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大全【推荐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82035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大全【推荐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一篇】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初中学生的感叹。课是师生心中的“痛”。初中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持有益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成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可见,兴趣在学生作文中起着支配作用,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突破口,是学生写作入门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表达的热情。让学生有兴趣地“写”,有“写”的兴趣,我们必须想出一套好方法,让学生想写,愿写,乐写。当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激活后,想表达又不能表达好,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地传授他写作技能,那才是最好的作文教学。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挖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形成。

一、 引导阅读,唤起写作热情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久了,阅读就不只是一种休闲,而成了一种兴趣爱好,进而变成一种享受。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会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广泛阅读的同时,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品味一些写作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句子的深刻哲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二篇】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所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该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二、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亢奋状态。

三、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发展和升华外,必要时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堂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巧设课堂结尾,激起学生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三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更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任何事情的成功,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做好。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唤起强烈的写作欲望,学生才能乐此不疲,喜爱作文,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一、训练学生对口语的`兴趣。

口语是一种最简单的交际语言,它伴随人的表情、手势等,使之相互了解沟通。学生的作文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口头作文其基础是口语,书面作文实际是口语的一种记录符号,所以学生的作文应首先从口语开始,充分并长久地坚持口语练习,提高口语的表达兴趣。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带着情感去观察,观察时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增强观察效果,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其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随时随地观察,随时随地记录。比如可以写观察日记或观察作文,进而对同类事物的比较、鉴别,掌握事物的特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有血有肉,活龙活现,使观察与写作融为一体。

三、展开丰富想象的兴趣。

想象应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切之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在作文教学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想象。1.直观想象:借助于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想象求异,如观察校园里的秋菊花时,可想象出菊瓣像利剑;看到荷花时,可想象荷叶像绿伞等。2.情景想象:情景想象就是根据所处的境界,而进行的想象。如学生登山时,可想象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可培养学生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学生在阴森恐怖的境地时,引导学生想象飘落在荒岛的鲁宾逊,是怎样面对困境坚持生存下来的,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战胜恐惧困难的胆小心理。

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最重要的途径,学生的兴趣只有培养起来,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挖掘出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其好奇心,对事物善思善想,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激发出学生的作文兴趣,写出得心应手的文章来,以达到提高创新的高境界、高水平。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四篇】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教师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其次,我注意做到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第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切实转化低差学生。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差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差生,转化差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差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差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在辅导差生时,我既注意给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更注意给他们弥补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另外,我还采取暂时降低某些较高要求来转化差生,先只要求他们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

第三,我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我首先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经常给他们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通过上述诸措施,使全体学生在“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对他们是最大可能的发展,以此实现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客观要求。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由于数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数学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例如,教师有意识地把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与不等、分解与组成等种种联系形象地提示出来或让学生去发现,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公式之间、几何图形之间、量与量之间、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等相互关系,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变中抓定”、“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训练,渗透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出自

结合课堂教学,我们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思考认真、书写工整、检验一丝不苟、听讲聚精会神、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尽可能做到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低差学生,对他们更是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一方面让他们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第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

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主要是书面考试成绩),所以通常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而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搞好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因此,我高度重视抓好两大措施:一是我们教师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我以乘法的含义为依据,根据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中概括出乘法口诀,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达的意思。二是要注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展现获取知识时“想”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适应,使他们从中获得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看第一个加数想它的凑数”、“分第二个加数”、“凑十”和“10加几”等计算步骤的展现,以此让学生主动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那么思维则是这个过程的核心成份。显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我做到:1、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2、在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思维的起点,又要能把握思维发展的方向,使其思维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3、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

四、切实改革评价制度。

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

1、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后者。

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

2、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学生可以增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得主动,学得成功。

3、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相结合。

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何初步知识等我尝试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改进教学。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五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读书少,写作经验不足,所以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因此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才有可能写的具体。

写好一片文章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语。否则写作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源”与“本”,即丰富多彩的词语积累。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教师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如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我都要求他们把学过或读过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笔记本上,汇成语句集锦,由他们自己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其意义和用法,逐步掌握并学以致用。对于学生词语积累这项工作我坚持天天检查,并在全班内进行评比交流。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素材的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通过写日记,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选择日记的内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分析、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写成日记。从而不断地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我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要求他们每天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成日记,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开始时,我并不限制日记的内容和字数的多少,表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描写一处景物;可以洋洋千行,也可以寥寥几语,但是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和批改。在交来的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的像流水账,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学生动笔就给予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老师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了自觉写的良好习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消除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六篇】

