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说课稿【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迟到》说课稿【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迟到》说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材

《迟到》是1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文章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出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和感受。散文是写父爱的,但文中写父亲的笔墨并不多,十分简炼,突出一个“严”字,三个“很严,很严,很严”,强调了这一点。叙“我”赖床,写“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父亲严得似很无情。接着写父亲打“我”,逼“我”上学,真是又严又狠。后来父亲又送花夹袄、铜板给我,也很简单,没有笑容,没有安慰的话。可是细细品读,却能品出父爱。父爱无言,父爱如山。

二、说学情

本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班,经过一个月与孩子们的接触,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有了预习课文的习惯,知道一定的读书方法,比如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学习课文等。很多同学乐于学习,对学习比较感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大多数学生不会很好地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不会进行自主的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说目标

针对教材情况和学生的目前状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我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特意加入了学法指导,这样,目标的设计上既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然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在对父亲严厉而又深沉的爱的'理解上,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父亲打我的原因。

四、说教法

1、通过有层次、有重点、有个性的朗读训练,实现在读中理解父亲狠狠打“我”和“到学校为“我”送东西的用意,感悟父亲严和疼都是爱。

2、通过静思、讨论的过程,在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交流碰撞中使学生对父亲狠狠打我是为我好,是爱我这样的思想感情经历层层深入的变化。

3、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不应该繁杂,应该找出一处或两处最能折射全文的语段,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本课中,我抓住两个重点段进行教学:父亲打“我”与父亲为“我”送衣送钱的部分。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爱。

4、运用语言激励,创设氛围,把学生再一次带入情境,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展开联想,情感进一步深入。于是,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一下几个情境:①“我挨打了!”假如你就是小海音,你心里会怎么想; ②小海音去上学后,父亲心理会想些什么?③父亲为海音送衣与钱时,有过几个无声的动作,你听到父亲在说什么?④看到父亲担忧疼爱的神情,听到父亲发自内心的声音,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又会说些什么呢?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为了情感的升华、为对爱的领悟作铺垫。

5、引入搜集的资料,丰富课本的内容。我在流程设计的第四部分,加入了《父亲的花儿落了》文章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再一次感受这件事对林海音的影响很大,并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的教育,激发阅读期待,升华情感。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课内外、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大语文观。

《迟到》说课稿【第二篇】

一、说教材

《迟到》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面对错误”中的1篇讲读课,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海音。本文通过记叙了作者在父亲的管教下,改正了上学迟到的毛病这件童年往事,表现了作者知错能改的精神以及父亲对作者严厉而深沉的爱,本文是进行阅读能力训练和知识积累的好材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的指导,我设置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互助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父亲严厉而深沉的爱,学习作者知错能改的品质。

根据教学目标和新课标 ,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把学习作者知错能改的品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培养互助学习能力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十分有限,但他们积极乐观,渴望学习正直、善良、坚毅的品格,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教学的建议,语文课堂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将主要以提问启发为主,同时辅以朗读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等方法。

课文的教授,我将通过提出极具启发性的问题来进行,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体。朗读对小学语文非常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像《迟到》这样1篇极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讨论法主要用于小组之间互相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四、说学法

《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老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因此,这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读自悟等方法,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把课文分为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会课文前两段的基础上进行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体验。因此,我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我首先会让学生复述上节课所教的内容,引民全班同学的回忆和思考,扼要地复述出旧知识后,进而提出与此有关的新知识,这样做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巩固了旧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我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有没有赖床或迟到的经历,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将会争先恐后地回答。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新课标很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首先会让全班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环节: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课文内容,并且告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样一个思维观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将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和适当的补充,并且把问题反馈给学生。

首先我会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并说说“在下雨天的早晨我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我通过让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全班合作给予纠正的`方法得出。

我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我心想: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接着我将追问“爸爸见我不愿起床后,是怎么对我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将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会到爸爸气极了,抄起鸡毛掸子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

