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0786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读后感【推荐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第一篇】

朱自清因病于北平逝世。朱自清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称赞不已。《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文章,品味着它们给人带来的完美感受,那滋味在心底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欢迎阅读!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1春夜喜雨,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似有若无的雨声,手捧一本《朱自清散文集》,细细品味。已记不清是多少次再读《背影》了。上小学的我并不能完全体味其中深意。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中父亲提着橘蹒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经拨动,便会引发我无限的感慨。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所感动,情不自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发现普通的父亲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动作。而这恰恰触碰到了我心里某个最敏感的部分,让我联想到我的父母,细腻的情感绵绵不绝,汇集成一条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缓缓流过。

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现在细细回想起来,爸爸不知为我花了多少心血,而爸爸却不辞劳苦,从无怨言。忘不了,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爸爸悄悄地来到我的房间,帮我盖好被子,见我睡得那么香时,才放心地离去;忘不了,当我遇到难题时,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分析,一直到我弄懂了为止;忘不了,每天我上学离家时,爸爸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我要注意安全,路上小心;忘不了……

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四十度的高烧使

我神志模糊,几天粒米未进,靠吊针熬了过来。爸爸和妈妈昼夜不停地看护我。在他们无微不至地照料下,我的病一天天好转,爸爸,却消瘦了。望着他那疲惫不堪的样子和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我感到了父爱的伟大,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爸爸的爱,犹如冬天的旭日温暖着我,更像是春雨般滋润着我!

爸爸的爱让我懂得了爱的伟大、无私和广博。使我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学会了感恩。

永远我都会记得,在我肩上的双手,风起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永远我都会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父亲的岁月换成我无忧的快乐!

这里,我用一首小诗祝愿天底下所有的父亲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2读了《朱自清散文》确实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比起那些浮夸绚丽的文字,还是逼真、细腻来的深入人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潭荷塘月色揭示了思乡;“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虽身老凄凉,但挺着微胖的身躯,艰难的给我买桔子,那虚弱的背影负载着父亲厚重的爱……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话用来形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是恰如其分。印象中,盈盈的月,朦胧的烟霭,碧阴阴的水,断续的歌声,微漾的醉,秦淮河美极了。就像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自己的情感交融其中。结合当时的背景,作者寄情山水,追求一时的宁静和一切均皆适度的生活情趣。但是泛舟途中出现的妓船,把他拉回到现实中,使他不能真正超脱,为她们“仍在秦淮河里挣扎”,为现实的黑暗而愤慨。于是作者眼里“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森森的水影、一星两星的灯光渲染了作者的心中凄凉。平静的文字下,隐藏了心情的起伏;真情的流露,铺垫了自己执着的追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读完《匆匆》后脑海中浮现出的论语。“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我们要靠的是自身能力而非守株待兔似的徒守成功。人生苦短,现实残酷,山不过来我过去,我们是主宰万物的精灵,我们有能力不让时间偷偷在眼皮底下溜走,我们有能力“把玩”时间,而非浪费时间。我们不会掩面叹息,我们会让时间折服于自己手中。

“盼望着,盼望着……”这样阳光的开头,给人心灵以不小的动力。这是一首青春的赞歌,从万物复苏,到动人春天,碧悠青草,花木争荣,和煦春风,由远及近,由视觉到感觉,把一顺带的景物自然的连接起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有的是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心灵上经过了洗礼,对这些诗美、景美、朴质美的文章更是爱不释手。“不虚美,不隐恶”的平淡中包孕了神奇。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3看不见华丽的装饰,却始终透着令人无法抵抗的魅力;只有朴素的笔墨,却绘出了最美丽、最有色彩的图画;虽然文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映出了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意境……

这就是我读完朱自清抒情散文后最深切的感受。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淡淡的,朦朦胧胧的,但就是这平凡的语言里,却散发着一股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你去追逐作者的思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悲伤,一起愉快,一起愤慨,一起感受人间的美与丑——朱自清不是在写情,而真的是在抒情。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感叹自然或感动社会或悲叹残酷或聆听美丽……

前不久,我刚读完《背影》,在感动文中的父亲时,我也看到了我的父亲、看到了全世界的父亲,朱自清为全世界人绘出了父亲真实的“背影”:有点苍老,但却充满了对儿女真挚的爱!可以说,从开始读一直到读完,我的眼睛始终是湿润润的,泪水沾湿了书本,但这并不使我奇怪。是的,因为我相信,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早已在无形中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潸然泪下了。

