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自动化技术论文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6052

发表时间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自动化技术论文精选5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自动化技术论文【第一篇】

1、机械工程简介

机械自动化是指在无人干预的状态下,设备装置根据预先制定的指令或者工序自动完成操作或者控制的全过程,机械自动化即通过控制设备或装置来实现对过程的制动化控制。机械工程是指通过提升设备来进行机械工程的建设,而在生产中,机械设备是必需的工具,包括粉碎设备、搬运机械及交通运输机械等。当前,在机械工程工作中,机械设备根据不同的制造方法与原理,包括不同的机械工程内容,也就是节能工程及其相互衔接的分支系统,比如机械应用与维护系统、机械制造系统和设计系统等。工程系统间的交叉重叠,可大幅提高技术融合的效果,也能够保证生产作业逐步迈向高层次。而在机械工程建设中,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预设指令及程序,完成机械操作及控制的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可提高运行效益,并提高工程系统间的控制水平。在未来的机械工程发展中,自动化技术将贯穿于工程中,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机械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发展

从整体上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在这一发展历程中,自动化技术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在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其理念逐步渗透到机械工程中,并产生和完善了自动化控制中的程控技术框架、数控机床框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控制单元标准。同时,在建设机械过程中,结构层次中的自动化组合安装完全实现,且构建了微型化控制装置,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和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技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且精细度明显提升。但是,当前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处于单子自动化阶段,在智能效果和整体集成化方面还比较欠缺。同时,机械工程自动化建设规模也比较小,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束缚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国外的这一技术已比较成熟,实现了操作阶段即内容的自动化控制,效果显著。不过在发展中尚缺乏具有特色的高端产品,竞争实力比较弱。

3、机械工程建设中的自动化技术

机械工程建设中自动化技术的形式

当前,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机械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机械工程建设中,自动化技术主要表现在信息流的自动化控制、加工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物流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及监测操作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其中,信息流的自动化控制,是根据产品数据管理的需求,完成各项计算机辅助制造或者控制。数据产品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自动化技术综合集成上述信息流,进而实现对产品的处理和控制,这也是实现信息处理与操作的关键所在。完成信息处理与控制后,在计算机设计的辅助下,自动化系统可不断优化设计理念和内容,经绘图及设计来构件机械工程自动化系统,最终大幅提升信息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对物流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主要包括系统设计和控制物料运输两个方面;系统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是在生产过程中,合理调整参数以实现设备与零件的组建与成套生产;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是通过加工循环设计与辅助设备的控制,实现加工件操作或设备的加工操作。最后,监测操作的自动化控制是经自动化控监测,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提高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益。

机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基于柔性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工程建设内容。在机械工程建设过程中,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指建设人员将自动化技术看做构建机械功臣公共点基础,进而提升系统操作的有效性。其中,设计人员需对机械设备加工的目的加以明确,而在一般的机械工程操作上,实现设计的自动化,同时借助自动化操作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柔性自动化设计。在机械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提高生产效益作为建设主体,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生产的数量和效益,同时也大幅降低工作强度,通过建立和完善高端计算机自动控制体系,将各项产品的效益提高到新水平。综上所述,数控技术为柔性自动化机械工程的核心,在明确高端计算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设备与布线,最大程度上提高柔性控制的效益。

2)基于集成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工程建设内容。在机械工程建设中,集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指设计人员先行确定设计目标,并根据操作与内容,设计出完整的框架。这要求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生产流程,并明确生产中所需的各种信息,拓宽收集信息的途径,进而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将工程集成化效果视作设计主体,并综合运用高精度、集成性的设备,根据收集与监控原理,合理设置设备。在集成自动化建设中,明确工业系统设计内容,按照机械工程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完善,最大程度上发挥集成控制的效益。

3)基于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工程建设内容。在机械工程建设中,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借助人工智能网络与神经网络原理,建设自动化控制体系。在构建自动化体系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强化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内容,有效提升智能化效果。同时,选取智能化设备,交叉应用智能技术与智能机械,并明确两者之间的交叉关系,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集成化的机械核心。此外,在构建自动化系统过程中,还必须强化和提高神经网络的识别能力及机械制造的适应能力,注重控制的质量与效益,并及时分析与处理突发事件以及问题。

4、结语

在机械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是提升其集成化、标准化,通过集成化与标准化建设,提高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在机械工程建设中,自动化技术中的数据分析、处理效果和性能监测,可减少工程生产中的变形,这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在本文中,笔者从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命题。

