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孔繁森读后感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65098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孔繁森读后感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孔繁森1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中文名: 孔繁森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聊城堂邑五里墩村 出生日期:1 944年7月 逝世日期:1 994年11月29日 目录

人物概述

人物生平

简介

荣誉称号

藏区工作 历史评价

纪念馆舍

简介

相关信息 个人名言

繁森精神

时代特征

世纪课题 展开

人物概述

人物生平

简介

荣誉称号

藏区工作 历史评价

纪念馆舍

简介

相关信息 个人名言

繁森精神

时代特征

世纪课题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概述

职业: 领导干部 毕业院校:聊

城技校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

孔繁森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这表现出孔繁森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孔繁森图册(4张)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简介

(1944年7月-1994年11月29日),孔

孔繁森2(20张)子第74代子孙,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于聊城技校毕业后,应征入伍,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同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196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复员回到聊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到聊城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工作。曾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区。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1981年4月回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11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荣誉称号

199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11月29日,在带领工作组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孔繁森、发扬孔繁森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署,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作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发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先后为孔繁森题词,对孔繁森同志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孔繁森“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藏区工作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孔繁森图片1(20张)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攸关。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雕像[2]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

孔繁森与家人的合影

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己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歌曲《走进西藏》《公仆赞》《等你回家》就是对他的赞颂。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孔繁森》一文已被苏教版语文书收录为课文。编辑本段纪念馆舍 简介

孔繁森纪念馆坐落在中国江北水城(聊城)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的东昌湖畔,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1995年9月10日正式开馆接待观众。孔繁森

孔繁森

同志纪念馆坐落在东昌湖西北隅。为纪念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弘扬孔繁森精神,1995年7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9月14日正式开馆。馆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馆高15米,外形为双重檐、四周为换廊式结构。相关信息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父母被震灾夺走了生命。他将这3个孤儿接到家里,担负起养育责任。他的家境本来就不富裕,再加上每次下乡总要接济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有时不到半个月,工资就所剩无几。领养了3个

孔繁森手迹(现保存在孔繁森纪念馆)孤儿后,孔繁森经济上更加拮据。为了不让孩子们跟着他受苦,他悄悄地来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护士认为他年纪已大,不适合献血,他就恳求护士:“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钱,请帮个忙吧!”护士见孔繁森如此恳切,只好同意他的请求。1993年,他先后献血900毫升,共收取医院按规定付给的营养费900元,都用于生活补贴。

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编辑本段个人名言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编辑本段繁森精神

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谱写了具有最朴素的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闪烁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今天我们从普世价值的角度认识和传播孔繁森精神, 大力倡导爱人、帮人、关心人的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大有裨益。

孔繁森纪念馆

深入挖掘“好人”“大写的人”这一基本特质,倡导与时俱进地学习孔繁森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的爱、爱别人、爱人民、爱集体、爱祖国的价值观,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团体、一切国家种族和宗教,也照顾到全人类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具有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的普世价值,是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广泛传播推广,终将造福人类!

十五年前,一个光辉的名字,在一夜之间誉满中华大地;一位共产党员,在共和国历史上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一种高尚的精神,至今依然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这就是孔繁森和孔繁森精神!十五年过去了,孔繁森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年华诞之际,孔繁森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值此纪念孔繁森殉职十五周年之际,以更开阔的眼界审视孔繁森精神的时代特征,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全面深刻认识孔繁森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好人”“大写的人”这一基本特质,对于在更深的层次、更广泛的领域与时俱进地学习和传播孔繁森精神,促进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孔繁森精神走向世界,扩大先进文化影响力,使之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积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孔繁森的人生词典里,写满了爱字。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西藏、爱集体、爱家乡、爱亲友,爱自然,爱他应该爱、能够爱的一切。为了这伟大的爱,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像虔诚的信徒和苦行僧一样地笃信着心中的信仰,执着地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无怨无悔,持之以恒。他为人民而活着,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而献身。他的爱比母子之爱、夫妻之爱、父子之爱更博大,超出了至爱亲情的世俗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孔繁森是个孝子,在人民和母亲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赴藏的艰难征途;孔繁森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深爱着妻子儿女,当高原藏胞更需要干部、更需要帮助时,他忍痛割舍了亲情。妻子上抚养老母、下养育三个孩子,精神和物质上都不堪重负,孔繁森却把有限的工资用到更困难的藏族同胞身上。作为一位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生活的地委书记,清贫和节俭的让人难以置信,他节衣缩食,连快香皂也舍不得买。对自己是那样苛刻,对别人是那样大方,死后只留下几个纸箱子和仅有的八块六毛钱。古人云:克己者,多内省,必厚人。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领。孔繁森就是这样的克己者和强者。最近,孔繁森的小女儿孔玲接受央视《流金岁月》栏目主持人采访时说,爸爸活着的时候,常常说对不起奶奶,对不起妈妈,对不起我们,但是他最对不起的--是他自己。这是十五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对父亲深刻的理解,也是对孔繁森无私忘我、舍己为人精神最好的说明。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于榜样的真实,来源于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强烈的精神感召力。他们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净化着公众的心灵,让我们想起他们,胸中就有浩然正气油然升起。孔繁森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价值体现,是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升华。和很多杰出的民族英雄一样,孔繁森不仅获得了相同信仰、相同组织的尊崇,还难能可贵得到了其他民族甚至我们敌人的尊敬。一位美籍女士在北京听说孔繁森的事迹,当场拿出几万美金,委托在场的领导转交给王庆芝,后来还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致敬信。时代特征

