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汇集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汇集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一篇】
卜算子咏梅(咏物抒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爱国)。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爱国)。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元朝(1)。
王冕墨梅(咏物抒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代(3)。
1、骆宾王咏鹅(动物)。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唐寅画鸡(动物)。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于谦石灰吟(咏物/爱国)。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代(6)。
1、高鼎村居(四季/景色)。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袁枚所见(情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景)。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纳兰性德长相思(思乡)。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郑燮竹石(咏物抒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龚自珍己亥杂诗(政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画(诗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作者一说是王维,或说为大川禅师。
90、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晩日浮沉急浪中。
91、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2、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3、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若,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4、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5、竹石。
明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6、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7、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98、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9、论诗。
清代: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00、狱中题壁。
清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二篇】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三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四篇】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知意交流。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交流。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读书。
7.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六、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五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浪淘沙——刘禹锡。
(其一)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送孟浩然之广陵》《游园不值》。
(唐)李白(南宋)叶绍翁。
故人西辞黄鹤楼,应怜屐齿印苍苔,。
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扣柴扉久不开.
孤帆远影碧空尽,春色满园关不住,。
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枝红杏出墙来.
《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南宋)辛弃疾(南宋)杨万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篱落疏疏一径深,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树头花落未成阴.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飞入菜花无处寻.《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北宋)苏轼(南宋)杨万里黑云翻墨未遮山,毕竟西湖六月中,白雨跳珠乱入船.风光不与四时同.卷地风来忽吹散,接天莲叶无穷碧,望湖楼下水如天.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六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明月照长城。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五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钱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七篇】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设计理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1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_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通过回忆,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_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1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八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俺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俺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同学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竞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俺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俺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小朋友,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俺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小朋友,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同学描述画面,引导同学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同学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小朋友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小朋友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同学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局部同学的画,并让同学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小朋友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小朋友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同学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原本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同学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身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同学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相互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青丝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同学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同学发表自身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同学闭目想象画面。
2.请同学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同学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同学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定、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