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观后感范文【优秀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春风化雨观后感范文【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春风化雨》观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态【第一篇】
《春风化雨》观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态
陈建红
《春风化雨》,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所寄宿制高中里发生的故事。1959年秋,开学了,一群身份背景各异的学生们在父母的期望中来到这所寄宿制学校——美国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开始了新生活。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教师基廷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基丁大胆挑战狭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受到学生们的拥戴。从学校的一本旧年鉴上,学生们发现了基丁在学生时代主持过的一个诗歌团体——死亡诗社,决心重建,恢复它的活动,经常在山洞里举行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尼尔不顾父亲反对,偷偷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演出虽然十分成功,但父亲强迫他转学,尼尔愤而自杀。为掩盖丑闻,校方把基廷当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辞职。在他离去之前,学生们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对他的热爱和“死亡诗社”的团结。
看了这部影片,几个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
画面一: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在校史陈列室聆听前人的声音,使学生们那么神秘、那么专注地感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我们现在一再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师生的生命历程,基廷老师早半个多世纪就已经认识到了而且已经这样教育他的学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在影片进程中多次被基廷老师的学生提起,并且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画面二:基丁老师带着学生在院子里“散步”。表演的几名学生刚开始的步子个性淋漓,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的步伐逐渐统一了,有规律了,旁观的学生甚至可以为他们鼓掌打起节奏。基廷老师正是用这别出心裁的“散步”活动,让他的学生生动、深刻地体验了盲从、随大流好象是人的“天性”,它对人们个性的施展起着多么消极的影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会自我思考”,它真实地反映了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深的思考。
在我们的大多数家庭中,家长用自己的意愿替代了孩子的潜质与爱好,用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规定了孩子们的自我,还记得上次张家港日报上刊登的1篇报道,家长盲目的帮孩子到少年宫报兴趣组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很多项目都是家长临时跟风报的,因为他们总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比不上人家,真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的知识与技能都能掌握在手。到了高年级,家长又在为孩子的成绩操心,奥数,英语,写作,还有其他各门功课都压的孩子喘不过气� 很多人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累啊!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快乐。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所以要谈教育的“原生态”,就是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光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个体。教育就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学生的具体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去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培育人格健康、素质健全的人。
让我们的教育走近原生态,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洋溢在孩子脸上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灿烂的微笑吧!
春风化雨观后感【第二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0月24日晚,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美国版电影春风化雨,随后听说还有中国版电影春风化雨,于是,我回到家里在电脑上继续观看。看着看着,不觉潸然泪下:那是人与人之间最无私、最纯真的关怀与挚爱。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看上去也只是一般师生,但他们就像是家人,更胜于家人。那是一种对社会的爱与责任。是因为这些慢慢长大的孩子,也是因为这感人又真实的电影情节!春风化雨!它正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灵!心,久久不能平静——七十多岁的张运校长、年轻有为的沙柳老师、金悦、蓝金宇……电影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他们感化了我,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师德课,让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一次升华。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金悦的女孩。虽然片中的每个孩子都有着令人怜悯的不幸,但我觉得金悦是最让人揪心的。同样都是留守儿童,同样住在一个大祠堂里,同样期待着父母的电话,可她毕竟与同伴们不一样。别人的父母至少还能抽空过来看看,至少还会打个电话,至少还会写封信,可对于父母离异的她来说,为什么这一切都成了奢望?在一次次苦苦的寂寞等待之后,孩子丁点的希望怎能不被磨灭;孤独中生活了那么久,渴望父母的探望那么久,等来的却是父亲无奈的绝情,进而成为每夜的伤心泪水,这样幼小的心灵怎能不被伤害?我脑海里总是挥不去那一幅画面:母亲终于来看她了,可由于离开了那么久,伤心与绝望已陌生了她的母亲。想认想叫,却叫不出口,只能低声地抽噎,躲到别人的身后,不知怎样去面对。而母亲在女儿不肯认可的情况下,就地而坐放声恸哭,这是多么的悲情一幕啊。