在学生了解了以上两个问题后,我以“我来到学校后,发生了什么事?我当时的心情如何?之后的我有什么改变?”一系列问题为引,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最后让学生明白爸来学校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我当时的心情充满感激,心想虽然爸爸打我的时候毫不留情,但他还是很关心我的,之后的我就再也没迟到了。

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分组讨论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环节: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分析完课文后,我将创设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将如何学习作者知错能改的品质以及体会父亲严厉而深沉的爱。这样做,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幅微型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的板书一方面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迟到》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

《迟到》是北师大版小语九册七单元中的1篇主题课文。这是1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文章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出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散文是写父爱的,父爱既严厉又慈爱。但文中写父亲的笔墨并不多,突出一个“严”字。叙述“我”赖床,写“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父亲严得似乎很无情。接着写父亲打“我”,逼“我”上学,打得真是又严又狠。后来写父亲又到学校送花夹袄、铜板给我,也很简单,没有笑容,没有安慰的话。可是细细品读,就能感受到那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父亲的爱有时是严厉的,有时又是一种深深的疼爱。正因为作者对这份爱的理解,所以才会改掉迟到的习惯,才会有了精彩的人生。

二、说目标

本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恐惧、狼狈、耻笑等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3、学会质疑。

第二课时目标:

1、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2、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角度的阅读和思考,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体会严即是爱。

现在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法及教学过程:

三、说教法

本课时我结合教材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形式穿插于整个教学之中。主要教法有:

1、词句品悟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多角度理解思考,在读中理解父亲狠狠打“我”和到学校为“我”送东西的用意,感悟父亲严和疼都是爱。

2、媒体辅助法:运用多媒体PPT课件,创设氛围,增加信息,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通过静思、讨论的过程,在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交流碰撞中使学生对父亲狠狠打我是为打掉我的坏习惯,是爱我这样的思想情感经历层层深入地变化。

四、说学法

经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大多数学生能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等)进行自主阅读,能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有了质疑的欲望。有了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

因此,本课学生在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学习理解文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基本了解。现在,谁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文本。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请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2、抽生读:我的父亲很疼爱,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

3、出示句子:我的父亲很疼爱,但是他管教我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

4、比较两个句子,感受表达情感的不同。

5、感情朗读。

6、你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吗?板书:“疼、严”

7、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一)体会父爱的严厉

1、我是怎样犯下错误的?读2—3自然段,勾画出写我犯的错及犯错原因的词句。

2、全班交流,师引导小结。

3、面对错误,我又是怎样的态度?找出写我对待错误态度的词句来。

4、交流答案,进行品读和理解。

5、父亲怎样管教我的?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严,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出表现父亲很严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1)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父亲的严?(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方面去理解)

a、生说

b、指导看图

2)谁能把父亲的严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a、试读——指名读——评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小结:父亲的一个眼神,一番训斥,让我们感觉到他对我的管教板书:“很严”

3、当我被父亲从床头打到床尾,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号哭,我躲避,你能把作者这种被挨打的感受,感情读出来吗?

a、个别读

b、齐读

小结:正因为如此,我会说,父亲对我的管教,很严很严。

刚才我们通过读感觉到父亲的严,难道父亲一点都不爱我吗?

(二)、体会父亲的爱

1、请同学们闭眼想想,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想想早上发生的那一幕:我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身上留下一条条鼓起的鞭痕,接着自己又像一只狼狈的小狗一样到了学校,。课上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没做好?今天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的道别了吗?……”请同学们睁下眼睛,听了老师的话,你想到了什么事?心情会怎样?

2、指名说:(伤心、难过、委屈、愧疚)

3、正在这时候,爸爸那瘦高的身影出现了,爸爸来学校做什么?

4、父亲为什么在如此狠心地打我之后,又来给我送东西?

5、引读:爸说了什么?那又做了什么?

