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汇集14篇】

好文发表时间 3905879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与思考。如何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学情分析

通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

1.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

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式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溯源侵蚀。甲河源头处受到流水侵蚀的作用,基岩坍塌,河流的长度被延长。经过长期发展,甲河的源头不断向乙河处移动,最后与之沟通。可见,通过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部分延伸,河谷加长。

承转:那么,图中显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呢?图中甲河谷不但变长了,还变宽了、变深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下蚀、侧蚀及其形成地貌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侵蚀方式,同时结合幻灯片让学生认识“V形谷”

过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将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图“河谷的演变”,回答问题:

①描述图中所示的河谷的演变过程。

②若我们观察同一条河,a、b、c三种河谷形态可能出现在什么河段?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河谷的演变过程,指出三种河谷形态所在的河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承转:从图上看,原本比较平直的河谷逐渐变得弯曲,学者们称之为“河曲”。很多河流都是蜿蜒曲折地流过大地,向世人展示出弯曲之美(课件图片)。

从河岸角度来看,每个弯曲的河岸都可以分为凸和凹两种形态。请同学们在教材插图中的b图上找出两种河岸,若你有疑问请参照象形文字“凸”和“凹”的形态。

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那么,凸岸和凹岸处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什么呢?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逐渐减少的结果。结合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凸岸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属于堆积地貌;凹岸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侵蚀地貌。古代人曾有诗描述到这两种河岸的差异。

学生活动: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景图中的凸岸和凹岸。

②阅读古诗,找出诗句中描述凸岸和凹岸的部分。

③根据诗歌推断两种河岸形态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并说明理由。

承转:如果有一平直河道,因为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水流速有所差异,进而导致了河流的弯曲,那么这条河道的形态将怎么继续发展下去呢?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

学生活动:推测图中河道形态的演变趋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河道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得出河漫滩平原的成因,最后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承转:河漫滩平原是河流冲积平原的一类型,河流的堆积地貌还有其他的类型。

2、洪积──冲积平原

学生活动:根据课前预习成果,找出图中冲积扇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采玉地点的地貌类型,指导学生分析冲积扇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同时,教师要借助课件展示冲积扇的实景图和素描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特征。

承转:河流出山口形成了冲积扇,进而可能扩大为洪积──冲积平原,那么有些河流是注入海洋的,在河流入海口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

3、三角洲平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案例3,在幻灯片上指出黄河三角洲的位置,从而引领学生建立三角洲的实景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描述总结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同时对学生的总结加以整理、规范,进而形成简练的语言。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承转:学完河流地貌的知识,同学们能否解释本节课之初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说出墓葬区选址的科学原理与现代城市风水中“反弓水”的荒谬之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解释,风水之目的是寻求宜居所在,遵循科学原理,摒弃其中迷信成分。

承转: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具体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完成课件上所提出的的问题。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大城市多靠近河流,源于河流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靠近河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农业社会,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对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吸引力,而堆积作用显著的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故而,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流成线状分布。但是,河流也能带来洪涝灾害,平原上的聚落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洪水的威胁。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这样,既能避开洪水的威胁,还能充分利用河流的优势条件。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

2.说明地貌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常见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003301036320魔鬼城坐落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市100多公里的乌尔禾地区。占地方圆10公里左右,荒芜人烟,亿年前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因地壳运动,湖水干涸便出现了一种光怪陆离、景观奇绝的地貌。深夜时,月黑风高,一阵风啸,黄沙弥天,石击沙鸣,似鬼哭狼嚎,阴森恐怖,故名“魔鬼城”。

[新课教学]

一、喀斯特地貌

师:上述“魔鬼城”是我们要讲的一种地貌类型,现在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在课件中展示石灰岩的图片。

这是一种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展示中国喀斯特分布图。

从该图中,你可以发现在哪些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非常典型呢?

生:广西、贵州、云南。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图。小组讨论,这六种类型怎么样才可以更好的区分呢?