留守儿童的伤悲成了挡在成长路上的一堵厚重的围墙。推到这围墙的是影片中的张运爷爷,沙柳老师,还有三婶奶奶,还有更多关心留守儿童成长的人。是他们的无私爱心,使他们的艰辛办学,让孩子们勇敢地面对生活,降地成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执着的老校长一次次在深夜中寻觅误入歧途的蓝金宇,一次次流言蜚语中对教育的坚持,一次次有从眼中露出希望的光芒。他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默然,都是为了孩子们光明的未来。这位大山中的执着者,给这充满灵性的水乡里增添一丝春意。
在我们这里父母外出打工也很多,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无疑他们就成了留守儿童。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亲情缺憾。他们多希望父母能够陪在自己身边,能够经常看到父母,可是不能,他们只能一天又一天的在孤独中度过。日久天长,别人的欢声笑语在他们耳中竟有了一点嘲笑的味道。这时候,孩子们想的最多的,也是最希望的一定是父母在身边的关爱。
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留守儿童的问题我深有感触。我们应该以张运校长为榜样,就像老人常说一句话:“救一个孩子就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帮他走过最关键的一步,就等于帮了他一生”。我们要用自己的诚心真情温暖孩子的心,给他们一片七彩的天空。根据“留守学生”心理特点,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情感教育安抚童心
“留守学生”缺乏亲人的关爱和呵护,感受不到温暖,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和自卑。为此,我们应该像张校长那样给他们多些关心、关爱,多些指导。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活动,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拉近同学生的距离,用真诚动其心。教师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挚的情感。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要注重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定期举行主题班会,讲一些生活自理的小常识、自强自律的小故事,开展“比、学、赶、帮、超”等活动,帮助“留守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赏识教育树立信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同学的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特别是“留守学生”,通过多接触,多了解,多发现,不管是体育活动、书法、绘画,还是唱歌、跳舞,只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就要及时肯定表扬,这样能使他们找到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信心。“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平时夸一句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让他们坚信自己是最棒的,不管是成绩、纪律还是生活上,让他们坚信自己不比别人差,通过努力一样能行!
耐心教育锲而不舍
对于一部分“留守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只经受得起成功的喜悦,却承受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感觉自己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这时候,老师不能罢手不管,这样做往往会前功尽弃。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要有乐观的态度和反复激励的思想准备,既要看到他们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他们的反复现象。只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会认识到学生是生理、心理充满矛盾的个体。只要我们有爱心和耐心,认真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关心他们,因人施教,他们一定会天天进步。
感恩教育增强意识
我们过去做得更多的是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而让孩子感受父母辛劳的工作做的不够。外出务工的`父母基本上文化程度不高,所从事的工种多是收入低、重体力,工作环境条件艰苦的,可是,他们为了家庭生活的需要,想改善家中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就需要一定的钱。父母虽然人在外,其实心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风里来雨里去,成天忙碌劳作,身心都很疲惫。他们不在身边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远离了父母,就缺少了依托,就得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与人相处等,这对今后长大了投身社会很有好处。这样既让学生对在外父母有了理解,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培育了自立意识。从而唤起孩子们“寸草报春晖”的感恩之心,感受父母的辛劳,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留守学生是社会上、学校中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将工作做好。让孩子们降成长,奋发学习,将�
春风化雨【第三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育自学”课题实验中的个人经历和心得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郭晓凡
