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心得【推荐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556168

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人心,团结奋进、无畏牺牲的信念深植于心。历史铭刻英雄事迹,激发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使命。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心得【推荐8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作文 【第一篇】

美国的统帅克拉克想要占领朝鲜,而后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中国政府看透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因此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朝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难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用一根绳子同时绑住两个人的一条腿,然后围着操场跑一圈,看哪组用的时间最短。”老师让我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分组,结果我抽到我最好的朋友---赵子晗,我高兴地几乎要喊出声来。我想这还不简单,凭我俩的默契,我们一定会取胜的。比赛开始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赶紧向前冲,可看事容易做事难,还没走出几米,我们就摔倒了好几次,摔得灰头土脸的,我们挣扎着爬起来,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对着子晗轻声说:“现在听我口令,我喊一的时候我们一起迈绑着的腿,我喊二的时候迈另一腿。”子晗会意的点点头。我们一起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我们跑的很流畅,最终我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第一名。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

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国,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屈服,“五·一二”大地震没有震垮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心;无情的洪水、泥石流没有冲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高超的智慧,无所畏惧的勇敢拼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困难踩在了脚下。

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民永远跟党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作文 【第二篇】

初冬,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过早的光顾了小城。接连两天的小北风,直吹的天昏地暗,吹的人毛骨悚然。午饭后,风越刮越大,后来还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又过了一阵子,小雨竟变成了零落的雪花,纷纷扬扬,随风飘撒。没过多久,房屋,大地一片洁白。

看来,前几天约定周末陪二叔去北郊池塘钓鱼的事要泡汤了。

二叔是机关的离休干部,大号叫李震乾。年轻时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立过功,受过伤,后来转业到地方一直担任机关的工会主席。二叔为人厚道实在,脾气也随和,整个机关大院不分老幼都称他为"二叔",而他的大号却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

我是听着二叔的战斗故事长大的:仁川登陆,二次战役,北极熊团,白虎团。. 。.。.说到高兴处,他会拿出他的珍藏来炫耀一番:各式各样的奖章,退了色的老棉裤,还有一个被二叔称作美国货的鸭绒睡袋。

二叔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一年难得回家几次。二老离休后多少显得有些寂寞。为此,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变着法的逗他乐。

"二叔",我推开了虚掩的门---奇怪,老爷子正趴在窗前一动不动的望着窗外发愣。他看见我走进屋来,转过了身子,算是给我打了招呼,而嘴却象着了魔一样不停的说着什么。

我把二叔拉到沙发上,他这时好像才回过神来:"就是这个时候,也是这么个天气"。二叔拍了拍早已谢顶的光脑门,又从卧室取出有不少年头的那个鸭绒睡袋,颇有感触的说:"鸭绿江一别,转眼已有五十个年头了。.。.。." 二叔又把我带到那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

"那是一九五0年的11月下旬,我军发起抗美援朝的第二战役。27日傍晚,我所在的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奉命向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的侧后方穿插迂回。当时也是这么个季节,这么个天气,这么个冰天雪地。不过,朝鲜要比我们这儿冷多了,雪下的也比现在大的多。

我们在朝鲜向导的指引下,一路上也说不清被藤蔓,荆棘扎伤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我只觉得浑身麻木,两条腿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每朝前移动一步,都要花费全身的气力。就这样,我们硬是按照上级的部署,第二天拂晓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北极熊团”的左翼。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山下的几座帐篷,冲进去一看,一百多号美国兵正龟缩在鸭绒睡袋里做梦。战士们一夜劳累顷刻化作一阵狂射,把这些号称美军王牌部队的‘北极熊团’官兵干净利落地送上了西天。

在一个被当作库房的帐篷里面,堆积着整捆整捆的鸭绒睡袋,这些漂洋过海的美国货随后也就成了我们的军需品了。.。.。."

我顺手接过那个鸭绒睡袋:丝一样柔顺的咔叽面料,轻软又富于弹性的羽绒内芯。虽然经历半个世纪的沧桑。而其当年的风采犹存---睡袋在手,一股暖意油然而生。

鸭绒睡袋上端有一个墨绿色的缎带,上面模模糊糊还可辨出"MADE IN 。A"字样。看来,这是地地道道的美国货!

美国人是愚蠢的!"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麦克阿瑟将军在回忆录中的坦诚表白。

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尊严,年轻的志愿军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引导下,毅然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这是国力与军力的较量,民族意志的较量,血肉之躯和近代先进武器的较量!中国人民不可侮---美国最终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 美国人又是聪明的!一个只有200年历史的国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经济,科技,军事诸方面的巨大成就,实在使5000年的文明古国汗颜。

家禽源于中国,丝绸源于中国,而祖先的创造偏偏被"洋人"提早享用了几十年!朝鲜战场上小小的鸭绒睡袋,对中华民族既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又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启迪!

