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汇聚【推荐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汇聚【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一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能根据图片中动物的动作以及背景线索,大胆想象动物间的对话。
3、鼓励幼儿愿意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4幅。
2、人手一册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松鼠谜语,引出讲述主角。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它是谁呀?
幼:小松鼠。
二、幼儿看图自己讲故事。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松鼠的(放慢幼儿说:大尾巴),小松鼠的大尾巴像把降落伞,真有趣。小松鼠的大尾巴呀是很有用的,小松鼠用它的小尾巴帮助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小书上图三幅)她帮助了谁?
幼:小鸡,小蜗牛,小兔。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小松鼠是怎样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他们的呢?我们桌上每人有一本小书,等一会请你把书打开,一页一页的翻,把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来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幼儿与同伴讲述,教师指导)。
师:故事都编好了,接下来请小朋友来说给我们听听。小朋友说的时候啊,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了,听听他的故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请个别小朋友上前讲述故事,讲完后注意要鼓励)。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可真棒,我们来看看《小松鼠的大尾巴》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观察图片一,教师提问:
(1)师:(出示图春天)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
师:看这是汉字宝宝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幼读)。
师: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幼:有绿绿的`草地,和红红的小花。
(2)师:春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
幼:小鸡。
师: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幼儿说)。
师:看,小鸡怎么了?用完整的话说。
幼:小鸡在淋雨。
(3)师:小松鼠会对小鸡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小鸡,我来帮助你吧!如:你看到小鸡在淋雨,你会想帮助他吗?那你怎么说呢)。
师:我们来学学小松鼠怎么说的。(幼儿学说)。
师:小松鼠会怎样帮助小鸡呢?幼: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鸡挡雨。(教师加动作:挡雨)。
师:我们完整的说说这幅图上的故事。(引导幼儿说第一幅图)。
2、观察图片二,教师提问:
(1)师:(出示图夏天)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幼:夏季,有个大太阳,小蜗牛出汗了。
师:看这是汉字宝宝夏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幼读)。
(2)师:夏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幼:小蜗牛。(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
师:小蜗牛怎么了?幼:小蜗牛出汗了。
(3)师:小松鼠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幼:小蜗牛,()我来帮助你吧!
师:小松鼠会怎样帮助小蜗牛呢?幼: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蜗牛扇扇子。(教师加动作扇扇子)。
师:我们用完整的话来说说这幅图上的故事。(引导幼儿说第一幅图)。
3、观察图片三,教师提问:
(1)师:(出示图秋天)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幼:秋天,有落叶。
师:看这是汉字宝宝秋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幼读)。
师:你会用刚刚的话来说吗?(引导幼儿说秋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小兔在扫落叶。)。
(2)师:小松鼠会对小兔说什么呢?
幼:小兔,我来帮助你吧!
师:小松鼠会怎样帮助小兔呢?
幼: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兔扫树叶。(教师加动作扫落叶)。
师: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故事说一说。
(请幼儿试说,教师指导)。
4、观察图片四,教师提问。
(1)师:我们有了图春天、夏天、秋天,那接下来应该是?幼:冬天。
师:看这是汉字宝宝冬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幼读)。
师:冬天怎么样?幼:天很冷。
(2)师:冬天很冷,小松鼠会用它的尾巴干嘛呢?
幼:用它的大尾巴当被子盖。(出示图冬天)。
师:哦,当被子盖很暖和,谁能把这个图说说呢。(引导幼儿说)。
四、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讲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把小松鼠的故事讲一讲,你们想听吗?(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真好听,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吧。(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说)。
五、仿编故事。
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又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看到谁呢,会怎样帮助他们呢?请你想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一会儿老师请小朋友起来说。(幼儿讨论,教师指导)。
师:老师听到小朋友们说的非常棒,我们来请他们说说。(幼儿编编,指导他们用这种形式,如:春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熊想坐椅子,小松鼠说:“小熊,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熊擦椅子。)。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尝试创编故事《会走路的鸟窝》,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说说中,萌发爱护小鸟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会走路的鸟窝》、鸟窝ppt。
理论依据: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园本特色。结合4月的爱鸟周活动,教师通过故事、绘画宣传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鸟的生活习性及一些益鸟的特殊本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中孩子们对其话题很感兴趣。故事《会走路的鸟窝》就讲述了一只小鹿小心照顾鸟宝宝的感人故事,对孩子们进行爱鸟护鸟的环保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指南》指出:大班孩子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对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价值的分析:
l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关注于生活、关注于身边发生的事。
l有利于培养幼儿护鸟的情感。
l促进幼儿乐于学习,大胆想象表达的愿望。
三、目标的内涵:
l情感与态度:通过故事的编讲、课件的欣赏,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的情感,树立幼儿环保意识。
l经验与认知:观察到鸟窝对小鸟生活的重要性,引发幼儿关注鸟类。
l语言与能力:能根据画面及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猜测并回答表述,培养专注倾听、认真观察及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汉字"鸟窝":你知道小鸟喜欢在哪里做窝?(经验回忆)。
2、出示汉字"会走路的鸟窝":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幼儿猜想)。
3、出示"小鹿"图片: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说说:
1、幼儿分组进行编讲故事"会走路的鸟窝"。
2、教师巡回指导:大胆想象。(。来源教案网)。
3、幼儿分组讲述编讲的故事:声音响亮,人人参与,有想象。
过度:你们编的故事真有趣,那我们来听听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听听看看: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提问: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鸟窝会走路了吧?