如果说,你想真正体会到朱自清抒情散文的优美,就一定要读一下《荷塘月色》。作者用一支神奇的笔,蘸上糖浆做的颜料,在画布上尽情挥洒,灵感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涌到了画布上,变成了一幅又一幅甜美的图片。是的,是甜美的,甜甜的,美美的,视觉、嗅觉一块儿享受。我想,这应是《荷塘月色》最大的特点。

说到画画,朱自清可是一等一的高手,他用文字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或浓或淡或暖或冷的色调,以及画家无法涂染的情的色调。就说《绿》吧,“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幅画,画上梅雨亭的绿——由好多好多美丽、活泼的形象组成,柔柔的、亮亮的,鲜润鲜润的。这样的绿是无法与之匹敌的,再高明的画家也肯定无法画出它们的神韵来。因为这是作者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后用不寻常的自然情画出来的。

朱自清的散文,字字句句都在抒情,在字里行间,都显出了一种严谨而自然的情,也让人一读朱老先生的文章就陶醉了。

情贯穿于朱老先生的文章之中,情就像一根绳,把词句串在一起;情又像一壶水,把文章的污浊冲洗干净;情还像一滴糖浆,放在言语中,使人倍感甜馨……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4有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要摘抄5段写景文章。当我抄完后,惊奇地发现:5段文字中,有三段是朱自清的文章。这让我对朱自清产生了好奇,朱自清有这么强的写景能力!我赶忙拿起了《朱自清散文集》读了起来。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春》、《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绿》等等佳作名篇数不胜数。每读到朱自清的文章,都会有一种清新典雅,柔顺细腻之情,让人从久违的城市的混沌的空气里摆脱出来,从而让人有一种乡村感,又好像有一种原始的,清新的感觉,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春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季节,但往往又会给人带来焕然一新惊喜的。在描写春天的文章长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语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进我的心里,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从中,我能感觉到,风是多么地温柔呀!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一样,而且在空气中还夹着清新的土味、酝酿着淡淡的花香。

要是能漫步在这种仙境般的美好春光里,一定是舒服极了,惬意极了!此时此刻我真是希望能穿越时空,到达这么美、还充满了诗意的春天去啊!朱自清给春天的鸟,“恩赐”了一个美妙的嗓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唤友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着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样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话世界里似的。但是,即使鸟儿的天赖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是最适合放风筝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面,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人们都以欢笑和努力,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直为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春天,是希望的种子、是生命的开始、是美丽的象征。我从朱自清写的《春》中,看到了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人们在努力地工作着、奋斗着,从希望的春天开始,为我们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请大家就从现在做起,憧憬着我们的未来,一起来为明天而努力吧!

朱自清真不愧是一代文学大家!可以说,没有他,中国的现代散文就不可能这么灿烂。我读了他的文章,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让我受益匪浅,真是饱餐了一顿美味的文学大餐。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5冬天来了,我总想抱着朱自清写的书,静静的坐在窗台下,慢慢地在那字斟句酌,细细品尝。每每此时,我都像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暖身,暖心,温暖我的整个世界。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就如叶圣陶说:每回读佩炫兄的散文,我就想起倾听他的闲谈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做高深而情趣盎然。记得他曾经写春天时有几段特别优美句子。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刚读完这几段,感到身体又凉又热,凉是来自朱自清细腻通透的笔风,热是来自朱自清那份热爱生活的执着。就像儿时临睡前妈妈在耳边的呢喃,又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的拥抱……