2011年8月,我校无比荣幸地被“自育自学”总课题组正式批准为该课题组的实验学校,由于当时我们许校长外出学习,没能到会,深表遗憾,特让我转告何主任自己的歉意。我和教导处张亚颍主任有幸参加黄山“自育自学”课题年会,聆听了何炳章教授的报告,收获非常之大,回来后,我们按照何主任的工作部署安排,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我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我们全体教师在许巍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践行何主任“自育自学”的理论精髓,从原点出发,视生如子、关怀备至,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下面我将结合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状况及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一粗浅叙述。
1、从原点出发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统一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吃、睡、炼”的安排计划及实施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利用节假日把学生接到家中,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让他们重新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我校老师以亲情般的温暖和“留守儿童”沟通,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内有这样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金义雪。因为家里女
孩多,在她出生时就被寄养在她姑奶奶家,她常年跟年迈的姑奶奶生活在一起,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金义雪同学性格孤僻,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见此情形,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瞅机会就跟她聊聊。每到课间我给她补课,她虽然不怎么跟我交流,学习总算慢慢在进步。节假日里我带她到我家小住几天,我们一起逛超市,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听音乐„„记得当时听盲人歌手杨光唱歌时,金义雪很触动的样子,她偎在我身边,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亲热,她低低地说:“老师,我比杨光要好一点,因为,我身体的每个零件都完好无缺,虽然我没在父母身边,但我有您,老师——妈妈,„„”当时,看到她那幸福而有灵气的眼神,我心里暖暖的。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一向性格孤僻的金义雪同学竟以她出色的表现,赢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校长颁奖的那一刻,孩子哭了,我也哭了„„此情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一切,怎一个“情”字了得?
开展学生“结对子”活动,鼓励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便于平时的作业辅导、生活关心、思想交流;以宣传栏、团队活动为载体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解决学生集体荣誉感弱、道德品行低、学习成绩差等问题。为了给“留守儿童”一个大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少先大队部特意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这个栏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课间休息的时候,这群孩子可以在这里诵读诗文,讲讲故事,读读表扬稿„„对于那些特别内向的“留守儿童”,老师总会先告诉她:“孩子,别怕,这里只有你
和老师,先读给老师听„„”当他们读的时候,我悄悄地把他的“播音”录了下来,等节目结束的时候,再拿给他们听。“瞧,你表现得多棒啊!全校师生都听见你的声音了。”我亲切地说。这时孩子的那份兴奋之情早已溢于言表了。有了第一次的演练,孩子的胆量自然就会日益见长了。四是建立家校联系卡。整理好学生详细信息并建成家校联系卡,代理监护人和学校各持一份,定期电话联系和家访,把“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反馈给代理监护人。这样,跟踪思想教育,共同管理好留守生。
每学期的家访是我们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尤其可贵的是校长亲自到留守儿童家里去看望他们,若是赶到节假日,校长总会自己掏腰包给孩子带点吃的,有一次,校长去了我们五一班的一名留守儿童张心怡家里,我也陪同去了,这孩子的父母离异了,爸爸不在身边,她常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们在麦地里找到了她的爷爷,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弯着腰,汗流浃背地收麦呢,见此情景,我们一阵心酸,校长则一边主动帮他们收麦,一边和他们攀谈了起来,那亲切劲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作为老师,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呵护这些孩子呢?
2、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每周开设一节心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指导。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采取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或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个别辅导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四是采取
正确引导、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这学期,开学之初,一(1)班的老师找到了我,我班的魏泽浩同学,现在跟奶奶生活在一起,上课没有好习惯„„第二天的下午,魏泽浩随张老师一起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进门,我看到一个衣衫不整的孩子,他怯怯地躲在老师的后面,我拉着他的小手跟他玩了一个游戏,慢慢地他对我亲近了许多,我帮他擦好鼻涕,告诉他,要做一个讲卫生、注意听、好学习的好孩子,他郑重地点点头,我顺势抱起他说:“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好孩子,当时孩子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不过从他那红红的眼圈中,我看出了他的感动,以后我又连续给他做了两次咨询,他真的慢慢改变了很多,每当我经过他教室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做好,看到这一切,我是多么欣慰啊!
