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优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端午节的作文【第一篇】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可是我的家乡——江苏特色文化小吃,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
在江苏地区,粽子可是名副其实的特色文化小吃,吃粽子也是端午节时必有的风俗,也是祖祖代代传下来的风俗。除了刚出生只会吱吱吖吖的小婴儿,其余男女老少提到粽子都不陌生,谁不是“口水直流三千尺”,谁不是嘴里立刻就生出一种糯糯甜甜的感觉呢?
老家的粽子用糯米制成,形状大小各异,有三角形、圆锥形、斧头形等,中间加入馅料。我们家乡习惯于做斧头型的,因为斧头型的寓意“代代富”,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江苏本地人,对于这个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从小在江苏长大的我也是从小听到大,也体验到大的,并不陌生。儿时的端午节,最美好的记忆就是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团团圆圆,好不热闹。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先买来粽叶、糯米和馅料,然后把糯米洗干净,仿佛笑开了一朵花,边洗还边唱“淘米的姑娘淘大米”,把一切忧愁都抛到脑后。随后,奶奶把一切材料摆到桌子上,我家的桌子变成了包粽子的战场。奶奶拿起三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紧接着,奶奶舀进几勺糯米,再把准备好的馅料放在糯米上,最后用粽叶把粽子给包裹起来,好似一个穿绿衣的小娃娃。不过包粽子这工程还没完,奶奶紧接着抽出一根绳子,飞快地绕了几圈,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
看奶奶这么轻松就完成了,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我拿起三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不久就完成了,我暗暗窃喜。可当我放入糯米时,粽叶就散开了。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手忙脚乱。但经过我的百般努力下,虽然手与衣服上都弄得湿漉漉的,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总算也完成了。
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讲粽子的由来,好不热闹!欢声笑语回荡在充满了粽叶味的屋子里。吃着自己包的粽子,香在嘴里,甜在心里……
如今,我虽然随父母离开故乡,举家搬迁异地求学,但家乡的民风民俗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
端午节的作文【第二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全村子的人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老老少少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节日快乐的气息。
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约定好,叫奶奶教我包粽子。我早早地起床了,并且把奶奶从睡梦中唤醒,手牵手地去了集市买原料。奶奶不亏是包粽子老手,三下五除二就把十斤糯米、一包蜜枣和一斤赤豆买了回来。
回到家后,奶奶叫我先把昨天从河边新采来的粽叶拿出来,接着烧上水。并把粽叶泡在开水中,再捞出沥干,然后把煮熟的粽叶浸在冷水里。奶奶告诉我:“这样反复浸泡可以使粽叶又绿又韧。碧绿粽叶配上洁白的糯米,令人食欲大增!”
粽叶大功告成了,现在开始弄馅了,奶奶便叫我把蜜枣与赤豆洗干净,再放到水里煮,等煮到七分熟的时候拿出来,并嵌入糯米里,看着白里透红的粽馅,我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开始包粽子了。我站在奶奶身旁,有模有样地挑了一片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然后把一大堆白里透红的玛瑙灌入“漏斗”,再手忙脚乱地往粽子上裹粽叶,只听“啪”的一声,粽叶裂了一个大缝,粽馅像一群放学回家的小孩子,哗啦啦地往外“跑”,我眼急手快,连忙找了一片粽叶补在裂缝上。可糟糕的是,我补了这边,那边又漏,补了那边,这边又漏,好不容易把裂缝补上了,并绕上线。奶奶见了我包的粽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看了看自己包的粽子,呀!这简直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兵,处处“伤痕累累”,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奶奶的精心指导下,我的心冷静了下来。看着奶奶一次次包,我一次次学,终于我又包好一个粽子,比刚才的那个可好多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无名的自豪感,让我特别快乐。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都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祝你开心又顺心……”我心中默念着这首诗,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今年的端午节,我真快乐!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第三篇】
当大街上卖粽子的小推车渐渐多了起来,我便知道,端午节又来了。
在我的记忆中,西安的端午节很不热闹。因为西安没有水,没有赛龙舟,只有三天的假期。这时我只好背上书包,飞快地奔回家。和奶奶坐在厨房,看奶奶包粽子。
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什么粽子都会包,比如:豆沙粽,蜜枣粽,红枣粽。奶奶每次买上几大包糯米,再买上几个大枣和几斤红豆。把红豆做成豆沙后,又买了几份蜜枣。最终,会再买上几片粽叶,望着那红色的大枣和豆沙,白色的糯米,绿色的粽叶,我的口水不禁从嘴角流了出来。奶奶看到我的馋样;笑着说:“你个小馋猫,等一等,奶奶马上开始包。”“奶奶,多包几个豆沙粽好不好?”“好,你去玩吧,奶奶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不肯走,坐在奶奶旁边,看着奶奶包粽子,只见奶奶双手拿起一片粽叶,左手一转,转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又轻轻地把糯米放进去,再放上几个大枣,奶奶右手再一转,好了。奶奶飞快地又包了几个,一边包,一边讲起了从前的故事,我坐在温暖厨房,被粽香包围。在我旁边,奶奶还在回忆往事,一句又一句话传入了我的耳畔。
厨房里,粽香弥漫。烟雾缭绕般,奶奶递上一个粽子,说:“尝尝,手艺怎么样?”我大口大口地吃着,说:“好吃!”
