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精编教学设计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4934

【导言】此例“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精编教学设计优秀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给予树》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金亚娅的话和妈妈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品质。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反映圣诞节的图片 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近“圣诞节”。

1、自读材料——资料袋。

(1)阅读材料。

(2)交流:通过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2、观察生活——圣诞气氛。

(1)最近你在街上发现了什么变化?(西方圣诞节也走进了中国,很多家庭也会在圣诞节以自己的方式给家人和孩子带来快乐。)

(2)补充介绍:圣诞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对话礼物了,不仅圣诞老人会分发礼物,自己的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礼物,而兄弟姐姐们也会相互赠送礼物,他们还会给陌生人赠送礼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

二、入题。

1、读题:给予树。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给”,注意“予”与“矛”的区别。

2、认识“圣诞树”与“给予树”的意义。

(1)“圣诞树”是庆祝节日的装饰,上面会挂着孩子们的小礼物。

(2)“给予树”是什么呢?到书中找找。

a、读句子。

b、理解“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的意义——给予树上挂着的不是圣诞礼物,而是挂着小卡片,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孩子希望在圣诞节得到的礼物。希望有爱心的人看到之后,能够送给他们这个礼物,满足他们的圣诞愿望。

c、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愿望树、帮助树、爱心树)

(过渡:《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也像别的家庭一样,在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三、准备“圣诞礼物”

1、按要求读第一自然段。

(1)读准带拼音的生字。

(2)圣诞节前,孩子们在谈什么?妈妈在想什么?

2、认读生字。提示:“圣”“挚”读音。

3、热烈地讨论“圣诞礼物。

(1)圣诞节前,孩子们在讨论什么话题?

(2)他们是怎样讨论地呢?

a、“对方”是指谁?“试探”是什么意思?

b、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想让别人知道的是什么?

c、他们最希望送出的礼物是别人希望得到的礼物是自己。

(3)读出“希望送出最甜蜜的笑容。”你从中体会到兄妹之间怎样?(兄妹之间的友爱之情)

4、妈妈的担心。

(1)圣诞节前,妈妈又在想什么?

(2)理解“宽裕”的意思。

a、从哪儿看出家里并不宽裕?

b、为什么用“攒”?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妈妈担心的是什么呢?

a、反问句改陈述句。妈妈担心孩子们会过得不快乐。

b、你从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什么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 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 ,给予了 。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 ),还送给我们( )。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海给我们棒棒糖。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六、作业:熟读课文

《给予树》教学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

通过妈妈的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圣诞节图)问:这是什么节日?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师:你还了解什么关于圣诞节?生:在每年的12月24日……

师:老师发现一提起过节你们就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上一课关于圣诞节的。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快乐。

2、板书课题:31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生字新词。)

2、扫除字词障碍。

(1)、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

(2)、(出示:援)重点指导援的写法以及援助中心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2、全班交流,教师并板书:金吉娅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课件出示: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

“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从沉默不语可以看出金吉娅这时心情怎么样?

2、金吉娅这么难过,而哥哥姐姐们表现得怎么样?能找出句子读一读吗?

3、(读相应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问:兴高采烈什么意思?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她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洋?

(出示相应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什么都”说明什么?

(2)想想她没有什么?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拓展训练: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什么都没有。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你会想些什么?

3、总结金吉娅的品质。(板书:善良仁爱)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听,圣诞的钟声敲响了,给予树下有个八岁的小女孩。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生气过。可是,我现在要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你们还是她的兄弟姐妹。你们会怎样?

2、课件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八岁的金吉娅善良,深深地打动我们。收了洋娃娃的小女孩会怎么说?

5、小女孩愿望实现了,请同学们替小女孩几句感谢的话。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动手制作一份贺卡送给你最爱的人。

教学反思

上完课,自我感觉挺顺利的。这节课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有些细节地方还做得不够好。课后,老师们也肯定了这课的优点,指出了不足之处。

一、突出了重点、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写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很花俏的东西。我重视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并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在理解课文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又如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也是以对“沉默不语”的理解来引入新课的。

在读到“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你能为陌生小女孩写几句感激的话吗?指导学生动笔写一写。这是把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结果,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写了四五句话来,既写了对金吉娅的感激,又写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如陈瑾是这样写的:“金吉娅,你送给我的洋娃娃,我已经收到了。我多么感激你呀!我会好好照顾它,像它的妈妈一样。金吉娅,你真是个善良的小女孩!”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已完全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了。

