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报道新闻稿(5篇)
【导言】此例“教师节报道新闻稿(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节报道1
一、领导努力支持信息工作
1、信息部设备比较完善。一小领导重视信息室的评比工作,积极响应落实信息部提出的号召,于2010年的10月16日,给一小信息部电脑配备到位,设有电话装置并正式挂牌儿。信息员积极性也比较高,自配相机和电脑音箱,所以一小的信息部硬件建设基本完善。
2、信息员享受单间办公待遇。为了给信息员写作创造安静的环境,学校领导给信息员特设单间办公,阳光充足,花绿满屋,环境优雅,为信息工作创造了宁静的写作环境。
3、减免课节,减轻信息员工作负担。一小教师207人,学生2745人,信息员需要经营教师博客、学生博客、信息档案博客,还有一小博客圈,信息工作量很大。领导远见卓识,为信息员减免一些课节,现在每周八节课(其中四节特长班还有相应的补助)。
4、各口支持信息员查阅信息。学校给信息员订了《铁岭日报》、《中国教师报》、《辽沈晚报》,大队辅导员还把《德育报》让信息员先睹为快,阅览室管理员也不限定信息员借阅书刊数。
5、通力合作,建立学校内部信息网。学校有电脑部门的彼此加上,建立学校内部信息网。信息员写黑板通知、拨打电话、联系,各个领导比较配合与支持,及时传送稿件,支持学校的信息工作。
6、领导写信息稿也纳入了考核。本学期校长新规定:领导不写稿的年终考核将不被列为优秀。
7、电脑使用方面信息部基本专用。尽管学校可用来上网的电脑使用很紧张,但领导那边用电脑尽量不挪用信息部的,非常体谅信息部用电脑工作情况,给了信息部最大的支持。
8、信息员做不通的地方,信息领导协助解决。比如要稿,领导一个电话比我跑断腿管用得多。
9、信息稿发表跟考核挂钩还有奖励,而且学校一学期一兑现。学校规定,发表调兵山和铁岭市的教师每篇加0、3分(信息员加0、2分),发表调兵山的奖励30元,发表铁岭的奖励50元,省级以上还会更多些儿。
10、领导积极给信息员提供信息。领导对信息员高度重视与信任,从来不干预信息员采访报道;一些重大事情特地打电话告诉信息员随行报道,像今年的4、14铁岭人大检查组来一小检查,就是校长让刘玉辉提前一天特地通知信息员随行报道的。
正是有了领导的重视和提供的优惠条件,才更激发了信息员的热情,让信息员为一小的发展肝脑涂地,尽心尽力。
二、做细信息工作
一小信息部在各层领导和同行的关注支持下茁壮成长着,努力在成长中反思,在拼搏中创新,在经营中学习。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学校截止到2010、5、19,共上传博文735篇(其中教师博客569篇,学生博客166篇),这其中的工作跟领导的支持有关,也跟一小信息部精细化管理有关。而我们管理的工具就是利用小黑板、博客还有印发的宣传单。现将有关细节向领导做以汇报:
1、两次印发博客宣传单。第一次印发的宣传单是在2010、10、14,主要是让全校师生认识了解网络宣传平台,介绍的内容有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兵山教育博客圈、兵山小学生博客圈、辽北沙龙的菁菁校园论坛,把网址印发下去让全校师生点击查看,引导大家上网查看;第二次是2010、1、6印发的《愿您带着孩子健康上网》,是引导全校师生建博客写博文。
2、信息员每天查阅报纸、研究报纸是必修课,话题征文会及时利用小黑板通告给学校老师;
3、利用小黑板调动老师和学生写稿投稿的积极性,每发表文章就在小黑板上公示,让发表的老师和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激发着每个人的积极性。我写的小黑板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关注:因为多半都写的是喜报;
4、利用小黑板宣传,利用博客中的“红叶带你去上网”(就是张主任整理的培训笔记),对全校师生进行网络培训,以便师生自己学会开通博客、走进论坛;现在我校已有八位教师开通了博客,其中校长、还有附属幼儿园园长都是在信息部引领下开通的博客。学生有10名开通了博客。
5、充分利用相机做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目前博客的图文报道真实可感,大家也最喜欢看。信息部拍了大量珍贵照片在博客上,有的还被《辽沈晚报》和《铁岭日报》采用;
6、报道及时,上传及时。在569篇的教师博文中信息报道文章就占了129篇,为协调我们学校各个口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7、建立了与编辑部、教师学校、一些兄弟学校、一小各部门、家长的、学生的联系。有事说事,很是方便。与学生、家长联系,主要是解决他们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博客水平。同时也让他们关注了解一小博客,关注一小教育。
教师节报道2
9月10日是我国第xx个教师节。老师就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是老师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给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敬爱的老师们,没有春的耕耘,哪来的荷香十里,愿你们永远是使者,将和煦的阳光洒满人间。一支粉笔,能点拨知识王国的迷津;三尺教鞭,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一块黑板,记下你们的无限深情;一个讲台,辉映着你们的艰辛。父母给了我们身躯,你们给了我们灵魂,这两者塑造了今天的我们。老师们,是你们启迪我们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们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朵浪花。你们满情爱心地创造出一支强大的队伍,将来为祖国出力。
看吧,这就是一名人民教师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创造的奇迹。“桃李满天下”我们的祖国不正是由于千千万万的教师们,才使得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遍布大江南北,祖国才飞黄腾达,日新月异。
教师,是擎天的柱,是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是奔腾的大江,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人类社会才会如此辉煌。
师应该是有魂的,长青,是为师魂,它如青松翠柏,经霜愈茂;它的生命如巍巍高山,滚滚江水一样持久,深广而无坚不摧,在蓝天烈日的沐浴下,永葆活力,它又如方竹,气节傲然,寒中飘香。
我们不是诗人,无法用诗的语言描绘教师,我们也不是画家,能够泼墨丹青,全神地勾勒教师容貌,我们更不是个作家,能够以华丽的词藻形容教师。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或许只有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将来的某一天在事业上做出成就,才是我们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老师们,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们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们的恩情,请接受我们诚挚的祝福吧,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对联 ·教师节讲话稿 ·教师节散文 ·教师节慰问信 ·教师节贺词
·教师节主持词 ·教师节祝福短信 ·2008年教师节活动方案 ·教师节活动主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多么朴实的八个字,却是对教师道德示范作用的最好评价。
父母之爱,让我们感受到养育的艰辛;朋友之爱,让我们体会到互助的温暖;教师之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不求回报无私关爱的博大。
教师是爱的传播者
教师为什么令我们难忘,是因为我们的心田里倾注了教师的爱。教师为什么令我们感动,是因为我们的灵魂深处凝结了教师的真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他们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理智和被误解的事情,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的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更是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教师的爱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理智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对教师的爱,学生的感触是最真切的:
你给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让我自由地去来。
你给了我一盏知识的明灯,
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我知道
我享有的是一份博大宽广的爱。
报效国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一要义。对于报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冲锋陷阵的战斗英雄。对于报国,人们还会想到维护国家名誉和地位的政治家、外交家。然而,教师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担当起了教育报国的重任,不彰显,只尽责。
教师是赤心报国者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人才是民族强盛的中坚力量。人才的成长源于良好的教育,教育的繁荣要靠教师的辛勤劳动,靠教师的赤子报国情深。
