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精编的教师
成为一名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持续学习与反思,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关注学生发展,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呢?以下小编整理的如何成为一名的教师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呢?相信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答案,但是通过总结,你会发现优秀的教师其实都是相似的,例如他们都富有活力,充满激情且思想深邃,拥有热爱知识、喜爱传授知识的大爱之心。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如何成为一名精编的教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理想,简单说就是自己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教师对自己的发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没有目标,无以至千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同的教师从事着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或教语文,或教数学,或教美术,或教科学......。同时任教一门或多门学科,结合实际,选其一二,划定标准,确定目标。如学科知识达到什么水准,普通话达到什么水平,课堂教学达到什么要求,班主任工作达到什么程度等等,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实现理想。当教师就是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乐意去做,自己愿做的事不觉得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
1、提高修养,师德表率。师德是教师执教的灵魂,正所谓“正人必先正已,立已方能育人”。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秀教师要率先加强学习,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依法执教,为人师表。
2、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国将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眼中无差生,只有有差别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培养他们,教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了作一名合格教师的资格。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尽力关注每个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是优秀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3、因材施教。“指头伸出有长短”,孩子千差万别,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与提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三、正视压力,不断探索,悦纳任务
优秀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来的。所谓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权利的压力,憋着心去干,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战,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了找到一种耐高温的灯丝,用了1600多种材料做实验,终于找到了用一种炭丝来做灯丝,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白炽灯问世了。有人问他: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前1500多次失败,爱迪生说,我不认为前1500多次实验是失败,如果没有这些实验作基础,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实践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都会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这样日积月累,定能厚积薄发,出类拔萃。所以一个人,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一定不要怕出力,应该把每一次的任务都看作是一次锤炼自己的机会。这就是一个人对待任务的不同心态,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吃亏是福!任务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则是提升能力的发动机。一个人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工作,对待任务和压力,就能使自己在愉悦的氛围中工作着,收获着,快乐着!积极的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
四、不断学习,勤奋进取
深厚的教学底蕴、超前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授课技艺,是优秀教师的追求。古代教育家告诫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亚圣孟子曰:“人不学不如物”。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有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要提高素质,必须从自觉学习抓起。“教育者必须先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只靠培训是不能成就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自觉、主动地不断学习和积累,勤学广集,才能厚积薄发。
1、学会学习。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现代化教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多层的、宽广的。首先要求精和深,其次是宽和新。精和深,是指对其所教专业知识应当精确掌握、深刻理解。所谓宽,即知识面宽。知识之间是相通的,是可以迁移的。新则是指追求时代的发展,追求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优秀教师身上并不过分。优秀教师需要高超的授课技巧,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教师自觉不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简洁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的阐释,都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得来的。
2、学会思考。思,让人思维敏捷。思,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师傅领进门,修道在自身”,平时的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素材,一节优质观摩课,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收益,使自己得到提高。
3、学会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这里的研究不是指所谓的课题研究。而是指正如苏霍姆琳斯基提出的,分析自己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学得失等。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有得的、有经验的教师。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第一线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于教师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研究教学的得与失,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教师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教师的战场与舞台是课堂,教师素质的高低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将平时理念、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多上课,上好课,上骨干课,上攻坚课,上挑战性的课。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课堂当作实验基地,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并不断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需要创新,没有哪一堂优质课、示范课是教学的范本。拘泥于条条框框,习惯于照本宣科,不创新,不开拓,是教师职业的大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的差异不同,教师对各种培训、讲座、学习要吸其精髓,融入自身课堂教学,构建自己的教学新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育人工作是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认真对待每一件关于学生的小事,促使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把小事做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一名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没有绝招、也没有捷径。没有哪一位名师是在几年之内一步登天的。他也是从每一次认真地研读教材、用心地进行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写好每1篇教学随笔、批改好每一份学生试卷每一本作业等等开始的。从备课、上课到听课、评课,从问题设计到板书设计等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小事能检验教师是否优秀,也能造就优秀教师。