朱自清先生那细腻的感情,就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春雨,无时不在,又如他最的《背影》有这么精彩的一段。“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至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于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到,我身体平安,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读完这篇文章,有多少人不泪沾衣襟?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星期的事,奶奶的腿一直不好,如今,腿也肿得厉害,行走亦越发吃力。因为我的`老家在湖北的山区。交通一直不便利,她也一直呆在老家,哪儿都不能去,奶奶经过亲朋好友的帮忙住进了医院,爸爸因为要照顾我,回不去,只有妈妈回家照顾奶奶,奶奶经过检查确定要进行大的手术,有一段时间,爸爸一拿起电话都是说,还疼不疼啊,医院食堂的菜好不好啊,手术那天更是如坐针毡,没到此刻,我都仿佛看到奶奶那佝偻的背影,无奈的心,同时我也能理解作为儿子的爸爸当时焦急。迫切的心,毕竟孝顺的美德就是应该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就是我读完《背影》后,在我心里永远留存在的东西,这一爿温暖的背影,就像一股暖流时时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涌动,我爱你们,我的亲人,我爱你们,美丽的世界!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第二篇】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场大型诗歌朗诵会上,名家荟萃,国内以朗诵著称的表演艺术家大都有不凡的表现。晚会上有一位老人形销骨立两鬓苍苍,声音嘶哑方音浓重,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的吟诵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先生以一首《乡愁》震撼了全场。可以这样说,在那一场晚会上先生没有表演,而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吟诵出了一生的情愫与修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走近作者我们才能领悟作品的情蕴;而散文是作者人格与心灵的诗化表现,一花一世界,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优美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与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

板块一:整体扫描

1 相似的身份

《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篇以优美著称的散文。有趣的是两位作者身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社会身份。他们都是诗人,散文作家,又都是有所成就的学者。

幻灯片: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又说为“实秋”)。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文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家。

其实,朱自清先生最初是以诗歌步入文坛的,而让他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却是散文。他的《背影》《绿》和《荷塘月色》曾经影响了几代人,成为我们精神发育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养料。

幻灯片: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后主要居住港台。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的写作与翻译工作。驰骋文坛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创作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写了许多思乡怀土的诗文佳篇。诗中最有名的是《乡愁》,散文中最出色的就是这篇《听听那冷雨》。

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梁实秋这样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需要补充的是,余光中曾在台湾、香港与美国的诸多大学任教,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有独到的见解。

诗人、散文家、学者的身份,使他们的散文不仅文质皆美,而且对于创作又有自己的理论追求。

2 自如地运思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取材广泛,二是结构多变,三是表达自由。所谓“神不散”,就是主题集中,线索分明。一般散文不管篇幅长短,不管其外在的“形”如何散乱,其内在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背影”为线索,表达了父与子的深情。从取材而言,文章不仅仅写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还涉及到祖母去世、家境惨淡、南京勾留乃至于少有人留意的他们的父子关系,在运思中这些由“背影”串联,由情感聚合,形散神聚,运思自如。

同样《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也显示了“形散神聚,运思自如”的特点。

《荷塘月色》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统摄全篇,这是全篇的“文眼”。因为不宁静,走入月下的荷塘求静,荷香月色,使之得到片刻独处的自由宁静,走出荷塘,又一无所有回到平常的自己。与之相结合,行文又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去荷塘——在荷塘——出荷塘。

《听听那冷雨》开篇作者即告诉我们,不能安慰孺慕之情,于是“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随即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无论是《听听那冷雨》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还是《荷塘月色》中的内心跌宕,都被一个“神”所聚合,而足以聚合之的“神”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3 诗化的意趣

两篇文章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美文,缘于文中诗化的意趣,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幻灯片:

诗化的意趣

古典诗歌的韵味

极高的审美价值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将本板块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幻灯片:

学习目标:

1 求同探异,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2 涵泳咀嚼,品味情蕴丰富的语言美;

3 品读探究,探寻作者独特的人格美。

板块二、要点提炼

这一板块我们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入手,借助比较阅读的手法来欣赏两篇散文的意境美。

(一)意境的营造

(1)求同:情景交融的“有我之境”。

(幻灯片……)《荷塘月色》第5段

这一段集中写荷塘月色。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是比喻——“如流水一般”的自然延伸;

“一片”——表范围(叶子、花借代荷塘),“泻”有自上而下的铺洒的意味,有范围大的效果。它让我们想象到月华四射的艺术氛围,又契合了“静静地”情态,这一句写出月光下的荷塘无声无息的幽静。

(若换用“淌”“流”“照”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这里顺带讲讲前瞻后顾找依据)

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浮”,轻盈漂浮、轻柔而缓慢上升。描写出薄薄的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还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如若用“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谧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当然这一切的朦胧氤氲都是因为“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因为月之朦胧,雾之“薄薄”,所以“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柔的质感和动感,也写出了梦的飘渺,与人的亦幻亦真的感觉。

这一段扣紧“不能朗照”写荷塘月色的朦胧柔和,月下荷塘的幽雅宁静,以及“像”“仿佛”“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淡淡的喜悦。月光是淡淡的,喜悦是淡淡的。“颇不宁静”的心得以暂时宁静,求静的愿望也得以暂时的满足。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情景交融,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