学生回答。

展示地下溶洞景观,说一下地下溶洞景观的特征。

教师总结:

1.概念:

?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典型地区:广西、贵州、云南。

3.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2)洼地: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3)峰林、峰丛: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4)孤峰、残丘: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掌握流水堆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

(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4)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讨论和实验研究,让学生开心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等。

重、难点

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以及码头的选择。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现在请大家判断下面那个图片分别属于河流侵蚀还是堆积地貌?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清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后导入正题。

展示【学习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查自纠(5分钟)针对课前预习学案,教师多媒体展示预习学案答案,让学生自己发现本节课存在的疑问点,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认真独立,记忆基础,对照答案,改正错误,标注疑难,准备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一]合作探究一

阅读课本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提出要求:

1、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探究时组内成员应该共同参与,说出自己的观点

3、小组合作探究时应全体起立,相互讨论

4、小组合作探究后要达成共识

请学生看书P77页,以小组长为中心,自由讨论,然后提问。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尤其错误信息)以备总结时点评纠正。

[多媒体展示]讨论内容:阅读课本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1、河流侵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思考其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

作用形式概念对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河谷发育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外力作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PEMERGEFORMAT

[展示点评]教师提出要求:

1、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要脱离课本

2、小组成员的回答应代表本组的观点

3、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应认真倾听

4、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可起立点评(问题存在分歧的时候)

小组轮流展示完毕后,小组互评,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

3、[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

并说明理由。学生抢答展示。

4、【重点点拨】河谷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并在黑板上画河谷剖面图加以说明。

5、[重点提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初期:形成“V”字形峡谷。

形成期: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

6、[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5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及分界线

2、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知道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学习重难点】重点:河流的水文特征

难点:空间概念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我国几种特殊天气中在主要在冬季爆发,能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是,主要影响江淮地区的是主要在春季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的是主要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是。

2、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季节,主要发生在我国。

二、自主学习读教材第42—45页,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课文理解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2、内流河是指外流河是指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内流河主要分部在的区。

3、读图2-28完成活动题(1)答:。(3)答:。(4)答:京杭大运河经过的省(市)有。沟通的水系有:。

4、我国的特殊河流: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我国第一大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汛期最长的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南方地区河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5、填表表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

水量(大或小)水位结冰期(有或无)

夏季风

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

形成

成因

冬季风

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

形成南方:北方:

成因

表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表

地区代表性河流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

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辽河

海河

黄河夏季

冬季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

珠江夏季

冬季

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流量一般较外流河,季为丰水期,冬季有的河流出现,大部分河流为河。7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和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

二、合作探究

2、读教材第44—45页阅读材料,你认为该如何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三、课堂总结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内流河

河流和湖泊内流河水文特征

主要湖泊

外流河水文特征

四、课堂诊断

1、下列是我国主要的河流,把其代号填入相应处:

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E、塔里木河F、京杭运河

①我国最长的外流河②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③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④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⑤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⑥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读我国水系分布图,回答:

(1)写出我国主要的河、湖名称:

河流:

湖泊:

(2)写出我国正在兴建的水利枢纽工程:AB(3)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所在的河流是,请在图中用⑨表注出来。

五、课后反思: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黄河”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黄河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教学重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教学难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黄河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黄河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找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总结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3.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及其特征。

【难点】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请同学们猜猜是哪一条河流,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河流?接着进一步提问:我国的这些河流都分布在哪?它们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总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谈一谈看完这张图的感受。

【学生回答】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呈现河流湖泊众多的特点。

2.河流

(1)分布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学生在图上填出河流的名称,并找到他们的归宿。

【学生活动】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

【教师总结】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等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外流区。而塔里木河等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之为内流区。

【教师活动】提问: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是相间分布吗?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学生回答】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限与之前所学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相同,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气候较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教师总结】注意在西北地区也有外流河,如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东部地区也有内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部分为内流区。

(2)水文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特点,将全班分为三大组,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外流河(北方和南方)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生回答】外流河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的河流一般汛期较短、有结冰期,除东北地区部分河流外,它们大多流量小、含沙量大;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内流河水量小,夏季接纳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此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绘制表格。

3.湖泊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湖泊及其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

【教师总结】我国湖泊众多,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搜集资料,描述本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四、板书设计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能够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山地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 4.丘陵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5.平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 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让 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四、教学过程

1.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1)讲解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让学生通过图片和地图等形式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情况。

 2.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1)讲解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通过实地考察高原地貌,让学生了解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山地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1)讲解山地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通过实地考察山地地貌,让学生了解山地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4.丘陵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1)讲解丘陵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通过实地考察丘陵地貌,让学生了解丘陵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5.平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1)讲解平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通过实地考察平原地貌,让学生了解平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 征。

 6.案例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让学生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 法。

五、教学评价

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地貌类型的掌握程度。

 2.实地考察评价: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检测学生对不同地貌类型 的形成原因和特征的了解程度。