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开始,国家的命运时刻牵挂着众多教师的心。孔老夫子为了诸侯各国的发展与民众的利益,他奔走讲学、传播德政。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且形成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
近代中国处在民族危机之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甘愿肩负国家重任的有识之士开办学堂,传授救国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大批建设人才。这时包括华罗庚等在内的一大批有着当时学术领域先进水平的教授们,他们看到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国投入到培养祖国急需人才的行列。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毕业的博士唐有祺,本来可以留校任教,但一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立刻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兴奋。同时想到民族历经的磨难,他的心情又变得十分沉重,迫切地想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当他接到清华大学的回国任教邀请时,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决定回国。1951年,朝鲜半岛上的战火越烧越旺。美国政府对他正常回国途径进行种种阻塞,也没有挡住他报效祖国的步伐。克服重重困难、种种阻挠,1951年,唐有祺教授绕道欧洲,历时三个月回到祖国。
在长期担任教学工作过程中,他在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领域中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夫人张丽珠女士,则被称为“神州的试管婴儿之母”。
像这样的教师数不胜数,他们把祖国的召唤当作自己前进的命令,他们把民族的未来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随着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又有一批批年轻的教师们到西部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一线,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教师节报道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06-02
当今小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只求索取、不知回报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感恩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1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的含义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投我以琼瑶,报之以桃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
2感恩教育的内容。感恩教育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感谢旁人的救助之恩,以及感谢祖国、社会的关爱和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等,其中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点。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抓住中队活动课这个德育教育主阵地,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和培养。然而,不少的德育活动课,让人在感叹课堂的气氛活跃、形式活泼、学生多才多艺之余,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德育课堂:一套少先队仪式后,辅导员老师例行表态“活动按原计划进行”,接下来是学生完全按既定的程序自主活动,教师则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意义、同学们的表现作个简要总结。在这样的德育课套路下实施感恩教育,恐怕很难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笔者认为,感恩教育课型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打开思维,有话可说。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即要求设疑多向度;另一方面,要看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多向度。多向度越多,说明学生的思维越广。如果学生能把眼前的素材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就容易把感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中,实施感恩教育应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过渡阶段:在筛选问题阶段主要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主要看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和对问题的分辨能力、筛选能力,同时也看教师的课堂调控水平。
群体探究、主题扩张、立论与思辨阶段:主要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听说能力、交往说服力、敏捷力、顿悟力、批判和被批判的能力、发散细微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领悟知识能力,以及群体讨论技巧、答辩的艺术技巧和批判精神、团队精神、自信心、意志力、世界观、方法论等。
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感恩教育从小事做起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小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恩。为此,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勇于实践,真诚地去报答身边的人。
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要教育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教育小学生报答父母之恩,可从下面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在双休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叠被、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或为父母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2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教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因此,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3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同学是孩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这是因为同学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是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的好伙伴。朝夕相处,心有感激,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4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祖国、社会、个人的关心和帮助,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为他人有贡献的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5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大自然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富饶的土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保护大自然,节约能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志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家长与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立志回报社会。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学生家长及教师们的普遍好评。学生回家之后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真正体会到家长的不易,主动帮助家长做事,改变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教师们也发现学生比以往更听话、更有礼貌,变得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了。
