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通过多媒体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提升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设计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果。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一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共计10课,分4个单元,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其中也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起到导入的作用,个别部分也有起到总结作用,在这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循环中,能够使学生掌握一般规律的基础知识,又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再加上学生接触面比较狭窄,课本又列举了相关链接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课。
二、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学生女同学爱学上进,但部分男同学虽很聪明,但不爱学习,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基础知识及书写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弱项,这还有待于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需要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不单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对个别的学生不是十分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分析、及时发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达到汉字书写规范,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
2、学以致用,分析具体案例,进一步理解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意义。
3、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按上级及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做到心中有书,熟练掌握教材,努力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讲课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搞好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课堂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并且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搞好课前、课中两个提问;做好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的准备及分析总结工作。
5、认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并结合授课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学习兴趣。
6、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二篇】
通过礼貌显魅力一课的教学,发现本课教学,学生有很大的实践操作空间,建议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即注重活动,淡化说教。礼貌与礼仪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即教训学生去做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这会导致学生反感,道理听不进,行动不落实。如果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就会使学生乐学,积极参与,从中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应当指出,课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明礼貌教育,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支撑。因此,在认知上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加以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论辩。但是,在关注认知的同时,要强化体验,即尽量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这样更便于内化礼貌、礼仪的规范。
礼貌与礼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从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从礼貌与礼仪的视角领悟其中的深刻道理。与此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去做,以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加强实践环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除课堂上注重学生探究外,还可以视时间等条件的可能,让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对不文明礼貌现象进行扫描—观察社会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其危害,并尝试提出诊治措施。又如,评选最佳形象大使—以全班同学为对象,根据各人的日常行为表现,以文明礼貌为指标,评选出班上文明礼貌最佳形象大使,男女生各一名。这些实践活动,是课堂活动必要而有益的延伸。
当然,各科都强调实践活动的开展,本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宜纳入教学整体安排,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加强实践环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除课堂上注重学生探究外,还可以视时间等条件的可能,让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对不文明礼貌现象进行扫描—观察社会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其危害,并尝试提出诊治措施。又如,评选最佳形象大使—以全班同学为对象,根据各人的日常行为表现,以文明礼貌为指标,评选出班上文明礼貌最佳形象大使,男女生各一名。这些实践活动,是课堂活动必要而有益的延伸。
当然,各科都强调实践活动的开展,本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宜纳入教学整体安排,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把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希望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所学为我所用的目的。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三篇】
师:我今天很高兴和xx班的同学共同学习,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让我相信今天同学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我提议我们全班同学用掌声为自己的精彩表现提前喝彩,同时也欢迎听课的老师。
学生鼓掌。
由1―2名学生去采访听课的老师。
点击课件,板书课题:礼貌显魅力。
二、讲授新课。
师:众所周知,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生接:礼仪之邦),崇尚待人有礼,留下不少有“礼”的词语和典故。我们来个“有‘礼’比拼”(点击课件:“有‘礼’比拼”,说要求:在30秒时间内两大组依次说出与“礼”有关的词语和典故,请一学生计时)。
生进行比赛。
师:看来同学们都挺能说“礼”的,我们同学又会不会做呢?上星期五大扫除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因为声音不是很清晰,所以请同学们待会儿认真看,仔细听,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品品“礼”
点击课件,播放视频片段。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在这件小事中你认为在礼貌方面有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
学生找出视频中在礼貌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
师:看来是存在着不礼貌的现象。对人不礼貌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礼貌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在书上将相关的知识点划下来。
师:大家回忆一下,在刚才的情景中在礼貌方面有没有做得好的地方呢?
学生找出视频中在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地方。
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更喜欢哪个同学的处理方式?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会选择有礼貌的学生的处理方式。
学生会根据前面的分析总结出待人有礼的三方面表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板书以上三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三方面表现在此环节设计以下活动:。
1、礼貌用语我知道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四种不同情景说出自己知道的礼貌用语,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场合要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2、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借东西,让学生自己体验出语言文明还要求多用商量的语气与人说话,同时也感受到亲和的态度更容易被人接受,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3、在讲举止端庄的要求后让学生查找自己这节课上在这方面有无要改进的地方,如衣着、答问题时的站姿等。
生答可以后让学生根据待人有礼的表现重新演绎。分男生、女生两组,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做得更好,表演完后学生互相再评价。
师:这两组同学表现得都很有礼貌,老师很喜欢。我们的同龄人小亮也很喜欢我们的同学,觉得我们同学们都很有礼貌,很有魅力。他就烦恼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击课件:设身处地。
师:如果你是小亮,你会愉快地帮助小明吗?为什么?
