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精彩8篇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全面发展。注重游戏与学习的结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精彩8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一篇】
中班科学说课稿:趣识面粉
一、设计思路:
近来我发现我班幼儿对于面点比较喜欢,但对于面粉却一无所知。面粉是一种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大的物品,具有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儿喜欢操作,喜欢自己动手,并且做一些能吃的东西就更为愉快,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设计了关于面粉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们青豆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包含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外部及内部的特性及各种类型的面粉制品。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巩固捏、团、搓、压等技能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激发幼儿喜欢吃面粉制品,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初步感知面粉外部及各种类型的面粉制品。
难点是:尝试用加水的方法把面粉变成面团感知面粉内部粘的特性。
为了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还采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让幼儿观察、尝试、探索,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等。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不光要与孩子平等地参与活动,更应该具备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和指导的技能,同时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采取相应的适宜的教法与学法,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
总之,目标的定位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方法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以游戏操作为基本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动静交替,为此我还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人手一份)、各类点心若干布置在流动小商店 经验准备:活动前丰富大量好吃的面粉制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动的基础。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提了以下一些问题:流动小商店来了,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法引出活动的主题面粉。
(二)初步感知面粉外特性,活动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初步感知面粉的外部特性,主要采用独立探究法 :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让孩子独立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本次活动中,我放手让幼儿独立去尝试、探索,事先不做示范,不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如何,而是让孩子感到他们有新发现,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会粘在身上手上,再通过实验法与米粒比较感知面粉轻的特点。
(三)了解面粉粘的内部特性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孩子们自由探索和操作。充足的材料保证了每个孩子都有探索操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幼儿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使面粉变成面团。在设计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从无目的地操作,到点出重点加水操作,加以指导,其中基本由幼儿主动发现,主动解答,极大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随机地进一步感知面粉粘的特性。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在讨论有哪些好吃的食品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来感知各类面粉制品的同时也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教育,目标三在这一小环节中得到落实。
(四)学做小厨师这一环节中面团的可塑性给予幼儿极大空间的想象,发散性思维,再度让幼儿表现展示的机会,把自己的想象付诸于行动,把想象的内容展现出来。此环节让幼儿产生极大的成功感,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所在。目标二在这一环节中得以落实。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二篇】
一、说设计意图
《彩色牛奶》是1篇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牛大叔带来的奶牛很神奇,喂它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们喝了,纷纷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黄兔,小黑猫变成了小绿猫。故事中大胆的想象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童趣世界,幼儿会更加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小朋友们也来喂奶牛吃蔬菜,在讲述、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准备、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奶牛图片,小兔、小猫、小鹿、狐狸双面图片;
2、故事动画片;录音、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积极进行讲述;
难点: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讲述;仿编故事情节;
三、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讲解法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幼儿讲解某方面的知识。例如讲故事、组织幼儿复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故事内容,解释词语概念等。
2、形象教学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上夸张的表情、通过动作进行讲述小动物们的神奇变化。
3、情境教学法
根据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情节创设表演情景,激发幼儿去表现,表达,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故事《彩色牛奶》教学中,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之后,老师便带领幼儿到牛大叔家的农场去做客。创设了相应的表演情景,在活动室周围的墙上贴上了大奶牛,篮子里摆满了各种颜色的蔬菜,让幼儿自己选择蔬菜去喂奶牛,一边喂奶牛,一边大声地告诉它蔬菜的颜色,幼儿说道:奶牛奶牛,我给你吃黄黄的大南瓜,快挤出黄黄的牛奶。喂完奶牛后,小朋友们又模仿挤牛奶。
4、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既学得快,而且效果明显。老师可选择趣味性强的发音游戏,游戏中要注意倾听幼儿的发音,发现错误,立即进行纠正,示范正确的发音。
四、说活动过程
一、开展关于奶牛的谈话,引入故事。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们听听,它是谁?(播放录音牛叫)
2、师:看,它来了?(出示奶牛图片)
师:这可不是一头普通的奶牛,是一头神奇的奶牛。(幼儿观察)
它挤出的牛奶和我们喝的牛奶不一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彩色牛奶》。出示故事题目,认读。
二、欣赏故事,听老师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
三、操作活动图片,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故事。
师:故事中讲的真有趣,我们仔细看看、听听这头奶牛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一)操作活动图片,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1、(师指着兔子)提问: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
2、提问: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猫?