(二)感恩教育从文明礼仪做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让小学生知道,从父母、亲人、教师、他人、社会那里得到的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要让学生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有时就是一声简单的道谢也能给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所以,“感恩”当从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文明礼仪做起。这就要求学校善于创设语言环境,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写上文明礼貌用语,让小学生眼里、心里都时刻装着“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三)结合各种节日,通过班会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感恩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让小学生接受感恩教育。如在教师节,让学生当着老师的面,说上一段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的话,送上写有祝福语的自制卡片给老师;“母亲节”,让学生给妈妈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递上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写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使亲情的温暖在学生心中弥漫;“重阳节”,组织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舞蹈为老人们送去欢乐和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升华小学生的感恩思想,提升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
教师节报道4
按照区教育局党组统一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政治生态建设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参与政治生态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团结奋斗、创先争优”的政治生态环境。按要求,我校对政治生态建设整改工作进行了认真整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严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整改。引导广大教师依法从教,以案为镜,教育教师知准则,守底线,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领导班子对政治生态建设整改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以“抓住重点、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促进发展”为目标,认真梳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统一思想,端正了态度。
二、开展集中学习教育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委区委领导关于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讲话,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什么是政治生态环境”、“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在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中发挥自身作用”等专题进行充分交流,努力开创团结干事、用心谋事、和谐共事、事争一流的良好局面。
二、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
1、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教师掌握政策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增强自己对教育不良现象做斗争的勇气,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期初,组织教教师学习了《十项准则》《齐齐哈尔市教师师德负面清单》,教育引导教师依法从教;国庆节前,组织教师学习《关于2020年中秋、国庆期间严明纪律纠治“四风”的通知》,引导教师廉洁过节;利用固定党日组织党员学习《齐齐哈尔市党员、干部“十要十不要”行为准则,领会《行为准则》精神要求,掌握《行为准则》的内容,引导在具体实践中牢记和践行“十要十不要”,真正做到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的伟大使命。
2、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及时通报违纪行为,以案为镜,教育教师知准则,守底线。
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前,召开警示教育会,提醒教师要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电子红包等,过一个廉洁的节日。
3、签订承诺书,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履约践诺、依法从教。学期初,召开教师大会签订了《中小学教师拒绝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承诺书》,鞭策教师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4、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环境。
学校利用学习强国APP组织教师学习了《点赞过的那些优秀党员》;利用党日活动学习了张桂梅先进事迹并交流了感受;观看了最美公务员仪式;学校举行了教师先进事迹宣讲活动,杨玉芳、胡旭明、张雪妍、梁振国、李丽辉五位同志介绍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师德师风先进事迹。会后,全体教师们以此为榜样,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5、畅通信息举报渠道,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教师失德失范行为的检查、惩处及问责力度。
教师节报道5
摘 要:本文主要从本课题组长余琼英老师提出的“大问题探究模式”中的创设情境、欣赏感悟、教师讲解、教师设置探究问题、学生探究、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辅助七个教学环节出发,提出了各环节应该采取的“有道”教学要求,以期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
关键词 :大问题探究模式 环节 有道
新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了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一系列新的理念,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这些理念,不难发现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理念的最终指向其实都是一致的,即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有效教学的理念自从提出后,近几年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当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工作站首席专家、特级教师李舜荣提出的“有道、有效”教学理念,对“有道”“有效”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是“有效”教学理论。李舜荣老师认为:有效、高效教学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有效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有效教学包含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有效的学生发展。有效教学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效果指学生学有所获,效用指学生学的东西有价值,效率指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效果、效用、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轻松、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信面对高考,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获得充分发展。
二是“有道”教学理论。李舜荣老师还认为:有道教学是教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有道教学是指教师为达成有效教学、高效教学,而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方法和措施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即“道”,教学有效诀窍在于教学“有道”。