我们再来看《听听那冷雨》的第一段文字:

他先写春寒“料料峭峭”,雨声是“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用了这些多的叠词,其中蕴含着什么韵味?第一,是不是有一种春寒料峭中忧郁的感觉?不错,“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而雨是“冷”的,作者要躲也躲不过。第二,这种忧郁是不是一时的?因雨而来,随雨而去的?好像不那么简单。因为作者说了,就是在梦里,也躲不过,也打着一把伞。这就是说,雨所承载的忧郁是魂牵梦绕的,是心灵无法解脱的。第三,用了这么多重叠词,是不是为了表现情绪的特点?是的,下面这样的叠词还更多,叠词的使用可能会唤醒一种缠绵的感觉。第四,这是不是一般缠绵的感觉?好像不完全是,而是一种带着古典诗词韵味的缠绵的感觉。

这里显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这一段中有一个“黑白片”的比喻: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小结:从意境看,两篇散文都写的是“情景交融的有我之境”。

幻灯片:

余光中先生曾经解释说:①台湾雨季很长,雨季无色彩,灰扑扑的,所以是黑白片;②两岸阻隔无法交流,担心大陆的波及台湾,心中恐惧,心情忧郁;③安东尼奥尼拍的片子传递的信息时灰暗的,对故乡的失落,眼中一切是灰暗的;④母亲去世,悲痛欲绝,一切事物、景物都失去色彩。

(2)同中辨异

但在营造的方法与达到的效果是否有所不同?仍以《荷塘月色》的第五节为例。

这一段没有单写月光,还写了月光投影: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参差”:高低错落;“斑驳”:深浅变化。

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像是出自名画家之手。

其实在这一幅图画中,有动与静、高与低、浓与淡呼应,有立体的层次,有光与影的和谐,实在是画中有诗情。朱自清先生就像一个丹青高手,将荷塘与月色,心境与物景有机地融为一体。——画中有诗。

再看《听听那冷雨》的第五节:

这种凄迷之美,不但来自生活,而且来自古典美学传统,梧桐,细雨,点点,滴滴,是李清照词中的意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而雨打荷叶之声,则典出韩愈《盆池五首之一》:“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余光中在这里活用了古典诗意。开篇大量的叠词的使用也让我们联想到“寻寻觅觅”的意境,“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暗用了一个来自《诗经》的文化典故。

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这里化用了蒋捷《听雨》一词的意境。大宋遗民与大陆移民的身世认同,“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滴灵魂是漂泊的,带着游子的愁思,人生的沧桑,这里渴望安顿的是生命,是精神的皈依。这些文化意象都是“最中国的”。

(二)诗化的语言

同:多用修辞、叠词

异:《荷》平白口语

《听》欧化句式

(1)同中辨异

以比喻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画线的句子多处用了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①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润泽,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②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③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的气质神韵——优雅、纯洁相似。

与多而密的叶子相比,“零星”的荷花只能是荷塘里的“衬托”或“装饰”,但有了它的“装饰”,荷塘更美了。这些明喻清新动人,准确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特点。但是余光中先生曾给予这些比喻以批评,以为在想象上不够出色。他还特别批评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认为‘的裙’一类的意象对今日读者的想像,恐怕只有负效果了吧”。其实这个比喻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圆浑、自然舒展的形态,也写出了风荷摇曳的动人韵致。比得恰到好处。

那么余光中怎样用比喻呢?请看这样的句子: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这里描写的是雨敲打在屋瓦上产生的音乐效果,用的修辞却是西方诗歌中常用的多层次的暗喻手法,复合性的暗喻之间,不但没有互相干扰,而且结合得相当严密。第一,把雨声之美比作钢琴演奏;第二,把演奏者比作美人;第三,把美人说成是灰色的(联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和雨天的阴暗光线统一;第四,加上定语“温柔的”,和绵绵细雨的联想沟通;第五,由于是钢琴演奏,屋瓦顺理成章地成了琴键,黑和灰的形容,和钢琴上的黑键白键相称;第六,把雨的下落比作美人的纤手,把冷雨转化为“冰冰”的感觉;第七,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把一个下午的雨,转化为一场钢琴乐章的演奏,“奏成了黄昏”,说是美好得让人忘记了时间。意蕴特别丰富。