三、亦师亦友,师生共同构筑生活化课堂。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老师不再是背着手在课堂上踱步,远远地观望,而是做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可亲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如文章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指导朗读的部分。在指导学生地有感情地朗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时,我以请教的姿态让学生教我应当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不仅积极思考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还乐于示范。

四、恰当的评价语,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上课时,我们老师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要去重复学生的答案。有时是不知道怎么含接,有时是怕其他学生听不清楚。其实,老师听同学回答问题,关键要对他的答案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问题在哪里,该怎么样改正。有时是回答不完整的要帮他表达清楚;有时是不正确的要引导学生给予纠正;有时是要对其看法进行肯定,表示赞赏。这样,学生的认识、表达等才能得到提高。

在这节课中,我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我认真听他们的发言,对不同的回答我都尽量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如:让学生说说“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时,有学生回答:“沉默不语的意思就是说低下头不说话。”我便肯定地说:“你回答得真精炼。”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老师,我认为沉默不语的意思是说因不高兴或心里有事而不说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全体学生:“原来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上都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好吗?”这就无形中在对学生进行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渗透。

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就是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学生方面,要考虑得很细。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老师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老师事先可以估计,列出几种可能,制订几种应变的方案,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应对自如,从容不迫。例如,我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理解完全失误的现象,有时是你如何也想象不出的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备课时,我就充分考虑了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自己该如何引导。因此,在现场教学中,当学生真的又再现这样的现象时,我才能做到不急不燥,沉着地引导学生从另一个正确的方向去理解课文内容。

我认为,课堂上当学生对某一问题迷惑,出现冷场时,我们老师要想办法去引导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不是每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出来的课就是好课,现在的课堂关键要看当学生不懂时你老师如何去引导。当然,对于事先没有想到的,课堂上才生成的东西,那就要靠老师的机智了。所以备课时,除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五、不足之处:

1、导入过于繁琐,以致于时间花了太多,变成前松后紧了,导致课的收尾比较苍促。

2、在上课时我的语速偏快些,导致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

3、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与肯定。在这节课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

总之这堂课有精彩,也有不足,今后继续努力。

《给予树》教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给予、分享、试探”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说写结合,初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教学难点:

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初知给予”。

1、猜猜看的游戏。猜猜这是什么节日?(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

2、释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给予”。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2、金吉娅做了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

三、直奔中心,感悟“给予”。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2、理解“沉默不语”。

3、自由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

4、哥哥姐姐的这时候的心情呢?

5、对比读。

6、为什么妈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

1、金吉娅的钱用来干什么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深化“给予”。

1、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

3、给予树到底在哪里呢?

4、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帮助她吗?

2、收集给予他人以帮助的故事,召开“爱心故事会”。

《给予树》优秀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1课《给予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给予”和“给予树”,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2、通过朗读体会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真正理解给予的意思使给予的种子埋在心底。

3、能简单表达自己学文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围绕故事情节的变化与人物心情的变化来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体会给予可以带给别人的欢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品词生疑

导入: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颗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爱的桥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

1) 出示:

圣诞节快到了,该选购圣诞礼物了。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要求:齐读

提问:从这两段话中可以了解到,圣诞节是个怎样的节日?

预设:圣诞节是个快乐,让人期待、喜爱的节日。

2)品读第二个词串:担心 提醒 兴高采烈 生气 沉默不语 难过 激动 如愿以偿

质疑:这几个词语中哪些词与圣诞节的气氛不相吻合?为什么?

预设回答:担心,生气,沉默不语,难过,因为节日是喜庆的,但这些词是不快乐的

二、品词品句,互动探究

过渡: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提醒、生气……”吗?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写谁的?如果写妈妈请用“——”画,是写金吉娅请用“﹏﹏”,学生轻声读文,划有关句子。

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自读—指名读—齐读

(2)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

预设:因为家里不宽裕,所以担心孩子们买不到很好的礼物

(3)齐读,读出妈妈的担心,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母子之情)

预设: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疼爱

2.揭秘“提醒”,体会母亲对孩子处事方法的关心。

(1)找提醒的相关句子,轻声读一读。

(2)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提醒孩子每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

