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1243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一篇】

“师德”,对于老师来说,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因为这是日前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那么,究竟具备怎样的“师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呢?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来谈一谈。

二,师德的修养还应体现对学生家长的尊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式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对家长的尊重,引导家长共同参与教育孩子,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会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很积极地作用。

为了做好与家长对孩子的共同教育,他才去的措施是定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除此外,我利用校讯通的便利,几乎每天都会对个别学生的表现向家长提出建议或给予评价,当然家长也会回个信息,说一说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这使得我对学生们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我更好地开展下面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家长的队伍是庞大的,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有很高的知识水平,甚至高于老师,这时老师就不妨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建议,会对改进自己的工作起到积极地作用。

三,爱岗敬业,乐教勤业,这无疑是师德修养的重中之重。试想,一个老师不喜欢这份工作,不愿意做老师,那他就不会乐意主动地备课,上课,整天一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懈怠状态,想必他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把爱洒向学生。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史清贫而艰辛的,但只要把心态摆正,从心里真正的喜欢这份职业,就会投入百分百的经历去完成,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这些单调的工作看成是在展示自己的才能。为了教育好学生,对得起这份神圣的工作,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收获桃李满天下的芬芳......

言而总之,让我们用爱心诠释师德的真谛,用行动引导孩子的成长,让我们坚信教师的明天会更好......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二篇】

国教育正从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只有具备一定有关提高学生对待钢琴学习的.爱好兴趣,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的素质,学生学习钢琴才能健康进行,才能真正提高艺术素质.

作者:曲岩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素质钢琴教育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三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教师的思想导向怎样,政治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界对教师素质这一概念的界定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争取能够对这个概念做出一个科学的界定。素质就是根据人先天的禀赋为基础,教师的素质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示范性。

由于教师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德才兼备,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主要的特点。

2.全面性。

教育界强调的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素质结构全面,既应该具备从事学科教学的能力,也应该具有全面育人的能力。

3.创造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能够研究教育科学,而且还要勤奋认真,具有创新精神,善于科学地、艺术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性是教师素质的根本特征。

一所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态度。

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品格行为和工作态度。良好的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成功的保证。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倾注教师的全部心血,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教师在完成这项工作时的付出和所获得的报酬往往是不相等的。这就必须依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应该树立起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把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师特别要改变以分数、成绩或听话与否来划分学生好坏的简单化的学生观,并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工作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和核心的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2.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深的理解与认识。

教师对专业知识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还应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科学成果和发展趋势,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使自己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了解掌握各类信息,充实自己的知识。

3.注重言行举止。

查字典本站()。

美育是塑造良好个性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它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师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会感染、影响学生,教师在学生眼中是最美好形象的化身和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要整洁、大方、得体,举止文明、稳重、端庄,从而培养学生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注意学习审美知识,学会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发现美,充分发挥美学对于学生品格的陶冶作用。

4.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处理教育情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转化教育矛盾冲突,迅速做出教育行为;同时,教师要成为沟通家庭、学校、社会的桥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5.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做到:热爱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热爱教育事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客观现实;自强自爱,具有乐观的心态;具有团队精神,和同事能够团结协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加强个人修养,适应社会的发展;正确对待挫折,心理适应能力强。只有具备这样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外延较宽、能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道德内蕴丰富的人才。

以上教师素质结构的构建成功,最终表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技艺精良、品质优秀、兴趣广泛、意志顽强、毅力坚韧;独立健全的人格,观点不偏颇,处事不偏激,善知是非,善解人意;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有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胸怀,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有工作激情和执著的追求。

三、小结。

提高教师素质,从内容到方法,既有宏观问题,又有微观问题,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实践问题。因此,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本地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建设计划,做到校有计划、分批培训、逐年落实。

总之,素质教育呼唤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四篇】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导演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

”核舟“。

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一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导演的角色在这里就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如《陈毅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必须认真地研读好课文。

二、舵手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

”愚公移山精神“。

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记者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

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

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四、主持人、裁判员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还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

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评论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

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这也是遵循教学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由本站会员分享,,出处!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五篇】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就幼儿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阐述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培养,以及培养这些能力老师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并且就幼儿德育教育中,如何使幼儿免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见解。

幼儿教育历经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教材改革以及教育观念更新以后,今天着力于教育指导行为的研究与改变,旨在探索和建立与教育整体改革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指导策略。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教育策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发生巨变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把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原则的形式强加给儿童,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诚然,我们传统道德中有优良的精华,但现在更重要的事不仅仅是继承这个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注入新的`道德内涵。德育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那就是:怎样是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包蕴着新道德观念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观念,才能反映出我们教学者的理念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教育是相适应的。然而,事实证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孩子在道德认识上完全混淆,误认为金钱就是一切。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得不使我们教育者去思考怎样使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包蕴着新道德观念的各种能力。

