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人与自然的作文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57351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人与自然的作文优质8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一篇】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衍,主观地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主体性,人类可以任意对大自然采取任何措施来发展自己。到后来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社会科学不断发达的情况下,人类意识到自然在这个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会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人类它们的情绪,出现自然灾害,天气异常等等。到后来,人类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把自然作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从一个极端来到了另一个极端,也不能合理科学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直到二十世纪末,人类意识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与伦理道德密不可分,便开始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严格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来处理这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生产生活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低下,对于生活的各个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自然界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资源,人类便萌发了到自然界中索求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思想。于是人类开始大力的开采,砍伐。但由于那时的人类的需求尚未膨胀,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并没有产生自然界对人类的恶性反馈。后来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欲望不断增加,自然界的压力不断增加,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一开始产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主义思想开始动摇,人类开始研究自然界,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意识到自然的愠怒和报复,开始树立以自然界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一切以自然界的原生态发展为前提,尊重自然,合理的控制人类自身的欲望。

在这个时段,产生了自然即神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由神统治着,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触怒了神,所有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都是神对人类的惩罚。这样,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个极端走到了自然中心主义的另一个极端,人类大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情况有所收敛,但人类自身的发展开始裹足不前,生产能力开始下降,历史的车轮缓慢前进。直到十九世纪末,人类利用辩证的唯物主义观念来剖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两者的关系,人类才意识到,人类尊重的不应该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所呈现出来的规律,并且在这个规律的制约之下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在这个关系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没有被上升到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高度,没有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待这个关系,并且从中得到某些处理这段关系的先进的方法措施。

二、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在和谐发展上面。伦理道德观念本是用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伦理道德观念来进行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更能容易地看清它们之间的各种转换和融合。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观念有两层意义,一是自然环境是伦理道德的“物化”结果,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得到的启示;二是伦理道德价值观是自然环境发展状况和潜能的外在表现,它标定了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然发展的情况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程度。

首先,从古代社会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人类一直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双方不可分割,不可战胜,不可改造,应该相互敬重,在看清各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这和现今的伦理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便是要求自然的发展成果,人类自身的发展都以伦理道德的理念来表述。这种表述方式的提出,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从另一个发展着的,已经成熟的角度来考量两者之间的关系,遏制目前普遍存在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广角的视野来解决相关问题。

其次,自然环境的恶化,恶劣天气的出现等这些状况免不了会从人类自身去寻找原因。这种情况下,伦理道德观念的引入给环境问题的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是评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好坏,也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状况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更可以从道德方面,以大众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身的发展的可行性,从社会舆论的层面来衡量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健康程度。

人与自然【第二篇】

关键词: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Abstract:Theenvironmentproblemhasinitiatedtheglobalcrisisgradually,andmenarefacedwiththesurvival,,Engelshaspointdependentandmutuallyrestrictiverelationship,humanshouldlocateproperlyitspositioninthenatureandabidebytownershipistherootcauseofecologicalcrisis,importantpartofMarxism,Engels''''thoughtconcerned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isofgreatsignificancefortheresolutionofenvironmentalproblems.

Keywords:Engels;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objectivelaw;syncretismbetweenheavenandman

一、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恩格斯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它不依赖于人的精神而客观存在。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客观基础,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而“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从动物中经过长期劳动实践进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自身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他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2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不管今后人类还有怎样高级理性的发展,人始终是自然界中的人,必须依靠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他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518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外部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都离不开自然,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类自身。他批判把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一致性,认为人类实践得愈多,便“愈会重新地不仅感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2]518。无论人类多么高贵、能干,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离开自然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人类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人在自然界中具有主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517,而动物是单纯地适应自然。因此,“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517,即人能够依据自己的目的,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使之为我所用。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即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形成的,通过劳动人类从动物之中提升出来,并使自然界的面貌和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作为能动的、社会的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类自身服务。他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认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384他强调人在环境面前具有主动性,人对自然环境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但是,他同时也强调指出了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以自然规律为前提,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受动性。人类不能过于自负,盲目地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而滥用人的实践能力。恩格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生态失衡现象,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159恩格斯举例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还有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同一种树林砍光用尽时,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给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可见,如果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明显利益,而不考虑由此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那么,人们很可能会得到对自身不利的并远远大于既得利益的结果。因此,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违背了自然规律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在当人类行为没有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通过自我的调节,能恢复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而一旦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