预设:一共有5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要给其他4个送礼物。

(3)提问:从妈妈的提醒众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心。

3.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

(1)过渡: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2)议论: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

预设:金吉娅把钱丢了;金吉娅把钱藏起来了······

4、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

(1)上节课已经了解了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探索了金吉娅的内心想法,大家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金吉娅对亲人的爱

5.揭秘“难过”,体会金吉娅对家人的浓厚情意。

(1) 要求:自读第三段,找出金吉娅难过的原因。

预设:没有为妈妈和哥哥姐姐买到像样的礼物

(2)齐读,读出金吉娅的难过

(3)提问:为什么金吉娅没有为妈妈和哥哥姐姐买到像样的礼物?她给家人买了什么礼物

预设:因为金吉娅给一个小女孩买了个洋娃娃,所以只有50美分给家人买了棒棒糖

(4)提问:金吉娅为什么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买洋娃娃?

预设:金吉娅在给予树上看到了小女孩的卡片,自读小女孩一直盼望有个洋娃娃。

(5)品读直接金吉娅说的话,感受一下金吉娅是个怎么样的女孩?

预设:善良,体贴,仁爱······

(6)提问:“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什么地方?

预设:“援助”是帮助,救助,“援助中心”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希望的地方

6. 揭秘“激动”, 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仁爱、体贴、同情。

(1)要求:寻找妈妈激动的相关语句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填空并读一读:我( )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预设:激动,感动,欣慰,愧疚······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自读—指名读—齐读

(3)提问:金吉娅有没有送给家人贵重的礼物?

预设:1.有,带给他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没有,她只买了棒棒糖。

教师小结:棒棒糖是物质上的礼物,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是精神上的礼物,精神上的礼物更难能可贵。

7. 揭秘“如愿以偿”,体会小女孩的快乐

(1)质疑:这句话是妈妈说的,妈妈说谁如愿以偿?(小女孩)

(2)提问:如愿以偿的笑容是怎样的?

预设:小女孩拿到期盼已久的洋娃娃后展开的笑容

三、诵读悟情,体会爱心。

1.过渡:对于金吉娅的做法,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大家想想,妈妈会说些什么?

提问:如果你们是金吉娅的哥哥和姐姐,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2.呼应设疑,小结解疑:

提问:从金吉娅的做法,大家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要仁爱,善良,帮助别人·····

要求:快速浏览一下全文,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预设:(1)“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妈妈给孩子的一种给予。

(2)“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3)“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陌生女孩”

(4)“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5)“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

要求: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几个特别温馨的词。

预设:紧紧地拥抱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

3.师生集体感悟。

教师归纳总结:透过“妈妈的这份担心”,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无比怜爱;透过“妈妈的生气”,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严中之爱;透过“妈妈的提醒”,我们看到妈妈平时教育孩子一丝不苟;透过“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我们看到了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关爱。

四、感受挚爱,引申创作。

1.学了这篇课文,大家给“给予树”起名,给予树还可以起名为什么树?

预设:许愿树,愿望树,爱情树,幸福树······

2.过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远比向别人索取更快乐!

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给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诗歌接力。

出示: 给予是什么

给予是付出,

给予是帮助,

给予是。

给予是。

……

教师总结:如果把你们对给予的感悟记下来,就是一首很美的诗。感悟了给予,我们救知道了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体贴之树。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的花园,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田里种上一棵给予树,我们用善良做土,用爱心做水,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永远垂着绿茵,开着芬芳的花,结着丰硕的果。

3.作业布置:

当圣诞的钟声敲响,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激动极了,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大家帮他写一写。

板书:

给予树

担心 母子之情 沉默不语

妈妈 生气 严中有爱 金吉娅

激动

充满爱意的语文教学——《给予树》教学设计【第五篇】

学习目标:

1、能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义词替换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给予、担心、宽裕、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能展开想象拓展写话,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穷苦孩子写一张爱心卡。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的含义。

知识链接:

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这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在圣诞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有人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成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分礼物。

自主、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什么内容?

2、妈妈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她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然后再读一读。

3、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呢?你觉得金吉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课后作业:

1.小练笔:金吉娅向陌生的小女孩献出了爱心,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2.补充句子:

(1)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

(2)他一直想—————,这个夏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3)一路上,爸爸——————,我也沉默不语。

知识延伸:

1、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穷苦孩子写一张爱心卡。

2、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00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