境之中。

在对第一节的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学生已经懂得:只有经过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不是一般的比喻,而是把比喻暗藏在拟人之中,把山路险峻的感情渗透到形象之中,“铁青着脸”暗含着人生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是要付出艰辛的,是要经得起考验的,不是嬉戏时的玩耍,不是心血来潮的热情,不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这是一张十分严肃的答卷。必须拿出勇气和毅力来,这样写就使意和境浑然统一。例如,“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心中扎下了根。”这里诗人没有空说,也没有硬说,而是将“理想”这个“意”寄托在“种子”上。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任凭风吹雨打。因此,后面的诗句自然地出现了“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在“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里的“海”是什么?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认识诗中的象征意义,这时同学们的思想已朝纵深发展,诗中的形象再次浮现在学生的面前。他们已能说出海是经过奋斗而实现的理想,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我们想见一下,“海”是一望无际的,“海”是湛蓝湛蓝的,“海”是不平静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这样的理想境界中,我们可以塑造自我,为社会贡献力量。读完全诗,学生对理想这个抽象词眼有了具体生动的理解,对诗人的情感也体会得更深。

三、从情感中体味诗歌的意境

诗歌中都透露着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出来。能做到情与境融,情与境谐,把特殊的感情融在特殊的环境之中,这样就真实而动人了。

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这首诗是把心灵深处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之中。诗人当年受到了重创,面对四分五裂的国土,其心情是忧郁的,情绪也是压抑的。诗人说:“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现实的情景确实使人感到惆怅和痛苦,万千的思绪在诗人眼前飘浮。“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这境界的确令人悲叹,可以看出,这些诗句的“意”也是诗人的思想,它完全通过形象描写而表现出来。

但诗人身处逆境之中并没有消沉,诗人的一颗受伤的心仍在跳动。从下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的内心情感在变化着,因此周围的环境,大千世界的环境也在变化着。“只有那遥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这是生命的感受。诗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春天,看到了祖国的希望,诗人在困境中雄起,在深沉中爆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奋进。因此诗人的笔锋为之一亮,全诗的结尾部分在闪光,感情在跳跃,立意在升华。总之,这首诗的意和境是和谐统一的。它既写了人生中的哀境,又写了奋斗中的逆境。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在诗的尾部,也是全诗的意和诗人的思想所在,学生读完全诗能产生一种奋斗的力量,学生也会从中明白: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肉体遭到了摧残,但精神是健全的。

四、从生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

我们知道,诗人写作的对象无非是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然而能抓住这些生活图景给人留下意境美,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了。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之所以赢得了后人的赞赏,就是因其抓住了诗的意境。后禅院的小径向前伸展,两旁长满了修竹,草木茂盛,显得幽深神秘。而后禅院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给人感受到森严肃穆、香烟缭绕,这是僧侣们生活的好地方。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忘记了世间的烦恼,修身养性,乐在其中。不难看出,诗人写出后禅院的“境”,目的是为了突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在此把独特的感受注入景物描写之中,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

以上画面的再现和情感的表达,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想象,然后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诵读、去研讨,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此诗的意境美。

总体看来,诗歌主要是通过形象描写来言情明志的。在实际创作中,有的诗歌偏重于说理明志,有的则偏重于抒情言志,而我更钟爱于后者。当然,感情的抒发要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使情有所依,情有所托。情是意的具体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体验,它能感染人的心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撞击,在其中。“意”是一种精神思想的提炼,是启迪人们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实践人生的坐标,是诗的灵魂。

“诗无定解”,事实也是如此,诗的形象本来就是多义性的。但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在诗歌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如果启而有法、训练得道的话,那么诗歌的意境就不是一朵套不住的云彩。

参考文献: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文本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尝试体验式阅读教学,让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充分发挥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体验达到更深刻理解阅读内容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体验;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直接体现着阅读效果。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种现象:教师对文章进行概念性程式化的分析,指出其中包含的语文知识点,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当作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却忽略了阅读的目的――通过阅读来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忽略了文章的审美功能。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于是,我们尝试体验式阅读教学,让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笔者认为,这能充发挥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体验,达到更深刻理解阅读内容的效果。