6、想象说话:

a、爸爸,什么也没有说,拿出花夹袄,看着我穿上,从他的眼神和动作中,我知道:他多么想对我说:“ ”

b、然而,爸爸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两个铜板,递给我,从他的眼睛和动作中,我感到:他多么想对我说:“ ”。

过渡:

这,就是很疼我的父亲,当她听到我痛苦地哭号,看到我身上红肿后的伤痕,他哪里放得下心呢?鞭藤打在我的身上,疼在爸爸的心头,他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站在我面前,却什么话也没有说

c、我穿上花夹袄,拿着两个铜板,望着父亲,我多么想对父亲说:“ ”

然而,他们什么也没有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7、再读18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我”经历了了件事后,后来怎样了?

2、齐读最后一段。

3、我有如此大的变化,除了受父亲影响,还有什么原因呢?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正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爱中的“疼和严”,才从迟到变成了早到。其实,改变的又何止是上学到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

2、出示交流林海音的有关资料。

3、小结,没有当年父亲这样的“疼和严”,就没有林海音今天的成就。多少年后,她再次回忆起到这件事,现次回忆起她的父亲,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写下了这段话。

齐读第一自然段。

当父亲远离林海音而去,当她已年过古稀,对到这件事仍念念不忘

4、齐读林海音的话。

5、读了这篇文章,你能用一句话来谈谈你的感受吗?

四、作业

读了本文,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

《迟到》说课稿【第四篇】

一、说教材:

《迟到》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第8课。这是1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出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课文共16自然段,可分五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交代父亲既疼“我”,又对“我”管教很严。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我”有赖床、上学常迟到的坏习惯,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了铺垫。第三部分(3至12 自然段)详细叙述“我”赖床不想上学而遭到父亲痛打一事。第四部分(13至15自然段)写父亲在“我”挨打后来到学校看“我”,为“我”送衣服,并给“我”两块钱。第五部分(16自然段)写“我”从此改掉了迟到的坏习惯,变成一个早起、勤奋的学生。

文中的第三、四部分值得品味,重点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发怒打了“我”;二是父亲到学校给“我”送衣服、送钱。这两件事很鲜明地刻画了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因为父亲的爱,也因为作者对这份爱的理解,所以才会改掉迟到的习惯,才会有了将来的所为。

根据上述课文特点,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3、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说设计思想:

(一)注重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有机结合。

《迟到》是第三单元中的1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导读明确指出:“学习本单元课文,认真品味有关词句,体会中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我紧扣这一目标,适时引导学生品读体现父亲严爱与疼爱的词句,从中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引导学生品读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a)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质疑是“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前提条件。年段目标提出“继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以及高语组的小课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策略研究”,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1、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质疑问难。如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是本文的中心句。通过品读这一句,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既疼“我”又对“我”管教很严的父亲。我因势利导,问:“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我相信我的这一“石”定会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这句话一定问:“父亲是怎么疼我的?”“父亲是怎样严厉管教我的?”“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父亲到底有多严?”等等。

2、引导学生抓住难点质疑问难。通过对第三部分的学习,学生都明白“我”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可到第五部分时,父亲又到学校给“我”送衣服送钱,爸爸的这一举动肯定会在学生心中打下大大的问号。针对这点,我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不解。

(三)透过重点词句品味,引导学生读进去,体会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在设计中,紧抓表现父亲生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方面的字眼,还有“竟”和“居然”两处句子和相关段落进行品味,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住重点词。帮助学生逐步感受父亲的严厉,为后面体会“严中有爱”作铺垫。

(四)注重朗读指导,体现语文特色。

以读为本为学生真实创设了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在设计中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而且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突破难点的细读,升华情感的引读,以读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到了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体,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

(五)阅读中要注重评价。

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独特个性体验的评价,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不仅要有语言性的评价,还要有非语言性的评价。因而在设计中我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相关的预设评价,不仅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而且想以此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六)注重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不是框定一个僵化的路线,而是以人为本,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进行穿插变化。这集中体现在研读课文的第3至10自然段中具体体现父亲严厉那几句话的教学设计上。

23 207441
");
单篇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该篇文章

限时特价:8.88 元/篇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包月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站内所有文章不限量复制

限时特价:15.9 元/月原价:100元

微信支付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复制和下载权限相互独立,并不通用) 还有问题,再加客服QQ。 在线时间:星期一至五 8:30~12:30 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