当今的责任教育,它不同于传统的德育教育,“道德教育告诉你孩子应该怎么做”,而责任教育则是进一步告诉孩子你必须怎么做。我们平时经常用这样一个词儿,叫做“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说明了,责任的显著特点正在于它的不可推卸性。责任教育就是要明确告诉孩子,体贴帮助别人,不时可做可不做的,而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你没有尽到一份应尽的责任,那就是自己的一种缺憾,一种带根本性质不足,一种人格的失落。那么怎么来培养幼儿学会体贴关心别人,而别人又是谁?我们要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们教育者不应只是言者。而且还应是行者,要求孩子有责任心,自己首先要走在头里,那种动嘴不动手的责任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此外,我们可以运用幼儿园里的各项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如访问敬老院,“为灾区人民募捐”,“为集体服务”等。

古人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先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一砖一石”的行动,垒筑起“善良感情”的高楼大厦。通过一件件小事,是孩子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为他人尽责任。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在行为上也就自觉了。事物的发展,在于新旧事物更替和求新的过程,如果一味沿袭传统事物,则发展必将缓慢,幼儿德育也是这样。我们教育者有责任去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德育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六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把传承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教育中,《三字经》对新时期德育教育和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对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扼要,是以中国历史为素材,植根于传统文化,强调教育以“德”为先,学贵在恒和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讲述教育与学习重要性的教育论著。同时也是我国代古一部传统的儿童启蒙识字教育课本。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正所谓:“首识字,其次之”。更何况章太炎先生早就在高声呐喊“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的确,前人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花上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学会了《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中2400多个汉字。而现在的小学教育用六、七年的时间也才学多个汉字。两相对比,令人咋舌。

三、在现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德育教育也成为现行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很多学校也把传承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文化作为新时期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三字经》中说:“首孝悌,次见闻”,可见在传统的教育中,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一个人首先得要有“孝悌”,即德”。又如“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是强调一个人只有有了高尚德行,然后才去学习知识。这说明了德育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在现代教育中虽然也讲德育,但学生的思想品德实在让人有点担心。有人说;“现在的教育是‘缺德’教育”,的确现在的学生面对开放、多变、复杂的社会环境,急功近利,一生追求的是金钱和权势,至于做人之道却无从说起。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讲得很实在,他说“小学生最可爱”,有礼貌,尊敬他人,体贴父母,热爱劳动……,能按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已。等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就没有社会公德,不会因为父母幸苦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为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穿名牌……,正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很值得我们思考:《三字经》这样一部以儒家思想为立足点的教育著作,强调教育以“德行”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四、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先贤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使我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屹立不倒。但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就逐渐从教育中淡出,一些有志之士为了振救中国,于是就打倒“孔家店”推从洋学。这可以理解,在当时封闭、落后的旧中国的确需要一些新的东西,但这不能说我们传统的文化就阻碍了国家的进步,该“打”吧?其实,我们只要一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这不是“孔家店”的错,是一些理学家(朱熹为代表)和学者们对他的错误理解,甚至不了解。举个例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人就简单的解释为:“在父母过逝后三年都没有改变他们的行为原则,就是孝子。”试想,如就果父母是大奸大恶之人,也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真是这样,孔子的确该“打”,我们还称他为“圣人”吗?所以这也值得我们去思考,现在的学生甚至连教师能说着流利的外语,操作熟练的电脑……,但对《三字经》、《论语》、《大学》、《易经》等传统文化却一无所知。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所以,让学生学习《三字经》等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迫切而必要的,它不是复古,而是在传承和挖掘中国文化的宝藏。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七篇】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实效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学科研不断向前发展,使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学习动机、创新教学和教师的指导地位三方面阐述教学实效。在英语教学中,这些理论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动机实效创新指导者。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费时多,耗资大,收效低”已经是不争的事迹。随着“减负”的呼声不断高涨,“减负不减质量”的口号也横空出世,应时而生。在人们的定势思维中,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不能回避、必须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惟有走科学兴教之路。必须探索出一条切合学生实际的、具有实效的科学教学法。必须挖掘“实”的内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停留在脱离具体实践的表面文章上。

笔者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多年,也了解一些专家的教学法。它们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的正确理论。但是,科学教学理论决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而与世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正确的思想体系。

《周礼考工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橘c而北为枳.“意思是说,橘树移植到了淮河以北的地区之后,就退化成了枳树,再也结不出美味的橘果了。也就是说,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土培养同一果物,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了。同样,我们国家幅员广阔,学生个体差异大,各地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不同,仅用几套教法做指导,无异于“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北京的优秀教师用他的教法于广西乡下农村学校就不见得奏效。

以下几点是研究英语课堂实效理论依据,笔者进行如下探讨:

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动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事感兴趣,归根到底就是他有某一种动机。这种动机推动他不断去钻研和探究,充分发挥他的智慧潜力,直至成功。

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矛盾的性质是由事物的主要方面的内因决定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教与学中,教就是矛盾主要方面;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必须着重研究“教”,取得教的实效,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在我县的历次教学赛教课中,英语教师表现比较出色,英语教师往往以高分取胜,其他学科老师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有一位物理老师说得好:“英语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会话交流多,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不断用‘verygood,welldone,ok,cheers’等予以鼓励,全班掌声雷动,课堂双向活动显得很活跃,哪个评委不打高分?我们物理科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课堂显得沉闷,所以在赛教课中很难拿高分。”实际上,英语是一门比较薄弱的学科。究其原因:这些老师在不断作秀,得到评委追捧,后来被其他老师复制,广泛流传。因为他们没有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流于形式,只讲浅层知识,往往选择简单的会话课,再通过几次预演,力图表面的效应,不求实际效果,以博得评委的赞扬。所以学生对很多知识点还是迷惑不解,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英过心理学家cakebgattegno曾说过:“tellmeandiforget,teach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learn.”这些作秀只能是“tellme”和“teachme”,所以学生就“forget”和“remember”。我们学生最终还没有学会(learn)。

仅列出以下几种学习外语的动机及成因:

外部动机内部。

动机。

实用动机综合动机。

1.学生对目标。

语的态度。

2.家长的态度。

3.同伴的态度。

4.教师的态度。

5.实践经验。

6.考试、升学。

7.找到工作。

8.社会要求1.对目标。

语国家。

文化的。

追求。

2.渴望融。

入目标。

语国家。

的社会1.教室。

环境。

2.教学。

方法。

3.教师。

标短期目标长远目标。

就外部动机而言,教师要认真研究哪些是学生原来没有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产生一种学习动机。内部动机主要与教师、教室的内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态度有关。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对这种动机的形成是何等重要。只有明确学习动机,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智慧的潜力。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创新教学。

现行的英语教材有多种版本,有人教版、外研版、上海版等,有些版本有分农村版和城市版。与上个实际末相比,教材编排与学习重点已经有不少差异。以前学生英语语音拼读、拼写能力比现在的学生强,但口头表达能力比不上现在的学生。原因是当时的教材把语音教学放到重要的位置,中考语音就占了5分以上。而现在的教材对语音没有做很多的要求,中考也没有出现语音考察题目,老师也没有教学生很多的语音和拼写规则。很多学生苦于没有记住英语单词或者不会读而最后放弃了英语学习。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探索创新教学。小学四到六年级都开设英语,所以刚进中学,在七年级,简单的英语一般学生都会,到八年级、九年级,两极分化就拉大了。因为不少学生小学三年的老本吃光了。一些英语老师对初级的.英语教材理解不够,或者说,英语教材误导了一些老师。如:t:what’sthis?s:it’sabook?t:howdoyouspellit?s:b-o-o-kbook.起点课文都有类似的会话。一些老师误认为这也是词汇教学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拼读记忆方法没有揭示出单词中的音、意和结构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缺乏科学性,老师一味这样教学生,学生很难以用这种乏味的方法去学会单词。八年级出现了telecommunications一词,如果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学习的效度就太低,更谈不上在一节课中要质量。本学期笔者对我校八年级的45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请看下表:

45。

问题是百分比否百分比。

1.学好英语很重要41人人。

2.我对英语很感兴趣16人人。

3.我每天用两个小时或者。

更多时间学习英语11人人。

4.我常得到老师的关注13人人。

5.基本懂得拼读单词20人人。

6.基本懂得拼写所学过单词5人人。

从表中看出,学生单词拼写能力很低。急待老师用高效的科学方法去传授。没有词汇量做基础,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教师可以从英语的词汇学中构词法、词源学出处来源等方面下工夫。有时三言两语就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举决非“超纲”和“蛇足”。例如,课本、教材对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变化常这样叙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与名词单数变成复数的变化规则相同,即以s、ch、sh、x等结尾的词后面要加es.因为课文里一直都这样说的,老师也这样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背下来,学生不懂这规则中的联系,自然就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老师这么说:“s、ch、sh、x发/s/音或近似/s/音,如果以这些结尾的单词只加s,就无法读出音来,也无法区别出动词是否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是否是单还是复数形式。只有加了es后,es发/iz/,才能区别出来。切记:‘以s、ch、sh、x等发‘丝’音结尾的单词后面要加es’”。这样学生就知其然,易于记忆。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所科学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八年级学习现在进行时,教材、教参书只提其概念、运用场合和它的构成:“be动词ing”或者“be现在分词”形式。如果老师按书本这样讲解应付,没有任何创新发挥,从学生做完形填空题时就常看到以下类似情况:

working(work)arework(work)now.

youworking(work)now?----yes,iam.