学生分析自己不愿意帮助小明的原因。
师:不礼貌让人觉得得不到尊重,会让人不受欢迎,连这么一个小忙别人都不愿意帮,可见,真正的礼貌不仅仅是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人尊重。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真正的礼貌必然源于内心对他人的尊重。
点击课件:礼貌是尊重要求学生把这作为第二个知识点划下来。
三、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学生活动:我思考我进步(放音乐,让学生反思自己平时的语言、态度、衣着和动作在礼貌方面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填好后交流。)。
四、结束语。
师:这几个同学很勇敢,敢于反思自己,而人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同学们能反思自己的表现,提出改进的方法,就是朝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中学生迈出一小步。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礼貌的中学生,有魅力的中国人。
清风实验学校覃伟芳。
《礼貌显魅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七课第一框题,是以学会交往为主题。作为初二的学生对礼貌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创设情境、体验、对话,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
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挖掘教材,突破学生认识误区。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礼貌是个浅显而熟悉的内容。浅显的内容如何上出新意与深意?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挖。我在教材处理上做了一些调整,让学生在了解待人有礼的表现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对人有礼是源自内心对他人的尊重,“诚于中而形于外”也只有内心尊重他人才会外化为自觉做到对人有礼。这使学生对礼貌这一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有学生认为用了礼貌用语就是待人有礼。针对这一认识误区,我在教学上专门设计一个体验环节,让学生从不同语境的体验上亲身感受出用商量的语气、亲和的态度与他人交流是对他人有礼貌的表现,突破学生认识的误区。
(二)教学设计贴近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一些学生中常见而又容易忽略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创设问题,组织学生判断、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有礼貌带给人的好处,发现自己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在礼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理解误区,进而解决学生在礼貌方面忽视问题,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落实我们思想品德课以知导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目的,体现课标“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中,关注、走近学生。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和走近学生。从整节课看,我的教态亲和,与学生的交流自然,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调动下积极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活动。再如,针对初二的学生好胜心较强,我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小比赛,如“有‘礼’比拼”、“礼貌用语我知道”,这既可了解学生对礼貌的掌握情况,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还存在着不足。例如,对教学时间的分配没有控制好,在“礼貌用语我知道”环节学生发言较积极,我让学生在这个环节里充分发言而没有及时收回,致使后面的“礼貌是尊重”环节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讲透,而“我思考我进步”环节虽然我应急处理成学生的课后作业,但与在课堂落实的效果相比还是有差距,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纠错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十分遗憾。
如果再上这节课,我将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把握教学节奏,突出教学实效。
再上这节课,我将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在“礼貌是尊重”和“我思考我进步”环节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对这两环节进一步深挖,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自觉做到对人有礼,充分反思自己在礼貌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改进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升华。
(二)进一步联系学生实际,注重课堂生成的利用。
再上这节课,我将进一步联系学生实际,扎实地落实新课标要求,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关注学生表现,抓住课堂新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四篇】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的第二框题。从全课来看,本框是重点内容,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在“知师”和“爱师”的基础上,懂得转变师生交往观念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的基本原则。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认知转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能够运用角色互换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也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交往。
:通过教学,使学生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重教师,理解和体谅教师,并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师生沟通的有效方法。
探讨师生关系。
教法:活动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准备:了解各班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和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完成好调查、采访以及结果的分析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你与老师的关系怎样?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与老师的关系。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体验
启发学生:传统理念中,老师是权威,学生处于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这不利于师生交往。
二是请学生就“学生新角色和师生交往的新行为”(课本第49页)发表看法?就采访教师(教师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的结果,请学生介绍。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与上一活动的衔接、对比,注意探讨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处理与老师的交往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师生观。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改变旧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交往情境,了解其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烦恼,解释产生冲突和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介绍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活动中要重在引导学生化解矛盾和烦恼,焦点要落在与教师主动沟通上。
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有犯错误的时候吗?你是怎样处理?根据实际情况,把自己课前的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小结:对待老师的批评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被老师冤枉时,能够原谅老师的错误,并找寻恰当的时机和方式与老师沟通。
关于师生交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策略或想法,与同学分享。(学生表演)
学生谈感想、体会,教师小结:现代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改革也要变老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学过程强调为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服务。老师由主角变为学习的导演、引导者,而不应该一味灌输。其实,民主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古已有之,评价某种师生观关键是看它的内涵是什么,而不是时间的先后。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这是正确与老师交往的前提,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在活动得出师生沟通、交往的有效方法,以突出教学重点。
身为教师,今天听到许多同学的心声,我非常高兴。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能够用一颗热情真诚、宽容大度、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你们更多地体验学生生活的快乐。
请你现在给老师留言,它可以是一句真诚的感谢,一句赞美,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点歉意或者一个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在自己最喜爱的纸上写出来,并折叠成自己最喜欢的形状,放到事先准备的心形幸运盒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愿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课后把这些留言作为礼物送给班主任老师,将沟通做到实处。
板书设计
(一)师生交往新观念
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亦师亦友”
(二)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
2、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
(1)善于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2)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表扬是爱,批评也是爱。
(3)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
(4)与老师交往时要注意的问题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五篇】
2、古代巴比伦与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与种姓制度。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金字塔建筑历史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分析,提高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亚非文明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1、金字塔的建造。
2、汉谟拉比法典。
3、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难点。
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法设计。
1、导入:
利用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金字塔的国度”:
在学生发言(讲解“我所了解到的金字塔”)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
(1)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
(2)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体现古代埃及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3、“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由此使学生认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长的共同规律。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向学生强调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关于种姓制度,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
5、最后,利用教材上的亚非文明地图,对全课进行总结。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本节课有较强的地理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板书设计。
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奴隶主阶级残酷剥削奴隶的历史见证)。
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开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六篇】
复习提问: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新学期开学,我们班要完成以下一些任务:
师:男生和女生各有哪些优势?