一、感知体验,直抒胸臆

叶圣陶先生主张读文章首先要“读通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他所强调的是阅读的整体性。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获得初步体验。教师不宜迅速切入文章,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甚至给学生提出阅读的方向,阅读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思维的定势,对文章的学习停留在概念模式上。如学习《山的那一边》,笔者尝试让学生谈初读的体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或是谈文本的内容,或是谈文体承载的思想情感。通读全文,学生首先谈到自己获取到的作者登山望海的信息――“小时候的想望”“对海的追求和向往”“长大后的体会”等等;进而谈到自己所感受到作者心里的情感体验――渴望、羞涩、激动、失望、喜悦、向往……凡此种种不同的认识,因个人的思想认识不同、情感态度各异,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丰富了个人的体验,为深入理解领悟奠定了基础。

二、品读领悟,渐入情境

品读是体验式阅读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领会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领会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呢?要知道,有时教师逐段地做烦琐的内容分析,会失去文章的意趣,影响学生的兴致。当然最终影响阅读效果。阅读是一个从读通到读悟的过程。

(一)提纲契领,悟其本意

叶圣陶先生强调“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把握文章的主线,理清思路有助于读通读懂全文。文以载道,主题是创作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往住倾注在字里行间。例如,《在山的那一边》一课的教学中,抓住登山望海的主线,“用信念凝成的海”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品读。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海”已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大海”的概念和意义,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是一个“照亮你的眼睛的世界”。不难感悟到“海”的抽象意义,应该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是一个奋斗的目标。由此可见,作者的登山望海应该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奋斗。

(二)质疑讨论,究其本意

有专家指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这表明,要提高阅读效率,就要研究提问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提问。诚然,教师不仅要自身具备提问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发问。质疑讨论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一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提问,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例如,《在山的那一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质疑讨论文题。不乏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山的那一边”作者要写的是山那边的什么?我们仿佛感觉到作者正手指着前方,牵引着我们的视线,引而不发的悬念,吸引着我们一看究竟,怎能不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呢?接着质疑讨论文本的语句,读第一节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登山的情景呢?从“隐秘、终于、可是、幻想”这些词中试着揣摩孩子的登山过程和结果,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心理。质疑讨论第二节,一句“今天啊,我竟没想到”,讨论作者所要发表什么感慨;从“一次又一次、一座座、一次次”这些词中,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从“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去思考作者真正要告诉我们读者的内容。质疑讨论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尝试着对文本进行字斟句酌,当我们的学生针对有疑惑的语句思考为什么的时候,往往立足于自身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探究讨论时往往更能深入地感受文本的内容。

三、结合体验,深情演绎

针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浓浓的氛围(例如可以借助切合文意的音乐,或是再现文本的插画,或是与文本相类似的情感渲染),让其亲近文本。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深情朗读,会其本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演绎文本,置身其中,让课文内容变成一幅幅画面浮现在眼前,这也是体验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山的那一边》的教学中,笔者尝试指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关注字里行间的意蕴,抓住富有感彩的词(如“痴想、哭、铁青着脸、失望、诱惑、信心、枯干、终会……”)深情地演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登山望海,追求理想的画面。学生结合自己曾经的登山经历,去体会作者不气馁不断攀登的情怀,从而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使他们和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沟通。最后,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畅谈读后的体会,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畅谈人生目标,追求奋斗过程的艰难,也认识到辛勤的付出必有丰厚的回报,应当不惧困难的失败,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迎难而上。这样,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便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文本的审美功能得以体现。

重视阅读体验,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古人云读书贵在“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启发、诱导学生深入去读、边读边议,释疑解难,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真切体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体验式阅读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参 考 文 献]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5

可是作者却努力地向上攀爬,尽管山那边依旧是山。而"山那边是海"的幻想成为了作者的信念,他坚持向山顶爬去,也相信自己会到达心里用信念凝成的海。失败了,坚持奋斗。受到挫折了,鼓起信心。受到打击了,勇敢站起。这不正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渴望,对信念的向往吗?

我认真地读完这首诗。哦,我明白了;大海就是我们人生的理想,那一座座高峰则是爬向理想的绊脚石----重重困难。要看到山那边的海,就必须历尽千辛万苦,度过难关,战胜一切,更要百折不饶地坚持信念,带者勇气向陡峭的山峰挑战。终有一天会登上那座山,看到山的那边,一望无际的大海。作者这个美好的幻想便能实现了。

我呢,要追寻那片属于自己的海,永远向着山顶进发,这样我也可以实现那伟大的理想,不是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230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