3、提问:小花鹿、灰狐狸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前面部分故事:喝了彩色牛奶,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黑猫变成了***,小花鹿变成了……
4、提问:小动物们变成了新的自己,可它们要想变回原来的自己,怎么办呢?
(二)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故事。
(三)引导幼儿仿编故事情节,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
师:看到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青蛙也赶来了,它想变成一只……
四、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
师:看着这彩色牛奶,老师也想喝一杯,小朋友们你们想喝吗?牛大叔请我们到他家农场去做客。
1、播放音乐开汽车,小朋友们坐汽车到农场。
2、认识各种蔬菜,描述各种蔬菜。
师:牛大叔的菜地里种了许许多多的蔬菜,我们一起看看。请幼儿说出各种蔬菜:红红的辣椒,绿绿的黄瓜。
3、请幼儿喂奶牛吃蔬菜。
师:你想喝什么颜色的牛奶,那你应该选什么蔬菜?大声地告诉奶牛。
3、幼儿游戏:喂奶牛吃蔬菜。
师:喂奶牛时小朋友不要慌,先选好蔬菜再去喂。
4、幼儿游戏。
5、听音乐挤牛奶。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三篇】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nobody》是一首节奏鲜明,旋律活泼的歌曲,它欢快的节奏能够感染幼儿,使孩子有一起动一动、扭一扭的兴趣。在课件中选择了一款兔斯基的QQ表情,它可爱又显幽默的表情也贴近幼儿的审美。韵律活动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人体有节奏的动作、姿态、生动的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乐曲特点和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想象之特点,我设计了中班韵律活动《会跳舞的身体》,主旨是通过与健身兔一起锻炼、运动身体,让幼儿在愉快、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想象创编动作。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韵律动作模仿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对音乐情节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创编动作的兴趣,从而创造性的表现美。
2、教学目标
结合作品特点及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地模仿健身操做动作,并尝试创编一些简单的锻炼身体动作。
(2)能跟随音乐、掌握节奏合拍做动作并在相应节奏处转换动作。
(3)体验律动活动带来的互动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熟悉音乐旋律,跟随动画片段大胆模仿健身操动作。在活动中,通过带领幼儿完整欣赏视频,分段配乐欣赏,并在课件的直观展示下,幼儿深受卡通动漫形象的吸引,从而乐意自主地进行模仿。
难点是跟随音乐、掌握节奏合拍做动作并在相应节奏处转换动作。选择的这首律动歌曲旋律活泼、节奏欢快,为了更好地使幼儿能够合拍地做动作,并且在前后乐句中进行动作的转换,把课件设计成为了能够按照幼儿的经验回忆,分段欣赏,增强了活动的灵活性。
4、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与幼儿初步熟悉歌曲《nobody》,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内容的选择上,采用卡通动漫这个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形象
(3)场地准备:幼儿围坐半圆形。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个活动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课件作为教学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同时运用了观察法、交流讨论法和启发提示法。
2、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多种感官参的方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看课件)、耳听(听音乐),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我让幼儿通过听音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体验快乐的情绪,使活动更为丰富和有趣。
活动中还渗透着游戏操作法、观察法、归纳法来获得知识,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音乐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三、说教学过程
我将这次韵律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二是欣赏音乐并创编动作,三是邀请同伴一起表演,最后是活动延伸。其中第二环节欣赏音乐并创编动作还分为:提问健身教练会做哪些动作、完整欣赏视频、分段创编模仿、完整创编模仿等。
下面我具体说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开场:跟音乐进场
一、引入活动,出示兔子健身教练图片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朋友,大家来看看它是谁好吗?健身教练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本领,有谁知道健身教练会和我们做哪些锻炼身体的动作呢?(出示兔子图片)
(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活动的主题内容(),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想象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为下面的活动开展做准备)
(二)欣赏视频,模仿创编动作
一、欣赏小兔子跳舞
师:小朋友们自己也做了做锻炼身体的动作,我们的兔斯基健身教练也忍不住想给我们表演一下,大家快来看它带来的运动操吧。(播放视频)
(顺着幼儿的讲述,自然地过渡到视频欣赏。在这一环节中,使幼儿初步了解今天所要模仿与创编的动作内容,并且感知音乐活泼、欢快的旋律和节奏)
二、引导幼儿回忆视频中出现的动作并进行模仿
1、回忆动作并跟节奏模仿动作
师:健身教练的运动操做完了,谁来说一说,你看见它做了什么动作呀?(根据幼儿回答,点击课件中的分解动作)
师:我们看到了健身教练的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呀?(与幼儿共同讨论并模仿,教师对于动作的难点做着重讲解。如:"邀请动作"右手叉腰,左手从身前画个半圆,接着左手自然挥动四下)
师:小朋友们,老师喊口令,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动作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视幼儿掌握情况重复两到三次)兔斯基教练还为我们配上了音乐,大家和它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动作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共同回忆,引导幼儿进行动作模仿,先是喊口令,让幼儿跟上节奏。接着是合乐进行模仿操,在背景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也会轻轻地跟着节奏喊口令,帮助幼儿手、耳协调地进行律动。在此是贯穿了活动的重点目标,也为解决活动的难点目标打下基础。)
