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394069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重点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地解答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问题。

2.通过将圆的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自主探究圆与正方形的关系的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从探究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梳理体系

直接揭题:今天我们来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板书课题: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吗?

小组合作,让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整理一下,然后进行汇报。

汇报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1)圆的认识:

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

直径d: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r:在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d=2r;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圆周率: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周长的计算:。

(3)圆的面积:

由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圆面积计算:。

圆环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唤醒学生以前所学圆的有关知识,并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通过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二、基本练习,整合知识

教师:刚才我们对本学期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1.说说下面各题的最简整数比:

(1)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比是多少?(1:2)

(2)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多少?(:1)

(3)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 cm和3 cm,,它们的直径比是多少?(2:3)

周长的比是多少?(2:3)

面积的比是多少?(4:9)

设计意图将圆的知识和比的知识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进一步理解圆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

2.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 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 km。(课件出示题目情境)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求公园的围墙的长度就是求什么?该怎么求?(因为公园是一个圆形布局,所以求公园围墙的长度就是求圆的周长,根据,=1 km,就能求出圆的周长是 km。)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距离南门多远?(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向,距离南门的距离就是直径的长度,是2 km。)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 km的圆形小湖,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引导学生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来进行计算,也可以利用圆环的面积来计算这个公园的面积。)

(4)请你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引导学生不仅可以从四个门的位置和方向去提出数学问题,也可以从圆和正方形的关系方面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平面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融合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内容,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求公园的陆地面积其实就是圆环面积的变式,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生提问题这样一个开放式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三、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1.用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白铁皮(边长是 m)分别按下面三种方式剪出不同规格的圆片。(课件出示问题情境)

(1)每种规格中的一个圆片周长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观察每种规格的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及总周长之间的关系。)

(2)剪完圆后,哪张白铁皮剩下的废料多些?

教师:猜想一下剪完圆后哪一张白铁皮剩下的废料多些?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吗?(引导学生用数据说理,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一般性原理,假设第一个圆的半径是,某种剪法中剪掉的小圆的半径一定是,此时要剪掉个小圆,剪掉小圆的总面积为,即和第一个圆的面积相等。)

(3)根据以上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剪圆的方式判断剩下的废料是否相等的验证过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教师: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理顺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了什么内容,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圆的周长》说课稿【第二篇】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湘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目标:通过祖冲之与圆周率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首先采取课件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然后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后运用自学辅导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从而学生提高自学水平。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交互运用各种学习形式,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都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直径为整数的圆片,一根线条,一把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驴与国王的`小花驴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要求小花驴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具演示,直观感知,结合认知认识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实验,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a.量一量、记一记: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圆的直径,然后记下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学生继续实验并算出每个圆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把商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三个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结论:所测量的其他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绍圆周率。

①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②介绍π的读写方法。

③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

④学生总结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

课件显示直径50米的圆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图。请学生观察思考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

4、课件出示:已知圆形草地的半径25米,计算圆形草地的周长。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用半径求周长的公式:C=2πR。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课堂信息量加大,使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并主动参与教学,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非常好。)

5、实践应用。

阿凡提看到自家的圆形驴栏有点松动了,就决定用些粗铁丝把驴栅栏围上3圈加固一下。阿凡提想请你们帮忙,计算这个半径是4米的栅栏需用多长的铁丝?

学生快速计算并交流:先求出圆的周长,也就是围一周需多少铁丝,然后再乘以3,就求出围3圈共需用多少铁丝。

(通过栅栏围铁丝的实例体现进行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实践应用价值。)

(三)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课件出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

必做题(找学困生汇报):

1、选择填空

a.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

b.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A. π

c.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B.小于 C.等于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8dm;r=5cm;d=6m; r=3dm。

选做题(找中等生汇报):

(1)汽车车轮的半径为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2)花坛的周长是米,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吗?

拓展题(找优等生汇报):

从一张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课件出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针对性强,效果好:必做题有利于学困生消化所学知识,使之学有所得;选做题有利于学困生和中等生的提高:拓展题有利于优等生思维的拓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总结提高,指导实践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及获得的情感体验。)

四、点评

这节课,教师通过数学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整合,使课堂信息量加大,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内容:

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3、测量圆的周长。

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桌上的工具,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组内讨论、合作测量,然后一生向全班演示测量方法。

(1)绳测法:用卷尺绕圆一周测量。

(2)滚动法:媒体显示滚圆的动态。

(3)设疑激趣:师甩动手中系线的小球转成圆,让学生测量此圆的周长。

师:这就需要探讨一种求圆的周长的科学方法。

4、引导学生探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媒体显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同时的滚动一周留下的轨迹。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长短。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有关系。

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请分组测量圆片,填好实验报告单。

学生操作实验,小组分工合作,测量圆片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填好实验报告单。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投影学生报告单,引导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无论大圆或小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媒体验证。屏幕上两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们的周长。

(5)概括结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11页第1、2自然段。

(2)思考讨论: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一个什么数?它叫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3)π的读写

(4)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5)认识圆周率数字特征和它的近似值。

6、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由圆周率的概念得到: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或c=2πr

(2)解疑,再现系线小球转成圆。现在会求它的周长吗?只要已知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解答例1,点拔讲解规范书写格式。

2、让学生提问,你对例1的解答有什么疑问。

3、练习反馈,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四、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判断: ①π=。( )

②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

③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2、求下圆的周长。

3、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生试做

(2)反馈

(3)生完成P112做一做

4、看平面图计算。(媒体显示课始呈现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跑步的画面):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都是5米,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怎样判断?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你学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怎么学到的?(评价总结,指出这些方法还可以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3、还有什么问题?(回顾本课想学到的知识都学到了没有)。

六、作业

1、独立作业:练习二十六第4、5、6题

2、实践作业:

3、课后思考题:(媒体显示)米老鼠沿着外圈跑,唐老鸭沿着“∞”字形跑,谁跑的路程多一些?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

一元硬币、圆形纸片等实物以及直尺,测量结果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化曲为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如果不能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黑板板书展示)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与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 =πd

2.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 =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339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