再以叠词为例: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的裙。

(2)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

(3)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

这些叠词的运用都达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荷塘月色》中的叠词“曲曲折折”荷塘的广度、“田田”荷叶的密度、“亭亭”荷叶的姿态,它们深化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听听那冷雨》中的叠词不仅声情并茂,而且平平仄仄充满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

(三)归因

那么这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从思想性格看

朱自清,字佩弦。有自箴自戒的意味。“弦”,弓弦。弦常紧绷,所以性缓的人佩以自警。与佩弦相对的是“佩韦”。“韦”,“韦编三绝”的“韦”,熟牛皮,有韧性。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同时代的学者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朴素、忠厚、平淡,是以由《诗经》而下的中正平和温柔敦厚的品格。

余光中:他的“蓝墨水(借指文化)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易于激情澎湃。

(2)从身份处境看

朱自清:集多种责任与一身的知识分子

(联系《背影》的家境)

余光中:长居台湾的大陆移民思乡游子

(3)从理论追求看

朱自清:“新而不失自然”,自己的成功常常在“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

“顺口”“顺耳”“顺眼”。——《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余光中《论朱自清散文》

余光中:讲究散文语言的“弹性”、“质料”与“密度”,他的作品往往形象密集、叙写瑰丽、情切意浓。

小结:比较阅读是文本研习的常见方法,比较时,我们既要求同辨异,又要同中探异异中求同,更要透过现象探究原因。

板块三:难点突破

在要点扫描的过程中,我们从多方面比较了《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的异同,其实在诸多不同中最大的不同是各自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首先研究《荷塘月色》一文。

去荷塘的原因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在月下荷塘作者“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获得了“独处的妙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自由”的内涵又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有四种说法:

(1)政治说

(2)伦理说

(3)哲学说

(4)文化说

(1)政治说

依据:①时代背景;②朱自清同时期的《一封信》与《那里走》。

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2)伦理说

文章中外在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依据:①文章的开篇与结尾(他离开家、妻子、孩子之后一个暂短的时间之后的心情);②家境与家庭关系(“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也渐渐不如往日。”——《背影》)

(3)哲学说

从哲学意味上,《荷塘月色》写出了人的两难的处境,即现实与自由的悖反,现实不自由,自由不现实,在“哲性美”上它抵达人的终极关怀。

我更倾向于此种说法。这样“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和对江南采莲旧俗以及那个“风流的季节”的联想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4)文化说

还有一种文化说。荷花是中国“莲文化”的重要文化意象,积淀了传统知识分子中正平和、洁身自好的文化人格。

探究了《荷塘月色》的“不宁静”与“自由”,我们在研究一下《听听那冷雨》中的“冷”,雨何以“冷”?听雨又如何能听出“冷”的感觉?

湿漓漓的灵魂(象征)

(营造)中国风景可是:前尘隔海

所以:(最佳所在)中国江南(广义的江南)

(最妙效果)古典屋瓦古屋不再

漂泊之痛沧桑之感

文化乡愁永恒理想

“冷”是穿透心扉、浸润骨髓的内心感受。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文章的标题人们习惯上读“听听/那冷雨”,这个读法是否恰当?我们能否将标题读成“听/听/那冷雨”,或“听/听那/冷雨”,或者是其他的停顿?这个问题留个同学们自己去研究探讨。

版块四:阅读拓展

两篇散文都营造了诗意的美,就艺术美而言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是否只有是否只有诗化的语言才能创设诗意的美?才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能?

让我们再回到本课一开始提及的那台诗歌朗诵会。从一般人的眼光看来,形销骨立两鬓苍苍是不美的,声音嘶哑方音浓重也不适合登台表演,这一般的标准是功利的实用的。但形销骨立两鬓苍苍沧桑,是心灵深处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的外化,嘶哑而不圆润的音色是表达忧郁苍凉的最佳音色,而况这些表达中凝聚了余光中先生的全部生命与修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们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来探究这个问题。

步履蹒跚,身躯肥胖,动作艰难,这个形象实在不美,还可以说“丑”。这里也没有诗化的语言,没有“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通感,也没有平平仄仄;甚至可以说这些动作行为没有非做不可的需要。但没有用处的动作,却使作者感动了,“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们读者也被这父子深情感动了。没有诗意的变成了很有诗意的,没有实用的价值,变成了很有情感的价值,审美的价值。