郁达夫悼念鲁迅时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也说过,评价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他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他的人民选择了什么样的致敬,对什么人的追怀。十五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孔繁森当年感天动地的行为,是否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归入历史?这位在艰苦环境下创造不平凡业绩的榜样,是否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就失去了光环?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所表现出的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人生境界,犹如钻石,亘古不变,熠熠生辉;犹如太阳,温暖、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学习和弘扬孔繁森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需要。其实,从评选双百活动中人们对孔繁森深情追忆也充分说明,他的精神已内化为共和国的集体记忆,成为一个民族的骄傲。他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的演讲里说,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从今天的角度看,孔繁森完全是一个自我激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完美典范。他当年自动、自发做到的事情,既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同样符合现今人们追求的人生理念。孔繁森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具有道德标准的地位,这种不可质疑的地位可以说已经扎根在了大多数公民的潜意识中。作为一位名人,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为一个品牌,对孔繁森的事迹及其伟大精神的宣传,极大地提高了聊城的对外知名度;作为一种力量,孔繁森精神已成为鼓舞广大人民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一面旗帜,它使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大批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涌现出来;作为一笔财富,孔繁森精神同无数革命先烈和许多时代英模的高尚品德一样,将永远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孔繁森身上体现的励志榜样永远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当年自动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正是我们时代的呼唤,也是今天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真谛。孔繁森从部队到地方,从鲁西到阿里,踩出一条闪光的人生轨迹。当有些人把羡慕的目光投向西方,梦想用美元铺垫所谓灯红酒绿的理想生活之路,他却跨越万里关山走向艰苦的青藏高原;当一些人挖空心思,奔走于个人的生前之途,他却埋头耕耘雪域边关;当一些人深陷金钱物欲的泥潭,用捞取人民的血汗去经营自己的安乐窝时,他却用自己的工资帮助那些困难的群众。为了那里的人民,他献出了金钱、鲜血、健康乃至生命,穿着带补丁的内衣离开了他眷恋的土地和人民!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了1篇有关选择职业的文章,曾充满激情地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被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9页。)每个人的死亡,都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孔繁森的离去,在阿里引起的震动仅次于班禅大师的圆寂。党中央称他是“党的好干部”,阿里人民称他是“菩萨”、好心肠的“本布啦”(大官),佛门弟子称他是“伟大的人”,艺术家称他是“夫子风范”,干部们称他是“益友良师”、“好领导”。按照古人的评价,行善之小端是施舍,大端是以满腔的能耐作用于社会。在这两个方面,孔繁森可以说都做的非常杰出。在大的方面,他把西藏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十年辛劳,汗洒雪域,政绩卓越。拉萨56个敬老院、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阿里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在他的努力下,朗久地热电站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发电,梳绒厂、鱼骨粉加工厂、水泥厂相继建起。他曾在日记中写到:阿里的贫穷是我们的耻辱,带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他生命的最后十天,还在为阿里的发展而奔波,办成了十件大事。就在牺牲的头天晚上还写下了《阿里亟待解决的十二个问题》,成为留在雪域高原的绝笔!在小的方面,他把他真诚、善良、博爱的胸怀,投入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中,奉献给了为人民做好事之中,以帮助别人为乐趣。正是这些平平凡凡的点点滴滴,一件件无私助人的行为演绎了仁爱这一普世的高尚。他随身带着小药箱自己花钱买药品,在工作之余为藏族同胞看病,口对口为病人吸痰,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三次卖血900毫升,抚养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把毛衣毛裤脱下送给藏族老阿妈!孔繁森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实现意识,对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的认识,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等在内的孔繁森精神,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汹涌、价值观迷失的当代,如何运用好这笔财富,如何把孔繁森精神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必须认真对待的。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伟大时代造就伟大人才,伟大人才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塑造民族之魂。每当社会变革处在突飞猛进的时期,总有一大批先进分子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孔繁森就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孔繁森精神既是齐鲁文化孕育的硕果,也是共产主义道德滋养的结晶,代表和体现着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致敬英模,铭记历史,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饮水思源,更是要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从历史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一代的奋斗中获得启示。今天,对孔繁森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孔繁森精神外化为加快发展的不懈动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细化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行动。世纪课题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但都面临着相同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人类应该怎样生活?全球危机的背后,是伦理和道德的坍塌,这也说明人们急需一种举世公认的伦理和道德标准。像孔繁森那样做人,像孔繁森那样做事,像孔繁森那样做官,可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人民和官员的伦理参照。今天,重忆孔繁森,更加感到孔繁森精神在历经时间磨砺后的珍贵,孔繁森已成为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美德典范。随着时间的洗礼,孔繁森精神会不断丰富发展,扩充新的内容,转换不同的形式,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了社会普世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他所包含的优秀传统美德和高尚品格,都是无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地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塑造和形成的,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孔繁森精神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精神财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明确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普世价值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予以推广,落实为治国的伟大行动。中共17大报告,同样把民主、自由、公正、法治、人权,人格的尊严等具有普世价值的词句写进其中,作为执政党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孔繁森精神作为民族精神有机部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理应扩大其文化影响,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所有价值观的最崇高的思想价值观,因而必然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石;在社会变革剧烈的今天甚至今后,完全的消费主义和功利的物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着我们的价值观,孔繁森依然是这个时代的道德楷模,已成为每个立志于振兴中华的国人永远学习的碑帖之一。孔繁森同志已经离开我们15年了,但他的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力量却始终光芒四射,照耀各个地方、穿越各个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同时,他的业绩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所了解和钦敬。完全可以说,孔繁森同志及孔繁森精神是聊城的也是山东的,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未来的,是生动具体的也是广泛深刻的,不因岁月尘封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然,不因地域差异而淡化,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屹立在人民心中,始终迸发着真理的力量,始终焕发着夺目光彩。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的爱、爱别人、爱人民、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内涵,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团体、一切国家种族和宗教,也照顾到全人类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具有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的普世价值,是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广泛传播推广,终将造福人类!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孔繁森图册(4张)