3、提升“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自主规划,引导学生描绘人生理想,厘定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看其是否偏离发展目标。二是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限期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三是鼓励自我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4、“自育自学”出成果,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在各项工作步入正常轨道的坚实基础上,我校又开设了经典诵读、心理健康教育、绘
画班、音乐班、乐器班、英语角„„丰富多彩的特长班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了一大批特长生。这不,绘画班的作品登报了,英语角的同学能排演出精彩的话剧《猴子捞乐》、《白雪公主》等,音乐班里的孩子们组成合唱团也唱出点名堂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在王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合唱团的孩子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个个英姿勃发,他们款款步入舞台的中央:一曲嘹亮的《红星歌》唱出敬党、爱党、颂党的心声,《鸟归林》歌声清新婉转、意韵悠长,专业而甜美的唱法赢得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经过激烈地角逐,我校在全市三区五县十六支代表队的高手林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最终以9、74分的最高分取得一等奖中第一名的好成绩。用市委宣传部耿玲部长的话说:“七里河小学的孩子们不简单!”
总之,教育教学的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关注的就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水平,返璞归真,从原点出发,注重感染熏陶,追求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育自学”课题实验中的个人经历和心得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郭晓凡
春风化雨【第四篇】
“春风化雨”方能“风平浪静”
三门县沿江中学邱永平
我班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开小差,被任课老师发现后,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批评中有一句话刺伤了这个学生:“你有娘生没娘教的!”他发怒了,顶嘴中数落了老师很多不是,任课老师也火了,随即打了学生一巴掌。随之在课堂上发生了尖锐的人身冲突,师生情感尖锐对立,一节课基本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这位学生被任课老师硬拉到我的办公室,双方均情绪失控。得知这一情况,我迅速介入处理。首先我迅速支离开他们,给他们营造单独的处理的空间。二是冷处理学生失控情绪,暂时不与他谈话。三是等学生哭闹等情绪接近平稳时才开始谈话,先从学生这边了解情况,无论客观与否由其说完。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言不发,说完后我特别问道:“你为什么对‘有娘生没娘教’这句话特别反感?”他说:“因为我妈已过世了。”原来这是他后来情绪失控的一个结,这也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当时也没有说谁对谁错,这不是事情的根本,解铃还须系铃人。我随后找到任课老师交换意见,任课老师是个年轻女教师,气得直哭,也意识到了不该刺伤学生,我说完情况后,任课老师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向学生道歉。这时学生却主动承认了刚才的种种不是,丝毫没有刚才你死我活的架势。后来在大家的互相的道歉中泯嘴一笑。之后我想到这孩子没有妈,更需要爱,便拿出自己的钱,叫他平时买点学习用品,他很受感动„„。
启示:
1、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他们也会和相信自己的老师交流沟通,有人会倾心于老师的机智幽默;有人会欣赏老师的奕奕风采;有人会喜欢老师的活泼开朗„„
2、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科任老师的长处优势,充分利用之,缩小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3、走进学生心灵,多了解学生,包括家庭、心理等等,为我们科学处理班级事物打下基础。
4、面对学生发生的事情要多问“为什么”,不要过分注重“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接近事情真相,才不会出现“只掐草,不拔根”的认错型教育的思路,使学生口是心非。
5、学会换位思考,传统的教育方法面对新时期的教育问题不一定都是灵丹妙药。
班主任工作困惑之一:对学生违纪我们一般采用教育与惩罚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但对个别学生收效甚微,刚教育了或惩罚了又犯错误甚至是同样的错误。我也知道犯错不外乎是过失而无故意、性格习惯、心理、生活环境等原因引起,特别是一些学生面对学校的处分无半点羞愧和警示作用,当然“处分”无用有其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缘故,比如有的学生处分了也就辍学了,甚至初中学业没完成然后可以读中专和高中,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生源争夺激烈,好多学校招生不会过多在乎学生的过去。面对社会环境我无能为力,但无论怎样,作为我们班主任这样一个教育个体来说我们得面对,得想出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虽然混混也能过去,但始终是一个结啊!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