2、出示完整的动作分解图,提示幼儿回忆
师:我们一起跟着健身教练做了这么多锻炼身体的动作,快来看看,还有哪些动作是我们没有做过的呢?(点击课件,出示全部分解的八个动作把幼儿没有进行模仿过的动作进行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幼儿的回忆进行动作分解学习。课件从单个动作展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模仿。在此环节中,课件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自由地切换动作画面,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
三、幼儿完整欣赏律动并配乐律动
师:小朋友们和兔斯基教练学了这么多锻炼身体的动作,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教练
完整地表演一次吧。(配上音乐,幼儿完整欣赏律动)
师:接下来轮到小朋友们表演给教练看了。(幼儿配乐律动,在这个环节中是让幼儿完整地欣赏并进行律动,由于前一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对动作进行分解学习,且每段动作也进行了单独的合乐律动,幼儿会掌握地比较好。通过再次欣赏,课件也直观地展示了乐句与动作变化的关系,对幼儿起到暗示的作用,是活动难点得到解决。)
四、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锻炼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除了教练教我们的这些动作,还有哪些动作也可以锻炼身体呢?我们一起来动一动,做一做吧。
(根据幼儿的想象,创编动作,并配乐律动。在引导幼儿根据乐曲创编动作的时候,我注意活动中我的体态语言,注意了幼儿情绪调整。)
五、教师小结并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做健身操
师:我们今天跟兔子健身教练学会了很多本领,让我们的头、肩膀、身体都跟着音乐跳起了舞,那你想和兔子健身教练一样也来当一回小教练吗?想的话请你赶快去找一位客人老师教她一起跳这个健身操。(这时我只播放音乐,让小朋友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四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中班的语言活动,名叫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班下学期《我的朋友》。这是1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书中形象的将蜗牛拟人化,蜗牛用自己特有的微笑的方式带给了大家很多的快乐,并且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的童话故事,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蜗牛的热心肠使自己得到了真挚的友情,让小朋友们充分体会助人为乐的那份感动和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名字,其中的角色和故事中蜗牛的主要事迹。
情感目标:认识到虽然小朋友能力有限,但只要乐于助人,肯去帮助别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别人和自己很多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能力以及自由发挥时的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教授的是中班小朋友,所以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着实有限,并且想要让他们理解故事中隐藏的寓意是有一点困难的,所以让幼儿感受体验到蜗牛虽然小但是只要他愿意帮别人就可以获得快乐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可以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了解故事的隐藏的深刻含义。难点是通过这节课可以让孩子们能主动愿意帮助别人,并体会帮助别人带给自己和别人的快乐。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师要自己制作微笑的课件,ppt要符合故事的情节,图片为主,形象生动以吸引幼儿,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用卡纸制作多个微笑和愤怒的表情,对比着告诉小朋友微笑的优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提前用相机给小朋友拍下他们平时帮助他人的照片,和他们的甜美微笑。都一块放到ppt中。
五、说教学教法
学法传统的教师说教的方法早已不适应当代孩子们的上课需求,因此,我觉得满堂灌的上课方式也不适合孩子,成功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的探讨,并且可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此我采取了适宜幼儿学习的直观教学法,讨论谈话法,讲述法和提问法的教法,课堂中,通过ppt中形象直观的图片开启孩子的思维想象力,也会让他们动手去做一做,对幼儿提一些开放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幼儿在谈话中,自己的动手中获得知识。为了体现幼儿的主题地位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引导幼儿通过看,说,想,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采用欣赏法,讲述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师生在互动中学会观察,思考,并且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ppt,出来一只微笑的蜗牛,还有一封信,让小朋友们说一说,蜗牛是什么表情。
(二)展开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课件的同时,图片会有小鸟,小白兔蓝天,大象等各种事物,鲜明的颜色,直接刺激吸引幼儿的视觉,根据图片一边讲述一边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兔子呀?这都是些什么动物呢?他们都是怎样说话的?再接着假设性的问,如果你是小鸟,你怎么打招呼,什么样的声音,语气呢?(注意引导微笑这个表情),接着再找出蜗牛的图片,让幼儿组对讨论,说一说他为什么不高兴?什么样的表情呢?再告诉大家他不高兴的原因,通过提问讨论推动故事发展,实现认知目标。
2、完整欣赏故事完整看完听完故事,以递进的方式提问,小蜗牛为小朋友们做了什么事情呢?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大家喜欢他的微笑吗?为什么?大家为什么都认为小蜗牛很了不起?回答完后,慢慢给大家渗透:虽然他很小,只会爬,但是他有一颗爱大家的心,他愿意帮助他人,因为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了情感上的深刻教育指导,放在课堂中间部分就是为了能够将重点难点让幼儿接受了解。
3、自由讨论鼓励大家大胆发挥想象力,看看森林的每个小小兔子能帮其他人做些什么事情呢?那么每个小朋友又能为其他人做什么呢?