孔繁森2(20张)

孔繁森图片1(20张)

词条图片(7张)

参考资料

1. 孔繁森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13-06-28]. 2. 图片来源 . 开放分类:

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山东聊城,人民公仆,孔繁森感人事例

孔繁森2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案

主备:蒋榕君

使用人:冯芸

16孔繁森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体会孔繁森的高尚品质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月29日)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听老师朗诵《公仆颂》》:(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熄的火啊/光焰照后人照后人。)同学们,这段诗歌是歌颂谁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孔”的后鼻音。

3.教师简介孔繁森的事迹。孔繁森:优秀的援藏干部。先后做了很多事情。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2.抽读生字卡片。

优秀、援藏、干部 拉萨市、失去、孤儿、抚养 请求、献血、答应 感动 3.范读课文。

4.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的什么事? 6.教学生字。

(1)认读词语:干部、拉萨市、失去、献血(2)分析字形,学生描红。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第1段。(1)指名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优秀:品德、学习非常好。2.第2段。(1)自由读。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案

主备:蒋榕君

使用人:冯芸

(3)指名读句子:

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抚养”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4)指导朗读。3.第3、4段。

(1)指名读这两段。

(2)写了孔繁森的什么事?(3)指导朗读。

四、巩固深化,作业 1.齐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3.填空:

孔繁森收养了(),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孔繁森真是一个()()的优秀干部。3.口头扩词。求()()()医()()()养()()()秀()()()

第二课时(12月2日)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深入了解孔繁森的动人事迹,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孔繁森的优秀,使学生受到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复习读词,巩固。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孔繁森

1.孔繁森是干什么的呢?打开书,轻读第一自然段。2.指读第一自然段。

3.问: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着重理解“援藏”:“藏”即“西藏”,“援藏”即“支援西藏”。

师相机介绍:党和国家曾经选派一些干部去支援贫穷落后的地区,孔繁森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家乡山东,离开家中亲人,到环境艰苦的西藏去工作、生活。)4.问:孔繁森是一名援藏干部,但他不是一名一般的援藏干部,而是一名怎样的援藏干部?(点击:“优秀”)5.练读第一自然段。(多名指读→齐读)三.学习第二→四自然段,品味孔繁森

1.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详细叙述了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轻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想。2.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一件什么事。(根据讨论,师板书:收养 献血)

3.这个事例分三个自然段来写。究竟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孔繁森的优秀,他到底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细细品读第二→四自然段。先看第二自然段。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案

主备:蒋榕君

使用人:冯芸

(1)自由轻读。(2)交流。(重点理解“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让学生设想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再师生利用事先所搜集到的图文资料介绍孔繁森是怎样“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三个藏族孤儿的。)

(3)问: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关心儿童)(4)练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组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要求:先各自读一遍,再讨论交流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孔繁森的什么优秀品质。(1)生自学。(2)交流。

a.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①“夜里”“悄悄地”——说明孔繁森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想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宁愿苦了自己。

②“请求”。“请求”是什么意思?谁来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样向医生请求献血的?(师作医生)练读句1。

③“年纪大、身体不好” ——说明孔繁森为了别人,不顾自己。

④“再三恳求”。“恳求”与前面的“请求”意思一样吗?它们能不能调换一下位置?为什么? 练读句

2、句3。

练读第三自然段。

b.第四自然段。① 引读句1。

② 看一下三个藏族孤儿背着书包去上学的画面。(屏幕显示)问: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的幸福是谁给的?

③ 引读句2。想象:藏胞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④ 师:他们用歌声来表达对孔繁森的深厚情意。(师范读歌词→生自读→指读→齐读)

⑤读了这首歌词,你体会到孔繁森为祖国作出了什么贡献?

(理解:孔繁森使藏、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亲如兄弟姐妹,为祖国的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板书:无私奉献)⑥再次齐读歌词。(自豪的语气)四.文外延伸,走近孔繁森

5.师述: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这十年中,他为藏族同胞做了许许多多的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6.生根据自己事先搜集的资料介绍孔繁森的事迹。7.师放几个画面作补充介绍。8.小结,板书:关心人民

9.师述:人们歌唱孔繁森,请听歌曲《公仆赞》。(播放歌曲)10.师述:1994年,孔繁森在西藏不幸遇车祸而身亡,党和祖国失去了一位优秀儿女。人们为他悲痛,为他哭泣,但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出色的共产党员、优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再次深情朗读全文)

五、交流体会,学习孔繁森

1.学了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怎样的一个人?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2.你从孔繁森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了吗? 作业:1.复述课文。2.完成语补。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案

主备:蒋榕君

使用人:冯芸

附板书:

15.孔繁森

接孤儿到身边 ↓(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献血供孤儿上学 ↓(悄悄、请求、再三恳求)

优秀的援藏干部

教后记:

这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明白孔这样优秀的干部的高尚品德,而且从中要渗透出藏汉一家亲,民族大团结的意义。抓住重点词语来通过读来让生体会思想。