3、你喜欢小鹿吗?为什么?
4、小结:原来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着小鸟。
(四)情感迁移:
1、这真是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爱护小鸟呢?
2、鼓励幼儿用废旧物为小鸟做窝。
此次活动是结合4月爱鸟周环保活动来设计与实施的,前期孩子对鸟的一些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友好关系及护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题开展中孩子们对小鸟的家是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基于此,通过在"课程资源"中的搜索,老师找到了这次活动点"会走路的鸟窝"。
其实故事的本身对幼儿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故事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却很有意义,当然本着优化的原则,随即教师对此活动进行了调整与设计,考虑到班中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即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难点为: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在活动中首先运用经验回忆,让幼儿重温对鸟窝的认识。幼儿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展开想象;其次在问题设疑中步步推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鼓励激发幼儿不断地大胆地想象,正是有了这些想象的堆积,孩子们才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
难点的确立也是基于孩子们一次次的发展需要的.,刚开始时孩子的编讲可能是个体的,这在活动中也有体现,慢慢地让孩子们手持图片有序的合作编,而今天的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每一组就一个想法进行编讲,没有序号、没有图片,有的只是每个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然而最终要将她们汇编在一个故事中,这对她们来说协商、合理的排位、个体表达的组合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活动中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孩子尝试与练习,因此在难点的实施中我更多的运用了体验法;当幼儿合作编讲中教师适时的指导与推动也是比较有效的,如一组幼儿在编讲中以1位幼儿为主,其他的孩子几乎没话讲,这与合作编讲的目的是有距离的,于是老师进行了介入与引导,使其进行合理的分配。
从活动实施效果来看,目标达成较好。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三篇】
一、教学特色1.小组合作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课,该课以小壁虎向三个小动物借尾巴为线索,课文结构明晰,适合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不仅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心思想,还引导学生掌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学习思路。第一步,读,即朗读整个自然段;第二步,数,即数该自然段的句子个数;第三步,想,即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第四步,说,即说一说整个自然段的意思。这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能够有目标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教学目标的达成。2.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练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时刻贯穿着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的培养。例如,在提问学生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时,会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型;在提问学生关于“有哪些”的问题时,会引导学生用“有……、……和……”的句型;在提问学生关于“自然段的段意”时,会指导学生用“这一自然段首先写了……再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适当地引导一年级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特色。二、教学缺失1.课程安排不紧凑。本节课最大的教学缺失在于课程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通过事后老师们的'研讨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时间的分配不当,即在复习和写字环共花费了15分钟的时间。由于本课的教学环节较为紧凑,教学内容较多,需要将前面的复习环节的时间适当压缩。因此,分清本课的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是今后教学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2.语言评价较匮乏。本节课以提问的方式创境激情,导出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看题目来提问。但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回答缺少充分、灵活的应对。当学生问问题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尊重,允许他们自由想象与提问。当学生把问题问完之后,再统一进行总结。例如:同学们一共提出了5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同学们一共提出了5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同学们一共提出了5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涉及到科普知识,需要同学们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或询问家长的方式来解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四篇】
1、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生活中基本的天气情况,并能学写有关汉字。
2、激发幼儿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图片、水彩笔、剪刀、蜡笔、图书。
2、多媒体教学用具。
3、头饰、木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用木偶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活动主题。
(二)分组活动。
1、听dd小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说dd小动物天气预报员。
3、读dd图书《下雨的时候》。
4、写dd看图写字或看字画图。
5、美工dd制作天气预报角。
6、字词联想dd有关特殊天气的用具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玩的情况,重点指导“听”。要求幼儿仔细地听小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三)分享交流。
1、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木偶小猫说“喵、喵,小朋友快来和我说说心里话!”
2、重点讲评:“你听到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预报的?”