我们反对灾难,但是我们并不惧怕战争;我们渴望宁静,因此努力去争取和平。用和平创造财富,用和平攀登科技高峰;用和平再铸中华,用和平重圆960万平方的泱泱大国之梦!

告别二叔,已是深夜。回到家中,我特意取出自己的鸭绒复在身上,清馨,软柔,暖透心田---我与共和国同生,更与共和国同梦!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 【第三篇】

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那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 【第四篇】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赴朝后首战。历经两年零9个月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今天,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铭记伟大胜利,继续奋勇前进!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心得优秀16篇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心得优秀16篇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七十年,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学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不负使命,坚定必胜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

为庶民者,当居安而思危;为国策者,当未雨绸缪。回眸峥嵘岁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和体会 【第五篇】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心得优秀16篇

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本分、一种责任。杨根思在打退敌人八次反扑、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拉响炸药包跃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邱少云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黄继光奋力扑向地堡射孔,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英勇捐躯……他们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爱国与忠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就要从他们身上感悟爱国能量、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

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历史烛照现实,美好生活要靠斗争来创造和保卫。70年前,面对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从鸭绿江到清川江,从长津湖到上甘岭,从山岭湖川到高岗阵地……处处铭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足迹。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我国赢来了弥足珍贵的和平建设环境,使中华民族得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摒弃安逸思想、杜绝懈怠倾向,直面问题考验、无畏艰难险阻,敢蹚“深水区”、挑“硬担子”、揽“棘手活”、啃“硬骨头”,到吃劲要紧岗位淬火,真刀真枪锤炼能力,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破局起势、集聚优势、积厚成势,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砥砺“以痛吻我、报之以歌”的欣然姿态。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战场环境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即使“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创造下以弱胜强的范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领导、过硬的队伍、人民的支持,正是乐观的底气所在。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被纷繁乱象遮蔽了双眼,看不清大局大势,信心不足、状态低迷,激情减退、消极观望,白白错失良机、贻误发展。问题是警醒也是鞭策。一方面,要深化科学理论武装,常吸理论之“氧”、勤补精神之“钙”,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和解决问题,从错综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本质规律、认清长远趋势,坚定必胜信心。另一方面,要带着感情扎根群众,汲取群众经验智慧,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落在行动上,以乐观昂扬、奋发有为的好状态,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梦想。读懂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牢牢把握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意义,将精神洗礼化为前行动力,把灵魂触动变成实际行动,我们定能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2020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 【第六篇】

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的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

他,是与邱少云、罗盛教齐名的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

他,堪称江淮儿女的骄傲、中国人民的自豪。

他的名字叫许家朋。

2010年10月25日,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之际,一队队少先队员和年轻战士来到皖南绩溪县大山深处家朋乡的烈士纪念碑前,献花宣誓。这里,是他的家乡,以他的名字命名。

思绪飞越时空,来到58年前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那一年,21岁的许家朋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那一年,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的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孔,他的事迹迅速在志愿军中传颂。

1953年7月6日,志愿军发动的夏季反击战役第三次进攻正式打响。许家朋所在的六十七师二○○团受命对美军第七师十七团据守的在朝鲜铁原以西的石岘洞北山进行反击作战。出征前,许家朋向连长、团支部递交了决心书,他写道:“在一旦需要我的情况下,就像黄继光同志那样,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而牺牲自己。 ”

被美军第七师占领的石岘洞北山,位于“三八线”附近,是战场中线的平川、永康的交界地带,地势十分险要。打下这座山,就可以控制后面的天德山,把战线向敌方推进三四十公里,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7月6日晚,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地下漆黑一团。19时30分,志愿军在96门火炮、16辆坦克的支援下,向石岘洞北主峰、次峰发起进攻。许家朋所在的突击排冒着大雨,沿侧翼向美军主峰阵地发起攻击。突击排采取分组打堡的方法,爆破了敌军多个地堡。接近主峰时,美军一暗堡突然开火,将部队压制在山腰间。敌军的机枪“哒!哒!哒! ”地响个不停,压得突击队员伏在雨地里不能抬头。前进受阻,部队伤亡不断增加。

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许家朋心急如焚。他清楚地知道,多延长一秒时间,就多一分伤亡,迅速摧毁敌人暗堡是夺取胜利的关键。当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中弹牺牲后,他不待排长命令,抱起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的暗堡。

8米、7米、6米……许家朋离敌人暗堡只有几步了,突然,一发炮弹落了下来,许家朋的双腿被炸伤。他咬紧牙关,忍着伤痛,顽强爬抵暗堡。由于炸药包被雨淋湿,爆破未能成功。他拖着伤腿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为争取时间,许家朋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喷着火舌的枪口,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的道路。战友们在他的英雄行为的激励下,奋勇作战,迅速攻占了石岘洞北山主峰,歼灭敌人3500多人,夺得了反击作战的全面胜利。