七、具有良好心理素质,身心健康,超越自我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学会阳光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幸福、快乐。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
八、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拥有学科专业知识,更要有“学科教学知识”
自古以来,教师主要职责是教学生学习并运用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了解知识的力量、知识的美丽、知识的结构,使学生拥有足够的知识来了解现实世界。教师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清楚地知道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专业知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拥有更高级的学科知识并不能确保学生的进步。一项对德国高中数学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拥有研究生、博士所学的高级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只有教师对自身所教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施以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取得更大进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例题,但这些例题必须是对数学主要原理的直接阐释,学生可以通过例题的练习掌握知识的正确运用方式。只有这样,学科知识才不会让学生觉得深奥难懂、难以应用。由此可见,“有效的练习”是掌握知识的根本途径,优秀的教师必须娴熟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各种练习方法。
虽然教师是根植于专业知识的职业,但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所要拥有的不仅是某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学习者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既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也不等同于教育学知识,也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扎根于学科教学自身,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科知识进行“教育学转化”和“生本化表达”,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知识。
九、掌握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的必备任务
考察教师工作并不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多忙,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有没有真实发生。因此,教师的思考要从“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做什么”转向“我要怎么教”和“学生能学到什么”,而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也自然成为教师的必备任务。
1.借助评价的力量。教学离不开评价,评价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排序和打分,而是使教师明确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比如是巩固复习还是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如何开展评价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是教师亟须潜心修炼的教学能力。教师需要明白,评价跟学习一样复杂,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衡量,也不是所有可以衡量的东西都是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发挥评价的力量。
2.适当创造“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习尽可能简单,但不要过于简单,不能越俎代庖将学生学习所要遇到的困难都提前解决,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直面问题。较之于得到了完整解决方案的学生,只得到支架式教学的学生反而收获更多,学习的动力更强。因此,教师应当审慎地留给学生“值得拥有的困难”。
3.增强课堂互动。课堂提问是师生交互的基本方式,课堂上的提问有两大功能:一是引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有效性;二是收集信息,支持教学决策。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学生作出回答,教师也不宜马上提供答案,而应让学生自行讨论研究。高水平的教师对正确答案感兴趣,更应对学生的想法感兴趣。应当强调的是,“课堂参与”是必选项,即使学生拒绝回答问题,教师也要积极寻求提升学生参与、增强课堂互动的方法。
十、正确的育人态度才能实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要想通过教师的角色来实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显然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喜好。教师要时刻考虑对于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在确保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前提下,“什么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什么就是最重要的”。例如,数学教师不要对喜欢足球的学生说“足球不重要,数学重要”;语文教师对喜欢乐队的学生可以说“如果你想玩乐队,学好语文很重要,因为只有拥有好的文学素养才能写出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尊重学生的喜好可以帮助改善师生关系,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
2.保持敏锐观察。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具体情境中不断进行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始终保有一种现象学的敏感,才能够理解与学生共处情境中的教育意义,改善师生关系,切实担起教师职责。成熟的教师在各种情境中通常能做到简单、实在地与学生在一起,不是表现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而是获得亲密无间与漠不关心之间的深刻和谐,以敏锐的观察力履行对学生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3.摆正育人态度。教师的工作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教师需要修炼对待学生的“合适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师生关系的走向。教师的说服能力,对基本原则的坚持,以及严厉的爱都能让学生获益匪浅。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关系领导力”模型,不再将自己置于非凡的、有魅力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道德楷模状态,而是聚焦师生关系、集体主义和非权威模式,摆正教师“是教练而不是法官”的角色,与学生集体形成积极呼应的教学共同体。管理学生并不是对学生声色俱厉,同样道理,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或让学生享受无序、随意的自由。教师要从避免破坏“良好师生关系”出发,规划如何管理纪律并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十一、对自我“元认知”的反思、研究是专业修炼的关键
教师的元认知是专业修炼的关键要素。元认知包括“自己知道什么”(元认知知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元认知技能)、“知道自己的认知能力”(元认知体验)。为了持续进步,教师应当走出舒适区,不断了解自身元认知,时时反思,挑战自我。
教师需要养成三种反思的习惯:对现状的“批判”,对未来的“愿景”,以及对从现状到未来“变革行动”的自我批评、坚持或修正。教师的日常工作随时会出现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班级学生虽然纪律良好,但气氛沉闷,教师讲课没有学生真正投入进来,这就值得反思: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当是活跃的、主动的、互相交流的。教师只有在尝试各种方法并经历反思过程后,才能学会教学、优化教学。
当然,反思并不都是在授课之后,成熟的教师会了解学生当下的需求,反思和判断目前的教学是否满足学生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式。有效率的教学正是需要结合对于自身教育教学现状的元认知,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对特定情况不断调整、判断并作出反应。
此外,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够凸显教学反思的深刻性,成熟的教师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既要对具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层面的研究有热情,也要对教学技能的实际运用、具体学科教学的实践操作研究有热情。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及时反思、研究并改善教学方式是亟待完成的关键任务。