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8862

【导言】此例“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颐和园》教案【第一篇】

教材分析

1.本册第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颐和园》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组的第2篇精读课文。本组共3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1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介绍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这篇课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四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词义句意的理解上还欠缺,他们在三年记忆学过参观游记的文章,对这一类问题并不陌生。

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够完善。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zh09)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课前谈话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积累的很多诗句都描写了我们祖国的无限风光,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读诗句,你来猜景点。

二、引入新课

1、颐和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颐和园看一看。

2、[指课题]

师:“颐和园”三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哪个?

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特别要注意左边的笔顺,按从上往下的顺序写,右边是“页”字。“颐”什么意思?“颐”是保养的意思。它是皇家园林,过去颐和园保养的是皇亲国戚的身体健康的。

三、初读,抓脉络

1、师:作者把自己在颐和园的游玩都记了下来,就是游记。既是游记,一定会告诉你他游览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到描写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画下来。

指名回答。

2、作者边走边看,一路景物在变,这种方法叫移步换景。(板书:移步换景)这是1篇游记最主要的部分。那这篇游记还写了什么?(开头和结尾)开头写它是个美丽的公园,(板书:美丽)美丽这个词很重要,后面所写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美丽来写的。结尾呢?又写它的美景说不尽,(板书:美景说不尽)与开头的美丽相呼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板书:首尾呼应。

2、我们把刚才读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3、指名朗读

颐和园究竟美在哪呢?下面我们就循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游赏。

四、漫步“长廊”

1、进了大门,绕过大殿,我们来到颐和园里有名的——长廊

2、长廊被联合国文化组织评为世界“长廊之最”,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猜猜看,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_______的廊。”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书中找依据。

3、生:“最长的廊”: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师:出示课件,这就是长廊,指导朗读。

师:不同的特点作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廊的长?

生: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师:对,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拿起笔,让我们在这些数字词下面加上着重号。再读读吧!(生读)

②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A、过渡:从这些具体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了长廊的长,那这长廊给你的印象仅仅是一个“长”字吗?

B、你从哪里读出长廊的美了。出示句子、指名读句、你觉得长廊美在哪?把你理解到的读出来。

师:这句话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把你的感叹读出来(二次读)。赛读。

③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你还从哪里体会到长廊的美谁愿意想象着美丽的画面,读一读?,听了他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

6、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表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它是世界之最,也组成了颐和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信步“佛香阁”

1、师:现在我们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啊!快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佛香阁什么样?指名读课文。游客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佛香阁什么心情?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男女生比赛读。除了佛香阁,还有?理解“金碧辉煌”

5、居高临下的佛香阁,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再次让我们感叹颐和园的美丽。

六、情依“昆明湖”

1、同学们,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我们终于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又望见了什么呢?

2、指名朗读。

3、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学生朗读。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景色,再看,写了哪些景色?再读读这一段,把关键词圈出来。谁来说?

根据课文再分一分,最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又看到什么。谁再来说?

学生重新回答。

4、这一段先总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然后再分三个层次写的。首先,最近的是看到了树丛,屋顶和宫墙,再继续往前看是昆明湖的湖面和游船。再继续往远看,隐隐约约地看到城楼、白塔。

5、我们又学习了怎样用一段话叙述好一个景点,先总写,后具体按顺序、按层次介绍。(板书:总提分说,层次分明)

6、看,是不是这样?谁来读一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正前面,昆明湖上,游船、画舫在湖面滑过。向东远眺,可以望见几座城楼和白塔。

7、你有什么感觉?那为什么课文写得就很生动,很美呢?有什么窍门吗?

板书:生动形容,准确比喻。我们再来读。我读树丛,大家读葱郁的树丛。

8、这样读起来就生动形象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看能不能把你觉得最美的地方读出来?自己先试试。谁愿意读(三、四位学生读)

指名读,评价读。

9、游船、画舫在这样的镜子上,碧玉上滑过,怎么滑过?——————应该用这个“划”字,换一换行吗?学生回答。作者在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多美啊!

七、学习5自然段(以读代讲)

还有哪里能找到美?昆明湖,昆明湖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请大家尽情朗读课文5自然段,用声音读出她之美,用眼睛发现她之美,用心灵感受她之美。(学生大声朗读)谁来读你最想读的句子?展示朗读,比赛读。

八、总结升华,小结游记的特点。

带着美好的感觉,从长廊一路走来,颐和园之美一定深深印在了你的记忆里,但这仅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收获。我们还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写游记的方法,从全文构思来看,首尾呼应,游览的景点要一个一个细细来写。再写一个景点时要先总说一下,然后分层次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把简单的写复杂一些,把枯燥的写生动点,列出具体数字,加上形容词,用上比喻,就把美好的景物展现在我们眼前。

九、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写1篇游记。

《颐和园》教案【第三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⑴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⑵ 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

(想。)

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二、复述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作者的描写中读懂什么。

2、学生汇报:

⑴ 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长)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课文用了具体的数字说明长廊的长。你知道7000多米有多长吗?

⑵ 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长廊美,长廊周围的环境也美)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⑶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⑷ 指导朗读:

突出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

⑴ 作者的观察点是在山脚下,从下往上看。

⑵ 从下往上看,看到了什么?

(佛香阁、排云殿)

⑶ 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可见它的高;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可见它的美。

⑷ 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抓住佛香阁、排云殿的宏伟气势这一特点来介绍的。

3、指导朗读:

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⑴ 写树丛、屋顶、宫墙,重点描写颜色,突出美。

⑵ 写昆明湖,用比喻和反衬突出它的'静和绿。

⑶ 写远处的城楼和白塔,突出它的古老。

3、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从近到远)

4、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

1、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指导朗读。

七、朗读全文

八、创设情境,拓展练习

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感到颐和园确实很美。所以,作者在课文的最后再一次点到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作者没有向我们介绍呢?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向大家做个介绍吗?

现在,每个同学选择一处颐和园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点,可以是作者介绍过的,也可以是作者不曾介绍过的,像导游一样,带领着老师、同学到颐和园游览、观光。要想介绍得好,首先课文先要熟悉。因此,先把你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争取将它背下来。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学练习当小导游。在小组练习的时候,有什么不足之处,同学之间要相互纠正、补充。

(全班交流)

九、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根据本班情况继续加以评点)。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做介绍。可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介绍颐和园的景观。

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长廊──长

18、颐和园 万寿山──美 美丽的大公园

昆明湖──静

颐和园课文教案【第四篇】

教材分析:

全文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

教程:

一、初读感受美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

(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

(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

(3)朗读的指导

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

四、积累迁移

(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58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