3.案例分析评价: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检测学生对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地貌类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学生对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本次教学中,实地考察的时间较短, 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地考察的时间和深度。同时,需要在教 学中加强学生的互动和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朋友们,这些就是《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汇总的全部内容了,这些精编范文都出自优秀人才之手,一定会对大家的书写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希望这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本站,以便后续更快捷地在站内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

01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或地组成地壳的□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分布

02广西、贵州、□03云南等地分布最为广泛。 我国的□3.表现形式 (1)地表喀斯特地貌

04峰林、孤峰、残丘等。 主要有溶沟、洼地、峰丛、□(2)地下喀斯特地貌

05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06石柱等。 主要是溶洞,溶洞内有□

1.判断正误。

(1)石灰岩分布地区都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降水丰富的地区也会常发生干旱现象。(√)

2.下列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答案 B

3.想一想,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B.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提示 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层贫瘠浅薄等。

二、流水地貌

01山地和高原。形成深而陡的□02V形谷。 1.河流上游:一般分布在□

03平原地区,下游多分布在2.河流中下游:中游多分布在山区和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04槽形。 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

05三角洲。, 3.河口段: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多发育□

1.判断正误。

(1)一般情况下,河流越往下游,河床越浅。(√) (2)在河口段,都会形成三角洲。(×) 2.牛轭湖主要发生在河流( ) A.上游段 C.中下游段 答案 C

3.我国哪些岛屿的成因与三角洲成因相同? 提示 主要在大河的入海口,如崇明岛等。

B.中上游段 D.入海口

任务探究

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下图为广西地形图和桂林山水景观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桂林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条件有哪些?

(2)你是如何理解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美丽画卷的? (3)桂林地下暗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4)喀斯特地貌对桂林经济发展的利弊有哪些影响?

[成果展示] (1)桂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众多;该地区石灰岩广布。

(2)桂林山地和丘陵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所以山青;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含沙量小,河水清澈,所以水秀;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且广布,地上多峰林景观,地下多溶洞景观,所以洞奇、石美。

(3)地表水通过漏斗进入地下溶洞,溶洞相连暗河。 (4)有利:独特的地貌形态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不利: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不利;该地貌不利于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2.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

3.喀斯特地貌的应用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

3.引导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

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

(二)新课,合作探究:

1.从图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山的走向是指山脉的延伸方向。

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判断:

问:哪些山脉还是省区界线?

教师总结归纳(山东和山西省的分界线是太行山等)

4.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1)我们来看一下新疆的地形。教师总结: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教师提问:哪两座山脉夹哪一座山脉?(学生回答)

(2)指导学生填表

5.(讲解)从《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可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同走向的山脉犹如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纵横交织在祖国大地上,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6.(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26上面《地形与民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上的民俗与当地地形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可见,有什么样的地形特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俗习惯,民俗习惯深受地形的影响。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白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搞清了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及其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12

<课程引入>

大家去旅游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自然界很多景观都与地貌有关,这是因为大自然中有很多雕刻师,比如风、流水、海浪等,它们用自己奇特的方法,日复一日,永不停息的塑造着我们所居住的星球,造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这个专题我们将要开展一场研学之旅,去中国四个地点去研究当地的地貌景观。

一、喀斯特地貌

说起旅游,就不得不提古代的一位旅游大V——徐霞客,他不仅喜欢旅游,还写了游记,如果放在今天,他绝对一位旅游网红了,他在日记中写过这么一段话(顺着课件讲)那么,大家知道他所描述的是哪种地貌吗?这种地貌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接着通过分析定义,来解读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形成空间、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并据此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云、贵、桂的原因。

过渡:这种地貌到底长什么样呢?我们先去贵州看一看

在贵州的第一个地点是兴义万峰林,先看视频了解地貌形态。接着设计几个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有时间的可让学生课堂上画,没时间的话可在课后画)

过渡:流水在石灰岩地面和地下流淌,塑造了奇异多彩的喀斯特地貌。在另一些地方,水从高山流下,最终流向海洋,形成了另一种地貌——河流地貌。

二、河流地貌

过渡:除了流水外,自然界中还有另外一种强劲的动力——风,在一些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塑造着地貌。

三、风沙地貌

介绍风沙地貌的定义,并据此分析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去到西北地区的一个著名的地方——敦煌,去领略风沙地貌的另一种味道。

依次通过两个地点来探究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四、课堂小结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中的组成部分,讲述了四种常见地貌类型中的一种——风沙地貌。教材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强调了观察内容,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识别风沙地貌并描述地貌景观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也为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中观察方法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因此,本节课要求学生能识别常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景观特征,掌握其分布,并适当拓展其成因。