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自然界本身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时,必须使自己行动建立在对其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只有对自然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减少我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盲目性,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最可靠的思想保证。恩格斯认为,人类需要经过长期的劳动才会稍微学会估计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虽然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的地方,就在于人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通过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来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需要,“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2]516。但由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局限性,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一些更深层的结果和影响往往难于发现,以致人们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结果,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517因此,人们只有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而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才能增强自己行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和负面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要使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根据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从全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规划生产,发展经济。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518人类“统治”自然界的本质,总是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人的有机生命与自然更好地融为一体,真正展现人类所具有的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大的创造活力。因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前提。不尊重自然,不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大自然的破坏,要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就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就曾指出:“这种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界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4]329因此,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制约,因而要尊重和服从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类又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创造出“人工自然”,改善人类的自然生存条件。“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蒸汽机制造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4]385科学技术的使用,使“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4]458。尽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它在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已使它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恩格斯说,例如“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3]160,“但是和工人的生活降到吃马铃薯这一事实对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影响比起来,瘰疬症算得了什么呢?1847年,爱尔兰因马铃薯受病害的缘故发生了,饿死了一百万吃马铃薯或差不多专吃马铃薯的爱尔兰人,并且有两百万人逃亡海外,和这种饥荒比起来,瘰疠症算得了什么呢?”[3]161同时他又指出,由于人类在自然界中具有主动性,“能够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而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对自然规律的把握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虽然科学技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环境问题,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造成了污染,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对于我们的行为没有正确的预测。没有科学技术,人类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阶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的希望都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之所以敢于妄称征服自然,就因为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而人之所以不仅未能征服自然,反而屡遭大自然的报复性惩罚,又正因为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根本上讲,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要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增强行为的合理性,减少盲目性,防止新的污染的产生;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必须合理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变革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环境问题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治理环境不但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恩格斯不仅强调人的认识的改变,同时还指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是从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入手。他说:“要实行这样的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用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以实现人和自然环境,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2]519恩格斯在这里提示了引发环境问题的社会制度背景。我们深入地思考环境问题,就会发现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技术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其更深的层次上,它是一种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导致的,人们只着眼于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而忽视了长期的社会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到目前为止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2]519

恩格斯还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2]35,资本主义虽然造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自然的先进的占有,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尖锐的对立,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源。他说:“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不仅如此,甚至就连这个有益效果本身——只就所制造的或交换来的商品的效用而言——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动力。”[2]519-520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地追求高额利润,而不是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追求剩余劳动的极大化,其结果既使生命力(雇佣劳动者)遭到摧残,又使自然力(土地、资源、环境)遭到破坏。由于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以利润为动力,这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他们所关心的只能是眼前的最近的直接效益,他们不可能自觉地掌握自然发展规律,更不可能考虑长远的社会效果,因此“只要获得普遍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炭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纪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3]161这样,资产阶级对于自然界的资源、能源的索取是掠夺性的,资本主义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恩格斯因此得出结论,要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从根本上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他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人们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自觉地调节生产活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恩格斯的这一结论鉴于当时历史的原因,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以为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出现过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片面地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等现象,结果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可见,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根源,并不是生产实践或科学技术,而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的传统的发展观。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危机”,还不如说生态环境的危机是由于只从追求利润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而采用新技术。罪魁祸首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站在它后面决策和使用科技的人及其错误的自然观、发展史观。