生答:女生的优势:细心、有耐心……。
男生的优势:胆大、有力气……。
观看小男生小女生的图片,知道男生和女生是有区别的。
参考教材第37页的相关链接。
师:男女生各承担什么任务?理由是什么?
生答:男生承担:搬运新书、擦电风扇、搬课桌。因为这些任务都需要力气,男生做得快。
女生承担:擦玻璃、统计人数及收费、打扫落叶。因为这些任务需要细心,对体力的要求不高。
(1)正视异性同学间的关系。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男女同学之间积极交往的意义。
师: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活动二:
小雯的朋友很多,女生有看电影等活动一定会叫上她,男生骑车郊游也少不了她,大家都羡慕她的好人缘。
小米和小巍两家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很少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连集体春游,他俩都悄悄地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
小颖活泼开朗,她和男生的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说说笑笑;而同桌的小雅。
却不好意思和男生说话,每次向男生借东西,她都要请小颖出马。
母八年级2班的女生、男生彼此喜欢用“那帮男生’’“那帮女生’’来称呼对方。
师:他们之间的交往有没有不妥之处?为什么?
生答:小米和小巍拒绝与其他异性正常交往,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小雯、小颖交往广泛,朋友多,人缘好,但是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分寸。
小雅胆子太小,缺乏正常交往的勇气和行动,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这样的称呼不礼貌,是交往缺乏互相尊重的基础。
师:男女生之间应如何正常交往?你是怎么做的?把你的成功经验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答: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把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我们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的与异性同学交往。
总结:男生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1)自然、大方地交往。
(2)互相尊重。
(3)自爱自重。
2.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你能帮他分析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答:这很正常。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1)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师: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他陶醉。其实,就像她关注他一样,他也早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了。
师: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答:不可以。因为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师:他们该如何处理这份感情呢?
生答:保持同学和普通朋友的关系,让理智战胜情感,不做不属于青春期、不属于未成年人的事情,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锻炼自身素质中去。
(2)如何把握情感?
师: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个眼色,两人同时狠狠地在他的脚上踩了一下,男青年虽然痛得直咧嘴,却只能自作自受,不好发作,再也不敢对她俩无礼了。
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生答:学会运用法律、道德、学校的规章制度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3)在异**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卷。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七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学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二、导入新课:
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三、讲授新课:
1、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
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
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
2: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
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
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
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
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四、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五、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附:板书设计。
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
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
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八篇】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导入。
(活动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1、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班级里有这种现象吗?
2、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3、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二)授新。
《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
结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结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别人的好与坏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社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是建立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难免犯错,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以宽容的心去面对,去谅解对方,或许会意外地收获一份真挚的友谊。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谅解,而谅解更是一种爱护,一种宽容。
师生进一步讨论: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谅解的?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4)换位思考的要求: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5)换位思考的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6)换位思考拓展运用——态度换位。
变“挑剔”为“欣赏”;变“计较”为“宽容”;即: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四)。
(三)小结新课:总结本课知识结构并分析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的关系。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九篇】
>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一、“什么是家呢?”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二、体验活动:“家”的遐想/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三、“画”家。
a爸爸、妈妈、哥哥、小松。
b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兰。
c爸爸、小刚。
d爸爸、妈妈、小浩、叔叔、婶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四、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不要参加。
d、……。
五、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六、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八年级政治微课教学设计【第十篇】
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人生态度。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在实践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导入新课:我们都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以上这个看似简单的事例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活动:外号。
目的:使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要求:阅读材料,结合学校和班级情况,说说“起外号”的现象。
讨论:
1、自己不喜欢的事可以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2、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平等待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阅读p105页“相关连接”中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句比较合适的话(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发展。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能忽视别人的存在,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大到国家、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这样。下面介绍一个个人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
阅读后思考一个问题:你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为什么?(因为人总难免犯错误,这是总希望得到朋友的谅解。)。
引导学生对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不体谅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样的结果?让部分学生谈谈体会,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是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课堂小结: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请同学们增加了解,增进理解,少点误解,多点谅解,多一点友善。多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