三、设计创意

课堂引入了江西本土案例“多宝沙山”,同学们在案例探究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地理问题,不仅感受到了地理学习的趣味,同时也提高了地理实践力;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们充分阅读课本,体现了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课堂紧密结合了与风沙地貌相关的诗词和史料,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课堂相融合,符合新课改“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课堂充分结合了教师的经历,采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

四、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其学情分析如下:

1.已有知识初中陆地五大类基本地形的相关知识。

2.具备能力阅读课本,归纳总结的能力;观察地理现象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别主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形态特征,掌握风沙地貌的分布和成因;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归纳风沙地貌的成因及其常见类型;

(2)通过合作,观察风沙地貌景观图片,描述常见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形态特征;

(3)仔细观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风沙地貌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引导学生形成“细心观察,大胆探索”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并能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别主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形态特征。

2.难点:掌握风沙地貌的分布和成因;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

七、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

2.分组合作探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久在樊笼里”,你是否也想要“复得返自然”?开启一场研学之旅,在旅途中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好奇心。

过程一:阅读归纳知识1.呈现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名称;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归纳出风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常见类型。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风蚀地貌的相关知识。

过程二:走进罗布泊1.根据教师讲解,观察雅丹地貌;2.引导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风蚀柱和风蚀蘑菇示意图,并描述形态特征;3.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释风蚀柱和风蚀蘑菇的形态区别。观察风蚀地貌,认真画出示意图,并结合课本知识尝试解释其成因。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作图,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过程三:走进敦煌1.展示三种常见的沙丘;2.布置任务:每6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形态特征并尝试命名,要求体现沙丘的形态之美;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常见风积地貌的形态特征并尝试命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意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沙丘的形态特征。

过程四:探究新月形沙丘1.展现新月形沙丘景观图;2.引导学生观察沙丘细部形态及与风向的关系。观察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五:探究“多宝沙山”1.布置任务:每6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画出可能的沙源地;2.分析沙丘发展速度较快的季节并解释原因。画出可能的沙源地,并利用课本知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过程六:触景生情结合教师亲身经历,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认真观察,仔细聆听,思考人地关系该何去何从。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

课堂总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厘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厘清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九、板书设计

风沙地貌

一、风蚀地貌二、风积地貌

1.成因:风力侵蚀(吹蚀、磨蚀)1.成因:风力减弱,碰到障碍物

2.类型(形态):2.类型(形态):

风蚀柱金字塔沙丘

风蚀蘑菇新月形沙丘

雅丹地貌沙垄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教材分析

本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意图,对褶皱和断层形成加以辅助说明,这些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本段教材的形象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本段教材的最后介绍了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主要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作用力的来源也有多种,教材对此有所侧重和删减,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看,教材选择了学生较为常见的、陆地上分布也最广的三种,即风化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风化地貌注意其形成原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但注意风化并不是由于风的原因,应与风成地貌的原因区分开。流水和风成地貌两部分内容注意不同外力作用形式形成的地貌形态是不一样的,流水有侵蚀和沉积地貌,风力也有侵蚀和沉积地貌,无论是流水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其形成过程都是有分选的。特别注意搬运作用是运动过程,没有结果,因此不形成地貌类型。这部分内容教材同样配备了大量图片,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像资料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也非常大,教材在最后安排了阅读材料说明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才能使地表形态的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关于地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地表形态——地貌的不断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等内容入手,首先强调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并从地质作用能量来源的角度介绍了其分类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等。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看作是上一节关于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继续,又可以看作是后面学习地质灾害的知识铺垫。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同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表形态,一直是过去教学中难点,新教材在这里进行了淡化处理,只是在本节教材最后讲述外力作用时进行简单描述。

教材从第二部分开始分别讲述内外力作用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介绍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将在后面地质灾害中有所描述,在本节教材中不再涉及。关于“地壳运动”教材首先论述了两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基本运动形式,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及两种运动形式引起的地表变化和两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由科学家对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运动方式、时空分布规律等的探讨和研究引出板块构造学说。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内涵教材力图体现两个方面,关于知识方面应明确:板块的概念、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内部和边界的不同运动特点以及板块边界不同的运动所形成的不同地表形态。关于价值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历史发展的观点,即板块构造理论是不断发展、不断补充、逐步完善的;运动的观点,即物质是不断运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正是体现了这一运动特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90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