就这样,22岁的许家朋,以英雄壮举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人生之路,实现了保家卫国的誓言。

1953年7月17日,志愿军第二十三军的《战地报》第1656期头版以《石岘洞北山战斗中出现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为题,报道“许家朋身负重伤舍身堵枪眼,保证后续部队顺利攻上主峰”的英雄事迹。同年10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追授许家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为许家朋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他的英勇事迹传遍祖国大地,江淮南北,为了让烈士英名与历史永存,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他的家乡“坎头乡”改名为“家朋乡”。 1959年10月1日,英雄的母亲马荷仙被特邀进京,受到亲切接见,并同登天安门城楼观礼台,欢度“国庆”十周年。 2010年5月,在国务院国防部外事办公室的安排下,许家朋烈士的弟弟许家山、侄子许永忠(也是许家朋的继子)到首都北京参观,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接见,并参加了“志愿军英模烈属代表团”,赴朝鲜访问。

血洒石岘洞,北山系忠魂。英雄的英名和事迹不仅记录在中朝两国的国史、军史里,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朝鲜祖国解放纪念馆里,更是永远铭记在热爱和平人民的心中。

如今,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英雄的家乡——古镇家朋的面貌焕然一新。诚如 “家朋即景”诗中所描绘:“家朋水秀山青黛,绿柳熏风春意浓。油菜花开金浪涌,英雄碑屹杜鹃红。听泉楼下聆鸣珮,涧磡岭头眺远松。一展蓝图呈瑞彩,英雄故里美如虹”。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 【第七篇】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随之我写了1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著名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有感学习心得 【第八篇】

那是1954年的8月,妈妈显得格外兴奋,一向不愿梳洗打扮的她居然烫了头发,穿上从来舍不得穿的一件花旗袍,这是自父亲赴朝鲜三年来妈妈最漂亮的几天。她的脸上不时地浮现出微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不断地从她口中被哼唱出来,在她的感染下,我们姐弟三人也随之唱起来,欢乐的歌声飘出了我们家的小屋,当时的我只有7岁。

只有3岁的小妹扬起稚嫩的小脸问:“妈妈你怎么这么漂亮啊!我也要新衣服。”妈妈把我们三人亲了又亲,激动地说:“你们的爸爸要回来了,从朝鲜回来。”

“爸爸带枪吗?”弟弟兴奋地问,

“爸爸什么样啊?我还没有见过呢,”小妹有点紧张地问,

“你胡说!”弟弟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就是我们的爸爸,你天天见”

他们争执着。我打断了他们,并得意地说:“当时,你们都太小了,能知道什么呢?爸爸是抗美援朝去了,帮助朝鲜的人民打美国鬼子去了,你还没过满月呢,”我指着小妹说,“那后来呢?后来呢……”他俩都迫不及待的追问,我想了想说:“那天好象只有我和爷爷、奶奶去车站送爸爸,爸爸抱着我亲了又亲,好长时间呢!你们当然不知道了!你们太小了!”我得意地向他俩炫耀,接着我指着小妹说:“‘援朝,援朝’,你的名字就是爸爸临走的时候给起好的,是吧?妈妈?”我们都回过头,想了解的更多,这时我们才发现妈妈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也许是因为爸爸要回来了,妈妈比平时显得脆弱了,在我们眼中一向坚强的她,居然毫不掩饰的失声痛哭,不知是喜悦还是悲伤。是呀,三年了,记得在爸爸临走的当天,妈妈因为工作太忙都没能及时去送爸爸,多遗憾啊!这三年来,她一方面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姐弟三人,一方面努力的为社会工作,又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战场上的爸爸,现在爸爸就要回来了,在这凯旋的日子里,她的心情又怎能是一言半语能描述清楚的呢?

这几天,真是难熬啊!总觉得时间过得如此的缓慢,我们一家人狠不得爸爸立刻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几天,真是快乐啊!总觉得每一天都灿烂的不得了,就好象要过年一样;这几天,真是轻松啊!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不难,好象爸爸要回来的消息给了我们注了兴奋剂;这几天,真是忙碌啊!总有干不完的活,打扫卫生,为他准备一个干净的房间;上街购物,为他准备丰盛的凯旋宴;在心里一遍一遍地练习,如何迎接他回来的话语;我们不停的准备着,要给他一个无比温暖的家!

这一天终于来了,早早的,我们就已经穿着打扮好,随着簇拥的人群疾步奔向火车站。到处是鲜花,到处是欢呼,到处是笑脸,来迎接最可爱的人。“呜——”随着火车的长鸣,一列满载着中朝友谊,满载着英雄的中华儿女的火车驶入车站,它谱写着一首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的凯歌。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首凯歌久唱不衰,在我们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到那些战场上的英雄,还有在后方鼎立支持他们的妻子、儿女,在那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有多少中国妇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小家的负担,担负起国家的责任,这些毫无怨言的中国妇女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爱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355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