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精选4篇】
【导言】此例“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精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汉语拼音教学是其基础,更是其重点。而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简单有效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一年级;拼音教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抓好拼音的教学,不单因为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也因为拼音是帮助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方法。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变通,合理有效地分配课堂时间,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做到事半功倍。这是小学教师在拼音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一、从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重点考虑学生在年龄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新入学的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以及各方面的思维能力还不太完善。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好动,非常乐于模仿新鲜事物,在教学中,如果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多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的特点,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因此,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例如儿歌教学法的运用。儿歌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记忆特点。将一些难懂的音节以儿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理解汉语拼音字母的音、形,方便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拼音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拼音教学的中,教师应当赋予拼音以实际生活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拼音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让学生更便于记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实践,将儿童的无意识记忆逐渐向有意识记忆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之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抽象符号显得尤为枯燥、无趣,学生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旨在与广大同仁分享与共勉,共同研习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宋洪英。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方法探析[J].语文学刊,20xx(19):143,145.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二篇】
摘要: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他们识字写字、阅读的基础。可是纵观学生的拼音学习情况却不尽人如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这不少问题。形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教学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关键词:汉语拼音障碍对策
汉语拼音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时间最长(约一个半月时间)的内容,是他们识字的一块“敲门砖”,阅读的一把“金钥匙”。笔者在长期低段语文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读声调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调值不到位,如上声的特点是音高最低,音长最长,而有些学生却读得音长较短,读成比较高的调子。
2.平舌音、翘舌音的读法混淆,前后鼻音分辨不清,导致读不到位、不准确。
3.学生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如b和d,t和f,p和q,ei和ie,iu和ui。
4.部分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有困难,如yuan、yue、yun、ye等当作一般音节来拼读。
5.学习j、q、x与u相拼省写u上两点的拼音规则后,学生干脆把n、l与u相拼也省去u上两点。
6.拼读韵母是ian的音节有困难,相拼时往往把介音去掉,直接与an拼,如l──i──an,学生错误地拼成lan。
7.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业”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
1.方言环境的影响
宁波属于“吴方言区”,学生平时在家庭、社会上听到的都是地道的“石骨铁硬的宁波话”,在这样的方言环境中生活,天长日久,其听觉神经就会对这种方言的感知比较熟悉和固定,如果要学习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其听觉神经则往往显得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地分辨出读音。这也就是学生虽然在反复听老师发音,但仍然发不准的原因之一。
2.拼音自身的影响
此类障碍主要有:
(1)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它难读、难记、易混淆、易忘却。一年级新生要在约一个半月时间里学会声母、韵母、声调,既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读准音调,拼读又要一定的速度,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发音部位,如“软腭”、“硬腭”、“齿龈”等名词术语比较深奥,对于初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实在难以理解。而有些发音部位学生又不易观察到,造成发音不准确。
(3)形近的声母、韵母比较多,给学生分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b、d、p和q这四个声母,仅因半圆位置不同而导致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本音之间又没有本质联系,给学生识记造成一些困难。
(4)为什么把yuan、yue、yun、ye等16个音节称为“整体认读音节”?这样编排到底有什么规律呢?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过于抽象和深奥,令他们难以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影响了记忆效果。
3.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是“直嗓子”,气息调控不够灵活,从而造成声调把握不准。而且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不够精细,容易出现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以及拼读时丢掉介母的情况。学生拼写困难也与视觉记忆缺陷有关,造成在记住单个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时有困难,常把词中字母的次序颠倒,如把“hui”拼成“hiu”,把“tou”拼成“tuo”。
4.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有些教师自身普通话就不准,发音没到位,当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时以机械识记字母、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为主,教学手段单调,一本书讲到底,这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简直是煎熬,影响了他的听课注意力,这真是“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无奈”。
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对策来提高拼音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心理,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据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7—10岁儿童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注意力不能持久,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例如“编一编儿歌、猜一猜谜语、做一做游戏、演一演比一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拼音的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复韵母“ai、ei、ui”时,设计“快乐大转盘”、“接力小火车”、“邮递员送信”这三个游戏。在教学生读拼音时我用“接力小火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及时矫正发音;接着在学生读会的情况下,笔者利用拼音卡片让学生玩“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在复习巩固阶段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这样每当学生注意力要松懈的“关口”,笔者都设计了一个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刺激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下去,忘记了精神上的疲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这样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拼音教学任务,熟练掌握“ai、ei、ui”三个复韵母的正确发音。