以上错误皆源于现在进行时构成的真正含义。笔者归纳总结为:现在进行时由“be现在分词(动词ing)”构成,be是助动词,而不是联系动词,它是am,is,are的原形,是随着主语的改化而变化。既然它是助动词,它可以帮助句子中的行为动词构成否定和疑问。现在分词是非谓语动词的一种,不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必须和助动词be构成现在进行时代。否定和疑问形式只涉及到be的变化,现在分词不变。以be开头的一般疑问句,简略回答也用be.通过这样阐述,学生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效果就迥然不同。当然教师不必要讲授语言理论或语法系统的难懂的名词术语,但是有必要讲授如何运作的重要概念。

四川四南师范大学张正东教授从全国大多数学生功能在农村这样的实际出发,主张拼读入门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实践中认为这是非常适合我们农村的英语教学。现在的教学法流派纷呈,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善于取其所长,服务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主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

有关专家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在校的大学生的一半时间用于学专业知识;另一半为英语学习时间。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大学生已经花一半时间专攻英语,足见英语学习难度之大。从上表看出,八年级学生只有的学生每天用了两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以上时间学习英语。从时间分配上看,还远远不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如何利用零碎的课余时间学习,传授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靠“学得(languagelearning)”,而不是“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学得是第一位,主要原因是中国缺乏学习语言的真实环境,即便是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也是主要通过学得学会语言知识和掌握到技能。习得也是获得语言知识的一个途径,但始终属于第二位。所以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很好钻研课堂教法和指导学生学法。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英语才能有实际效果。

三.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的指导者。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堂学习效果好坏,主要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传授的艺术和所扮演的角色。在“持证上岗”是今天,专业水平就勿须赘言。那么,教师更应该是研究型的指导者。

不同的课堂设计,必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比如,听力课、语言交际活动课叫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就不宜了。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学生通过听来获得信息,然后做出判断。如果学生事先都知道了信息,就丢去考察听力的作用了。这类课应在课后加强巩固。复习课和阅读理解课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要求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养成课前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老师讲评时,不懂之处要求他们会特别注意,这样,他们会记得更牢,效果必定更佳。另一方面,给学生先动手,老师才容易找出他们易犯的毛病。笔者给八年纪布置1篇书面表达的作业,标题为“myfamily”.竟有一学生写“mymotherisawoman”这样的句子。如果老师给一范文给他们模仿,他们虽然没有犯类似的毛病,老师可能也没有想到这样的错误,但有一点是不利于他们自由发挥。指出了他们的错误后,类似的毛病就少了。

在教学中的课堂中,要让学生学得有意思而生动活泼,教师必须保证学习要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要有挑战性,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思考、做出判断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机械性的操练虽然对掌握基础句型有帮助,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操练无聊而无意义,更无法帮助学生掌握交际能力,要把他们减少到最低限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大部分时间的一堂课由教师包办不感兴趣,教师适当安排他们结对操练或者分组活动,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标语;或者把传统的课堂活动变些花样,听写课变成填字游戏,阅读课可改编为会话活动课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课堂效果在很到程度上主决于教师指导的定位。

主要参考文献:龚亚夫,.1《正确理解交际教学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晓东,.9〈〈英语课堂动力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八篇】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课教学,可以为学生阅读文本创设一个诱人的学习情境,可以真实地再现场景,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马东升作者单位:鲁山县第十三中学,河南,鲁山,4673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63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用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九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也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的自我发展,应该与时俱进、刻不容缓.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应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尤其是反思能力,即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育者,同时也应是一个反思者.当前部分农村中学教师反思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这对新课改的实施非常不利.保持和提高农村中学教师参与新课改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居平作者单位:冀州市徐庄乡中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45关键词: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第十篇】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小学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如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入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就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上掉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为学生今年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效益不高等等。

为此,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toknow”,“learningtodo”,“learningtolivetogether”,“learningto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对主体性理论的认识。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儿童,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应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在英语课教学这一主渠道,促学生主体性发展。

三、教学实践的途径与策略。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

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它占1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2.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当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错用语句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相、录音、计算机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变化,勤鼓励”。即,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且做到易精易小,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且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接近,为学生搭好学会的台阶,感受会学的乐趣。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易多变化,做到教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真正成其为主体活动。

3.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a.呈现活动;b.练习活动;c.交际活动。每一类英语活动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要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

(2)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可锻炼,可自我展示。

(3)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从培养交际意识到交际能力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

按照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般过程,可将学习活动分解为理解--操练--表达三部分。教师教学中要抓住教材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恰当地选择教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时要兼顾以下几点:

(1)情景中引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

(2)操练时要从视听入手,处理好仿说、替换、复用的关系,做到逐层递进。

(3)语言表达设法在情景中进行,激起学生表达情绪,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话题,表达思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32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