(四)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选择重点指导内容或随机进行调整。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重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在这次活动中,我尽量的鼓励幼儿进行发言,但是一些幼儿的回答比较偏离我想要的回应,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适合的言语来进行回应。另外,当幼儿对小动物可以预报天气没有概念时,我所讲的似乎对他们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儿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儿歌续编这个有难度的环节就一时不能继续,好在当一位幼儿有了正确的回应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终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来。我想下一次再让他们进行类似的儿歌创编时,效果会更好一些。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五篇】
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 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1、在每张桌子上放红、黄、蓝三种颜料,并给每
人准备一只毛笔,一只小碗,一张白纸。
2、 老师准备各种颜色的东西(橘子、小草、茄子、轮子等)
1、 教师简单引导
2、 教师提出调色的要求
调色的两种颜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里调。调好后,把你变出来的.新的颜色画在自己的纸上,老师来看哪位魔术师的本领最大。
3、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色操作
4、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变出来的不同颜色,作简单的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是用哪两种颜料调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种颜色来画什么?”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事先准备的各种颜色的东西出示在黑板上。
5、教师小结
1、 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2、 教师依次提问
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橘子(叶子、茄子、轮子)
3、幼儿跟着老师朗诵1—2遍
4、 全体幼儿完整朗诵一遍
引导:这些好看的颜色除了能画黑板上的这些东西以外,还能画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根据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进行诗歌的创编。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次活动采用了游戏法、观察法、视听讲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幼儿有自主思维的空间、时间,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趣味游戏、操作、探索、直观、尝试、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设计“玩色”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让幼儿以“魔术师”的身份参与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探索,感受、体验各种颜色混合后的奇妙变化,为幼儿学习、理解儿歌奠定基础。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困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但还是有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六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幼儿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通过学习故事,让幼儿认识美丽的海底世界。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先后出示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的`氛围。
二、播放dvd。
1、教师播放dvd,在暂停处进行提问。
2、教师继续播放完dvd。
三、示范讲述。
幼儿看看幼儿用书,听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
1、第一幅跨页图画。
师:在美丽的海底,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有没有住在一起?它们开心吗?为什么?
师:两条小鱼都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它们觉得自己太难看了,一个说自己尾巴大,一个说自己尾巴小,所以都藏在石头缝里不愿意出来玩。
2、第二幅跨页图画。
3、第三幅图画。
师: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终于见面了,它们在干什么?
师:它们在说什么?(引导幼儿回答之后,教师再阅读画面内容确认幼儿的回答。)。
4、第四幅图画。
师:大尾巴鱼和小尾巴鱼见面之后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师:大尾巴鱼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大尾巴漂亮,所以很开心。小尾巴鱼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小尾巴漂亮,所以也很开心。
四、引导幼儿跟着动画简单复述故事。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七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话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知道说话要有礼貌。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动物的尾巴,知道动物的尾巴都有用。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
3、通过角色表演,让幼儿体验快乐。
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6、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角色头饰。
2、奖励幼儿的小奖品若干。(漂亮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观看课件,知道故事内容。
1、看课件,了解小壁虎断尾巴的原因。
小壁虎的尾巴是在干什么的时候,被谁咬断的呢?
2、完整看课件,了解故事中的具体内容。
(1)孩子们,故事中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呢?
(2)它借到了吗?
3、再次完整看课件,注意小壁虎借尾巴时,它们时怎么说的?孩子们,故事看完了,提问:
(3)老师做小壁虎,请你们做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说出对话。
(4)请小朋友说说小鱼游水、牛吃草、燕子飞的动作是怎样的?
(6)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为什么后来小壁虎又高兴的叫起来了呢?
三、完整的看着课件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
四、角色表演故事。
孩子们,现在我们学会了这个故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小壁虎的头饰,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头饰跟着课件进行表演。)。
五、总结延伸,自然结束活动。
孩子们,当我们在午睡或者晚上睡觉时,小壁虎就在墙角里帮我们捉蚊子,不让蚊子吸我们的血,你们说,小壁虎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它呢?现在就让我们去其它班看一看,它们的动物角里面有些什么动物好吗?带着孩子出去自然结束活动。
小壁虎借尾巴故事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小壁虎告别了小鱼,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在树下甩着尾巴吃草。小壁虎说:“黄牛伯伯,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小壁虎告别了老黄牛,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飞的时候,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学反思【第八篇】
诗歌《摇篮》是一首很优美、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的诗歌,其语言精练,以重复性的结构形式抓住摇篮这一关键点,通过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
针对诗歌《摇篮》,我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环节和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等。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在活动中,我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ppt课件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导入部分,我以摇篮曲的欣赏使幼儿很快进入音乐优美的意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从开始环节听音乐说感受、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到教师提出:白云为什么是“轻轻飘”?浪花为什么是“轻轻翻”?风儿为什么是“轻轻吹”?歌儿为什么是“轻轻唱”?等问题后,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讨论、模仿,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广阔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情感体验更加深入。最后,配乐诗朗诵把诗歌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幼儿体会到诗同时音乐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从而被陶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
总之,教学课中有得有失,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信心,继续加强学习,阅读更多的教学、教育理念,更好的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案,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