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4826

发表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精编5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8-19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8、“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4分)

19、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5分)

答案

18、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19、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豚(tun):猪。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节日。

18.这首诗写乡村生活,表现出村民怎样的精神风貌?(4分)

答:

19.“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诗中写了怎样的意境?今人又赋予了它们怎样的含义?(5分)

答:

答案:

18.(4分)

表现出村民淳厚、热情、古朴的精神风貌。

(意思对即可)

19.(5分)

写了山野的清幽美,村庄的环境美。(2分)

今天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3分)

上面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米范文范文最开心的事情。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2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途 中 见 杏 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全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5分)首联运用了以乐景反衬哀情的艺术手法。(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机,可是面对这美好的景象,作者内心却感到忧愁、苦涩。(3分)(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深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译诗:

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无比欣喜激动。叶绍翁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融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

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也看不了多少时间。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令人倍觉难堪。

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指中国)大地上,景象是绚丽夺目的。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诗篇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特别委婉细腻。晚唐诗人中,吴融作为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追随者,其最大特色则在于将温李的缛丽温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3

甲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甲词开篇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磊落之气。

B. 乙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C. 苏、辛同为豪放词派,但风格不尽相同,甲词旷达,超迈洒脱,乙词豪壮,劲健悲慨。

D. 两首词都集叙事、抒情、言志于一体,且都善于引用典故来抒发词人内心的情感。

5 .甲词中的“鬓微霜”,乙词中的“可怜白发生”,都涉及“头发”这一意象,请简要分析这个意象在两词中的作用。(3分)

答案:

(一)(6 分)

1. B(3分)

2. 甲词写“鬓微霜,又何妨”,表明词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表现出老当益壮的'豪迈;乙词中的“可怜白发生”慨叹时不我与。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4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奇士陈俞,字信仲,临川人。自京师落第归,过谒伯姊,值其家病疫,闭门待尽,不许人来,人亦无肯至者。俞欲入,姊止之曰:“吾家不幸,罹此大疫,付之于命,无可奈何,何为甘心召祸?”

俞不听,推户径前,见门内所奉神像,香火甚肃,乃巫者所设也。俞为姊言:“凡疫所起,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安可复加闭塞,不通内外!”即取所携苏合香丸十余枚,煎汤一大锅,先自饮一杯,然后请姊及一家长少各饮之。以余汤遍洒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巫入,讶门开而具撤,作色甚怒。俞奋身出,掀髯瞪眼,叱之曰:“汝何物人,敢至此!此家子弟皆幼,病者满屋,汝以邪术炫惑,使之弥旬弗愈,用意安在?是直欲为盗尔!”顾仆缚之,巫犹哓哓辩析,将致之官,始引伏请罪。俞释其缚,使自状其过,乞私责。于是鞭之三十,尽焚其器具而逐之。邻里骇慑,争前非诮,俞笑不答。翌日,姊一家脱然,诮者乃服。

又尝适县,遇凶人凌弱者,气盖一市。为之不平,运拳捶之死而遁。会建炎初元大赦获免。后累举恩得缙云主簿以卒。终身不娶妻妾,亦奇士也。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有删改)

注①弥:满,超过。②哓哓(xiāo):争辩的声音。③诮:责问。④累举:连续应举。⑤主簿:官名。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过谒伯姊(拜访) B. 讶门开而具撤(惊讶)

C. 是直欲为盗尔(只,仅仅) D.争前非诮(责怪,非难)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将致之官 辍耕之垄上

C. 尽焚其器具而逐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为之不平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余汤遍洒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

(2)俞释其缚,使自状其过,乞私责。

22. 奇士陈俞的“奇”具体表现在哪里?你怎样看待文中的巫师?(4分)

2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木 芙 蓉

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2分)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简要赏析。(3分)

阅读理解答案:

(3分) (4分,各2分)

21.(1)(陈俞)把剩下的汤在房壁上下洒了一遍,撤掉了巫师的器具,端正地坐着来等待巫师。

(2)陈俞解开他绑着的绳子,让他自己陈述自己的罪过,(他)请求私下受罚。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不相信巫术勇救大姐一家,行侠仗义抱不平,终身未娶妻妾。

巫师招摇撞骗,蛊惑人心,外强中干

(4分。各2分,概括的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1)木芙蓉不畏艰难,用心开花的特点。

(2)从方法和作用两方面回答:借助不畏风雨寒霜、从容自在、自开自落的木芙蓉来寄托作者的志向、情感,表达自己不管环境有多恶劣、多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5

送韩揆之江西①

李季兰

相看指②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③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④潮不到,夏口⑤信应稀。

唯有衡⑥阳雁,年年来去飞。

①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②指,一作“招”。

③西江,一作“江西”长江在武昌一段称为西江

④湓城:在今江西,是韩揆要去之地。

⑤夏口:今武昌。

⑥衡,一作“随”。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首联与《诗经·氓》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样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B、颔联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的孤舟远去,思绪万千。

C、颈联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情景:朋友一去,只怕音信阻绝。情感意蕴耐人寻味。

D、颔联与颈联一实一虚延伸了时空,为尾联的抒情作了铺垫。

15、从全诗来看,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7分)

参考答案:

14. A(“一样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不当,“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并没有写乐景;并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采薇》)

15.前四句表达了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之情,(3分)后四句抒发诗人担忧朋友一去而不返,音讯全无,只有衡阳雁年年飞来飞去的惆怅之情。(4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