(三)结束部分给大家看一下那些微笑的愤怒的表情,让大家看看说说哪个更好看,大家更喜欢哪个?拿出纸和笔,照着老师做的微笑或者自己发挥,做两个微笑回家送给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可以放一些有关微笑的儿歌。
七、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拍照,几个孩子们组一队,做出最美的微笑的表情,拍好照片拿回家给爸妈看,并讲讲自己可以为其他人做哪些事情让别人微笑。
老师们,今天我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做老师能够予以批评指导指正,我也会继续改进和努力。谢谢大家!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五篇】
一、说意图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有趣的陀螺,让幼儿自由选择,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目测、尺量、棉线、纸条"多种方法找出圆的中心点后来制作陀螺,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变化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说教材
1、内容分析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用尺量、棉线量、纸条对折"这些在平常美术活动中是很少见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制作陀螺,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让孩子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只要动脑、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有趣的作品。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自由构图、用色;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⑴让幼儿学习掌握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⑵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
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三、说方法设计
1、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3、探索法让幼儿了解、掌握找出圆的中心点的几种方法。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选择操作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放置三个辅助材料:尺、纸条和棉线。让幼儿自己选择探索活动。给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5、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四、说教学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个。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
4、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和白色硬纸、牙签、彩笔、剪刀,供画圆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五、说教学
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的陀螺画面色彩图,让孩子了解掌握陀螺的画面设计及涂色方法。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
第一步:示范创作方法
1、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陀螺的基本技能、常规。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的说课稿【第六篇】
一、设计意图
《春天的电话》是一则童话故事,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的美好景象。选取《春天的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
1、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通过游戏,既能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又能通过学习掌握电话内容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二、说目标
《纲要》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实际生活与电话内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
2.借助图谱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小动物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分享的快乐。(重点、难点)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孩子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小熊、松鼠、小兔、青蛙、和小公鸡的头饰。
3. 1——5数字卡片5套,道具电话。
四、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分段讲述——学说句子——情景游戏——延伸点题
(一)组织幼儿进活动室,开着火车带幼儿去玩,引出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三)学说故事对话。
(四)出示课件,完整欣赏故事,体验角色。
(五)戴上动物头饰,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教育幼儿懂得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友爱、关心。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第七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早期阅读《能干的嘴巴》选自五大领域中班下学期语言活动。早期阅读是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象、文字或凭借着成人形象、生动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阅读《能干的嘴巴》是通过幼儿操作、探索嘴巴的用途,从而引出“吃”、“喝”、“唱”、“吹”四个“口”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本活动利用游戏、儿歌的形式贯穿,不仅提高了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更能形象深刻地掌握好四个“口”字旁的字。
(二)目标定位:
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委员会研究报告提出:“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础。”研究者还大声疾呼:“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而今天的有幼儿是新世纪的主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对幼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学会到会学,即通过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于学到某些知识、记住某些东西,而是更应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学习方法。
根据《纲要》中语言活动提出的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和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目标为:
1、在创编并表演的过程中,认识“吃”、“喝”、“唱”、“吹”四个“口”字旁的字。
2、通过比较“吃”、“喝”、“唱”、“吹”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3、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
(三)教材的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认识“吃”、“喝”、“唱”、“吹”四个“口”字旁的字。
活动的难点是: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总之,我树立了目标的整和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为此,我作了如下准备:
1、吃、喝、唱、吹的字卡各一张(教具)四个字的字卡各四份(学具)
2、喇叭、饮料、米饭、话筒等。
3、照相机
二、说教法新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本次活动我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孩子外,还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就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在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探讨嘴巴的用途中,我利用了这种方法。我为幼儿准备了喇叭、饮料、话筒等,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嘴巴的用途。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我利用一首儿歌贯穿全过程,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本领。
3、直观法:直观法具体形象,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在操作活动探索嘴巴的本领时,我用照相机把“吃”、“喝”、“唱”、“吹”四个动作拍了下来,一一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和汉字相互对应。因为幼儿在照片中直接看到了自己做的动作。这样能使幼儿更加感兴趣,而且印象较为深刻,掌握的效果也较好!
