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584100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习

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生活中有许多图形,老师今天准备了4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课件逐一出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让学生发表意见。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

面积=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图二: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一: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

(板书:转化)

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

方法二: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

图三:是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

面积 = 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2 新知探究

(一)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三角形+正方形 )

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3 巩固提升

(一)这是学校教学楼占地的面积平面图,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二)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三)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

(四)学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门的正面。(单位:米)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五)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如图,有两个边长是200px的正方形放在桌面上,求被盖住的桌面的面积。

课后小结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组合图形,并能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

板书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篇】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4分钟左右)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

(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学例14。(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比较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

(4)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4。集体交流。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常常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整合“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点拨:“练一练”第1题的(1)可以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练习十四第2题的最后一题,算式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整合“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点拨:0。25×36=0。25×4×9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4×1。02=2。4×(1+0。02)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口答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中的6道题。

提醒: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数点。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四第4题。

提示: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5题。

点拨:

(1)400××先算400棵向日葵可收葵花子的千克数,再算可榨油的千克数;

(2)××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数,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总千克数。

(四)创编练习。

简便计算:××

提醒:×=×(10-)

×=×8×或

×=×(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精选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计算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484÷2450÷50

28+423×4840÷2

360×265-17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

(2)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习,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篇】

单元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重点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整数数乘法,再教学小数乘法。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小数乘法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风筝每个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元

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元

用乘法计算:×3=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计算?×3表示什么?(3个或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

××3

元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扩大100倍72

××5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2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4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一第4题

二、运用

1、填空。

4.×3×3×2×2

2、做一做:课本第3页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第1、2、3题。

附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1

3.5元角

×3×3

元角

例2

扩大到它的100倍72

××5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

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8

3、×,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

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的积中有几位小数?×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计算×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

96782426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7=×=

二、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

3、课本第8页第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三、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第8页7、9题。第9页13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 【第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设计意图:“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例4的计算,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3、4、5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六篇】

第8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积与因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归纳,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做一做

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元旦节,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购物清单吧!

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

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

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

(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2。5×4。8是怎样算的,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板书:计算方法

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22。32÷1。2

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像这里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

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把除数转换成整数)。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验算的方法)

师:小数乘除法的验算与整数乘除法的验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时练习: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三、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

师: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试试吧!

(巡视,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指名说简算依据。)

师:看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板书:运算定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3、13题。

四、复习取近似数

师:既然是元旦节就要有节日的气氛,老师准备用彩带布置家。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40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7。5米。

(1)需要买几卷彩带?40÷7。5=5。333…(卷)≈6(卷)

师:5。333…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板: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师:这里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板书:取近似数:进一法)

(2)一卷彩带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8×6=19。08(元)≈19。1(元)(板书:四舍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个花环,40米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花环?

40÷1。5=26。666…(个)≈26(个)(板书:去尾法)

师:取近似数就有三种方法,同学们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哟!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五、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这么快就把清单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老师这也有两道题目想请你们帮忙算一下,好吗?比比看谁算的快。

4。6+5。4÷0。27 3。2×25 ÷8

(学生汇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再算

师:看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1*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分析:领先的运动员与最后的运动员相遇时,两人跑完了2个3km即6km,所以两人的相遇时间可以用两人跑的总路程6km除以两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时离返回点的距离可以3km减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领运动员跑的路程减去3km求得。(10分钟,100m)

七、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谁来说说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八、作业:教材第113页第1题(2),练习二十五第3、5、6、16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因数→整数计算方法先,再,最后

除数→整数一看、二移、三对齐

运算定律

小数乘除法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四舍五入法

近似数进一法

去尾法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篇】

教学内容:

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 × × ×

+ ×8 ×

× ×1 × 80×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保留两位小数)

×= ×≈(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2 .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第1题。

课后小记:

补充的一道生活中购物的题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全班仅一人主动保留了结果,这反映出数学与生活脱离的现象及待解决与完善。但这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学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议他们保留两位,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八篇】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 P31 7-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35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