自动化技术论文【第二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高效发展、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技术支撑,电力企业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着力改进和优化电力系统的应用技术,为企业的自身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的引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进一步创新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电器系统中的运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成为该行业领域长久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电厂电气系统;应用研究

1、自动化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改变,电力行业也必须加大创新和改革力度,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当前,传统的电气技术与已经更新换代的技术设备已经不相匹配,技术上很难支持设备的高效运行,更加自动化的新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设备运行中。现代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结构相对比较完善,电气设备更新的比较快,融入了一些创新的技术成果,操作便捷、简单高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设备的运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从根本上提高了电力的整体应用水平。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控制和自动发电量控制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远程自动控制、调节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安全稳定。电气工程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复杂的程序,自动化系统能运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比如运用监控管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科学管理、保护、控制和检测电力系统的设备。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将这些复杂的程序有效整合分析和管理,程序和工作环节更为简化,运行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电厂工作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加完善的保障,降低了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同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大大降低,企业效益得到提升。

2、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一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变电站工作中,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能做到实时监控、分析和综合判断,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变电站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二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在发电站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分散测控系统的分层分布测控后,然后通过传输、整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操作人员根据指示进行操作控制,简单易行,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高效率。同时,分散测控系统能实时监督整个运行过程,及时监测生产过程中输出的信号,并正确做出分析和判断,保障了运行安全;三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保证了电网系统是否能正常的供电和发电。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调度和监控电网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业务,通过指示,操作员可以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和实时监控,并及时地采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从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提升了调度效率;四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融合了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等一系列技术为一体,可以有效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和高效运行,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用电质量。目前应用的主要有配电管理+集中监控、集中监控、就地控制馈线等几种模式;五是在开关站中的应用。在开关站应用自动化技术,加强了开关站的监控力度,采用电压加时限对问题进行检测,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跳闸隔离故障。它的特点之一是能对开关站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24h的不间断监控和监测,自动化记录监测数据,分析整理数据,做到提前预防风险,可以及时消除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确保开关站运营安全和高效,避免了人力的监测和操作,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

结束语

随着电力行业的日益市场化,自动化技术将更多的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要让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迈上更高台阶,电厂企业必须不断地加大技改资金的投入,强化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力度,加强电气设备的配置,持续更新各种智能自动技术,不断提升自动化控制的能力水平,完善自动化系统,才能使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和安全,在减少企业运行成本的同时,更多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3,17:131-132.

[2]战明军。论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2,09:80.

[3]朱珉。浅谈微机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0,02:124-125.

自动化技术论文【第三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也在逐渐朝着新的更加智能化等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核心技术仍被国外把持,因此,努力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水平,在这一行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所帮助。

1、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相比之前有很大进步,再加上不断地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使得目前该行业逐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但是,在部分核心领域以及对新型科技的运用上,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正不断通过将纳米技术、微米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融入到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中来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个别国家的相关先进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其发展程度是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比拟的。即便在国内,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也发展的十分不平衡,一些重工业基地已完全实现机械制造现代化,而一些较落后地区仍在利用传统的生产模式。因此,如何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平衡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

具有全球性特点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分国界,而拥有科技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同样也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也因此受到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该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若能抓住发展趋势,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积极适应新形势,就能使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从而真正的跻身世界前沿。因此,企业有必要提升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制能力,努力把握与国外先进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尽快实现机械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内部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推动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具有系统性特点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具有系统性特点,原因是该技术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其设计、生产到维修或回收,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将该技术与传统的生产过程相融合,使其应用于产品的整条生产-回收链,能快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制造水平。目前我国在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产品生产相结合的领域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仍需通过学习国外专家的先进经验来逐渐提升自己的水平。

具有较大安全性

与传统生产过程相比,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在应用时具有较大安全性。通过进行程序的设定,该技术可在发生危险时自动停止运行并报警提醒,从而遏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同时,该技术还能在芯片等高精度电子元件的加工上进行应用,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

具有较高生产能力

由于该技术完全通过机械来对产品进行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失误,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在工业生产中,往往要求一定的精度,大多数工艺都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如果通过传统的人工操作,产品质量难免会受到工人自身操作经验的影响,而若通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则可保证制造精度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从而大大提升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效益。同时,应用该技术只需少量工人进行操作即可,可省去大量人工成本,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

