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13354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习第

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板书:

送情报、(、)

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半截蜡烛 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4、了解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

5、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细细体会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1、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背景介绍:

1939年,德国发动了侵略其他国家的战争,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的手段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看录像(教师解说)。

2、师──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3、师──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生──齐读课题。

二、读悟

1、了解故事梗概:

师──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交流。

2、学习3~7节:

⑴ 师──在一番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之后,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

生──小女儿杰奎琳。

⑵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思考交流,母亲和杰克也有功劳。

3、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到底怎样说更令人信服呢。

请大家默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在文章中标注自己的想法,小组的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生──读书、思考、讨论。

4、交流:(教师预设)

观点一:伯诺德夫人有很大的功劳。

出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⑴ 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

(情报暴露、孩子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这样做及时舒缓了孩子们紧张的情绪。

你觉得伯诺德夫人怎样?(机智)

指导朗读。

⑵ 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尽管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⑶ 课文最后说正当小女儿“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⑷ 还有什么地方也表现了她的机智?“轻轻”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不露声色、不引起注意、镇定。)

指名朗读。

观点二:杰克有很大的功劳。

⑴ 出示: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从“慢慢地”你体会到什么?指名朗读。

⑵ 出示: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体会“从容”。

⑶ 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世界上没有什么时候事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而这个小男孩却在镇定地等待着。

指导朗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着。”

过渡: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此时此刻,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观点三:小女儿杰奎琳。

⑴ 师引读部分文章,配着钟摆的声音,“这时杰奎琳站了出来……”你们感受到什么?

杰奎琳在“娇声”地说话,……请你用娇声的语气来读,娇声地说话可以让人感觉非常可爱。(读读)

⑵ 你还从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选择了一个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中尉是个什么人,选择对象很合理──机智。)

⑶ 天黑了,我要上楼睡觉,你们体会出什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机智。)

⑷ 她镇定地向敌人道了声晚安。

随机指导朗读。

5、填空:

(情况)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半截蜡烛被点燃后,伯诺德夫人点燃油灯,吹熄了蜡烛,危机暂时过去。

当半截蜡烛重新被点燃后,大儿子杰克拿走蜡烛搬柴生火,却遭德军中尉呵斥。

当半截蜡烛越烧越短时,小女儿杰奎琳请求拿着蜡烛上楼睡觉,结果成功了。

三、小结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你想说什么?

2、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

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3、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回顾,延伸拓展

1、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爱国)

板书

半截蜡烛

点燃蜡烛  重新点燃  夺回蜡烛

轻轻吹熄  端起烛台  端起上楼

挺身而出  千钧一发

(机智、镇定、勇敢)

《半截蜡烛》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求:说的时候尽量用上“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

2、交流:(1)这半截蜡烛藏有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这是伯诺德夫人想出的一个绝妙主意。 (2) 伯诺德夫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将装有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了半截蜡烛里。

师:将绝密情报通过小金属管放进蜡烛里,插在一个烛台上,放在显眼的桌子上,多么绝妙的办法。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有时也是最安全的。伯诺德夫人真是聪明过人。那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就绝对保险、万无一失吗?(不是)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它存在着什么隐患,画出有关句子(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教师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3、导入:是的,只要蜡烛被点燃,只要燃烧到金属管处(引读: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生命的结束)这情报也许是自己部队的作战计划,也许是敌人的又一个阴谋行动。现在,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这只是半截蜡烛,很快就会燃烧到金属管处。为了保住秘密,保住情报站,保住一家三口的生命,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知内容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3-7小节,思考: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当        时,伯纳德夫人                   ,结果             。

(2)当        时,大儿子杰克                , 结果                。

(3)当        时,小女儿杰奎琳               ,结果                。

2、交流思考题。

(二)研析情节

1、在保护半截蜡烛、与德军周旋的过程中,伯诺德夫人一家都有着不同的表现。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一家之主伯诺德夫人的表现吧。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的句子,好好加以体会。

2、集体交流:

伯诺德夫人有什么品质?(机智、临危不惧等)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

◆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看到少校点燃蜡烛时,心想:)

(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生命的结束。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是巧妙地化解了危机,真是了不起。同学们,危机是真的过去了吗?(相机理解“似乎”: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因为(引读: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面对险情,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自学下面的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通过朗读表现人物的品质。

4、小组交流。

5、集中交流。

交流杰克。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生火、坐待读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生命的结束)

过渡:

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

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自由读句子,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情况紧急、危险、千钧一发等)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可以去掉吗?为什么?此时真是“生命悬于一烛”(“似乎”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当时的紧张心情)

练习朗读。怎样读出这种紧张的心情和气氛呢?

在这迫在眉睫、十万火急的时刻,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心想:(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生命的结束)于是,她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可以感受到她的聪明、机智、善于观察)

三、升华中心,总结全文:

1、回顾全文: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后回答)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伯诺德夫人应该知道传递秘密情报这项工作很有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让自己的孩子也参加了这项危险的工作,可以看出她不但热爱自己的祖国,不怕牺牲,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她一样,这一点很了不起。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写颁奖词: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最终凭借他们的机智勇敢取得了胜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颁奖词,你觉得颁奖词上会怎么写呢?(学生练习写颁奖词)

集体交流。

3、升华中心:其实,在那个年代有许多像伯诺德夫人那样的家庭,有许多像杰克、杰奎琳那样的孩子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和敌人斗智斗勇,甚至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出示:爱国名言: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

齐读名言。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言或诗句?交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伯诺德夫人一家,记住这个惊险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齐读课题。

四、课后作业:

1、想象练习:当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人也许会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尝试写一写。(提示:可学习课文中人物不同提示语的对话方法,可根据课文中人物的不同提示语的说话形式,将母子三人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具体生动地描写。)

听着德国军官的脚步渐渐远去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将课文改成课本剧,和同学排一排,演一演。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四篇】

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

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

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拓展延伸。

设计理念: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设问,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1、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

呢?

2、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依据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让学生说一说朗读的感知和收获,相机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格

(一)、在朗读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学生朗读课文

一、二自然段,抓住“绝密”和“绝妙”两个词来感悟“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和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1、问: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引导学生说出“绝密”,理解词语意思。在学生理解“绝密”的基础上,再去换位思考;

2、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将如何收藏这半截蜡烛?(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会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3、伯诺德夫人的主意“绝妙”在哪儿?(体会她的机智过人)

(二)、朗读感悟事情的发展(学习第一场戏)

1、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了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1)分别找出表现伯诺德夫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对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指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从容。

3、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有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文中提示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

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扶的过程)

三、在自主学习中感悟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由扶到放)

1、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对课文的前一部分内容作了分析解读并成功地完成了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读—想—读)

2、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解读

二、三场戏。(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

3、学生自学,提醒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认识机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4、交流

(1)、杰克的表现,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指名演读。

(2)、杰奎琳的表现,她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读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读一读。

指名用“娇声”对文中的德军说话。

四、课本剧表演,加深理解

选择文中一两个片段,对片段所描述的场景,围绕“机智勇敢”、“沉着镇定”的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发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来授勋,你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围绕三个主人公描写了几个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斗争场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诵读课文为依托,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去领悟课文内涵。

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定。“想办法跟敌人周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

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

当教学到“德国军官从杰克的手中夺过蜡烛”的时候,我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也在场,你觉得情势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那想动蜡烛又不敢动、不能动,却又不得不动的情况下的紧张和机智,引领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又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了“智斗”的场景,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201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