岁月蹁跹中,时光改变了你的容颜,不变的是粽香在心中氤氲着幸福的问道。
端午节的作文【第四篇】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阳节。说陌生,因为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这个渐渐被我们淡忘的日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以前的人们究竟如何度过这特殊的一天?端午佳节又至,在品粽怀古之余,不妨也体味一下粽香背后端午节更本真的味道,或可在那粽香深处寻到一些不该被忘却的儿时记忆。
如今,有关儿时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童年的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前一晚临睡前,妈妈总要在我的手腕上绑一圈五彩丝线,据说可以驱毒避邪。而我总要一遍遍地叮嘱妈妈,要她记得明天叫我一起去摘艾草。但是记忆中每次醒来,我就闻到了一阵阵艾草的香味,睁开眼一看,艾草与榕树枝已经高高地挂在门框上了。于是赌气,责怪妈妈说话不算数。妈妈笑嘻嘻地端来脸盆,盆里漂浮着碧绿的艾草叶和榕树叶。妈妈哄我:“快起床,洗洗眼,明亮亮,洗洗脸,漂漂亮亮。”于是我便高兴地爬起床,洗脸吃饭。
印象中的一个端午,看见外婆一手端着青花小瓷碗,一手拿着小铜勺子在碗里轻轻地搅拌,满屋子都飘散着酒的香味。我问外婆在弄啥,外婆说是拌雄黄酒,小孩子过端午都得喝一口。我好奇地用舌尖舔了一下,嫌苦就推开了小碗。外婆却一脸严肃地说,喝一口就不怕蛇咬了,喝了才能吃粽子。于是我闭着眼喝了一口,又赶紧咬了一口又香又甜的红枣粽子。接着,外婆用筷子蘸了雄黄酒滴在我的耳朵里,还在我额头上写了“王”字。之后又给我套上绣有蝎子、壁虎、蜈蚣、蟾蜍、蛇等“五毒虫”的红布兜兜和用红绸做的心形小香袋。还说滴了雄黄酒毒虫不钻耳朵,额头上的“王”字就是专吃“五毒虫”的老虎。
我边吃着粽子边闻着香袋,显得十分惬意。外婆也自然有了兴致,不紧不慢地说从前村头的河里有条大青龙,老是兴风作浪,冲毁庄稼和房子,还要吃猪、吃牛、吃人。人们没法子就去河神庙里求神仙。神仙说龙吃了粽子就不闹了。照着神仙的说法,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一早,人们就把刚出锅的粽子扔到河里给龙吃。结果,龙真的不再闹腾了,老百姓也过上了安稳日子。
随着年龄增长,我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外婆的说法以外,还有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因为屈原在流放时得知自己的国家已被秦军攻破,悲愤交加,写了《怀沙》诗后就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引舟竞渡打捞屈魂,还向江里投下粽子,以避鱼虾水兽蚕食屈原身体。从此,包粽子、赛龙舟就成了端午的重要习俗,以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时光如流水,岁月一晃而过,如今过端午,我不插艾草,不绑五彩线,甚至连粽子也很少吃了,即使吃,也是买现成的,至于歌仔戏,那更是很少涉足了,端午的味儿淡了许多,童年的记忆也就越发显得珍贵了,怀念童年,怀念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