孔繁森3

一组

豆旺

纪念敬爱的人----孔繁森

曾记得以前有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的名字: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当我们熟知这些名字的时候,我们是否对他们的先进事迹了解?当我们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时,我们是否被他们那些不顾小家顾大家的共产党人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流泪,是否也被他们的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所激励鼓舞?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总算是详详细细的了解到了孔繁森的令我感动又令我向往的事迹。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两次进藏,历时十载,其中的艰辛又能向谁人道,家人的埋怨与不解没有打击他援藏的决心,他的那份信念,那份勇气,那份决心激励了万千人的心灵。在看采访他的女儿时,我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感动而留下了泪,也许是个太感性的人了吧,尤其是当他的小女儿在道说父亲的不顾家庭,没有参加姐姐的婚礼这一段我的印象很深刻。当时她们决定在父亲回来时集体讨伐父亲,可是当父亲因出差突然返家时,她还是激动地上前给了父亲大大的拥抱,这时已把父亲种种的不是和对父亲种种的埋怨统统丢掉了脑后,然后他的父亲就走到90多岁的老母亲身边抱着老母亲的脚痛哭,过后就要赶着去工作。其实这就是孔繁森最后的一次返家,最后的一次和家人的团聚。这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父亲是天,父亲是山”,什么才叫“忠孝不能两全”。

他做到了我们一般的共产党人没有做到的事情。看完后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是什么是他坚持了自己的援藏信念不动摇,又是什么是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用于藏区的老人和儿童身上,以致到最后他的遗物中只有仅存的八块六毛钱和对藏区的十二条建议。从这里真的很佩服他以及和他同时代的英雄们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做事的那份执着与魄力,为了人民,他们真的是绞尽了脑汁、呕尽了心血;为了人民,他们真的是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时时刻刻心里放着人民,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努力地为人民排忧解难。他们做的事情也不大,只是坚持的把这些事情都在做全了,但是做一件事容易,把做一件事养成一种习惯就难了,这就需要坚强的信念作支撑。

没有什么感想了,有的只是敬佩他,纪念他,学习他。

孔繁森4

孔繁森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孔繁森是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援藏干部。

2.结合课文理解“请求”、“恳求”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与课文及教案配套的课件。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重点难点:

把长句子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雄伟的布达拉宫图片,音乐《公仆赞》,渲染气氛。

板书课题,指名拼读

2、简介孔繁森事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

一读,画出生词,圈出生字,读准生字字音。二读,画出长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孔繁森照片。

3、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孔繁森的哪些故事?

4、你佩服尊敬他吗?再读题。

5、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随机正音。

6、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图一:孔繁森在医院请求献血。

图二:孔繁森送孤儿去上学。

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

三、教学部分生字词。

1、出示:干部

拉萨市

失去

献血

2、引导分析字形。

出示生字表上的生字认读。

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优秀”

过度: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几个自然段。

3、细读第2节。

师: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1)拉萨市发生了地震。

(2)三个孩子成了孤儿。

(3)孔繁森把三个孩子接到身边抚养。)

出示:曲尼生病住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犯了错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学习退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贡桑尿湿了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的一条,也可以说老师没有例举的,想象孔繁森怎么样关心爱护三个孤儿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交流说话。

(5)孔繁森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亲!谁能用优美的朗读来赞美他?个别 评议 个别 齐读

4、比较读:孔繁森抚养他们。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抚养”什么意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讨论。

5、细读3、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

(3)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

(孔繁森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献血对他的身体很不利,所以医生不同意他献血,但孔繁森“再三恳求”,所以医生又答应了。)

哪些词语说明孔繁森要求献血的决心很大,心情很迫切?

(悄悄地,请求,恳求)

(4)出示“藏族同胞们知道了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感动”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感动得流泪?

(因为孔繁森身为一个援藏干部,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恳求献血,用献血换来的钱供藏族孩子上学,所以藏族同胞们非常感动。)

(5)自由读歌词,说说藏族同胞们唱着这首歌,心里会想些什么。

指导读好“悄悄

再三恳求”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3、填空:孔繁森收养了(),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孔繁森真是一个().()的优秀干部。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求()()()

医()()()

2、复述课文

出示提示: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3)孔繁森去医院献血。

(4)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

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重点难点:

书写入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组词: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1)出示小黑板。

优秀 抚养 医生 请求 感动

指名读词语。

(2)学习生字字形。

指名由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加以辅导。

2、指导书写。

三、作业 :

1、描红。

2、抄写下列词语:

干部 失去 来到 献血

医生 答应 知道 感

教后小记:

这一课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怎么让孩子能准确地找到这句话呢?我在预设中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们,请读一遍课文。看一看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我想,肯定有大多数的孩子一下子就能找到。但实际上课时并不是这样的。生说:“这一课是围绕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来写的。因为课文说了孔繁森为了这两个孩子去悄悄献血。”又有人说:“1992年,拉萨市发生了地震,这句话是中心句。因为不发生地震,就没有抚养孩子、献血这件事了。”吴笑一下子就找对了。她说:“因为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听后,我没急着肯定她的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来展开讨论。“小朋友们,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可谁说得正确呢?”

