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范例(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03017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范例(汇总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第一篇】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台就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以往的“填鸭式”变成“自主式”,“鸦雀无声”的课堂变成“小组讨论”,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阐述一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种主要的方法。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如果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话,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数学老师不但要备课,而且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四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设计、吃透自己。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我们要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平台,综合运用所有的生活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刚、小强两人吃一个苹果,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简短的反思,给生成的问题腾出空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等。只有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捕捉教学灵感,挖掘和拓展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把上课所遇到的、处理了的问题,自己在课前没有想到学生也没有提到的而自己却感触到的写成课后反思。

学习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而成绩欠佳这类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等。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第二篇】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背诵课文。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教学难点:

能熟练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你认识哪些花,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

二、初读诗歌。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儿歌。

1、分句指名读儿歌。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

3、分组讨论。

4、指名回答。

四、全读儿歌。

五、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霜”。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六、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一字开花。

3、指名读词。

二、指导有感情读儿歌。

1、自由读。

2、思考: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3、你能读出喜爱之情吗?

4、自由练读。

5、同桌对读。

6、指名读、评议。

7、男女分读。

三、指导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会背的同学关上课本,不会的可以看看书,一起试一试。

四、学习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菊”。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布置作业。

1、回答把诗歌背给父母听。

2、给生字找朋友。

3、预习18课。

板书设计:

识字(三)。

课后记:

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第三篇】

(1)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缺乏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从方法上升华,推进教学质量。

(3)阅读的专业书籍比较不够,缺乏理论的指导。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结合我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我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己,脚踏实地,敢于挑战,让自己小有名气,小有才气。

(1)夯实理论学习的深厚基础,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2)潜心研究智慧课堂模式,认真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高的效率。

(3)多读书,多背诵。读孩子们看的书,读专业书籍,读自己喜欢看的书籍。

(4)勤动笔,多反思,力争每学期都有文章发表。

(5)探索“阅读与写作”模式,总结经验。

(6)不断实践总结班级管理方法,做到班级管理有特色、有成效,总结出一套特有的班级管理办法。

2.阶段目标。

第一年。

1、潜心研究智慧课堂模式。并且落实到每节课之中。

2、多读优秀教师教学案例,并且认真分析,博采众家之长,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3、不断实践总结班级管理方法,做到班级管理有特色、有成效,总结出一套有特色的自己的班级管理办法。4、开展读书计划,做好推荐书目,开展好专题研究。

第二年。

1、锤炼课堂,不断创新教学。

2、学习教学理论专著,用理论支撑教学。

4、完善自己的个人博客。

5、跟踪实验,写好总结和反思。

第三年。

1、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2、每学期至少1篇论文发表,1篇通讯报道,1篇散文发表。

4、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做好总结,反思不足。

三、具体策略。

1.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三年中,多读《山东教育》《威海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设计》等等报刊,并且还要自己订阅2种以上的刊物,坚持期期必看。并且做好读书笔记。认真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等理论书籍。

2.反思反思是“学习”和“实践”中的一座桥梁。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走进新课程就要求教师“一日三省吾身”。在今后三年中,我一定会把“反思”两字铭刻于心,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反思教育学生的点滴,在反思中感悟,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让自己的思想飞扬,文笔飞扬,让自己成长的更快一些。

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第四篇】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图文结合展现“春、夏、秋、冬”这四季美景,全课以词组,三字句,节凑感强,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通过精美插图画引导学生认识美丽的四季,了解大自然的景物特征: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一景一物结合层层学习,表现出大自然之美,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入”与“人“的不同,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春夏秋冬的特征,知道春夏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

1、认识四季特征。

2、掌握生字词写法。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流利地,有节凑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

2、按顺序(远近、左右)观察图画的方法。

3、利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更好有兴趣掌握课文中心思想。

要准备好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美彩图,课文词句条,剪纸,彩色粉笔,生字卡片、

二课时。

本课共有4组词语,8个三字句,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本课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第一课时。

一、愉快导入。

2、出示精美四季彩图。猜猜出示的彩图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来自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认真观察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反复朗读。

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课教学效果的方法【第五篇】

组织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一堂课的好坏不仅仅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还和老师组织课堂纪律的好坏有关。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感情、智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堂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学生喜欢比赛,表现欲强,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男女同学比赛,小组比赛和大组比赛,激发学生的激情,同时,一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我经常换着形式比,有时进行爬山比赛,看看谁最快爬到山顶;有时进行摘果游戏,看看谁摘的果子最多;有时进行互吃苹果比赛,谁表现好就可以吃对方的苹果一口,直到把对方的苹果吃完算赢等等,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比赛中充满激情,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另外,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很难在一节课里都注意力集中,因此我也设计了一些整顿纪律的儿歌,比如:一、二,拍拍手;三、四,点点头;五、六,拍拍肩,(双手交叉拍);七、八,扭扭腰,(双手掐腰);九、十,快坐好!如果课堂上有人讲话,我就会说:小鸟小鸟在哪里?学生:小鸟小鸟飞走了。(双手做飞的动作)如果有人做小动作,我就会说:小猴小猴在哪里?学生:小猴小猴溜走了。(双手做溜走的动作)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效组织课堂,使课堂充满激情。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把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状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0的认识”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小猴最喜欢吃桃子,这天,它到山上摘桃子,不一会工夫就摘了2个桃子,你们看,他吃了几个?(1个)你能说说刚才的过程吗?(2个桃子,吃了1个,还剩1个:2-1=1)。可是,他吃了1个桃子后觉得不够饱,于是,他又吃了一个。你们看,现在还有几个?(0)你能说说刚才的过程吗?(1个桃子,吃了1个,就没有:1-1=0)你能说说0表示什么吗?(什么都没有)这样设计,把原本生硬的数字变成学生喜欢的故事,吸引他们到故事中,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使学生乐学、易学。

(二)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比如:我在教学“5的认识”时,设计“抢凳子”这个游戏: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三)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只有生动、形象和有趣的语言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完“10的组成”后,我把10的组成的数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帮助学生掌握:1919,好朋友;2828,手拉手;3737,真亲密;4646,一起走;55,凑成一双手。这样,学生在形象易懂的儿歌中很容易记住10的组成。

(四)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声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又比如我在教学“9的组成”时,我让学生摆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并与同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把9的组成这一抽象内容变成具体的操作,从而很轻松、容易的掌握9的组成。

三、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探索学习。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同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要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从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教学《分类》时,使学生理解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的同一性后,让学生对水果、颜色和平面图形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探究其中分类的多样性,并通过小组的交流和集体交流感受到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而在一道有平面图形,有立体图形,有大小图形,有不同颜色图形的题目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看看能有几种分法,只要学生是同一标准分类就可以,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比如在教学“10的认识和组成”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物森林里举行“保龄球大赛”,邀请了8个小动物参加,让学生猜一猜小动物们有可能一次打中几个保龄球?没打中几个?学生可以动手画画,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再通过汇报总结出10的组成,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你参加比赛,还有可能是什么情况?最后按照成绩给小动物排队、发奖(找规律)。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了到提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5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