具有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该技术具备强大的复合功能,可在不同工作环境中发挥相应的作用。由于该技术在理论和实际中具有双重重要性,通过对其机械设备进行改造,便可达到不同的精度和效率,适应范围较广泛。通过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我保护等功能,该技术能很好地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今后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转变劳动形式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转变了传统的劳动形式,解放了大量工人劳动力,之前由人工完成的工作转变为由机器完成,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3、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行业也逐渐在进行着现代化改造。数控设备的运用,使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很好的融合。智能化所要求的是实现操作人员与设备之间的有效结合,即人机一体,自动化系统模拟人脑来进行操作和控制,从而将之前需要人工进行的如整理和查找数据资料等工作交由机器完成,不但提高了准确率和效率,还能减少用工成本,大大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以智能化为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环保方向

目前世界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基本达成共识,保护环境、爱护生态成为每个行业不容推卸的义务。机械制造行业由于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更应主动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中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已成为必然趋势。具体来说,从机械设备的设计、选材、制造到维护、回收,各个环节均要考虑环保因素。通过选用环境友好型材料,采取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定期进行维护以延长使用寿命,对报废件进行回收以循环利用材料,可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很好的生态效益。

模块化方向

模块化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与传统机械行业生产模式相比,模块化生产以及集成式发展的模式可以大大加快机械行业在技术上的进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这种模式已经过多个行业的检验,可使生产效率达到新的高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进行着转型和升级。机械制造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行业,展现了国家竞争力的强弱。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变革,不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还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生产能力高等的特点,并将朝着模块集成化、人机一体的智能化以及节能环保等方向深入发展。本文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客观详细地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帮助。

自动化技术论文【第四篇】

一、强化实践教学

有了宽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强化措施: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条件,鼓励和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设施,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过程;其次,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保持大学四年实践不间断,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到毕业设计,形成一个系统的,由点到面,由基础到综合,分层次、分进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自己动手设计、研制产品、调试系统等,重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

第三,在实践课程中将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放在参与上:参与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和概况;参与项目的设计工作,让学生有准备地参与选题、设计、试验和研讨,强化他们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特别是毕业设计,要尽量选择与企业单位的合作科研课题,请企业单位参与毕业设计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单位的实际问题,也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

如果仅局限于有理论基础,能实际操作,那只是中专,大专毕业的技师水平,而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本科应用型、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还要注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后,如大三以后,就要有计划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技术培训班、科技研制兴趣小组,以及电子协会的系列活动,增强他们对本专业在技术上的感性认识,进而,参加课外或校外业余科技研制项目,参加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电子设计科技作品展览和竞赛,参与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他到底是不是个人才,是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检测;通常的教学、教育质量检查,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实验考核等,对应用型人才来说其考核的内容有所欠缺,不能全面地反映工程科技人才的应用能力,必须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考核体系评价。因此,除常规的教学考核外,还要增加:

1、实践能力评价。自主实验成绩、设计型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

2、创新能力评价。综合设计或毕业设计成绩、课外科技作品参展、参赛结果以及参加的科技项目中个人完成部分都要有相应的评价。综合教学考核、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操作性比较强的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大工程。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和改革考核体系方面进行了设计、试验和研讨,可以说基本上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特点,完善具体培养方案,使之更科学,更便于操作,还需继续努力。

自动化技术论文【第五篇】

摘 要

主要研究汽车制造企业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对汽车装配生产线的国内发展情况和柔性生产线在国内推广的弱势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最后对柔性汽车装配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构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柔性生产线 汽车 装配

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主要负责完成大批量、多品种、多车型、多颜色混线的汽车装配。这套系统应用了自动化机器人,转接重读定位的精度在以内,能够完成9种车型、20多种汽车产品的混线生产,并实现有效的生产管理。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有着极高的生产效率,每小时能够完成65辆以上车辆的装配,而目前国内现有装配线最大产能是每小时44辆车,产能提高了%。这种产能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十分接近,可以不再依赖进口。

