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9019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

负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请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3℃

北京:-5℃-5℃

深圳:12℃-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负数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课堂检测,总结延伸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负数,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组短语或句子,让学生用意义相反的量进行表述。例如: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我在银行存入500元。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表示的数来表示,当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时,原来所学的数无法进行表述,由此引入负数。然后通过不同城市的气温对比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重点介绍温度计和海平面的的分界点,使学生明确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教学中,首先介绍温度计的单位℃和°F,0刻度线表示0℃,也就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从0℃往上数的刻度为零上度数,从0℃往下数的刻度为零下度数。然后明确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把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数,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为负数。

3、拓展数的范围,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首先把整数的概念拓展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数拓展为正数、0和负数。这样教学利于学生把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进行归类、构建。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2

《认识方程》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目光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个成功。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认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与数学应用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方程。

出示图片(天平),师生共同用手演绎天平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说明托盘两边重量相等。

二、探究新授。

1、出示天平图片,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左边50克和50克,右边100克。这架天平表示两边什么关系?(相等的关系)。你能用左边()和右边()相等这句话说说吗?(左边2个50克的砝码和右边1个100克的砝码相等。)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50x2=100

师示范写式子50x2=100,

生尝试在学习单上写这个式子。

2、出示天平图片,把左边的一个鸡蛋写成X克,右边100克。观察天平,左右两边什么关系?(相等)说一说?

[学情预设]天平左边重;天平右边重,天平两边平衡。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种情况?

[学情预设]鸡蛋重量未知

鸡蛋未知重量可以用一个字母x来表示。

3、出示天平图片,把左边的一个鸡蛋写成X克,右边100克。观察天平,左右两边什么关系?(相等)说一说?

[学情预设]左边一个鸡蛋的重量加上一个砝码50克的重量等于右边100克的砝码重量。

现在同学们会说,那就尝试的用式子来写一写。生写一写。

生汇报结果x+50=100

4、(1)出示两个天平,把左边的一个鸡蛋写成X克,右边100克。一个天平左边重,一个天平右边重。这两个天平左右两边是什么关系?(不等关系),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左边一个X+50克小于右边的100克;左边一个X+50克大于右边的100作 文 吧克,那你们说老师写式子。师写X+50<100X+50>10

(2)50x2=100、X+50=100、X+50<100、X+50>100四个式子表示的关系都一样吗?谁来分类?

[学情预设]50x2=100、X+50=100这两个相等关系,X+50<100、X+50>100这两个不等关系。

小结:根据相等关系写出来的式子,在数学上叫等式,根据不等关系写出来的式子就是不等式。

5、找关系,写式子。

(1)

(2)

(3)。苹果每千克8元。买了a克,用同样的钱去买每千克12元的梨可以买2千克。

生自主在学习单上完成。

生汇报结果。

6、X+50=100、50+50=100、4y=280、8a=12x2,仔细观察这些等式表示的相等关系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50x2=100是一类,X+50=100、4y=280、8a=12x2是一类。

50x2=100都是已知数,X+50=100、4y=280、8a=12x2都含有未知数。都是已知数表示的是已知和已知之间的相等关系,含有未知数的表示未知和已知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未知和已知之间相等关系的等式就叫方程。

7、方程和等式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情预设]方程就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巩固练习。

1、找关系、列方程。

(1)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

生汇报结果。

1个书包的钱+4本笔记本的钱=一共花的钱35+4x=55

一共花的钱一4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55-4x=35

一共花的钱一1个书包的钱=4本笔记本的钱55-35=4x

思考:为什么同一题,可以写出3个不同方程?

[学情预设]相等关系不同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X小时行驶了320千米。

生自主完成。

生汇报结果。

要求:同桌两人,每人挑选一图,先说事情,再找关系,列出方程,最后交流分享。生汇报结果。(图一说的是一件衣服80元,X件一共是320元;图二说的是每行有80人,X行一共有320人。)

思考:三件不同的事情,方程为何都相同?

[学情预设]数据相同,X相当于是份数,80相当于每份数,320相当于总份数。

四、回顾总结。

播放视频,方程是个啥?

数学是一门研究关系的学问。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3

《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感受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体会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道理。

3、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分析归纳的过程,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2、感受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体会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道理

教学过程

引入:大家听过“聚沙成塔”这个成语吗?(一粒粒沙子堆积成塔),这个现象也存在于数学王国中,在数学课堂中总要和图形打交道,所有的图形都开始于一个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点、线、面、体里的线的部分,一起来学习(线段、射线、直线)。

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969年8月1日,科学家用巨大的激光器向月球发送了一束明亮的光线(激光),这束光走了380000千米到达月球。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认识线段

师:想一想,从地球到月球的这束光在我们数学当中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呀?