在二胡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二胡演奏的技术技巧难度较大,所以相较于其他乐器来说,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及持续学习的动力成为二胡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作为青少年宫二胡专业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维持及提高学员学习二胡的兴趣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二胡本身技术技巧难度的影响。

要说难度乐器,二胡当仁不让的成了首选。首先,它不像键盘类乐器那样有着固定音高,也不像琵琶、吉他那样有直接找音的品位。二胡只有两根弦,要在这两根弦上进行七个常用调的变化,并且保证音准的准确度及音色的圆润感,全靠演奏者本身的技艺去完成。

所以,对演奏者耳朵的灵敏度、音高的判断力及手指机能等方面是极为苛刻的,这也是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坚持下来的孩子并不多的原因之一。

(二)受社会外界的影响。

对于二胡的社会评价其实大家听到得很多,总体分为两个群体。第一群体,热爱传统音乐,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家里有长辈学习过此类乐器,对二胡有较高的经验认知。第二群体,心底里看不起这一乐器,觉得二胡就是街边讨饭的工具,对民族音乐认知模糊。所以,受社会外界评价的影响,二胡的学习并没有像钢琴般的普及,在“洋”与“土”之间,一部分家长仍会优先选择“洋乐器”.

(三)学生、家长、老师的因素。

1.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笔者在第一线教学岗位,每学期新班第一次课程都会对“是否自愿报名学习二胡”进行调研。

多次调研结果显示,只有20%的学生是自愿报名学习,()50%的学生是根据家长的意愿报名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凑时间点套班才来学习的。由此可见,非自愿性的学习成了最显著的属性,这也是影响二胡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

2.受家长态度的影响学习态度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重中之重,我们一再强调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忽视了家长的态度。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家长的态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持续学习的有力保障。笔者班上有一个孩子,基本每次上课都要迟到十分钟以上,孩子爸爸总有不同的原因。有次准点到课,略感意外,下课后妈妈过来咨询是否要报名下一学期课程了,我跟她说:“上次孩子爸爸说不报了,我还挺惋惜的,孩子其实学得挺好的。”妈妈眉头一紧,说:“老师,我们要继续学的。

3.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师徒式”的教学方式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言传身教,师傅一句徒儿一句。这种方式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也仅限于技术技巧的学习上,学生并未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措施。

(一)评价方式以实施鼓励性的教学手段为主初学二胡的孩子年龄一般在大班至小学二年级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被赞赏,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自豪的。这一阶段是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黄金时期,“鼓励性”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笔者班上有一个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是一个胆子很小的女生。有一次课堂提问,她难得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我立马请她回答。

可惜,回答的结果并不是对的。当时,我看到她脸蛋红扑扑的有一丝尴尬。这个时候,我停了下来,对全班同学说:“虽然xxx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是最佳答案,但是老师依旧要表扬她,因为她是全班第一个举手的孩子!这种勇气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在我们班里不怕你答错,只要你敢于积极主动地表达你的思考,就是最棒的孩子。请大家给予她掌声表示鼓励!”随着哗哗的掌声,这位同学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从此之后也变得自信大胆了。而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在以后的提问环节中,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勇于举手发言,就算错了,也不怕!作为老师,我们经常将对与错当成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是否优秀的标准,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品质。其实,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兴趣及信心时,我们只要善于发现,给孩子们多一点鼓励,他们就能做的更好。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1.建立班级归属感及存在感,贯穿德育教育在专业性学习课程中,有些孩子在乐器演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而有些孩子可能手指灵活度不高,发音流畅度较差,音乐感知的灵敏度也不高。

这个时候,老师如果一味要求技能的体现,势必有一部分孩子会有失落感,产生自卑心理。笔者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强调德育树人之根本。每周一位“小班长”,人人有份。小班长的职责,一是维护班级纪律,辅助老师管理课堂上发生的大小事。第二则是履行“小老师”职责,在老师给学生较音的过程中,其余同学都将演奏姿势摆好,“小老师”逐个检查,提出确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其实,这个岗位的设置是很有意思的`。在学习校里,可能只有成绩优异的孩子才能当上班长,而在我的课堂里,每一位孩子都能当上班长,让他们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一种班级的归属感及存在感。这种感情同时能激发他想来上课,愿意学习的兴趣。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由于二胡专业教师大多来自于音乐学院、师范、艺术学院等,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传统的“师徒式”,言传身教成了最普遍的现象。然而,对于我们现在所教学的对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显得有些无趣。结合当前社会的需要,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习得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到、听到不同的演奏与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仅仅老师示范,学生模拟的阶段。网络课件,课堂视频等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给学生学习信息与途径。

