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认识计数单位课件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1191

发表时间

【导言】此例“认识计数单位课件最新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张莉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一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5页中的例11、12及相关内容。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已有“整十数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自主探究算法,通过算法的比较分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

课件、计数器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呈现情景。

课件出示电器商场的情景图,然后呈现电脑和冰箱的图片和价格(如下):

(二)提出问题。

1、找一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1)买电脑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2)冰箱比电脑贵多少钱?(电脑比冰箱便宜多少钱?)

3、试一试:尝试列式。(1000+20xx、20xx-1000)

(三)导入新课。

像这样整千数相加减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算法

(一)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

1、解决问题

(1):1000+20xx=?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汇报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所以1000+20xx=3000。

②类推:因为1+2=3,所以1000+20xx=3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1000+20xx=3000。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

(1):20xx-1000=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预设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所以20xx-1000=1000。

②类推:因为2-1=1,所以20xx-1000=1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20xx-1000=1000。

④想加法:因为1000+1000=20xx,所以20xx-1000=100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及时练习。

计算:200+400= 600-400= 3000+6000= 9000-30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8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

②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

(2)13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所以130-50=80。

②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③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5、及时练习。

计算:70+50= 120-50= 800+900= 1700-9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算法。

(三)比较算法。

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基础练习。

1、游戏一:捉老鼠。(教材第97页第1题。)

课件逐个出示,让学生进行选择,并指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游戏二:小猴送信。(教材第98页的第4题。)

课件先出示邮箱,再逐个出示每个信封上的算式,指生进行投递信件,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三:猜数。(□后面藏着几。)

500+□=800 □+70=210 7000-□=20xx □-60=60

(二)综合运用。

1、教材第96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2、教材第97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3)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张莉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二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6页中的例13及相关内容。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课件等。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算一算。(口算下面各题。)

300+900= 1000+5000= 800+200= 8000—5000=

700—400= 160—90= 1500—800= 1000—300=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并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估一估。

1.红星小学有学生1203人,约有()人。

2.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358元,约有()元。

3.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5015元,约有()元。

4.一台冰箱的价格是2495元,约有()元。

指生进行估计,并让学生说说估计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求近似数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又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笔算。

①想法:把358和218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500。

②质疑:358+218会计算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2)估算。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钱超过了300元,电吹风的钱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元),所以带500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元买了200多元的电吹风,剩下不到300元,肯定不够买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巩固算法。

问题:带7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方法二:700元买了不到400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超过3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吹风。

方法三:700元买了不到300元的电吹风,剩下的钱超过4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的过程,亲身体会到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来进行估算,在算法交流中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数感。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连一连。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5题。

(1)学生仔细读题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说明:第2问是求几千人?

(三)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估算的方法。

(四)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7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提示学生:“要包装3盒礼物”是多余的条件。

(五)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课件【第三篇】

认识面积课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学习准备:比赛用图、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班级大扫除,我们给两个同学分配了劳动任务,一个擦展板,一个擦黑板,哪个同学先完成任务呢?

这样比赛公平吗?他擦得黑板哪个地方大?

(劳动比赛,引出面)

二、合作探究

1.初步认识面积。

请同学们伸出手掌来,摸一摸你们数学书的封面(手要贴着封面,慢慢摸封面全部),同样的方法摸一模你们的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咱们刚才说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面和桌子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就是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

教师举例说明:同学们看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的物体的面积吗?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一摸,说一说字典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把字典的封面画在黑板上,是个什么图形?长方形的面积在哪里?

找出封闭的和不封闭的展示,引导学生知道封闭图形才有面积

(3)再看大屏幕以前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还有下面的图形我们一起来涂一下面积,我们从边上涂红色给它涂上去好不好。

来  刷  能刷满吗?它有多大(红色有多大,长方形面积就有多大),继续 刷  刷  刷  三角形的面积在哪呢?

再看下面一行面积有多大,先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颜色会流出去,流到黑板上,流到外面去。那现在你还能不能确定它有多大,感觉很好,那这时候我们就不好去找面积,我们研究的面积是什么?都得是------------封闭图形

感觉越来越到位了,一定是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面积和位置没有关系)

二、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出示两片叶子,比较面积大小。(观察法)

2、两张纸片比较大小(重叠法)

3、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学生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直接观察,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4.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用课件呈现小精灵和提示。)

学生思考:你听懂小精灵的话了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状来测量比较这两种图形面积的大小。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小正方形、硬币、三角形若干,尺子、笔,剪刀。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学具,学生4人一组。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 练习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三,这是老师从地图上摘下的三个省的地图轮廓,你能比较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学会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张莉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第四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

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情况读写。

课件、算盘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

出示第1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示有( )个( )?百位、十位、个位呢?

独立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复习”第2题。

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

小组活动。

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

没有0

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末尾同时有0

算盘上面表示数。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

你发现这一题当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1.完成“复习”第5题。

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

2.出示“复习”第6题。

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3.出示“复习”第7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

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

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吗?

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独立完成后思考:哪些题是通过位数就可以比较出大小的?哪些题是通过第一位就比较出大小的?哪些是通过第二位、第三位呢?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比较大小我们通常从最高位想起,那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的?最小可以填什么?最大呢?第二位、第三位呢?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命的计数单位【第五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下面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4×5       6×8     2×9

3、列式计算

1)3个5相加是多少?

2)10个3相加是多少?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幅画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幅需要多少张彩纸?

2、想一想,可以跟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思考并尝试解决一下问题:

1)3幅画需要多少张彩纸呢?是求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2)可以怎样列算式?你会列算式吗?

3)怎样算出结果?结果是多少?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大家共同分享。

归纳:

1)这个题是求3个1/5是多少。

2)可采用两种算法,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用加法:1/5+1/5+1/5    用乘法:1/5×3

3)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4)对比两种方法,仔细观察,讨论1/5×3=3/5的计算过程,并板书。

5)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4、练一练:2个2/7 的和是多少?

生涂一涂,算一算,说说算式表示什么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出现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教师要特别予以鼓励和表扬。如果没有,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强调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要养成约分的习惯。

练习:“练一练”第1题。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再集体讲评。

四、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4、5题

教科书“数学故事”

课后反思: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以旧引新,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借助整数乘法的意义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画图等直观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新知;加强计算与应用的联系,培养观察、动手、分析等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