生:线段。

师:你说的真好。(板书:线段)

师:线段具体是一种怎么样的图形?我们二年级学过,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

师:(出示在线画板)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画一下,看看我们的画法一样吗?那我们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出示结论)

师:我们再回来观察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

师板书: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师:再来看一下从地球到月球的这束光是否符合线段的所有特征呢?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把地球和月球看做两个端点,它是直的,这条线段的长度是380000千米。所以这束光可以用线段来表示。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束光可以用线段来表示。(出示课件)如果用大写字母A和B分别表示线段的两个端点,这个线段叫什么?

生:线段AB或线段BA。

2、认识射线

师:现在请大家再回到宇宙中来,闭上眼睛,打开想象的翅膀,如果这束光有无穷的能量,而且没有月球和其他任何东西的阻挡,这束光不断地延长延长,越来越长,越来越远。睁开眼睛,它有没有尽头?(没有)也就是说这条线可以无限延长。像这种现象如果我们用一种数学图形来怎么表示,同桌讨论一下,画到纸上。

同学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频)

所以像这样: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给这条射线起个名字,怎么表示?如果我们用A表示射线端点,B表示射线上的一点,它的名字叫射线AB,能叫射线BA吗?

师:你来说……对,射线取名字时规定,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射线AB就是以A为端点,向B的方向无限延长,射线BA就是以B为端点,向A的方向无限延长,所以一定要区分开来。

师:来观察一下射线有什么特点?

生:它是直的,一个端点,不能度量。(板书:直的一个端点不能度量)

师:那在生活中看到哪些地方有射线?

生举例说明。你们可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路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这些射线(出示课件)(展示激光灯——线段和射线)

3、认识直线。

(出示课件)师:现在呢,让我们再回归这条线段,如果把这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且没有任何东西的阻挡,它会无限延长,这样得到一个图形叫什么。

生:直线。

师:因为直线两端都是无限延长的,所以在数学上规定,用直线的一部分来表示整条直线。(板书:直线并画一条直线。)我们来读一下什么叫直线,齐读。

师:继续观察,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它是直的,没有端点,不能测量。(板书:直的没有端点不能测量)

师:如果直线上任取两点用A和B表示,它叫直线AB或直线BA。他还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因为直线的英文名字line,还可以用它的首字母小写l来表示。

4、比较一下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刚才我们总结的特征,三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直的。不同点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可以度量,射线和直线不能度量。

(师:快看,奥特曼要去攻打小怪兽了,可它不知道选择什么光线武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它先选取了直线,看看发生了什么?生:两方都失败了。师:为什么?生:因为直线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会让双方都被攻击到。

师:我们来看线段可以吗?生:两方还是都失败了。师:为什么?生:因为线段有距离,可能出现没有攻打到对方。师:看来还是不行

师:最后看看射线行吗?生:成功了。师:为什么?生:射线一端延长,可以保护发射者,另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打到对方。师:看来大家已经帮助它选好了武器,那就让奥特曼带着武器去保护世界吧)

我们回归课堂,路老师为了考验大家学的如何,想随机挑选一位同学来进行挑战,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你们说停我就停。Xxx你来试试吧,帮助这些线条分分类。(大家可真是火眼金睛啊!)

5、过点画直线和射线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练习本,动动手,一起来画一画吧

(1)从A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试着画一下。计时30秒。你有什么发现?

(2)过一点P可以画多少条射线?还是30秒计时,再试着画一画吧

(3)过M、N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先想一想再画出来吧。

我们来总结一下,一起回答。

6、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对直线、射线、线段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起观察一下,线段、射线、直线三线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

生: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我们试着用三线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小组合作要求:

(共3分钟)

1、组长主持,把握好时间。

2、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

3、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

三、课堂总结,知识梳理。

这节课我们的知识已经学完了,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握时长,挑选学生说说)

四、趣味练习,巩固深化。

看来这节课我们学到的可真不少,现在带着我们所学的知识男女PK一下吧!