三、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玩玩、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次活动幼儿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发现法:在活动中,我提供了一些教具,在让幼儿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嘴巴的用处,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识字活动更感兴趣,我采用了游戏体验法,让幼儿在说说、演演中体验了识字的乐趣。
在活动中,幼儿还用了多种感官,在观察、讨论中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整个过程幼儿都是在积极主动中进行学习的。
四、说活动程序
早期阅读是一个独具规律的语言教育。根据《纲要》提出的语言教育指导要点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设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激发兴趣。第二环节是探讨嘴巴的用途,建构儿歌。第三环节是拓展练习。第四环节是完善儿歌并表演。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在开始部分,我抓住幼儿好奇这一点,通过师生互相打招呼提问:“嘴巴除了用来说话,还能用来干什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为第二个环节做准备。
第二环节:探索嘴巴的用途,建构儿歌这一环节是为解决重点设置的。这一环节我分三个步骤,第一步骤:幼儿通过操作,吹吹喇叭、吃吃东西、喝喝饮料、拿着话筒唱唱歌,自然而然发现嘴巴的用途。在幼儿操作时当场拍下幼儿活动的照片。第二步骤:出示拍的照片,运用直观法及启发性提问建构儿歌,认识吃、喝、唱、吹四个汉字。第三步骤:通过游戏法师幼完整念一念儿歌,做一做动作,加深印象。这一环节完成了目标1。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这一环节我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根据幼儿的直接体验,提问:“吃、喝、唱、吹这四个字宝宝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为什么它们身旁都有一个“口”字呢?”第二步骤:加深巩固对四个汉字的认识。我让幼儿先拿出椅子底下的字宝宝读一读、做一做,最后把字宝宝送到相应的照片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一环节落实了目标2。
第四环节:完善儿歌并表演在突破重难点后,使学有所用。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和观念,我设置了此环节。帮儿歌加上开头,编上结尾,完整的表演。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体验了识字的乐趣。到这一环节,目标3就自然完成了。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寓教育于游戏中。整个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早期教育独具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地完成了活动及制定的目标。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的说课稿【第八篇】
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科学为专题的,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是学生系统学习说明文知识的单元。本册共编排了两个单元的说明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是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的开篇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1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为了使青少年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作者在语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取得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专门知识通俗化,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本课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简介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我们组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了解物候的有关知识。
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这个目标的设定就是基于此。
(2)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把词典中有关物候的解释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本文语言特色,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具有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语句,进行自主品味分析领悟,而后全班交流,朗读感受等方法步骤。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鼓励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课文及相关材料的解读感悟。
三、教学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以下重点:
⑴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
⑵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依据:这是1篇科普说明文,只有了解了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才算读懂了文章。而同时语言的生动性又是让文章饶有趣味,通俗易懂的根源。依据科普文章的特点:内容的科学性,通俗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我们设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读语言,由表及里,真正让语文教学体现它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丰富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语言的感悟力。
四、教学难点
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依据:语言品味的过程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旨在这过程中学习和吸纳语言文字的精髓,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玩味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八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品味语言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主要采用板块活动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做学习的主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拟采用以下的教法:
1、故事导入法:教师在讲故事时,设置一个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比较法:把《现代汉语词典》上有关物候的解释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新课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物候现象时,宜用此法,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荣获“最佳小读者”“小科学家”等称号,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研讨点拨法:多媒体展现竺可桢的有关内容,点拨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以及作者对科学的观察和追求精神作深层次探究,既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又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说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思考,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说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重点,做到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安排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设计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激发志趣——与君共勉”等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5分钟;新课教学需要20—25分钟;激发志趣需要5—13分钟;与君共勉需要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