孔繁 森5

孔繁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认识文中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优秀”二字。3 联系课文,从语句中体会孔繁森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雄伟的布达拉宫图片,音乐《公仆赞》,渲染气氛。

一、歌声中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在歌唱谁吗?(孔繁森)师相机教学生字:孔

“孔”是一个生字,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左边是一个“子”,它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竖弯钩”,在这里“孔”是一个姓。

师拿出一张纸,用铅笔戳一个小洞,瞧,这张纸上也有一个孔,这个“孔”是指什么呢?(小洞)小朋友们会观察爱思考,学习就要这样。

2、出示孔繁森照片,并做简单介绍:孔繁森是山东人,后来到西藏支援西藏建设,工作十分艰苦。1994年,孔繁森在去新疆考察的路上,因车祸不幸以身殉职。在西藏工作的10年中,孔繁森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齐读课题

4、课文中向我们讲诉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先听老师来讲讲孔繁森爷爷的故事。师配乐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想自己读一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翻到的坐坐正,竖起小耳朵,听清老师的要求,要知道倾听是学习的好习惯。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每个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自读情况

课文里有许多生字朋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1)出示:拉萨市 谁会读?指名读 齐读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小朋友知道西藏在哪儿吗?(出示地图)西藏在我国的西部,那里地势很高,风景壮美。看,那里还有著名的布达拉宫。但是,以前这里的经济比较落后,汉族就派一些干部过去,帮助那里的藏族同胞建设西藏,我们称这些干部为——(2)出示:援藏干部 指名读 齐读 孔繁森就是其中的一位援藏干部。

(3)课文中还出现了3个小朋友,想认识他们吗?谁来喊一喊他们的名字? “曲”是多音字,你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能给它组词吗? 他们的名字和我们有些不一样,他们属于——(出示:藏族)我们属于——(出示:汉族)

汉族和藏族亲如一家,我们亲切地称藏族朋友为——(出示:藏胞)(4)老师这还有一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 小老师领读

4、小朋友读得可真认真,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还会读吗?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师生评议

三、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再来读读第一小节,谁愿意来读?指名读 其他小朋友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出示句子,板贴:优秀的援藏干部

3、理解:优秀 怎么样的人才称得上“优秀”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或亲身经历谈谈对于这个词语的理解、认识。)对呀,孔繁森就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4、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孔繁森的优秀吗?指名读 评议 齐读

四、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为什么说孔繁森爷爷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他优秀在哪呢?

2、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最能表现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抚养他们。

这里的他们是指谁呀?他们是孔繁森的儿女吗?亲戚吗?那孔繁森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 板贴:接孤儿到身边

4、让我们回到当时,出示地震图片,师述:可怕的地震来得这么突然,地动山摇,房屋倒塌,许多人都被压在了房屋下,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一刹那间就失去了爸爸,失去了妈妈,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了—— 理解:孤儿

如果你就站在这一片废墟前,此时,你会怎么样?(伤心什么?会哭喊着什么?)成了孤儿,他们是多么可怜,谁来读好这段话? 指导朗读

5、就在这时,孔繁森出现了,他把这三个孩子接到——(出示句子: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抚养他们。)板贴: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抚养是什么意思?(爱护,教育,培养)

小朋友,你们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儿女,能讲讲爸爸妈妈爱你养你的感人的小事情吗?(让学生自由发挥)

孔繁森爷爷对待三个孤儿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他会怎么做呢? 出示:曲尼发高烧了,孔繁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学习退步了,孔繁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贡尿湿了床了,孔繁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繁森就是这样像对待亲生儿女一眼抚养他们,谁来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6、当三个孩子成为孤儿是多么不幸,当三个孩子有孔繁森抚养时又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

7、小结: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对待素不相识的藏族孤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下面的课文里,还向我们诉说了一段更为感人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2个生字朋友 出示:优 秀

2、谁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呢?能帮他们组个词吗?

4、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把“优秀“两个字写下来,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牢牢记在自己的心里,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师范写 生书空

5、打开书,按笔画顺序描红

6、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找孔繁森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孔繁森 优秀的援藏干部

接孤儿到身边 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246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