在多年拼音教学中,笔者发现当拼音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因抽象学生识记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一旦把拼音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它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密切联系之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学得快快乐乐,记得轻轻松松。例如,在教“zhi chi shi ri”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读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时总是分开拼,纠正几遍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课后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来一味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方法难免单调枯燥,怪不得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于是我另辟蹊径,抓住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了一个故事:“zh是妈妈,i是他的宝宝。有一天妈妈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很调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离开妈妈,结果迷路了。宝宝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后来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小i紧紧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永远和您在一起,再也不离开您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拼,然后举一反三,自然记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整体认读音节表的最后九个音节(yi 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读起来没有什么规律,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今天好不容易记住了,默写正确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这种情况让笔者头痛不已。后来我试着把音节顺序改变并加上声调,突然惊喜地发现它可以变成一句有趣的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即“因一夜雨,无圆月云影”。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特意搜索到一幅与此句相配的图片,问学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地上湿漉漉的,好像下过雨,夜空漆黑,连月亮和云朵都没有。”于是我趁机出示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让学生拼读记忆。就这样,通过“看看——拼拼——读读——背背”这几个环节,学生轻松记住所编的这句话,自然就牢牢记住那9个整体认读音节。由此可见,教师根据拼音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将有关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巧妙地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从而强化拼音教学。
二、巧放手,引导参与,让课堂动起来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挖掘,孩子们的表现欲就会得到完美的体现。拼音字母中形近的比较多,如f—tb—dp—qn—ml—i—j等。为了让学生分清这些字母,记准记牢,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察字母形状自己编歌诀来辅助记忆。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智慧的火花四溅,例如:“伞柄朝上fff,伞柄朝下ttt,一扇小门nnn,两扇小门mmm,一根小棍lll,小棍带点iii,i带尾巴jjj。”这样就赋予字母以意义,使抽象的符号化为具体的语言,分清了并记牢容易混淆的字母。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手势或课堂上的实物进行“手舞足蹈”,充分让他们展示自我。笔者在教学拼音时就启发学生自己编“汉语拼音手指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表示“o”;用蜷曲食指和弯曲大拇指表示“e”……在教学“b—dp—q”这两对最容易混淆的形近声母时,笔者让学生动动脑筋,怎样用手指来区分它们的不同,从而帮助自己记忆?没想到学生的小小的脑袋里竟然闪现着那么多智慧的火花,小小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那么丰富的表现力!他们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与左右手掌配合,根据的圆形的不同位置表示“bdpq”。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从而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
三、教方法,举一反三,培养拼读能力
拼音教学以掌握音节为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整体的音节是由声韵母这些零件组成的,因此,既要从整体的音节入手,又要进行零件的分析与教授,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课文中最早出现音节拼读的是第3课“ba”,因此这一课也可以称为“拼读音节起始课”。笔者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看懂拼音方法图(小姑娘在推卡片),最后演示声母“b”和单韵母“a”两音相碰成一个音节“ba”,接着听老师范读,感悟两拼音音节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然后让学生练习拼读,体会拼读方法。教三拼音节时,采用“三拼音,要记牢,中间介音别丢掉”的歌诀引路方法,就能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同时教师要巧妙合理地应用课本,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教学生掌握拼音要领,采用连读、对比类推掌握直呼技巧,加快拼读速度,提高拼音效率。同时结合教材中出现的短语、句子和儿歌的拼读练习,形成拼读音节的能力。
四、创氛围,巩固应用,提高拼写能力
通过一个月左右时间学习拼音并不能立竿见影,必须经常练习,长期巩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拼音学习的大环境。可以引导学生拼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拼一拼同学家人的姓名等。平时要鼓励学生课余多读注音读物,每周交流评选“阅读小标兵”,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丰富课外知识,积累词汇。在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训练学生拼写的能力。可以指导学生每天写一、二句话的日记,写不出的字可用音节代替,写得好的可以奖励小红花。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外读物,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的摘记本,取名叫《采蜜本》,把读书时遇到精彩字词句记录下来;每周写1篇看图作文。这样,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既有利于拼音知识的巩固应用,又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还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第三篇】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课标》规定,第一学段(1一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一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和以往的教材比,增加了识字量。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快乐识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对一年级识字教学采用“巧妙引导自主识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一、课前预习“我会读”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提高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效率,在上课前,我引导学生预习生字。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初读课文。一年级课文内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熟练地阅读课文。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来却不认识。所以,我让学生在预习生字时先看文中后面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读生字。比如:预习《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生字及利用汉语拼音先自读课文,再注意找找“住、边、亮……”的位置。然后再反复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词语,从而达到会读生字的目的。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自己能读书,自信心增强,认字的兴趣大增,还逐渐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课堂学习“我会学”