评价一下男女生表现,说:猜猜这几个词语,答一我们今天学的图形

五、情感升华,数学育人

1、做事,要像线段一样有始有终,踏踏实实。

2、学习,要像射线一样有始无终,学无止境。

3、思维,要像直线一样无始无终,追根溯源。

教后反思

本以为这节课教材内容不多,可能处理起来会简单点可当静下心来备课时,却发现这节课要处理的内容较多,因为本节内容是学生研究几何图形的起始课,为此我想虽然很多东西都很重要,但不能在一节课中全部都讲。所以设计这节课我比较全面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三位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等认识直线、射线,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联系与区别,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猜谜语的故事情景复习线段的知识,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射线。接着由射线引入直线,井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

1、概念的抽象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射线引入时,以往是以生活现象引入,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由线段引入、

2、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3、本节课概念较多,而且比较抽象,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操作,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较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1、但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总觉得上的和设想的差距很大:

前面直线、射线、线段讲的太多,过于重复。

2、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这是我心头大重病,课前我也想过课堂语言,可

一上课就有点控制不了。

3、总觉得还是没有放开让学生讲,可能不是自己的学生,心里没个底,而这又是节公开课,心里总有点担心着,很多时候还没有让学生发表自己足够的想法。

4、因为是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课觉得有些零碎。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4

《圆的周长》

一、设计说明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圆的周长,对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关圆的知识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猜想、操作、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圆的周长的含义及特点,为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化曲为直的思想测算圆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条件和时间,让学生在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解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理解、推导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认识圆的周长,能运用滚动、绕绳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等活动探索直径和周长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难点: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在前不久结束的第33届北京冬奥会,我国运动健儿经过顽强拼搏获得了9块金牌,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令无数国人感到骄傲自豪。

小狗知道了,也开展了体育比赛。出示图片。

小黄狗和小灰狗赛跑,小灰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黄狗沿圆形路线跑,谁先回到起点谁就获胜。结果小黄狗获胜。小灰狗看见小黄狗得了第一名,心理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提问:你认为比赛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二、探索新知。

1、操作感受圆的周长。

(1)小灰狗跑的路程是什么?正方形的周长

(2)小黄狗跑的路程是什么?圆的周长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2、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圆周长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操作、探究、猜想等学习活动,体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起出发吧!

3、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同学说: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用手摸一下自己学具圆片的周长。

4、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1)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和以前学过的正方形周长一样吗?能直接测量出来吗?谁来说一说?

(正方形的周长是由线段围成的,我们直接测量出线段的长,再加起来就行。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的长不能直接测量出来,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用到数学上常用的转化思想,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可以把曲线转化成直线,也就是化曲为直。)

该怎么化曲为直呢?

一、滚动法

把圆在尺子上滚动测量出圆的周长。需要注意什么呢?

圆上做标记,对准0刻度,滚动一周标记所对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看老师演示一下。

二、绕绳法。

拿线在圆形物体绕一圈,量出线的长度。看视频。

提问: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测量吗?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圆的周长不能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比如风力发电的扇叶转动形成的圆的周长,摩天轮的周长等等。

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来研究圆的周长。

5、引导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首先通过观察,想一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和直径的长有关。

圆的直径越(),那么它的周长就越()。

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6、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我们通过操作进行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测量出手里圆的周长和直径,可以用绕绳法、也可以用滚动法,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1)先分工:两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

(2)认真测量尽量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比比哪组做的又快又准确!

(1)提问:观看填写的实验单,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汇报结果: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老师这里也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求出来的一样吗?

(2)发现规律,认识圆周率

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读作pài)表示Π=3。14159265……

强调:(1)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实际应用时只取它的近似值。

(2)任何圆的圆周率都是固定不变的值,它不随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大圆的圆周率和小圆的圆周率相等。

7、组织阅读资料“你知道吗?”。

8、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推导。

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那么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当知道半径时,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就有:

C=πd或C=2πr

(2)组织学生讨论计算圆的周长所需要的条件?

要想求一个圆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然后利用圆的两个周长公式来求圆的周长。

我们可以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倍。

9、再次回到小黄狗和小灰狗的比赛。

现在知道它们比赛公平吗?

10、学以致用。

一个溜冰场,这个场地的半径是10米,我沿溜冰场边缘滑一圈,我滑了多少米?

知道半径求周长用哪个公式?C=2πr

2x3。14x10=62。8(米)

答:我滑了62。8米。

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进行闯关比赛。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1、圆周率是()和()的比值,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计算周长时通常取近似值()。

2、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是()或()。公式说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倍。

3、我们恭喜胜利闯关的同学,你们是最棒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拓展

跑道分两条,小灰狗是绕着小圆跑8字,小黄狗是绕外面的大圆跑,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猜到谁先回到起点吗?你们说,选哪一条跑道会更近一些呢?为什么?

六、教师寄语

人的学习就像一个圆,学的东西越多,则圆的周长越长,周长越长则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就越多。——爱因斯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58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