四、结语

既然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人类就应该像善待自己一样去善待自然界,任何对自然界的破坏和掠夺行为都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历史的、具体的人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离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谈保护自然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和可能性。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中国是否误入了西方人走过的“技术治国论”而正在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化发展中走过的发展经济而最终破坏自然生态的覆辙?而几千年来,中国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思想,要求建立主体人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伙伴”关系,这种以太极图为文化象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使国人从这种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中获得一种社会的真实进步和人类主体自身的解放,没从内封闭的自然经济中走出来,有效发展物质生产力,实现民族的经济现代化。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是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靠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使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的手段与途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人与自然作文【第三篇】

关键词“道法自然”

艺术活动自然

如果说儒家思想的“中和之美”上袭远古文化,下开封建文化之正道,那么道家倡导的“自然之美”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把审美对象无限地扩展为存在的一切,便与儒家“中和之美”构成了一种有机的互补。老子《道德经》里:“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论述,可以让人领悟生命那种永恒状态的美,他提倡的非人工的“自然之美”又可让人领略“自然而然”的理想之美。她之所以能与儒家文化共同贯穿中国两千多年,是因她不仅能满足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之需要,且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即宇宙之道,是万物之本源,产生与变化之动力。老子将其作为解释一切事物的根据,也将其作为衡量美与丑之标准。事物应保持其自然天性之特征,不经人工雕琢,才是最高的美。合乎规律,自然无为,见素抱朴。俯瞰中国的紫禁城,气势磅礴中体现着严格的对称性,犹如自然界中诸多事物,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因而这“自然之道”表现着人与自然的契合,人类热爱自然,顺应自然,将此“道”作为与自然相处的信念,一切以自然为真,反对伪饰,追求平淡和含蓄的“虚静”与“空灵”。艺术家亦应遵循此规律进行创作,保持一份自然天性的特质,方可体现“自然之道”。

在西方,当代艺术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了较复杂的自然审美观。如古希腊始将自然状态视为生活的最高境界,摒弃一切文明的财富和价值观念;17世纪时人们把生命的价值寄托在于永恒的沉思;至后来,卢梭将“回归自然”作为重建人类文明的理想。如此的变化,便将“重返自然”作为人类进步的标准之一。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对“自然”的追求与理解,谋得一条和谐的自由的发展道路,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愿望。人类的生存是与自然一体的相互联系的共同存在,应与万物和谐一体,走向和谐共生。

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异化日益严重,日益疏离自然。有人将自己的物质生活依附于机器,并且将精神生活亦维系于机械的貌似文明上。淡忘了自然的存在,众多灰色阴暗的情绪诉诸画布,成为宣泄情绪的艺术主题。将自己关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内,借助现代设备面对相机镜头瞬间的记忆,创作蒙蔽大众双眼的风景画,美其名曰: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依恋,此合“道”乎?

从20世纪g0年代开始,中国经历着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历史巨变。艺术话题被置入新的历史语境,在东方与西方、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与交融中开始了中国艺术审美等问题自身的重建。不再是对形而上学终极之物永恒的崇拜,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对自身价值、发展进行关注的各类瞬间,有人说它好似现实功利,个人欲望和市场操作的混合物,不知是因为利益之轴磨损了我们的精神还是市场意识形态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正当西方现代文明以巨大的扩张力渗透向各个角落时,却发现这种文明正将人类引向毁灭。

从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可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覆灭便是人与自然未曾和谐相处的最好力证,万顷良田,丰饶的物产最终因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与抗衡而烟消云散,而隔海相望的希腊人只因看到了宇宙的本质,最终形成了自己辉煌的文化,这便是“自然之道”。