(三)加强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学习二胡演奏是一个枯燥而乏味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年龄段偏小,自制力较弱,想要持续的学习下去,就需要加强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三方缺一不可。笔者在初学前几节课时,要求家长全程跟进课堂,一方面,让家长熟知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家长能在课后起到指导、陪练的作用。现在正是互联网纵横时期,我们每班建立起一个微信群,家长们会将孩子练习的照片及视频随时上传,老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

老师也可以随时给家长们反馈孩子最近上课的情况。这样,课上课后持续不断的联系,不但使家长更易于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加使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变得更加紧密。二胡演奏是一门技术,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更希望通过一门技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们培养的目标不是琴匠,而是有着艺术审美的花朵。

为了这一目标,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七篇】

1.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化学存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化学学习不仅让学生可以获得知识,更是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所以,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授中要让学生先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不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陌生恐惧甚至反感。要与学生多交流化学学习的心得,鼓励学生多多发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例。对于提交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这样的教导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化学这一个学科上得高分,更明白化学不仅能服务于生活,还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2.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初中化学教师是化学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对化学课程的一切学习都来源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控。所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把学生带入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此时,教师对于化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把握不好,课堂学习氛围不浓烈,那么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化学就是难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你听我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要求。这时,教师要推陈出新,要培养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兴趣首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单一说教的'教学方法改变为视听一体的新教学方法。比如,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有关化学知识的视频、图片、音频、文字等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课堂氛围。直观地将化学中的知识点、重难点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不陌生、不反感。

1.趣味实验增加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理解在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化学中的知识点不仅要通过实验体现出来,实验更是学生们明白各种化学原理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化学教授中要重点重视实验教学。不能单一的进行自我的演示实验教学,要将学生融入进来。要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有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进行充足的实验课程的课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再结合生动的教学方法,把一堂完美的实验教学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快速地理解知识点。例如,在《燃烧条件》这节化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小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展开教学。首先将一个手帕浸入到一个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烧杯中酒精是由酒精和水以3:1的比例制成),之后用坩埚钳将手帕取出并在酒精灯上点燃,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虽然手帕上会燃起大火,但是大火熄灭之后,手帕是完好无损的。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之处,并从中归纳燃烧所需的条件。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增加对化学的认识在初中化学中有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知识点等需要背诵。这是一个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一个过程,可以布置课外的化学小实验。让学生自主地去搜集做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或者组合成小团队,进行团队合作实验。教师也可以不定期举行课后实验小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找到自行进行实验的乐趣,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完成。然后就实验成果上报给教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指导,避免学生在自我进行实验中受到困扰。在这个自我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学生对化学的认识,还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指导者,将课堂知识以一种新方式传输给学生。

1.课前充足准备要联系生活在化学课程教授前,教师要准备充足。特别是要注意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辅助教学。教师课前将知识点集中网罗到一起,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上生动有趣,让学生对于知识点可以明白易懂。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多查阅资料,多找生活实例,多联系生活,教学内容和课程环节设计要严词合缝。2.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化学课堂中理论知识点较多。这时,教师要将知识点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件引导出来,使知识点简单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者相辅相成,不仅消除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陌生感,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可以轻松将生活与化学相关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对于教学的方式必须要符合当下学生思想的发展。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更是要注重结合生活实例,增加趣味实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对于化学产生兴趣,做到既动脑又动手,从而轻松学习化学,最终将化学的应用回馈给生活。

参考文献。

[3]吴春林.发现“情”与“趣”,引导初中化学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0):52.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3个教学场景【第八篇】

前言:

根据高中女同学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找出对体育兴趣淡薄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选择符合她们的体育项目,合理安排体育教材,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选择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得当,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力,增强理论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兴趣。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高二女生227人。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对比法、数据统计法。

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上容易产生畏惧感,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在体育课上表现出不好动,怕脏、怕晒、怕受伤,怕别人嘲笑、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生理方面。