1、国内发展现状

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系统主要有车身存储、内饰装配、底盘装配、轮胎储运、座椅储运、分装车门、动力集成、整车装配和线间相互转挂机器人等设备,应用了包括自动识别、跟踪、在线监测、自动存储、工业现场等技术,系统不仅能够进行汽车装配操作,还能够实现对装配过程的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和柔性装配控制等功能,提高了汽车装配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些部门对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格局进行了预测,认为,在2025年以后,汽车工业的产销将逐渐转移到亚洲市场,中国汽车销量将占到世界总销量的30%。汽车装配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是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装备的本土化,为我国汽车生产工业提供了先进并且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设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该系统能够改变汽车制造生产线依赖进口的情况,基础技术等还能够出口和向相关领域扩散。

但是,即便柔性自动化汽车装配生产线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在国内的汽车装配制造厂家中应用的仍然多为刚性生产线,应用柔性装配生产线仍然属于少数,年产在10-30万台的大型汽车总装厂的生产流水线基本上都是进口设备,目前我国的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华远,开始研发柔性自动化汽车装配生产线成套设备,争取行业高端。

2、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柔性生产线是联结多台能够调整的机床,配合自动化装置组成的生产线,有着很高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操作,还能够结合多种生产模式同时进行,有效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汽车装配柔性生产线的基本组成主要有自动加工、物流系统、信息系统、软件系统等几部分。柔性生产线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结合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着更高的设备利用率,编入柔性生产线的机床会比单机作业产量高出数倍。柔性生产的产能比较稳定,系统中往往存在几台机床同时工作,出现故障会调整降级运转,物料传送系统可以自行绕过故障机床。在柔性生产线中,零件结构过程装卸一次即可完成,加工精度高,并且形式稳定。

3、生产线组成

柔性生产线按照范围可划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照生产节奏快慢能够划分为流水线和非流水线两种,按照自动化程度则有自动化和非自动化生产线两种。

汽车装配柔性生产线主要有车身存储、内饰、底盘装配、轮胎座椅、最终装配、整车检测、车门分装、发动机前桥分装、仪表等相互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机床模块组成。

智能化控制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借助计算机、网络和PLC总线网络以及无线LAN网络和射频识别系统以及光电接近开关、机器视觉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分组成,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按照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形式进行。

电控系统主要三层结构,分别为监控层、控制层、设备层,不同层次均由不同的网络结构和不同的软硬件层进行控制,实现诸如自动识别、跟踪、在线监测和柔性装配等智能化操作。

自动化执行

自动化执行是智能化控制的执行层面,由智能感知系统获得实时准确的现场信息,智能化管理以及控制系统,在网络环境中控制滑橇滚床系统、滑板系统、摩擦系统、自行单轨车系统和机器人执行指令,通过执行系统完成汽车的整个装配操作过程。

控制系统

集中管理方式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管理核心。系统主要通过管理计算机、工业以太网和冗余光纤网连接现场分系统PLC,实现现场信息的采集,进而进行整个装配生产线的柔性管理。上位管理计算机借助工业以太网对现场控制器上传的有效信息进行接受,并建立管理数据库,用于系统的开发和更改,并建立交互界面,管理、监控、记录工件物流状态、质量信息和运行状态,打印报表。

螺纹柔性装配系统

螺纹联接装配方式经历了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柔性装配阶段。柔性螺纹装配系统能够进行整车螺纹联接的高精度自动化装配,这种技术中应用了伺驱动、机械传动、电力电子、智能控制、传感检测、网络通信等技术,有效的提高了螺纹联接的精度,实现了螺纹联接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

4、结束语

柔性自动化系统能够完成非常复杂的汽车装配操作流程,具有多品种、准时化和高产能的优势,能够同时完成大批量、多品种、多车型和多颜色同时进行的装配生产任务,可以作为各种车型的总装车间。这种生产线除了能够进行装配之外,还能够在适当的改造改建之后用做生产企业的涂装、焊装或者其他分类、储存的柔性系统。柔性装配生产线在汽车装配中的应用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汽车装配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装配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且还能够节省能耗。汽车制造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融合了机器人、计算机、自动规划、软件、网络、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诸多技术,在研发整合之后形成了这套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为我国“掌握核心科技”,从制造大国到技术大国的转变做出了微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朱林剑,孙守林等。基于工控机的多工位电动螺栓拧紧机控制系统的研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02):58-59.

[2]蒋锐权,吴机育,蔡建国。数控机床神经元自适应位置控制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35(7):1088-1092.

[3]范云生,郭晨,周守民。基于模型预估的汽车主动锥齿轮总成锁紧螺母拧紧机[J].仪器仪表学报,2011,32(6):1433-1440.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