无论从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绘画,都能清晰地看到,从古代中国开始,人类对自然始终不存有征服和敌视态度,人总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生命亲切对话。道家的太极图作为其标志性的图像符号,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与思维方式:承认矛盾,相信矛盾相生相灭,使矛盾双方永远处于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西方社会因“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物欲为目的,以科学手段向自然无限索取的生存方式,将人类带上了一条轻视精神,重物质文明的不归路。当人类开始觉醒,并试图医治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创伤时,中国的老庄思想无疑是一味良药,亲近自然,依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规律,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美术现象可以看出,反对传统是当时最突出的特征,将其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标志,然其实质不过是在实践方式上学习或追慕西方。当国人看到经济与技术落后于西方,他们便以完全开放的心态观念西化,艺术创作上形式的模仿表现了一种美学上的退化,正是由于这种表象上生拼硬凑的方式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急于找到存在的价值的真实写照。从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直到当前,中国美术乃至文化总是摆脱不了“西方”这个参照的纠缠,总得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与民主,这种科学给了文化艺术与西方正常交流、融汇的合法性,同时与世界“接轨”。当艺术家们开始觉醒,亦步亦趋总是找不到自身合理出路与真正价值时,开始思考艺术的“民族化”与“世界化”问题。最终想到了曾绵延几千年不朽的“道法自然”,从本民族的优秀思想中汲取养料,创造属于本民族的“现代化”。众多中国艺术家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创作了不朽的作品,走向了世界。

人与自然作文【第四篇】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总是给人美的享受。山清水秀,江水清澈见底, 在阳光的照耀下, 显得波光粼粼的, 江里的鱼儿随处可见,它们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两岸青山耸立,美丽的凤尾竹随风摇曳;一群群鸬鹚在江面悠闲地游着,渔民在渔船上收着鱼网,夕阳洒照着岸边垂钓的渔翁……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美丽的。

但我听爸爸说,漓江的生态环境也曾被破坏过。上世纪80年代,江里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类的浮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现了半边黑半边清的状况。漓江也太变化无常了。当她涨水时像一条发怒的巨龙,横冲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而枯水时她则是一条涓涓细流,游船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条“漓河”,甚至是一条“漓沟”了。现在,经过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渐渐变好了。

漓江生态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最美丽的。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美丽的,美得像画,美得如诗;自然又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不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愤怒的,自然是有报复性的,她变得可怕,变得不可驾驭,人类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第五篇】

关键词:自然;发展观;和谐

一、发展观的演变

(一)崇拜自然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刚刚从动物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把自己、外在事物以及意识中的产物区分开,人完全依赖于自然,对于自然怀有一种畏惧和膜拜的心态。由于这一时期地球上人口稀少,尽管人类群体采集或狩猎活动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也可能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此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因而人类只是消极适应自然,处于“崇拜自然”的无能为力的状态。总的来看,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既恐惧又依赖的关系,这是一种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协调”发展。

(二)改造自然阶段

人类从采集野食到栽培作物,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家畜,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阶段,人类开始从事规模越来越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发利用土地、水、矿物等资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人们获得了稳定可靠的食物供应,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可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由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积极主动地向自然界索取,实现了人类由受动性向能动性的巨大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

(三)征服自然阶段

18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着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猛增,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这些不协调或矛盾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日益脆弱、资源消耗加剧,能源面临危机等等。可以说,人类在通过张扬技术理性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状态,直接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片面的发展观。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面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他们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不过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联系起来的;以实践为中介,人类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劳动中能动地改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使人从自然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由自然的奴隶成为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最终不断地趋向融合与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

二、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

(一)人口压力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和谐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对自然资源压力的增大,将会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人口生存的作用,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贫困人口众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贫困更容易促使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而不是像社会所期望的那样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更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度。

(二)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不计资源与环境成本,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在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得持续发展的技术水平低下。首先,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其次,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也十分落后。

(三)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缺乏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如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产权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出现随意挪用耕地,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不协调的经济现象。其次是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不全面,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认真负责。此外,缺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严重制约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当前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不少缺陷,难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被迫改变“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模式,人类正在摆脱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一)培养和谐发展意识,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责任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紧迫性,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促进只重视人类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理念。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谐发展意识。