再有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这篇散文写一个保姆,好搬弄是非,晚上带孩子睡觉,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把孩子挤得没有法睡,这样的保姆,显然不称职,还把孩子长期向往的春节变成"磨难",还荒诞不经地讲太平军要捉她这样的女人抵挡与吓唬敌人。就是这样一个迷信而又麻木的小人物,鲁迅对她并不是一味地厌恶,而是善意地调侃。把她写得很可笑,但是,她又不是有意欺骗人,她本身是很虔诚地迷信的。在她为少年鲁迅带来了长期求之不得的《山海经》之后,文章就改用抒情的笔调来歌颂她。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做结,体现了鲁迅的深厚人文精神,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宽广胸怀跃然纸上。

小结:散文是作者人格与心灵的诗化表现,散文的艺术美在于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与生命。我们品读散文要读出作者的全部生命与修养。

活动策略:

1 借助比较阅读,引领同学们求同、辨异、归因。在教学重点、难点地确定上,“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选取最能反映文本特色与作者思想情感、写作风格的语言材料,研习探究。

2 活动准备,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以便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作者与文本对话。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第三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给亡妇》采用书信体样式,悼念亡妻,感恩亡妻,在对亡妻生前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爱的描写和丈夫疏于照顾妻子溢于言表的自责中,重现母爱和妻情。发自内心深处的“你”字一个比一个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含着的眼泪,夫妻恩爱、琴瑟相和,全从真切如实中来。当摈弃了华丽词藻,应用了一色的白语白话,将心中深刻的至情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了如此醇美感人的至情境界。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第四篇】

关键词 朱自清 写景散文 修辞美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91-02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或工笔细描,委婉含蓄;或粗笔勾勒,饱含至情;或细细道来,自然淳朴;或面叙家常,风趣间出。总之,“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尤其是他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更是笔中有画,文里含情,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善于用“缜密漂亮”的笔法,描写“满贮着诗意”的散文,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纯正质朴的情思。他的散文,不愧为中国现代散文艺苑中的奇葩。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读者久诵不厌的美文佳作,这是与他善于调动娴熟的语言艺术技巧,恰当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表现其至情,从而使作品产生耐人玩味的修辞美感分不开的。

大致说来,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形象美感;(2)音乐美感;(3)画面美感;(4)情韵美感。

1 形象美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最明显的修辞美感

在他的写景散文中,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心醉神迷的“梅雨潭”,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以及充满生气、花枝招展的“春”姑娘,这些无不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

“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他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服服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白水祭》)

风本是无形的,影子也不可捉摸,但作者却把风吹飞烟所形成的飘忽不定的样子,说成是微风“用手挽着影子”,把风停烟聚说成是手一松,“像橡皮带儿似的”“服服帖帖的缩回来”,或者是另有双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作者用“挽”“缩”“织”“夺”等动词,将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将无情的事物拟人化,这就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又薄又细的瀑布被微风吹起的奇异景象,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2 音乐美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修辞美感

“散文是心灵的歌。”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朱自清写景散文的音乐美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叠音词的运用,突出了词语的意义,加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叠词这种修辞手法用得极为普遍,朱自清继承了这一修辞传统,把它用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写作中。他的散文,由于大量运用叠字叠词,语言显得活泼生动,韵味无穷。如:“夜幕垂垂地下来,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又如何载得起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垂垂”表示幕色渐渐降临的过程;“黄黄”形容灯光透过玻璃所呈现出的清淡、晕眩的色彩;“黯黯”表明夜色笼罩下的秦淮水色的幽深、浓密;“缕缕”形容微波起伏的情状。这四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仅把夜幕方垂时,秦淮河灯光水色的朦胧美景描画了出来,而且增添了一种舒缓的语气,读起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二)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形成了他散文语言舒疾相间,高低错落的回环美。

双声叠韵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利用语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形式。他在创作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双声叠韵词,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请看下面的句子:

(1)在圣马克方场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中国人到此,仿佛江南的水乡。(《威尼斯》)

(2)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荷塘月色》)

(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荷塘月色》)

(4)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绿》)

(1)、(3)句中的“仿佛”、“参差”、“斑驳”都是双声词;(2)、(4)句中的“苍茫”、“晶莹”都是叠韵词。利用特殊的语音关系,朱自清将之用于作品中,使文章的语调显得委婉通脱,清丽自然。

(三)轻声和儿化词的运用,使语言活泼轻快,婉转流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300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