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实用2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06057

【导言】此例“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实用2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1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症状;影响;成因;策略

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社会和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认知的冲突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疲惫、沮丧、焦躁状态,对工作任务产生厌倦和抵触。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失眠、吃不下饭、呕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倦怠直接反映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缺乏进取心,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领工资。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1.教学效果下降

教师的身心倦怠,对学生的教育能力会无形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人际关系紧张

情绪上充满忧郁和攻击性,人际关系变得疏离,矛盾增多。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来对待学生,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

3.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成自身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轻则消极态度和恶劣情绪明显,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甚至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

一般来说,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引起其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抵触情绪,导致拒绝的消极心理发生。

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教师的精神压力

独生子女与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中,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节假日和晚上加班产生的寂寞感,身心投入量与教学成绩不成正比使不少教师苦不堪言。

3.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

目前的基础教育,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学生的分数成为评价教师的相当重要的指标,而至于学生良知的养育、人格的熏陶、责任感的培养等软性指标,则很难进入教师的评价系统。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与高考现实的矛盾差异、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家长的客观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的矛盾差异等等,在短期内是无法调和的。这往往会给教师的心灵造成深重的伤害。

4.教育环境的暗示作用

教师职业的传统观念,诸如蜡烛精神、春蚕精神等,都以牺牲为其本质要素,这样的观念只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暗示作用,让教师感觉职业的无奈。

5.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

四、预防和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教师倦怠的结果,对教学工作会产生消极影响。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感叹,“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觉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为学生是第一受害者,社会是最终受害者。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并不是一生中只发生一次的现象,“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学着识别自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产生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恢复平衡,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职业倦怠,正确认识倦怠的各种症状,以便及早解决问题。

2.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职业倦怠来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等方面。作为教师本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较强自信和耐压能力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另外,应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3.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教师应充分了解自己事业的限制性,应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人,不要因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大而产生理想的幻灭。教师自身有优缺点,学生是受教育者,自然也有优缺点。教师要多看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4.丰富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放松是让身体或精神由紧张转向松弛的过程,一旦出现焦虑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休假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或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等,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5.投入社会,广交朋友,寻求社会支持

当教师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亲友或知心朋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以便对压力的情境进行重新审视,适当对一些消极情感进行发泄,情况严重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心理援助。

6.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的纪律问题是造成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加强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

7.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应当更新评价机制

社会、学校在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有必要对教师予以理解和关怀,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把教师作为关怀的主体予以高度关注,而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升学而存在的客体。只有使教师保持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

总之,教师的工作烦琐、细腻,要想征服压力,就要加强自身素质,挖掘出自身潜能,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让自己的生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耀光芒。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木厂小学)

教师职业倦怠2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摘要: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专注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足度也随之降低。

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有的教师终身乐教不倦怠;有的教师则多次产生职业倦怠,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主观心理因素。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熄灭了教师的激情,使教师产生了职业冷漠感,导致拒绝感和平淡感等消极心理发生。随着角色的多重化,使富于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有些教师以“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导致了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教学过程的单一重复,缺乏新意,从而钝化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另外,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和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解的教师,也轻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主体性又叫主动性或自觉性,主要是指主体在和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主要靠教师主体解放自我、调适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主体性应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教师职业倦怠的主体性应对。

一、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它既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又是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有关学者这样比喻教师的“职业认同”摘要:三个建筑工人在造房子,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摘要:我在造房子;第二个人回答摘要:我在挣钱;第三个人回答摘要:我在建造最漂亮的建筑。和之类似,教师也一样,有人只看到了工作本身,觉得自己就在做教师;有人把教师看作一种谋生手段,为了挣钱;还有人把教师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第三种才是从内心里对工作的认同,看到了工作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教师,通过职业体现生命的价值,这类教师在教育中实现了自我,在其内心,教育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很有意义的事情。教师职业倦怠的克服和幸福感的激活正是依靠这种坚实的职业认同,建构这一职业认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的教学欲望,即教师能把教学视为自己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升华。

二、在创新中享受工作的乐趣

闻名教育家魏书生一生耕耘在三尺讲台,天天如新,从无厌倦更无放弃。他对教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件事儿有一百种方法去做”,要求教师们培养自身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强化探索和创新的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在创造中享受工作的乐趣。所以,身为教师,一旦从教就要心无旁骛,要深入探究业务,争取在某个领域不断创新,在某个层面不断发现,真正吃透搞精,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就会成为行业内专家。在创新过程中,那些柳暗花明的惊喜,那些大功告成后的快乐,时刻丰富着生活的含义,提升着生命的品质。

三、努力创造自我

失去自我的工作轻易让人产生厌倦感。因此我们在培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自我,比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育模式、探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等,这样就会大大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和魅力感。对于教师职业,除了谋生的手段之外,还可以加上教学中游戏价值、情感价值、回归价值(在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使自己回归童年、回归学生时代,永葆童心)等。也可以采取价值提升法,将职业提升为事业,甚至为科学。当职业成为一个人探究的对象时,就会产生无穷的乐趣,其自我人生价值会大大提高。

四、树立新的教师幸福观

教师的幸福感来自教学,来自师生共同成长。同是一个教学内容,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带来两种不同的效果摘要:一个在应付上课,一个在享受上课。其实上课是一个高峰体验,一个只知道上课的教师是心得不到职业幸福感的,他们时常为了寻求结果而焦虑、痛苦、烦恼,最终导致职业倦怠。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教师,生命是完全打开的,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他和学生一起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全然进入、彻底敞开、高峰体验、享受过程、率性而为”等有关生命的学问和修养,是教师进入职业幸福感的必由之路。享受教学,享受童心,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

五、善于肯定自己并赏识他人

学生需要教师的表扬,教师当然也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假如总是将希望寄托在领导和同事身上不现实,要学会自己肯定自己、奖励自己。如自己对某一节课感觉良好时,就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奖品。要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就是要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多关注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肯定有内外两种摘要:外在的肯定包括同事、朋友、领导、社会等的肯定,这是有限而短暂的,因而是浅层的;内在的肯定即自我肯定,是一种持久而强劲的肯定,是人的生命永不枯竭的动力,因此它是一种根本生命元素。

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要赏识他人。一个轻易妒忌、心胸狭窄的心灵是不会快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善于为自己戴上赏识的“眼镜”。例如,在听公开课时,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学习”一档摘要:学习教态、学习教法、学习语言等。哪怕看到上课的教师出现错误,也要带着感激的态度摘要:感谢他为我提出了可贵的警示和提醒。为他人喝彩,这体现了一种聪明——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六、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暗示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心理学探究表明摘要:积极的暗示能增进和改善人心理、行为及机体的生理功能,帮助个体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教师在工作中,难免和领导、同事以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们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艾自怨、退缩、逃避或走向极端,陷入倦怠。这时可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试着想一些好的事情,消除消极的想法,对任何人和事都不要说“我不行”或“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等;还要进行情绪控制的熟悉调节,如“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等。这些暗示可以使教师由急躁、抱怨、退缩变得情绪稳定、有条不紊,恢复自信,成为一个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布满激情的人,从而远离倦怠。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80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