本课题组依托李舜荣老师提出的“有道、有效”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问题探究模式”。“大问题探究模式”以教育生态学、教育生命科学、接受美学、“可能发展区”、探究学习、“鹰架作用”(scaffolding)、“有道、有效”教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一般包含:创设情境、欣赏感悟、教师讲解、教师设置探究问题、学生探究、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辅助七个教学环节。本文就“大问题探究模式”之道,在七个教学环节中,各有哪些教学要求进行研究。
一、创设情境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就是注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音、视频、挂图等进行教学,可以把学生的直观感受与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衔接起来,把抽象的说理教学变成直观的形象教学。它还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中,使苦学变成乐学。
如课题组余琼英老师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通过观看《无声的中国》、三一八惨案的视频,立即激起学生对北洋临时执政府暴行的愤怒之情。吴道慧老师在讲授《再别康桥》时,通过听歌曲《再别康桥》,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感悟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运用朗读、图片等多种手法,让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
叶澜教授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确实,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只有还语文本色,语文课堂才能充满迷人的魅力,语文教育才有生命的活力。欣赏感悟最常用的办法当然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如课题组余琼英老师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师生多次分段配乐朗读,这非常有助于学生体会当时政治形势的黑暗。
三、教师讲解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教师讲解应优化教学语言。
语言水平的高低很多时候是语文能力的直接表现。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对教学来说是最重要的媒介和手段,这对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应尽量避免毫无音调起伏,让学生听起来很平淡。教师语言要有趣味性、形象性等语言魅力。语文教师的语言或短小简洁明了,或机智幽默,或如排山倒海饱含深情,再加上恰当的体态语言,那么学生定有如沐春风之感,全都被吸引在教学过程之中而不能自拔。
四、教师设置探究问题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第一,设置的探究问题要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要经由教师的协助辅导能解决且方能解决。
提出“可能发展区”理念的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所谓可能发展区,是界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水平),与经别人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距离,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
我们不妨先来理解维果茨基的这个理论:我们把“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称为实际发展水平,“经别人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称为可能发展水平,在这“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距离”称为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设置的问题应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
例如,本课题组余琼英老师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如果将上面所说的教学目标分解得过于细碎,这些问题可能会因居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如果她不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或者学生不按照这三个探究问题的顺序进行探究,又可能会因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使学生畏难。这两种设置笔者估计都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她在课堂上设置的三个探究问题,是想使探究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在教学中,学生经教师协助辅导后,探究得较好,教学目标完成得较好。
因此,设置的探究问题一定要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要经由教师的协助辅导能解决且方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才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业水平才能得到最好的提高和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转变常规观念,正确判断一节课的优劣。有一种课,教师一提出问题,不需辅导与提示,学生就能准确找到答案,看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可能是设置在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没有多少好处。而另一种课,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协助、点拨、辅导,学生方能获得正确答案,课堂气氛可能没有前者活跃,但可能恰恰是居于学生“可能发展区”的问题,可能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帮助极大。我们要能依据当时的课堂实际,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注意抓大放小,注重“大问题”的探究,设置的问题数量,2-3个较为合适。
何谓“大问题”?此说法相对于语文教学中设置的琐屑的小问题而言。语文教学专家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认为:解决一个问题应在10分钟以上,预计每15—20分钟左右解决一个问题,一节课有45分钟,一节课一般可解决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要简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最后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问题数量设置合适,这有利于保障学生学习探索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探索、交流、碰撞,有利于学生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注意抓大放小,注重“大问题”的探究,设置的问题数量,2-3个较为适合。
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课时时,余老师设置了上面三个探究问题。
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第二课时时,余老师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1.故都不乏万山红遍的明艳,也不乏历代帝都的繁华,为什么作者单单只写清、静、悲凉之景?2.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景物,仿写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
在教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时,余老师设置了三个探究问题: 1.阅读课文,填写表格,整体感悟本演讲辞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找出并欣赏文中含排比的段落。3.对于本节课,你有何收获或疑惑,从下面两小题中,自选一题,续写几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
在教学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时,余老师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1.阅读第2—10段,思考讨论完成表格:这几段按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哪四个场景?2.本新闻在众多反映香港回归的新闻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获奖的原因有哪些?