生理方面,高中女生这个时期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力量不足、动作缓慢等。生理周期的变化过程中,不知怎么合理安排体育运动,部分同学对于常识了解较少,不知经期能不能参加运动,该参加什么样的运动才合适,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就会不自觉的减少了体育课的参与次数。

社会及家庭因素。

现代社会丰厚的物质条件影响,降低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家庭给予她们的升学压力对她们的影响也很大,家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们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考上重点大学,而要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无非就是高考文化成绩,都知道高考没有体育项目,所以家长或是自己对参加体育活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视,种种原因导致和男生相比,她们的主动性就显得不足,对教师的教学安排产生被动应付,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主动参与性不强。

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平时决大部分时间被占用,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文化课成绩,把精力都放在文化学习上,她们上体育课有的是迫于纪律,有的是为了从紧张的文化学习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忽略了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体育考试,可能连起码的体育活动也不乐意参加,能躲就躲,导致体育课上常出现见习情况,这样一旦走出校门,可能就不会对体育有兴趣了。

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之一,如果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这样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鼓励为主,尽可能地发挥女生自身的优势。

生理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决定了女生心理上的畏惧感,通过一定形式的鼓励,可能激发她们勇敢拼搏的精神,克服她们的不良情绪,比如,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还可以与男生进行优势比较,讲明女生在好多活动中比男生要有优势,如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这样工作长期做下去,就会逐渐改变她们的不良心态,使她们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使她们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和运动负荷。

理论分析。

合理安排教材和运动负荷可以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兴趣,要做到合理就要从女生本身特点分析找对策,比如女生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运动量比男生要相对安排少一些,女生的肩部教窄,手臂力量较弱,做一些支撑及大幅度动作较吃力,学习这些动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给予必要的保护措施。

实践操作。

为了提高体育兴趣,找出符合女生运动的项目,我在高二女生中做了一次调查:

表1:女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统计表(人数:227)。

女生。

人数百分率排位。

篮球4821%3。

排球146%4。

足球52%6。

乒乓球6026%2。

羽毛球9040%1。

田径类104%5。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其次是乒乓球和篮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开始注意研究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她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努力地培养和激发她们的体育兴趣,为今后健康、有序地进行体育教学做好准备,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和爱好活动的倾向,而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需要,需要能引起动机,动机就能决定行为,行为也就促进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达到教学目的。

实践效果。

根据学生想提高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水平的这种心理,她们在练习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步法、挥拍等技术动作时,很乐意完成给她们安排的一些上肢、下肢及腰腹的力量练习。由于她们自己愿意练,所以练习效果就自然好多了,用学生的话说“感到自己身体柔韧性,力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就拿跑800米来说,现在跑下来感觉比以前轻松了许多。”还有的学生说“800米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很枯燥,我还是讨厌跑,练习羽毛球和乒乓球几十分钟我都不怕,我都不会感觉到累。”其实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长度会大于800米,因为她们对这两项运动感兴趣,所以感觉不到枯燥,也感觉不到跑完步的那种累,通过考试对比,能够体现出女同学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表2:女生800米考试数据统计表女生800米考试数据统计表。

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

优秀12人%优秀27人%。

良好37人%良好53人%。

合格103人%合格112人%。

不合格75人%不合格35人%。

组织教法得当。

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基础,通过教学发现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如果教法组织不当的话,即使是游戏等一些学生爱玩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也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气氛,这样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练习羽毛球低手击球时,我先是让学生进行徒手练习击球动作,然后再把女同学分成2到4人一组,用低手击球方法,自由发挥,互相面对面低手传高球,使大家慢慢找到感觉,对于那些击球不远或不高的学生就自然会产生一种想学习规范动作的想法,其次是竞赛的方法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竞赛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还是营造快乐氛围,竞赛性方式总是最有效的,但是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有时也可以采用团队作战的方式进行竞赛。

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女生上课兴趣的保证,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她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高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男教师即渴望关心又希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男教师在和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会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练习当中,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习效果自然会好了很多,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因为我毕竟是老师,所以我会自愿的增加对自己的难度,好让学生心理能够得到平衡,比如在羽毛球比赛的时候我会让两个女同学一起和我进行比赛,或者是减少学生的分数进行比赛。

5结论。

在体育教学中对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只有真正的了解高中女生体育兴趣淡薄的原因,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因素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抓住女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她们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这样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参考文献。

李良正:提高职中女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方法,体育教师专业网,9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48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