通过课前预习,加上在生活中口语的积累,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汉字的读音,识记生字的字形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识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把识记字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1、用哪种方法识记字形,“我会想”。在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如:想象识记法、形体识记法、大部件识记法、联系实际法、新旧字对照法、熟字加减法、画画法等,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义,然后想一想,自己选用哪种方法既快又准的记住字形。学生对此兴趣浓郁,都在学习小组里积极主动的学习,或独立地思考,或小声地交谈。一会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用这种方法记住了这个字,有的说用那种方法记住了哪个字。有的字还说出几种识记方法,如“早”字:有的说把“草”字去掉就是“早”,有的说这个是由“日”和“十”组成。又如“秋”字,有个学生采用画画法,他在左边画了一棵禾苗,右边画了一堆火。有的字甚至还说出许多的识记方法,如“闪”字:学生甲:“闪”字是由“门”和“人”组成的。学生乙:把“问”字里面的“口”换成“人”就是“闪”。学生丙:“闪”字是“门”字里面加个“人”。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想出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他们经历了艰辛的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识字的兴趣更浓,他们还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识字。
2、评价识记字形的方法,“我会谈”。像刚才的“闪”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既说出自己的方法,也听取了别人的识记方法,有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一个人能对多个字想出多个办法。对于这些,学生内心一定会产生想法,这时,我不是自己去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如:哪种方法最好呢?好在哪里?谁想出的办法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为了激发兴趣,还举行“识记大王”的评选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往往在相互切磋、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3、先识记哪个字形,“我会选”。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每个字形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有的喜欢识记这个字的字形,有的喜欢识记那个字的字形,还有的特别喜欢挑战困难,专门去想办法识记那些比较难的字,还有的学生对有些字可能已经会写了。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要求,课堂上,我一般都是这样问学生:“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识记字形。
三、课后巩固“我会用”
一年级学生学习生字,经常出现遗忘现象。上节课学习的生字,下节课就忘记了,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在学习生字时,我尝试多种复习巩固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找”。开展“寻找我的好朋友”的认字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路牌、宣传栏、广告语、黑板报等地方寻找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生字,反复认读,加深印象。如下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的部分词语、句子,下划线为再认读的生字:小学生守则 大家请讲普通话 儿童公园……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书本上的字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这样不但使学生认字的兴趣大增,还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课外阅读中,“我会认”。再认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课外阅读。因此,我要求学生晚上或双休日去书店看适合低年级的儿童读物,报章杂志,遇到认识的字就大声朗读,在读中巩固生字。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对生字的巩固日益加深,学习新字的欲望愈加强烈。
3、在语文实践中,“我会写”。新课标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点滴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实践语文。例如:在学了《我的家》后,我把学生感兴趣的几个字教给学生,(包括:爸爸、妈妈、我、幸福、爱、家、快乐等)然后,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信”。“信”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话,可以是自己想的,也可以是课文中的。比如:我爱爸爸妈妈。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写好后,再拿给爸爸妈妈看。因为一年级新生入学还不到一个月,第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感到特别新鲜有趣,而且得到了家长的表扬和鼓励结果,学生都兴奋不已,这样做不但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激发识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在学习过程中设法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会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求异创新;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大胆运用、勇于实践。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获得识字的主动权,我相信,所有的学生不仅能完成识字任务,还会产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的欲望,从而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四篇】
我校自暑假开学后大面积实施“八环节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情况看还是喜多于忧,老师们有热情,有思想,整天忙于编制导学稿、小型教研、创设课改氛围,真是不亦乐乎。可是当我问及学生的整体感受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预习的操作要领掌握的不是太好,今天再次谈及预习的有关问题。
“八环节导学稿”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是在上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教师需提供什么样预习指南,要因学科、因具体情况而看。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师生共用,上课前教师把讲学稿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并完成“讲学稿”上的题目。“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陈康金)。
临汾三中的“学案导学”的学案内容大部分是学生自学(可以视为预习)完成的,设计容量是由刚开始的细致、全面到后期得简单明了,甚至达到学生没有学案,在“隐形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合作交流,质疑解疑,总结反思的自主学习过程。当然,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濮阳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自学”,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杜郎口中学把预习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
洋思中学的“先学”,是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西峡经验不提倡课前预习,一切学习都在课堂上完成。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但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发性地查阅资料,这要比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效果好得多,但是我认为很难操作。
我校的“八环节导学稿”教学模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一定的预习任务,而其它学科如政治、历史、生物、科学、地理等则要求把课前预习搬到课堂上完成,这样学生压力不会太大,课后的时间自己掌控的可能性就大些。预习导学还要求家长参与,互助学习小组参与,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解决自己能最会的知识,逐渐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目前我校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导学稿中缺乏“学法”指导,或是指导的不科学,有让学生绕弯的现象;预习问题的设计不合理,内容忽多忽少,难度忽大忽小,本来是难点问题却放在的预习的环节,本事预习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放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或小组研讨过程中解决;学生完成预习导学的习惯没有养成,自检环节没有利用好,有的学生不能坚持预习,而小组互检时又缺乏补救措施;没能把预习导学真正放在小组评比的内容之列,或是有评比没有公示,起不到激励作用。
鉴于此问题,下步学校工作重点应放在敦促导学稿预习的设计质量上,放在检查导学稿的预习评价机制上,预习环节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八环节之首,它是“学会”和“会学”的桥梁,预习作用之大,难以用语言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