以上四节课的教学,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内,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都是2—3个,这既是处于学生可能发展区的考虑,也是居于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探究问题的考虑。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一节课往往设置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探索时间不够、教师协助辅导不够、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到位,这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第三,如果教学目标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可分解教学目标,使探究的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几个探究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有梯度地将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的教学目标,使这几个小的教学目标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那么,依据这些小的教学目标设置的探究问题就会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余琼英老师将“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的方法”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的目标也是出于这个考虑。而且,在顺序安排上,她注意让它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当完成了这三个小问题的讨论后,她让学生归纳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主旨的方法时,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由古人的关键细节古人的特征诗词的主旨。至此,“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而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得益于她分解了居于“学生可能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使探究的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而且几个探究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有梯度。
五、学生探究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探究时的指导。
小组讨论的时候,语文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讨论中去,了解学生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难点、讨论的焦点等等。当学生思维出现阻塞时,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技巧,探究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但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导得巧妙,导在学生的难处,导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如果有了教师的巧妙点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将更有效。
六、学生汇报探究结果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一)对学生汇报探究成果的要求要明确,且汇报内容不宜过多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的要求可以用PPT展示,例如推选出汇报人、明确汇报时间、发言声音宏亮、板书字迹工整等等。因为汇报的时间有限,内容太繁杂,无法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汇报的要求越明确,学生操作起来越有实效,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越好。
(二)学生汇报探究成果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要有一个令人愉快的轻松的环境,教师不是课堂的权威、王者,课堂尽可能让给学生。课堂“提供了一个令人愉快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和对别人的关爱,放弃任务和破坏性行为明显减少”。反之,学生更愿意投入课堂,更愿意自主获取知识。
例如本课题组吴道慧老师在2011级高三(2)班的一堂作文评讲课中,将学生分成审题立意、标题、开头结尾、素材论据、书写版面五个大组,让他们收集、讨论全班作文,在各自的板块进行研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课堂上从第一个大组开始顺序汇报,学生组内各有分工,谁主讲,谁补充,谁板书,秩序井然,效果显著。这堂课,她仅插讲了几句话,但是这次作文写作的亮点、不足,全部得以呈现。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课堂学习当中,既是参与者,也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在课堂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融洽,节奏有张有弛,笑声、惊叹声、掌声充盈于耳。
(三)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
汇报权交给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不是部分优秀生的专有舞台,而是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例如轮换小组长和发言人。关注表现积极的学生,更要兼顾其他胆小、内向的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局外人,自己也是参与者。这些学生确实因能力或者条件的限制,不能获得成果,那么指导他们如何学习他人的成果,也是改变学习方式的一个途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全体学生参与,这是汇报成果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七、教师辅助环节的“有道”教学要求
(一)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后教师要有评价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不等于老师就闲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全体学生都应当认真倾听汇报者的汇报,及时给予评价。对探究成果的精彩之处要给予赞同和表扬,但学生合作探究之后获得的成果未必都是正确和完善的。学生汇报过程中必然会最大限度暴露出学习中的疏漏和疑难问题,这时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或者指导学生给予汇报者以纠正。这种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正确高效地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所以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面,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语文教师如果拥有渊博的知识,具备良好的朗读、语言表达、写作等能力,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进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余琼英老师在讲授《故都的秋》时,要求学生选取文中故都的秋的典型景物,仿写《天净沙·秋思》,在学生汇报完各自的答案后,她出示了自己所写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也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本文是曲靖市2014年“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课题组论文,[课题编号:QJ13061]。)
参考文献:
[1]吴泽玲。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