(二)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提高人口素质能够使一般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要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必须把人口控制在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同时,考虑到我国当前与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人口比重太大,需要大幅度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为此,应当加强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开展科学技能培训,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首先,努力突破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挥高科技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组织开发有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鼓励研发废弃物中心利用处理技术,包括工业“三废”、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再利用技术。此外,应当制定并落实优惠的科技创新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环保型的科技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巩固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农业;加快工业产业结构改造和优化升级,降低工业增长对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动经济结构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加快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行循环节约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唯GDP论”的片面观念,要改变GDP的计算方法,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制度,树立绿色GDP的新观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第六篇】

关键词:生态生产力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C DOI:/

1 和谐社会中的生态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美好社会,我们党和国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时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应运而生了。建设一个和谐、协调、稳定的社会是人人所向往的,随着社会本质的认识一步步的深化,和谐思想的内涵也进一步得到深化。

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1]和谐社会的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是要求人的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生产力从生态化的角度出发,确立生态系统对于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把人类的生产过程纳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过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生态生产力在这个层次上可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2 生态生产力的提出

生态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的全部。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文明社会、农耕文明社会和工业文明社会三个阶段。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是生产力发达的重要形式,但是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加,更带来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也在一步步地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对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反思中,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生态生产力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政治、精神的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 政治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社会自身就会陷入生存危机。五位一体的发展凸显出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要求,恩格斯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2]马克思把人、自然、社会作为统一的有机联系的大的生态系统予以探讨,立体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3 中国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路径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战略。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发展生态生产力,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人与自然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第二,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利用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第三,要加大环保投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第四,加强对被破坏的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恢复。

第二,提高科技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生产力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大,把科学技术应用在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着眼于科学技术在生态中的发展,不但可以使科技获得合理进步,而且可以提高生态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社会的和谐。在追求生态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降低生态技术的使用成本,做到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企业是科技发展和应用最紧密的地方,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利润和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中找到平衡点,绿色生产、营销。

第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有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当制度法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起反作用。上世纪国外倡导的“绿色GDP”被引进到国内,将环境和生态指标量化后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中,以此衡量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客观上就是要求做好生态生产力的发展。

4 总结

和谐凝聚力量,生态文明建设铸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生态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2006:8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1:519.

人与自然【第七篇】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是在吸取各国现代化经验基础上,继续走中国现代化之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概括,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在全球生态危机和世界现代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下重新理解现代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敬畏自然到支配和控制自然的历程。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把自然界看作只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自然破坏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出现了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人类通过反思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工业化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总结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课题。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利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推动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作者:行久

人与自然的作文【第八篇】

近来,人们或许是良心发现,终于明白了大自然应与人类和谐相处,从而渐渐与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产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谊,隔着的纱帘被揭开,心灵间弹奏着友情的旋律,悄悄回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天籁之音无时不在飘荡,又有谁在不经意间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否在疏远呢?

仔细瞧瞧,怎么?刚刚揭开一层纱帘,难道又增添了一层吗?是谁呢?是人类自己!

成天的恩恩怨怨,整日的勾心斗角,每时每刻的仇骂、侮辱、白眼。人们又干了些什么呢?

连动物都明白的简单道理,难道人,这样的高级动物却不懂吗?

不,不是的!

只要我们之间多一点友谊的欢乐,多一份友情的祝福,多一颗充满友爱的新,多一座友谊的桥梁,多一双充满友谊的翅膀。我们就可以带着对大自然的爱,对友谊的信赖,带着这一切,去飞翔,去开辟一个崭新美好的晨曦,让那遥远的红光一点点的升起!

相信吧,这不会只是你的幻想,不会只是简单的动画,不会只是一个轻易破碎的泡影。

会实现的,会变成现实的!

要知道: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一切!”

信之美

——信赖的优雅

睁开双眼,

信之美,

清晨的阳光正

正是如此。

一缕缕撒进书香的世界。

爱的微瞑,

闭上眉目,

为信赖造了一个摇篮。

黄昏的雨珠正

一点点滴进心灵的膜膈。

安诚的成长。

轻轻抹去,

人与自然一切的纱帘。

这是信赖,

因为信赖

永不泯灭的优雅之美。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295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